第63章 再献毒计-《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

  李自成的马车悄无声息停在了相府门口。

  丞相府昨晚被刘宗敏几人踹烂的大门,牛金星故意没让人修理。

  下车的瞬间,李自成皱眉看着相府破烂的大门,随口问道。

  “这是……”

  站在门口接驾的管家,紧张兮兮说道。

  “回……回陛下,是刘将军……”

  说到此处,管家面露难色,不敢再说下去。

  “说!”

  李自成怒斥一声,吓得那管家连忙跪在地上。

  “刘将军昨夜突然闯进府里,要杀老爷……若不是家丁拼死保护……老爷他……”

  李自成面露愠色,摇了摇头,径直走进相府。

  牛金星卧房里,此时一片狼藉。

  地上满是撕碎的字画。

  桌子上,椅子上,遍布刀痕,明显是刚刚经历一场大战。

  这些,都是牛金星精心准备的无声证据。

  经过刚才管家的铺垫,牛金星甚至都不用开口。

  李自成就能猜到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牛金星侧躺在床上。

  一个家丁,正小心翼翼的为他身上的伤口换药。

  看到李自成进来,他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

  李自成摆摆手,看着屋内乱七八糟的样子,好不容易才找了张完整的椅子坐下。

  “爱卿既有伤在身,便不必多礼!”

  他虽然没有开口关心牛金星的伤势,但他出现在这里,牛金星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了。

  “陛下……”

  牛金星挣扎着跪在床上。

  “草民这点皮外伤,怎敢劳烦陛下亲临啊!”

  虽然他那张又青又肿的脸充满喜感,但他的眼中,却闪着一丝狂热的忠诚。

  “陛下!草民今日去请罪,并非是畏惧刘将军,实乃是不忍见到我大顺栋梁离心,军心涣散,臣忧心的,是陛下的江山社稷啊!”

  不得不说,这老小子的演技,是在线的。

  李自成看向牛金星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忍和欣慰。

  牛金星看气氛差不多了,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颤颤巍巍的从怀里捧出一块碎成几块的玉佩。

  眼泪更是夺眶而出。

  “陛下,草民该死,这是您昔日御赐的玉佩,可今日一早,被刘将军……草民不敢欺瞒,草民性命事小,可陛下天威不可辱!”

  玉佩的碎片,反射着冰冷的光。

  李自成瞳孔猛然收缩。

  刘宗敏摔碎的,哪里是一块玉佩,分明是他李自成的体面!

  “行了,别草民了,你的忠心,朕心中有数,待时机合适,便将你官复原职!”

  听到这话,牛金星知道,自己一切努力,没有白费。

  现在,只差最后一步。

  “陛下,臣一直在思考陈墨之事,觉得他之所以能做大,就是因为他挟持了前朝昏君!又以忠义二字蛊惑人心!”

  “我等为何不顺水推舟,册封他为我大顺将军,主管南新仓及朝阳门一切事宜,如此一来,有三利!”

  “第一,崇祯生性多疑,上次虽然捧杀之计未成,那是因为一切没有实证,若是我大顺亲自下旨册封,他们二人之间的联盟必不攻自破!”

  “第二,百姓们不知真相,被那陈墨所迷惑,见我大顺册封于他,只会认为陈墨一直都是我大顺的人,民心自然会归向我大顺!”

  “第三,将他变成众矢之的,我等坐山观虎斗,从容布局!”

  李自成眼中精光一闪,显然有些动心。

  牛金星趁热打铁,立即再次提出一计。

  “陛下虽得天下,但四方皆有流言,若陛下亲祭天地,昭告上苍,大顺代明,乃天命所归,则陛下就是顺应天命的真主,那些观望的明朝旧臣,摇摆的州府官吏,自会心悦诚服的归顺,不战而屈人之兵!”

  “臣知陛下厌烦这套繁文缛节,祭天自不必遵循前朝规矩,只需设天坛于南郊,备些祭品,言明除暴安良,救民于水火之愿,前后不过一个时辰,全了帝王礼制,才是名正言顺!”

  “陛下试想,若是我们不举行祭天,四方势力定会笑我大顺无君无礼,北清更会借着正统之名来犯!”

  李自成听到这条建议,明显有些不情愿。

  他来回的在牛金星房间里踱步。

  虽然他很讨厌这些形式主义,但他此刻苦闷的,并不是这个。

  一方面,他想要用牛金星的计策解决眼前的问题,这两条计策,听起来确实天衣无缝。

  另一方面,他又害怕刘宗敏那些老弟兄,因为自己再次重用牛金星,彻底与他割去那份兄弟情义。

  最终,对权利的渴望和对局势的焦虑,压倒了一切。

  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就依你所言!”

  “立刻准备册封陈墨的圣旨,要用最隆重的形式送过去,务必全城皆知!”

  “另外,让礼部筹备祭天大典,朕要昭告天下,朕乃真命天子!”

  “至于你,暂时官复原职,但……先不要声张……”

  牛金星喜上眉梢,连忙叩首谢恩。

  这顿打,没白挨!

  直到李自成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相府,牛金星才缓缓起身。

  他强忍住身上的疼痛,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容。

  “陈墨!这次的催命符,你还能接的住吗?哈哈……”

  “嘶……”这一笑,牵动身上的伤口,疼的他倒吸一口凉气。

  但和官复原职报复陈墨比起来,已经不算什么!

  “还有刘宗敏!你就该去死!这大顺,终究还是我说了算!”

  ……

  南新仓周围的街道,已经恢复了些许生气。

  虽不及李自成进城前那般,却也看得出百姓们日子还过得去。

  有些子体力的青壮年修缮工事,妇女们做些针线活,都能换得粮食物资,也能活得下去。

  时不时还能听到孩童的嬉闹,妇人们的谈笑。

  一阵由远及近的喧闹,彻底打破了这份宁静。

  伴随着刺耳的锣鼓声,一支大顺的队伍浩浩荡荡正朝着南新仓控制区而来。

  队伍的最前方,是几十名穿着崭新大顺军服的仪仗队。

  中间则是几辆装着金银绸缎的马车,显得格外扎眼。

  然而,这支队伍却并没有直奔南新仓大门,而是在南新仓的主要街道层层递进的游荡。

  每走百米,为首的使者便停下脚步,展开手中的一卷黄绸,扯着嗓子,高声念道。

  “大顺皇帝有旨!”

  “南新仓陈墨!忠勇无双,深明大义,安抚百姓有功!”

  “特封陈墨为镇北将军!赏金千两!绸缎百匹!即日起,南新仓周边,交由陈墨全权管理,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