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 12 月 17 日的清晨,北方县城还浸在浓得化不开的寒气里。胡同口那棵老槐树的枝桠上,挂着的冰棱子在熹微的晨光里泛着冷光,风卷着地上的碎雪,打在沈家小屋的窗棂上,发出 “沙沙” 的轻响,像谁在门外轻轻叩门。屋里的煤炉烧了半宿,炉子里的煤块只剩层暗红的火芯,空气里还残留着煤烟的淡味,却比后半夜暖了些。
沈浩裹在粗布小棉被里,睫毛上沾着点细碎的霜气 —— 昨晚他没睡安稳,满脑子都是明天粮店进全国粮票的事,生怕错过了这个能让家里翻身的机会。他费力地睁开眼,视线慢慢聚焦,看见母亲李秀莲正蹲在灶房门口生火。她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冻得通红,正往灶膛里塞干树枝。干树枝碰到火星,“噼啪” 一声燃起来,橘红色的火苗舔着锅底,映得她脸上的绒毛都清晰可见,连眼下淡淡的青影都被暖得柔和了些。
“小浩醒啦?” 李秀莲听见炕上的动静,赶紧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快步走过来。她伸手摸了摸沈浩的额头,指尖带着灶火的温度,“没冻着就好,今天妈给糊糊里掺了点小米,比昨天的香,咱快尝尝。”
她转身端来放在炕边小桌上的玉米糊糊,碗是缺了个口的粗瓷碗,糊糊冒着淡淡的白汽,散发出粗糙的谷物气息。这味道沈浩太熟悉了 —— 前世他从记事起就跟着父母喝这种糊糊,喝到高中时,看见玉米面就觉得胃里发沉。可现在闻着,心里却不是滋味,满是对父母的心疼 —— 就因为粮票不够,家里顿顿都得靠这种没什么营养的糊糊填肚子。
李秀莲拿起小铁勺,舀了半勺糊糊,放在嘴边吹了又吹,直到热气散得差不多了,才慢慢递到沈浩嘴边。糊糊入口有点烫,带着玉米的涩味,还有小米的微甜,可沈浩只抿了一小口,就偏过头,把脸埋进了棉被里。他不是挑嘴,是想让母亲注意到 “粮食” 这件事 —— 明天就是 18 号,粮店要进全国粮票,这是他重生后第一个能抓住的机会,绝不能因为母亲的疏忽错过了。
“怎么不吃了?” 李秀莲有点纳闷,又舀了一勺递过来,“是不是太烫了?妈再吹吹。” 她把勺子放在嘴边,轻轻呵着气,眼睛盯着勺子里的糊糊,认真得像在做什么大事。
沈浩还是不肯张嘴,反而扭过身子,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喉咙里发出 “呜呜” 的声音,像是在跟母亲赌气。他知道自己这样有点 “折腾”,可他现在是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婴儿,除了哭闹和抗拒,再也没有别的办法能引起母亲的注意。
李秀莲放下勺子,坐在炕边叹了口气。她伸手理了理沈浩额前的碎发,眼神里满是无奈:“咱现在就这条件,等你爸这个月发了工资,妈就去供销社给你买块水果糖,跟你爸上次给你带的一样甜。” 她说着,又想起柜子里那点可怜的粮票,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昨天去胡同口张婶家借粮票,张婶说她家也不够用,下个月粮价要是真涨了,咱娘俩的糊糊都得掺更多红薯面了。”
沈浩躺在炕上,听着母亲的话,心里更急了。他能想象出母亲昨天去借粮票时的窘迫 —— 前世母亲就常因为借东西,在邻居面前抬不起头。现在有黑市粮票差价这个机会,只要抓住了,家里就能慢慢摆脱这种困境,母亲也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
他突然想起个办法,猛地抬起头,眼睛死死盯着炕席底下 —— 昨天母亲把装粮票的蓝布包放在了那里,布包的边角露在外面,能看见一点蓝色。他伸着小胳膊,咿咿呀呀地叫着,手往布包的方向够,手指还一抓一抓的,像是想把布包拉到自己身边。
李秀莲顺着他的手看去,看见露在外面的蓝布角,愣了愣:“你是想要这个?” 她弯腰把布包拿出来,放在沈浩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 —— 里面是一叠叠的粮票,有浅棕色的地方粮票,还有几张浅蓝色的全国粮票,旁边还放着几张皱巴巴的纸币,最大的面额是十元,最小的是一角。“这里面是粮票和钱,咱家用这个买粮食吃,可不能给你玩,丢了咱就没粮吃了。”
沈浩看着布包里的粮票,眼睛一下子亮了。他伸出小手,抓住一张浅棕色的五斤地方粮票,攥在手里不肯放。那张粮票的边缘有点毛糙,上面印着 “伍市斤” 的字样,还有一圈细小的花纹 —— 就是这张小小的纸片,在 1985 年的黑市上,能换出三倍的差价!他用力晃了晃手,想让母亲明白这东西的重要性,可李秀莲只是笑着把粮票从他手里抽出来,放回布包里:“这可不是玩具,等你长大了,妈再教你怎么用粮票买粮食。”
沈浩急得直蹬腿,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怎么就跟母亲说不明白呢?要是今天不能让母亲意识到粮票的价值,明天她说不定就忘了去粮店,那全国粮票的机会就彻底没了!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开门的声音,紧接着是沈建国的脚步声 —— 他每天早上都要提前半小时去厂里,说是要检查机器,其实是想多干点活,争取能多拿点奖金。
“秀莲,我上班去了!” 沈建国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今天厂里要赶工,可能得晚点回来,你晚上不用等我吃饭。”
