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大旱,跃进,上山下乡-《四合院截胡晓娥我身边全是大小姐》

  “卫东?

  你怎么来了?

  快,快进来!”

  林卫东确实有些不好意思。

  上次来,算是被安娜安心姐妹俩半推半就拽来的,空着手情有可原。

  可这第二次登门,再两手空空,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他把自行车支好,从后座上解下自己的帆布包,手伸进去捣鼓了一下。

  在周雅云和安心好奇的目光中,他像是变戏法一样,先是拎出了一块用油纸包着的猪后臀,估摸着得有两三斤。

  紧接着,他又拎出来一个半大的棕色酒坛子,上面还用红布和泥封着口。

  “阿姨,昨天来西城办了点事,今天准备回去,路上正巧碰见安心这丫头了。”

  林卫东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

  “再次上门叨扰,带了点小东西,您可别嫌弃。”

  安心的眼睛瞪得溜圆,她伸出手指,戳了戳林卫东那个已经重新变得干瘪的帆布包:

  “喂,你这包……我刚才看着明明是扁的。

  怎么能掏出这么大一个坛子和这么大一块肉的?”

  林卫东看着她可爱的样子,忍不住逗她:

  “我这个是百宝袋,看过西游记没?

  跟太上老君那个紫金葫芦差不多,看着不大,其实能装下一座山呢!”

  安心立刻把小嘴一瘪,冲他做了个鬼脸:

  “你骗人!

  我爸说了,那都是封建迷信,世界上哪有这种神奇的东西!”

  林卫东哈哈一笑,不再跟她斗嘴。

  转头对已经接过东西、眼角眉梢都是笑意的周雅云解释道:

  “阿姨,这坛子里装的,是上次答应安叔叔的酒。

  这是泸州老窖,就是度数有点高,您可得看着点安叔叔,让他悠着点喝。”

  周雅云一手拎着肉,一手抱着酒坛,只觉得沉甸甸的,心里更是熨帖。

  这年轻人,太会办事了。

  上次不过是随口一提,他居然就记在了心上,还真给送来了。

  这不仅仅是东西贵重,更重要的是这份心意。

  她嘴上客气着:

  “哎呀,你这孩子,来就来嘛,还带这么贵重的东西!

  这让我们怎么好意思!”

  “晚辈拜访长辈,礼数总得周全。

  这点东西,就是我一点心意。”

  林卫东说得态度诚恳。

  周雅云脸上的笑容越发真心实意。

  可当她的目光落回到自己女儿身上时,那笑容瞬间就凝固了。

  “安心!

  你这死丫头,你是下泥地里打滚了还是去掏煤灰了?

  瞧瞧你这脸,这衣服!

  看我今天不把你的皮给揭了!”

  周雅云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手里要不是抱着酒坛子,恐怕鸡毛掸子已经抽过去了。

  就在这时,里屋的门帘一挑,安国华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身上还是那件中山装,手里拿着本书,听到动静,一抬头就看见了院里的林卫东,眼神里掠过一抹讶异,随即也漾开了笑意。

  “雅云,孩子淘气,说两句就行了。

  卫东来了,还不快请人屋里坐。”

  他开口替女儿解了围。

  安娜也闻声从自己房间里出来了,她今天穿了一件淡蓝色的确良衬衫,下面是黑色的长裤,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

  看到林卫东,她脸颊上升起一团热气,轻声打了招呼:

  “卫东哥,你来了。”

  周雅云这才暂时放过了安心,但还是沉着脸呵斥道:

  “还不快去把你那身泥猴似的皮给洗干净了!

  像什么样子!”

  安心冲着母亲的背影吐了吐舌头,然后又冲林卫东挤了挤眼,一溜烟跑去后面的水房了。

  “卫东啊,快,屋里坐。”

  安国华热情地招呼着。

  进了客厅,安国华示意林卫东在上次那个位置坐下。

  安娜沏好了茶,给两人一人倒上一杯。

  然后就悄悄退到了一边的偏房去了,实际上耳朵却竖得老高,留意着客厅里的动静。

  安国华从桌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根大前门递给林卫东,自己也点上一根,深深吸了一口,吐出一个烟圈。

  他没有问林卫东来西城办了干什么,这是人家的隐私,他一个长辈不好多问。

  他更关心的,是这个年轻人本身。

  “最近厂里怎么样?

  还是那么忙?”

  林卫东接过烟,没有点,只是夹在手里,回道:

  “还是老样子,什么都缺。

  厂里生产任务重,需要的物资五花八门,计划内的永远跟不上趟,天天都得往外跑,磨破嘴皮子,就为了多要点东西回来。”

  他的话很实在,没有半点吹嘘的成分,安国华听着,暗自点头。

  这个年轻人,不浮夸。

  林卫东又补充道:

  “不过,跑得勤快点,总归是没坏处的。

  前阵子帮领导解决了几个难题,领导看我办事还算利落,就把我提了提,现在是四级办事员了。”

  他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可听在安国华的耳朵里,那就不一样了。

  “四级办事员?”

  安国华拿着烟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地看着林卫东,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是真是假。

  安国华深吸一口气,将烟蒂在烟灰缸里摁灭,重新审视着眼前的年轻人。

  他原以为林卫东只是个有眼光、有格局、能做事的后起之秀。

  现在看来,他远远低估了对方的能量。

  “好,好啊!”

  安国华一连说了两个好字,语气里的欣赏再也无法掩饰。

  “年纪轻轻,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

  偏房里,竖着耳朵偷听的安娜,也被这个消息震得,捂住了自己的小嘴。

  林卫东仿佛没看到安国华震惊的表情,他只是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语气变得有些深沉:

  “安叔叔,级别提了,责任也更重了。

  我总觉得,这几年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好过。”

  安国华心里猛地一跳。

  他是个敏感的人,立刻就从林卫东的话里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哦?

  怎么会有如此结论?”

  林卫东吐出两个词。

  “大旱!跃进!”

  这四个字,让安国华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大旱,意味着粮食要减产。

  跃进,意味着生产秩序被打乱。

  两者结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安国华不敢再想下去。

  他猛地抬头,看着林卫东那双平静得有些可怕的眼睛,声音都有些干涩:

  “你……”

  林卫东没有让他把话说完,他知道,聪明人之间,点到为止就足够了。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的热气,又抛出了一个更让安国华心惊肉跳的话题。

  “安叔叔,您是文化人,应该知道,国家前几年就开始提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现在城市里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我估计,这股风,很快就要刮起来了。

  可能再过一两年,就要大规模推行了。”

  他说到这里,目光若有若无地瞥了一眼偏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