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论功行赏-《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

  南新仓,原本只是一个粮仓而已。

  现在却俨然成了大明朝廷最后的缩影。

  崇祯穿着的,依然还是那件仓促中穿出来的蓝色常服,但腰间,却多了一条王承恩不知从何弄来的玉腰带。

  虽然这腰带和他在紫禁城中时无法比较,但也算给他这个落魄的天子,添了几分威严。

  崇祯眼神扫过下方站着的十几个臣子,刻意放慢了语速。

  “王家彦。”

  “臣在!”

  王家彦连忙向前迈出一步,躬身行礼。

  崇祯看着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许,还有一丝忌惮。

  “朝阳门一战,你率部奋勇杀敌,夺城有功,朕要好好嘉奖你!”

  “朕今日封你为署理都督佥事,赐见朕不败之殊荣,望你日后,继续为国尽忠,莫负皇恩!”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一惊。

  都督佥事!三品官职,着实不是小官了。

  虽然“署理”表示代理之意,但也是有实权的。

  但崇祯话里的另一层意思,似乎更加值得让人推敲。

  什么是为国尽忠?什么是莫负皇恩?

  这明显就是在敲打王家彦,也是在给在场所有人提一个醒。

  你们的官职,是朕给的,你们的军队,是大明的军队,你们效忠的对象,是朕,是大明!

  而不是那个陈将军!

  王家彦听出崇祯的言外之意,他明白,现在自己,已经被崇祯推到了风口浪尖。

  他若是只谢皇恩,便是和陈墨划清界限,否定陈墨的功劳。

  可若是提及陈墨,又会让本就多疑敏感的崇祯心生不满。

  王家彦赶紧跪下,沉声说道。

  “臣不敢居功,朝阳门一战,皆因陛下天威浩荡,臣不过是尽了臣子本份。”

  这番话说的,把自己和陈墨都摘出去,全是你崇祯的功劳,这你可挑不出理来了吧!

  崇祯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但端着茶杯的手,指节明显有些发白。

  王家彦的回答,他并不满意。

  他需要的是,王家彦立刻表明和陈墨划清关系,而不是拍马屁!

  “李邦华!”

  “老臣在!”

  “你召集新兵,稳定民心,亦有大功!”

  “朕决定,将你招募的四千兵士,正式组建为一支新军,朕为其命名为,靖安营!”

  “就由吴麟征担任主将,从此平定内乱,安抚万民!”

  崇祯这时才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王家彦。

  “至于王爱卿手下的两军兵士,从此改为‘忠顺营’!希望爱卿明白朕的苦心……”

  几名官员连忙跪下谢恩,心中却是百感交集。

  崇祯虽然是总算是有自己的势力了,这是好事。

  但这支队伍的粮草、兵甲,甚至是训练,哪一样不得陈墨帮衬……

  众人商议完这一切,在南新仓外的空地上,举行了一场简陋却正式的授旗仪式。

  由王承恩和几个太监宫女连夜赶制出来的军旗,在风中飘荡。

  一面上书“忠顺营”,一面上书“靖安营”。

  崇祯亲手将旗杆交到吴麟征和王家彦手中,随后转身,看向下方刚刚在南新仓吃上饱饭,一脸菜色的四千兵士。

  “将士们,从今日起,尔等便是朕的亲军,是大明的军队!”

  “护国安民!荡平贼寇,莫负皇恩!”

  他的声音在空地上回响,周围的百姓见到此情此景,也纷纷跪倒在地,高呼“陛下圣明!”

  崇祯一鼓作气,趁着这个机会大声宣布道。

  “王家彦听令!”

  “朝阳门防务繁重,朕不忍陈将军日夜操劳,你即可率领麾下两千将士,接管朝阳门东侧防务,替陈将军分担压力!”

  这话听起来,是当着军民的面,体恤陈墨。

  可王家彦心里却是咯噔一声……

  陛下这是要分陈墨的权!

  将目前玄甲兵和他的两千士兵混合驻防在南新仓的情况中剥离出来,和陈墨划清界限。

  这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啊!

  “末将领旨!”

  但他有什么办法,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虽然……没有但是……

  一边是君,一边是恩人。

  自己这是被卷入崇祯和陈墨的君臣博弈之中了。

  自己就是个先被退出去的卒子。

  只是不知道崇祯下一步,还会出什么昏招。

  举行完次册封仪事,崇祯又觉得自己腰杆直了不少。

  人数六千的部队,足足是陈墨的两倍,怎么说,也有一战之力了吧!

  他带着王承恩,不急不缓的走在南新仓内,有种走在紫禁城御花园里的感觉。

  他这是要去慰问陈墨了。

  说起来可笑,开会都不敢叫他参加,这会儿,却又觉得自己行了……

  不过慰问是假,试探是真,自己没和陈墨打招呼,就做了这么多,他也想看看,陈墨是个什么反应。

  陈墨的住处一直都是老样子,简单的根本不像一个手握重兵,运筹帷幄的将军。

  在这乱世一个粮仓里,陈墨也没有其他什么可以娱乐的东西,除了躺在床上不停的推演未来历史可能的走向,就是发呆。

  陈圆圆倒是能跳会唱,但为了避免吴三桂误会,还是别招惹她了,以免坏了大事!

  这日子……过的真是无聊透了!

  “朱兄这是看我无聊,来找我聊天解闷吗?”

  崇祯人还没到门口,陈墨那带着几分调侃的声音便从屋里传了出来。

  崇祯皱眉往四周看了看,总感觉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陈墨的监视当中,却又拿不出证据。

  他脸颊抽动了一下,推门进屋,看着陈墨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斜靠在躺椅上,心中顿时升起一团怒火。

  “陈将军,君臣有别,不可无礼!”

  崇祯再次试图使用礼法那套,告诉陈墨,朕是皇帝,你必须得懂礼数。

  即便是见朕不跪,也不能随便乱喊朱兄。

  陈墨懒洋洋的起身,若有若无的笑了笑,那笑容,看的崇祯心里发毛。

  “朱兄说的太对了!”

  陈墨点点头,却是丝毫没有要改口的样子。

  只是他抬眼看了一眼崇祯,话锋一转。

  “朱兄今日又是封官,又是授旗,还建了亲军,想必是心情不错,才会想起我这个小地方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