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军机之争-《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

  马士英看着一份份来自北方的文书,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陈墨!陈墨!全是陈墨!”

  他猛的一拍桌子,将桌上的茶杯震的叮当作响。

  陈墨在山东高调练兵,清缴鞑子,不就是秀肌肉,打马士英的脸吗。

  他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天下人,弘光朝廷,一群草包。

  阮大铖被敲打之后,老实了不少,他站在一旁,眼中同样带着担忧。

  在陈墨面前,他俩还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马大人息怒,陈墨此举,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

  “但他这一手,也确实高明,如今江南百姓,都在议论陈墨的仁义,我等的处境,越发的艰难了……”

  马士英在屋里来回踱步,心乱如麻。

  “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否则不等陈墨打来,我们先自乱阵脚了!”

  他猛的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戾。

  “传我的命令,命江北四镇,立刻整顿兵马,准备北上,合力讨伐国贼!”

  ……

  高杰府邸。

  他看着马士英派来的使者,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

  “上官远道而来,辛苦了,本将军对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鉴,讨伐国贼当然义不容辞!”

  那使者闻言,心中一喜,刚要开口。

  高杰却是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只是,我麾下将士,连日操劳,兵甲破损,粮草不足……”

  “麻烦上官回去,转告首辅大人,只要朝廷拨银五十万两,粮草十万石,本将军马上出兵!”

  马士英的使者听的目瞪口呆,这哪是请战啊,这分明是趁火打劫!

  刘泽清这边,就更是直接。

  他看着手中马士英的军令,直接丢在地上。

  “北上?北上个头!”

  “上次我折损的兵力还没补上,军饷都没给我,还北上?让我去和陈墨单挑?”

  他对着马士英的使者一顿抱怨,然后就是哭穷。

  没兵、没钱、没粮,实在是难以北上。

  背地里,他却是悄悄安排心腹,将自己的家眷、细软暗中转移到扬州。

  万一徐州守不住,他至少还能有条退路。

  刘良佐则是另一番景象。

  一接到军令,表现的比谁都积极。

  当着使者的面,立刻下令全军开拔。

  可他的军队,刚出城没多远,就开始在周边的村镇就地筹粮。

  一时间,鸡飞狗跳,百姓怨声载道。

  所谓北上平叛,被他搞成了一场公开劫掠。

  唯有黄得功,在接到军令后,陷入了沉思。

  他将马士英的人晾在一边,独自一人回到房间,思考良久才回到帅帐。

  “回去告诉马士英,想我出兵,可以!”

  “但必须是陛下亲自下旨,兵器,粮草必须在出征前到位!”

  “还有,把刘泽清那个废物给撤了!由我统一指挥江北兵马!”

  黄得功是江北四镇里唯一的忠义派,他并不想自己卷入马士英的政治斗争之中。

  他心中清楚,真正的敌人绝对不是陈墨。

  特别是看到史可法的檄文之后,已心生退意。

  马士英听完四路使者的汇报,气的差点吐血。

  这江北四镇,一个个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指望他们,估计陈墨都打到应天府了!

  阮大铖看着暴怒的马士英,眼中闪过一丝阴冷。

  他压低了声音,缓缓说道。

  “大人,既然那几人指望不上,我们……何不找人借兵?”

  马士英一愣,一脸疑惑的看向阮大铖。

  “借兵?找谁借?”

  阮大铖的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

  “这天下,想要陈墨四的,可不止我们啊!”

  “山西的满清,西窜的李自成,还有……武昌府的左良玉!”

  “只要我们说动这三方势力,与我们共同出兵,形成三面夹击之势……”

  马士英听完,一脸鄙夷,这阮大铖,脑袋莫不是痴呆了?

  李自成和满清的关系,可比陈墨还差!

  陈墨才杀了他多少人?满清杀了他多少人?

  让他和满清一起出兵?除非他李自成和你一样,痴呆了!

  还有那左良玉……

  拥兵自重也就算了,他的背景可是东林党,跟自己和阮大铖的政治立场是对立状态。

  “李自成就算了,他自身难保,绝不可能出兵!”

  “满清更是……”

  说到这里,他直接转移话题。

  “还有那左良玉,与我俩可是对立阵营,你找他借兵?”

  阮大铖嗤笑一声。

  “马大人,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要我们给足诚意……”

  马士英面露难色,这可都是引狼入室,与虎谋皮的计策。

  可一想到陈墨给自己带来的恐惧,他咬了咬牙。

  “此事,就交给阮先生全权负责,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马士英自己不敢去联系满清,这阮大铖,便成了他最好的替罪羔羊。

  陈墨看着夜不收的汇报,不屑一笑。

  “阮大铖这猪脑子怎么长的?还不如牛金星呢,去找左良玉?我看你是自寻死路!”

  就在这时,一条系统信息引起了陈墨的注意。

  【主上!满清先锋骑兵约三千骑,突入真定府,烧杀抢掠,危及京畿!】

  陈墨叹了口气,看了眼系统升级的需求……收复鲁豫……

  “多尔衮的多尔衮,终于忍不住了吗?你可真会给我添乱啊!”

  定国公府,议事厅。

  正中间的沙盘上,已经插满了代表各个势力的小旗。

  但此刻,厅内的气氛并不轻松。

  陈墨的目光扫过史可法和李岩二人,开口说道。

  “山东初定,民心归附,是个好的开始……”

  “弘光政权,现在自顾不暇,四镇各怀心思,马士英孤立无援……”

  “但我们的根基依然薄弱,西边的满清已经占据山西,如同一柄利剑,悬在我等头顶。”

  他顿了顿,将自己心中的问题抛了出来。

  “二位觉得,我们下一步,应该挥师何处?是先取冀北,筑牢京畿屏障,还是南下豫中,占据天下粮仓?”

  话音刚落,李岩便上前一步,手指点在了豫中位置。

  “定国公,属下认为,当先取豫中!”

  他语气果断,充满了自信。

  “豫中乃是天下之中,人口密集,更是天下粮仓,得河南,我军粮草无忧,兵源不绝!”

  史可法听的连连摇头,缓缓说道。

  “李先生之言,看似有理,实则,是置京师于险地,置陛下于危墙啊!满清虎视眈眈,若是被鞑子抢先占领河北……”

  “京津之地,将彻底失去缓冲地带,每次鞑子的骚扰,都会是兵临城下的危机!”

  李岩的脸色微微一变,眉头紧锁,语气也急促起来。

  “鞑子大军刚和李自成血战,元气大伤,需要休养,况且李自成还有数万大军,如狼在侧,多尔衮再是狂妄,也断然不敢在此刻倾巢而出!”

  “若此时不取河南,被鞑子抢了先机,形成合围之势,届时弘光北上,我等将会腹背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