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递交降书-《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

  一路上,李定国等人的见闻,彻底被颠覆。

  他们见识到来往的商旅,井然有序,平价司的公告随处可见,限制物价。

  物价之低,让他们一行人咂舌不已。

  他们在客栈落脚时,还见到一个巧立眉目贪墨税款的小吏,被当街拿下。

  围观的百姓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拍手称快。

  “该!定国公的天下也敢做这种事!”

  李定国默默看着这一切,终于明白,他们败得不冤。

  即便陈墨没有犀利的火器,强大的军队。

  他们也迟早会败,败给这天下的人心,败给秩序和公道。

  孙可望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没想到陈墨对治下的官吏约束竟如此严苛。

  那个被抓的小吏不过是贪墨了几两银子,就要被判三年牢狱之灾。

  他原本还想着投降后,能凭借身份捞点油水,现在看来,这条路也难走了。

  就在大西使团还在前往京师的路上时。

  盛京朝堂,随着洪承畴那声遵旨,孝庄也知道,自己该做出最后的决断了。

  “传本宫懿旨,即日起,免了郑亲王济尔哈朗所有官职,于府中禁足,不得外出!”

  济尔哈朗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身后几个主战派的将领,也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跪倒在地。

  孝庄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应,只是开口说道。

  “国难当头,为免横生枝节,鼓动将士们白白送死,就先委屈郑亲王了!”

  接着,她又冲地上跪倒一片的主战派说道。

  “是想为大清陪葬,还是想为子孙后代留一条活路,希望你们心中有个数!”

  当晚,永福宫内,孝庄屏退了所有人,只留下年幼的福临。

  他将那份已经写好的降书,轻轻铺在桌上,又取来了那方代表大清最高权力的大印。

  福临看着眼前的一切,小脸上全是茫然和不安。

  “额娘,我们,要离开这里了吗?”

  孝庄将他揽入怀中,轻轻抚摸着他的后背。

  “孩子,记住今天!”

  “记住,这不是屈辱,是为了保存我爱新觉罗一脉的血脉,更是为了让更多旗人活下去的隐忍。”

  她握住福临稚嫩的手,粘上印泥,缓缓按在了降书的末尾。

  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滑落。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大清,亡了……

  但她的儿子,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翌日,一支数百人的使团,带着盖上玉玺的降书,在无数八旗子弟复杂、麻木的目光中,缓缓走出了盛京的城门。

  城楼之上,孝庄抱着福临,默默的注视着使团远去的背影,轻轻在福临耳边说道。

  “孩子,记住,能屈能伸,才能活下去!”

  崇祯十九年四月初。

  关外的风,吹在洪承畴脸上,如同刀割。

  他勒住缰绳,停下马,望着前方不远处那连绵不绝的军营。

  即便隔着数里之遥,那森严的军威,依旧压的他喘不过气。

  这便是定国公的军营?

  仅仅是远远看了一眼,洪承畴心中仅存的那点侥幸,便被彻底打碎。

  太震撼了!

  “走吧!”

  洪承畴长叹一声。

  今日之行,不仅仅是递交一份降书那么简单。

  更是亲眼见证一个政权的落幕。

  使团缓缓前行,越是靠近大营,那股子令人窒息的感觉就越是沉重。

  当他们到达营地内部的时候,所有人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整个大营,只有整齐的脚步声,和兵器碰撞声。

  数万名士兵,在校场上进行枯燥的操练。

  中军大帐前那片开阔地上,整齐排列着数百门黑洞洞的火炮。

  每一门火炮都擦拭的锃亮,炮口直指北方。

  他身后的一个使团成员,再也承受不住这种压力,噗通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竟直接吓晕了过去。

  洪承畴苦笑一声,没有理会。

  他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朝服,捧着那份降书,一步一步朝着中军大帐走去。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帐内早已站满了人。

  史可法、王家彦,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此刻都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有鄙夷,有不屑,也有一丝同为读书人的唏嘘。

  主位之上,一个身穿玄色常服的年轻人,正静静的坐着,手中端着一杯热茶。

  他没有看洪承畴,可那股子不怒自威的气势,却让整个大帐的气氛异常凝固。

  洪承畴艰难的走到大帐中央,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他高高举起手中的降书,声音颤抖。

  “罪臣……洪承畴,奉清国孝庄太后、顺治皇帝之命,呈上降书!”

  “恳请定国公,为关外百姓,留一条生路……”

  说完,他重重磕了个头,发出一声闷响。

  陈墨缓缓放下茶杯,站起身,一步一步走到洪承畴面前。

  他没有立刻去接那份降书,只是静静的看着这个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复杂人物。

  良久,他才伸出手,接过了那份象征着一个王朝终结的降书。

  “洪先生,欢迎回家!”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像几记重锤,狠狠砸在洪承畴胸口。

  回家?

  他还有家?

  一行浊泪,顺着他的脸悄然落下。

  史可法看着眼前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松山之战,想起了那些战死的同胞,想起了大明最终的覆灭。

  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陈墨没有再看洪承畴,他转过身,将降书给给身边的史可法。

  “史大人,此事,交给你来处理吧!”

  随即,他目光转向一边的王家彦。

  “王将军!”

  “末将在!”

  王家彦上前一步,眼中闪着激动的光芒。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要等到这一刻了!

  陈墨的声音,在整个大帐回荡。

  “命你率领十万大军为先锋,即刻北上,接收盛京!”

  “记住!”

  “要对百姓秋毫无犯!但对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末将遵命!”

  大帐之外,早已等候多时的传令兵,将手中的令旗落下。

  “咚咚咚!”

  震天的战鼓声,传遍了整个军营。

  紧接着,便是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华夏!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