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上策伐谋-《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

  那太监话音刚落,孝庄便觉得心头猛的一沉。

  南边?

  这个时候从南边出来的消息,还能有什么好消息?

  肯定又是惊雷一枚。

  她强装镇定,缓缓开口。

  “讲!”

  那太监连头都不敢抬,将一份刚才宫外传来回来的密报呈了上去。

  结结巴巴说道。

  “回太后,南边传来的消息……说……说英亲王阿济格,在南朝京师过的异常舒服……”

  “嗯?”

  孝庄接过密报的手微微一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异常舒服?

  他一个俘虏,能有多舒服?

  难不成还能在那娶妻生子了?

  难道是反话?

  她展开密报,快速浏览了一遍。

  越看,眼中的惊讶越重。

  密报写的内容,还真是匪夷所思。

  阿济格非但没有受到严刑拷打,反而成了陈墨的座上宾。

  每日好吃好喝的招待,甚至还有美酒佳人相伴。

  更有传言说,阿济格已经有了归顺南朝的心思,时常在华夏大学府出入,对陈墨的学府大加赞赏。

  这也就算了。

  密报的后半部分所说的内容,更是让她不敢相信。

  随着阿济格消息一起传来的,是南朝现在的民生景象。

  百姓安居乐业,商贾来往不绝。

  士兵更是待遇优厚,伤残有抚恤,就算是战死,家人也有保障。

  就连那些最底层的流民,都能靠着双手挣一份钱维持生计。

  孝庄将密报死死攥在手中,整个指节都握的泛白。

  “好一个陈墨!好一招诛心之计啊!”

  她比多尔衮更懂汉人的权谋之术。

  也比多尔衮更清楚,这些消息一旦传开,会造成何等恐怖的后果。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动摇军心了。

  这是在从根子上瓦解大清百姓的民心。

  试问谁不想过好日子?

  谁愿意在这冰天雪地的地方,为了那点可怜的军饷卖命?

  一旦南朝被形容成了天堂,就连频频发动战争的阿济格都能受到优待。

  那谁去了不能过上好日子?

  而关外的日子又如此苦寒贫瘠。

  只要一久,人心自然会变。

  “这消息,有多少人知道?”

  孝庄的声音,冰冷且透着不安。

  那太监说话的语气更加吞吞吐吐。

  “回太后……恐怕,整个盛京的,已经传遍了……”

  什么??

  怎么会如此之快。

  陈墨在盛京到底安插了多少眼线!

  孝庄缓缓闭上眼,长长的叹了口气。

  这次,多尔衮,是真的要完了。

  他可以败给陈墨的火器,可以败给陈墨的兵法。

  但,唯独不能败在人心。

  败给他从未放在眼里的东西。

  良久,她才再次睁开眼睛,依然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传我的命令,密切关注睿亲王府的动向。”

  “另外,让索尼他们,加快动作。”

  多尔衮现在俨然是一只深受重伤的野兽,正是她取而代之的最佳时机!

  与此同时,定国公府,议事厅。

  气氛和盛京那种乌云密布不同,这次,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从容。

  范正峰正将一份份情报汇总,呈到陈墨面前。

  “门主,您这招攻心为上,当真是效果显着!”

  “如今关外,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根据我们安插的眼线回报,不少八旗兵都在私下里议论,说与其在关外将脑袋系在裤腰带受苦,还不如直接南下,就算当个流民,也能混个吃饱穿暖!”

  李岩听后也是连连赞叹,他看向沙盘上那片代表满清的区域,脸上也没有了以前的那份凝重。

  “国公此计,不费一兵一卒,却胜过千军万马!”

  “多尔衮如今内外受阻,威信扫地,恐怕已经焦头烂额,无力回天了!”

  陈墨只是淡然一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两口。

  她走到沙盘前,看着已经摇摇欲坠的满清区域。

  “打仗嘛,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当初他之所以留下阿济格不杀,就是为了今天。

  一个死了的亲王,除了激起敌人的怒火,没有任何作用。

  只有活着,才能发挥更多的价值。

  “多尔衮治军,靠的是严苛的军法和他们所谓的大清八旗荣耀。”

  “这种建立在压迫和谎言上的忠诚,全都是烟花,只一刹的花火。”

  “我们只要把一个更好的、甚至是唾手可得的世界摆在他们面前,再给他们一点点希望!”

  “自然会有人动心!”

  “想要吃饱穿暖,这也不过是人类求生最基本的欲望。”

  “一旦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只要南下,就能实现,欲望就会疯狂增长!”

  “当欲望达到顶峰,却有人刻意阻止他们……”

  陈墨笑了笑,回头看向众人,缓缓说道。

  “你们觉得,他们会如何?”

  这番话,让在场众人都是心头一震。

  这位定国公,不仅懂得利用火器和军队征服敌人的肉体。

  甚至还懂得使用谋略摧毁敌人的意志。

  真的是……

  有些恐怖!

  关外,一处边境站哨所。

  几个刚从关中逃回来的八旗兵,正围着火堆取暖。

  他们身上穿的破破烂烂,脸上的表情也是充满惊恐和麻木。

  一个士兵从怀里哆哆嗦嗦的掏出半块又干又硬的饼子。

  狠狠咬了一口,牙差点没硌掉。

  他看向身边另一个发呆的同伴,忍不住问道。

  “嘿,想什么呢?你不会这一路过来,想待在南朝不走了吧!”

  那同伴回过神,眼中闪着复杂的光芒,有向往,还有恐惧。

  他压低了声音,小声的说道。

  “你又不是没见到,他们把我们当叫花子打发,给的都是新粮!”

  “那红薯、啧啧啧,香甜可口,回味无穷啊!”

  他咽了咽口水,像是在回味那个味道。

  “哪像你这硬饼子……得装一副铁齿铜牙才能吃!”

  两个士兵沉默了一会儿,谁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听说英亲王已经投降了,在南朝京师好吃好喝招呼着,啧啧啧!”

  “哪像咱们,连口热水都喝不上,别说粥了!”

  这话一出,周围几个士兵都竖起了耳朵。

  “真的假的,英亲王投敌了?”

  “什么投敌?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明知道再继续和南朝打下去,铁定是要败,到时候小命都保不住,我们还瞎打个啥?”

  他旁边一个比较理智的同伴,皱眉说道。

  “英亲王是被俘,不是主动投降,这可能是南朝传出来离间我等的谣言,也不必尽信!”

  “离间谣言?”

  刚才回忆红薯味道的汉子冷笑一声。

  “就算是离间计,豫亲王那八万大军,被人家几千人吓得屁滚尿流,这总是真事儿吧!”

  “这……这……”

  同伴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尴尬的往火堆里添了点柴,没再接话。

  而睿亲王府内,多尔衮听着属下的汇报,已是怒不可遏。

  “王爷,现在外面的谣言,已经越传越离谱了!都说您是……打了败仗,还不想承认!”

  “而且不少百姓,都在想办法南逃,他们甚至愿意去当流民,也不愿意在盛京呆了!”

  一个瓷瓶被多尔衮砸在地上,摔的粉碎。

  “陈墨!陈墨!这一切都是陈墨的阴谋!!!!”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他必须要做些什么,来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信。

  他猛的一拍桌子。

  “本王必须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八旗之主!”

  “传我命令,召集所有固山额真,明日,本王要在校场,重整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