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一败涂地-《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

  当晚。

  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马车,悄然驶进了吴府。

  早已等候多时的吴襄,看着从马车上被抬下来的那个满身绷带,气若游丝的儿子,老泪纵横。

  “三桂……我的儿啊……”

  一行人来到卧房,重伤的吴三桂躺在床上,已经恢复了一些意识。

  此刻他看着围在身边的家人,却说不出话。

  这么晚了,窗外却还能隐约听到远处小贩的叫卖声。

  这是他从未在山海关感受过的人间烟火气。

  他这一生,机关算尽,反复横跳。

  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真是可怜、可悲、更可恨!

  三日后,吴三桂的死讯,传到了定国公府。

  不知他有没有带着遗憾。

  他的时代,终究会落幕。

  他的死,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

  在吴家人刻意的低调下,并未在京师掀起太大波澜。

  因为很快就被一个更加新鲜。

  更加振奋人心的消息取代。

  曾经不可一世的满清亲王阿济格,被关在木制的囚车里,缓缓行驶在京城最繁华的街道上。

  消息早已传开,街道两侧,挤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

  他们看着那个曾经让他们闻风丧胆的鞑子王爷。

  如今却像一条丧家之犬。

  心中对他再无半分恐惧。

  “打死他,这个杀千刀的鞑子!”

  “还我冀北父老乡亲的命来!”

  一个老兵,用他仅剩的一只手,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狠狠的朝着囚车扔了过去。

  “狗鞑子,你也有今天!!”

  烂菜叶,臭鸡蛋,甚至还有脱下鞋,朝着囚车砸去。

  阿济格蜷缩在囚车角落,双手护住脑袋,眼中充满了屈辱和愤怒。

  身上,也挂满了秽物,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他的精神,在这无尽的谩骂和羞辱中。

  从愤怒,到茫然,再到麻木。

  他已经懒得挣扎,干脆双目无神的看着街边的景象。

  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定国公府,议事厅。

  气氛虽然肃穆,但却藏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巨大的沙盘前,史可法、李岩、周遇吉、王家彦等一众核心文武,皆已到场。

  陈墨笑了笑,心中感叹,又快过年了……

  周遇吉抚着胡须,眼中依旧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国公,鞑子这次战败,多铎更是丢盔卸甲逃窜。”

  “我军气势正盛,为何不趁此机会,一鼓作气,直捣黄龙?”

  “也好彻底除了这个心腹大患!”

  这个问题,也是在场所有武将心中的疑惑。

  在他们看来,此刻的满清,不过是一只快死的老虎。

  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

  陈墨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看向史可法和李岩。

  “二位大人,那么以为如何?”

  史可法沉吟片刻,开口说道。

  “国公,周将军所言,乃是兵家常理。”

  “只是,老臣以为,我等虽连战连胜,但根基尚浅。”

  “鲁豫之地刚刚恢复元气,江南民心也还需安抚。”

  “一旦战事陷入僵局,于我等反而不利。”

  李岩也点点头,补充道。

  “史大人所言极是,更何况,关外天寒地冻,我军将士多为中原人士,未必能适应那里的气候。”

  “贸然出兵,怕是会事倍功半。”

  陈墨听完再次点头表示肯定。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从内部先开始烂!”

  “我们现在要做的,并不是立刻北伐。”

  “而是给多尔衮的政敌,制造机会。”

  众人听到陈墨的话,顿时恍然大悟。

  满清的朝堂也不是铁桶一块,多尔衮可是踩着众多政敌的尸体爬上来的。

  这几次南下的连续失利,让满清几乎折损了一半的兵力。

  而却没有给陈墨造成任何实质性打击。

  这次阿济格被俘,多铎被陈墨吓回盛京。

  两件事情足以震惊整个满清朝堂。

  “这个冬天,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练兵、屯田、发展!”

  “将关宁军完全整编、全军配备火器,将新作物推广到每一个角落!”

  “等明年夏收,我们兵精粮足,而满清,恐怕早已是一滩烂泥”

  “那时候,便是我们永决后患的最佳时机!”

  陈墨笑了笑,话锋一转。

  “当然,光等着也不行,我们需要给关外那把火,添上一点柴!”

  “传我的命令,将阿济格,在京城游街三日!”

  “三日后,好生看管,不可虐待!”

  三日游街结束,阿济格被关入一间独立的别院。

  没有刑讯,也没有逼供。

  只是每天给他吃喝,又没有人和他接触。

  这样的待遇,对阿济格来说,却是比酷刑都折磨。

  他想不通陈墨到底在想什么。

  对这种未知的恐惧,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终于,七日后的一个清晨,一个玄甲兵推门进入。

  “走吧,我家主上,想请你出去走走。”

  听到这话,阿济格竟有一种解脱之感。

  他连忙起身,跟在玄甲兵后面,走出了别院。

  路线,当然都是陈墨刻意安排的。

  阿济格看到那些穿着各式各样衣服的学子,

  不分贵贱,不分男女,一同坐在课堂里,听着先生讲一些他根本闻所未闻的知识。

  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大清,只有八旗子弟,才有资格读书。

  可这里,工匠的孩子,农夫的女儿。

  竟在一起求学。

  路上,他们又经过玄甲从军训练的校场。

  数千名玄甲从军,如同一片黑色的潮水,铺满整个校场。

  整齐划一的机械操练声。

  数千人,宛如一人。

  那骨子里透出来的杀戮气息。

  让他这个沙场老将,都感到一丝后背发凉。

  他终于明白,自己引以为傲的霸气勇士。

  还有他们东施效颦学习的那些皮毛。

  在真神面前。

  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最后,他们停在了星火院。

  当他看到孩童在院子里嬉戏打闹,浪浪读书。

  他心中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溃了。

  他的崩溃,只因为看到了陈墨不可战胜的原因。

  他大清,和陈墨的差距。

  实在是太大了!

  “怎么样?”

  就在阿济格失魂落魄之时,陈墨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他满脸慈爱的看着星火院的孩子。

  阿济格没有说话。

  他的眼神,彻底失去了光彩。

  听别人说一万遍陈墨的恐怖,不如亲自看一遍。

  他败了,败的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