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最终抉择-《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

  范文程最终那句话,如同魔咒,在每个人耳边回响。

  济尔哈朗看着倒在地上昏死过去的范文程,又看了看周围一张张失魂落魄的脸。

  最终,他像是被抽干了全身的力气。

  颓然的坐回椅子上,不再言语。

  主战派的信念,彻底塌了。

  帘子后,孝庄缓缓闭上了眼睛。

  战?

  她脑海中快速推演。

  济尔哈朗的玉石俱焚,听起来确实悲壮。

  实则是愚蠢的选择。

  范文程刚才所言,虽句句诛心,却也句句属实。

  天时、地利、人和,大清一样不占。

  所谓的决一死战,不过是带着最后那点军队,去送死罢了。

  到时候,盛京城破。

  虽然陈墨一直实行仁政。

  但满汉积怨已久,那些家人死在他大清手中的士兵,破城之后,会做出什么……

  她不敢想。

  即便陈墨军法严苛,士兵不会对百姓做什么。

  那他们这些王公贵族呢?

  届时宗庙被焚,她和福临的下场,只会是阶下囚,甚至是刀下鬼。

  她不能让福临走上这条死路。

  那么……

  现在留给她的,就只有一条路了。

  降……

  这个字,像根刺扎进她的心里。

  她再次看向身边的福临。

  脑海中快速整理关于陈墨的所有情报。

  此人行事,看似霸道,却又处处透着与历朝历代推翻政权的帝王不同之处。

  他优待阿济格,善待吴三桂家小,甚至对崇祯,都没有加以迫害。

  他要的,似乎不是改朝换代,而是建立一种全新的秩序。

  他是一个造梦者,也是一个有能力实现的奇人。

  或许,投降。

  并不会迎来屠杀,反而会让大清像明朝一般,进入全新的时代。

  可她却隐隐感觉到。

  这个时代,是不属于她和福临的时代。

  两个念头,疯狂交战。

  一个是作为太后的尊严和大清的体面。

  另一个是作为母亲的本能和保全儿子的期许。

  最终。

  母亲的本能和理智的分析,这二者压倒了一切。

  皇位没了,还能再图。

  只要福临活着,就还有希望。

  若是命都没了,那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一行清泪,顺着她的脸颊,悄然滑落。

  这滴泪,既是为一个王朝的终结而流,也是为自己终于可以卸下这副千斤重担。

  良久,她睁开眼,下意识看了眼身边懵懂的儿子福临。

  这孩子甚至都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只是被殿内压抑的气氛吓得不敢出声,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角。

  这孩子,也是她的一切,是她这些年隐忍负重,步步为营的全部意义。

  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屈辱。

  为儿子和族人,换取一条活路。

  良久,她缓缓开口。

  “拟降书……”

  “不可啊!!”

  孝庄话还未说完,几个老臣便猛地冲出来,跪在地上。

  “若是降了,陈墨会如何处置我等宗室?我八旗数万家小,又将何去何从?是为奴为婢,还是……人头落地?”

  对未知的恐惧,有时候比明知上战场是一个死更加让人惧怕。

  济尔哈朗也像是回光返照一般,猛地站起来。

  这次他倒是没再说什么决一死战的蠢话。

  “太后!范文程所言,都是事实,我认了!大清确实没有实力和陈墨抗衡……”

  “但是……我大清八旗,尚有数万可战之兵,我等……或许可以和陈墨一谈!”

  “大不了我等称臣纳贡,永留关外,只求他能容我大清保留宗庙,保全八旗血脉,如此,既能免了刀兵,也能全了我大清最后的体面啊……”

  济尔哈朗的提议,瞬间让殿内众人看到了一丝希望。

  对啊,打不过,就加入,当个藩属国,总比亡国强啊。

  孝庄静静的听着,没有立刻作答。

  她又何尝不想这样。

  可他们说了算吗?

  就凭他们那点兵力和装备,都不够陈墨三天霍霍的。

  片刻之后,孝庄无奈的声音响起。

  “郑亲王,本宫只问你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济尔哈朗身体猛地一颤。

  “你们以为,陈墨所图的,只是让我们称臣纳贡吗?”

  “错了!”

  “此人自起兵以来,所行之事,所颁之政,无一不是在挖这天下所有世家、皇权的根!”

  “他要的,不是一城一池,不是万国来朝,而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

  “在他眼中,我大清和江南士绅、流寇李自成并无不同,皆是绊脚石!”

  “要么,我们做李自成,彻底融入他所开创的世界,要么做学江南士绅,从此消失!”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甘和嘲讽。

  “我等今日所谓的可战之兵,在他眼中,恐怕不过是弹指可灭的蝼蚁罢了,我们拿什么去谈?他在乎吗?”

  这番话,给在场众人都浇了一盆冷水。

  是啊,就连阿济格这等勇武之人,在他眼里都是可以随便放回来打脸的工具。

  他会在乎你们这些人?

  他们就像米缸里的老鼠,也就逗个乐,高兴了,看一会,不高兴……

  孝庄再次看了一眼身边的福临。

  “战,则玉石俱焚,宗庙不存,血脉断绝!”

  “降,尚还有一丝生机,陈墨并非嗜杀之人……”

  “本宫……本宫只能选后者……”

  这次,整个大殿,再无一丝声音。

  所有人都像被抽了魂儿。

  要么呆立当场,要么瘫软在地。

  甚至有人心中懊恼,早点收拾家当逃到南边去,说不定还能躲过一劫。

  孝庄看着这一切,心中刺痛,却也知道,长痛不如短痛。

  她看了一眼人群中那个面色复杂的老臣。

  “洪承畴!你……去做这个使臣吧!”

  洪承畴闻言,身体猛地一僵,整个人直接傻掉。

  想当初,他降清,是为了荣华富贵,也自诩是为了天下苍生免遭涂炭。

  可如今,他却要代表大清,去向他的老主顾递上降书?

  崇祯……可还当着皇帝呢……

  还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他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算了。

  可他能怎样?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心中百感交集,最终还是躬身领命。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