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铁腕清洗-《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

  子时,即便是京师的夜,同样静谧。

  醉仙居依然灯火通明,靡靡之音不绝于耳。

  钱员外醉眼惺忪,搂着两个美妾,高声吟诵着调侃陈墨的歪诗。

  引得一众狐朋狗友连声叫好。

  然而,他们都没注意到。

  外面的街道,已是一片肃杀之气。

  就连打更的棒子声,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冰冷的杀意,从四面八方,将这座灯红酒绿的建筑无声无息的包围。

  “砰!”

  一声巨响,醉仙居的大门,被一脚踹开。

  木屑飞溅,数十道身披玄甲的身影,鱼贯而入。

  他们手持燧发枪,甲胄在灯火下闪着寒光。

  “什么人!好大的狗胆!”

  “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知道我都是什么人吗?”

  几个喝的酩酊大醉的家丁护院,狗仗人势上前呵斥。

  回应他们的,是几声清脆的枪响。

  鲜血飞溅,这几个冒头的家丁,身上多了几个血窟窿。

  直挺挺的倒在地上。

  看到这恐怖的一幕,在场之人的酒劲全醒了八分。

  靡靡之音也戛然而止。

  歌姬舞女们发出刺耳的尖叫,抱做一团,瑟瑟发抖。

  刚还不可一世的仕绅们,更是吓得魂飞魄散。

  钱员外一把推开怀中的美妾,色厉内荏吼道。

  “放肆!你们是何人部下?”

  “我可是有朝廷功名在身,江南仕绅之首,你敢动我一根好汗毛,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领头的指挥官甚至都懒得看他,只是冷冷吐出四个字。

  “奉命拿人!”

  他一挥手,身后的玄甲兵直接奔向众人。

  这些人模狗样的大人物们,一个个像死狗一般被玄甲兵提了起来。

  随后便是反绑双手,用麻绳捆了个结结实实。

  “冤枉啊!我等皆是善良之辈,从未有过作奸犯科之举啊!”

  求饶声、叫骂声、哭喊声,响成一片。

  钱员外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你们不能这样对我,我要见定国公!我要见陛下!”

  指挥官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他,面无表情。

  “我家主上说了,给过你机会了!”

  说罢,他不再理会,转身下令。

  “封锁此地,所有财物,清点造册!”

  “反抗者,格杀勿论!”

  同一时间,同样的场景,在京城、应天府等地同时上演。

  夜不收早就将这些人的底细查的一清二楚。

  玄甲军出手,根本不会给他们任何反应和反抗的机会。

  那些仕绅豢养的家丁护院,在这些死士面前,如土鸡瓦狗般不堪一击。

  只需一个照面,便被干净利落的解决。

  整个行动,仅仅维持了不到两个时辰。

  便将这些盘根错节的毒瘤,连根拔起!

  这次是行动指挥,分别是应天府的郑忠信和京畿的范正峰。

  此刻,他们一人站在醉仙楼,一人站在钱员外府邸。

  钱员外两处共计一百二十二名护院,凡是反抗者,尽数当场伏法。

  钱氏所有家眷,也全部被控制。

  很快,一名夜不收上前向郑忠信禀报。

  “将军,在钱氏后院地窖密室中,发现密信数封!”

  郑忠信眉头紧皱,接过密信。

  当他看清楚信上的内容,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

  信上所写,赫然是与关外满清暗中勾结的证据。

  他们承诺,只要满清大军南下,他们便会作为内应,为满清提供粮草,献出江南。

  以此来换取他们在新朝的从龙之功。

  钱员外的族兄钱谦益,虽然未有明确证据与满清有勾结。

  但也并未明确态度。

  对于勾结满清这种事,疑罪从有!

  郑忠信双手发抖,将信件捏的咯咯作响。

  “好!好一个江南仕绅之首!”

  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定国公要动用如此雷霆手段。

  这些人,不过是一些蛀虫、国贼!

  死有余辜!

  “将所有罪证,立刻封存,八百里加急,送往京畿!”

  “遵命!”

  不少还在等钱员外好消息的仕绅,收到风声,正如热锅上的蚂蚁。

  每个人都是面如死灰,魂不附体。

  他们府邸的门口,已被玄甲军包围。

  但却没有直接破门而入。

  他们知道,这是定国公在给他们最后的机会!

  夜色中,无数马车在街道上疾驰。

  “快!再快点!”

  这些仕绅不停的催促马夫。

  他们现在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立刻赶到京城定国公府,献上自己的诚意,以求宽恕。

  而那些身在京城的墙头草,陆陆续续到达定国公府邸门前时。

  却发现这里早就跪倒一片。

  此刻,他们再无半分矜持,一个个痛哭流涕。

  将这次进京所携带的古玩字画,金银珠宝堆在门口,只求能见定国公一面。

  这画面,真是讽刺极了。

  请你,你不来,不见,求着见。

  紫禁城,御书房。

  崇祯、史可法、李邦华等人,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罪证。

  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尤其是通敌卖国的,把崇祯气的差点当场晕过去。

  “国贼!一群国贼!”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些口口声声忠君爱国的读书人。

  有些人背地里竟然做出如此不忠不义之事。

  史可法等人也是心有余悸。

  陈墨的铁血手段,当真是必要之举。

  若是任由这些人继续做大,后果,不堪设想。

  这场席卷全国的风暴,一个月后,才算告一段落。

  百姓们走出家门,才惊讶的发现,各个城门前都围满了人。

  一些识字的人,帮助百姓念着告示上的内容。

  “江南士绅,钱氏、宋氏等,身为大明子民,不思报国,反结党营私,扰乱民生,罪大恶极……”

  “更甚者,暗通外敌,意图卖国求荣!”

  “兹,列其罪状,昭告天下!”

  ……

  告示上的每一条罪状,都触目惊心。

  引得围观百姓一片哗然。

  继而便是滔天的怒火。

  告示的最后,用朱砂笔写着几行大字。

  “三日后,于午门之外,设审判台,由万民公审!”

  “以正国法!以慰民心!”

  消息一出,全国各地,彻底沸腾。

  万民公审!

  这是何等解气!

  又是何等的气魄!

  百姓们这段时日积攒的怨气,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审判,即将在三天后,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