李秀莲赶紧起身走到门口,帮沈建国理了理工装外套的领子。沈建国的工装外套上沾着不少机油,袖口磨得发亮,领口还有个小破洞,是上次操作机床时被钩子勾的。“路上慢点,骑自行车注意看路,” 李秀莲叮嘱道,“厂里要是再让你加班,你就跟领导说家里有事,别总熬着,身体要紧。”
“知道了,你放心吧。” 沈建国点点头,目光落在屋里的沈浩身上,脚步不由自主地往里走。他弯腰摸了摸沈浩的脸蛋,手指上带着机油的淡味,还有常年握机床手柄磨出的老茧,触感有点粗糙,却很温暖。“咱儿子今天精神不错,等爸晚上回来,给你带块糖吃,厂里食堂旁边的小卖部新进了橘子味的。”
沈浩看着父亲年轻的脸,心里一酸。前世父亲工伤后,脸上就很少有这样轻松的笑容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的焦虑和愧疚。他伸出小手,抓住父亲的衣角,又指了指炕上的蓝布包 —— 他想让父亲也知道粮票的事,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容易想明白。
可沈建国只是笑了笑,以为儿子是想玩布包:“咱儿子还挺
沈浩裹在粗布小棉被里,睫毛上沾着点细碎的霜气 —— 昨晚他没睡安稳,满脑子都是明天粮店进全国粮票的事,生怕错过了这个能让家里翻身的机会。他费力地睁开眼,视线慢慢聚焦,看见母亲李秀莲正蹲在灶房门口生火。她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冻得通红,正往灶膛里塞干树枝。干树枝碰到火星,“噼啪” 一声燃起来,橘红色的火苗舔着锅底,映得她脸上的绒毛都清晰可见,连眼下淡淡的青影都被暖得柔和了些。
“小浩醒啦?” 李秀莲听见炕上的动静,赶紧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快步走过来。她伸手摸了摸沈浩的额头,指尖带着灶火的温度,“没冻着就好,今天妈给糊糊里掺了点小米,比昨天的香,咱快尝尝。”
她转身端来放在炕边小桌上的玉米糊糊,碗是缺了个口的粗瓷碗,糊糊冒着淡淡的白汽,散发出粗糙的谷物气息。这味道沈浩太熟悉了 —— 前世他从记事起就跟着父母喝这种糊糊,喝到高中时,看见玉米面就觉得胃里发沉。可现在闻着,心里却不是滋味,满是对父母的心疼 —— 就因为粮票不够,家里顿顿都得靠这种没什么营养的糊糊填肚子。
李秀莲拿起小铁勺,舀了半勺糊糊,放在嘴边吹了又吹,直到热气散得差不多了,才慢慢递到沈浩嘴边。糊糊入口有点烫,带着玉米的涩味,还有小米的微甜,可沈浩只抿了一小口,就偏过头,把脸埋进了棉被里。他不是挑嘴,是想让母亲注意到 “粮食” 这件事 —— 明天就是 18 号,粮店要进全国粮票,这是他重生后第一个能抓住的机会,绝不能因为母亲的疏忽错过了。
“怎么不吃了?” 李秀莲有点纳闷,又舀了一勺递过来,“是不是太烫了?妈再吹吹。” 她把勺子放在嘴边,轻轻呵着气,眼睛盯着勺子里的糊糊,认真得像在做什么大事。
沈浩还是不肯张嘴,反而扭过身子,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喉咙里发出 “呜呜” 的声音,像是在跟母亲赌气。他知道自己这样有点 “折腾”,可他现在是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婴儿,除了哭闹和抗拒,再也没有别的办法能引起母亲的注意。
李秀莲放下勺子,坐在炕边叹了口气。她伸手理了理沈浩额前的碎发,眼神里满是无奈:“咱现在就这条件,等你爸这个月发了工资,妈就去供销社给你买块水果糖,跟你爸上次给你带的一样甜。” 她说着,又想起柜子里那点可怜的粮票,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昨天去胡同口张婶家借粮票,张婶说她家也不够用,下个月粮价要是真涨了,咱娘俩的糊糊都得掺更多红薯面了。”
沈浩躺在炕上,听着母亲的话,心里更急了。他能想象出母亲昨天去借粮票时的窘迫 —— 前世母亲就常因为借东西,在邻居面前抬不起头。现在有黑市粮票差价这个机会,只要抓住了,家里就能慢慢摆脱这种困境,母亲也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
他突然想起个办法,猛地抬起头,眼睛死死盯着炕席底下 —— 昨天母亲把装粮票的蓝布包放在了那里,布包的边角露在外面,能看见一点蓝色。他伸着小胳膊,咿咿呀呀地叫着,手往布包的方向够,手指还一抓一抓的,像是想把布包拉到自己身边。
李秀莲顺着他的手看去,看见露在外面的蓝布角,愣了愣:“你是想要这个?” 她弯腰把布包拿出来,放在沈浩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 —— 里面是一叠叠的粮票,有浅棕色的地方粮票,还有几张浅蓝色的全国粮票,旁边还放着几张皱巴巴的纸币,最大的面额是十元,最小的是一角。“这里面是粮票和钱,咱家用这个买粮食吃,可不能给你玩,丢了咱就没粮吃了。”
沈浩看着布包里的粮票,眼睛一下子亮了。他伸出小手,抓住一张浅棕色的五斤地方粮票,攥在手里不肯放。那张粮票的边缘有点毛糙,上面印着 “伍市斤” 的字样,还有一圈细小的花纹 —— 就是这张小小的纸片,在 1985 年的黑市上,能换出三倍的差价!他用力晃了晃手,想让母亲明白这东西的重要性,可李秀莲只是笑着把粮票从他手里抽出来,放回布包里:“这可不是玩具,等你长大了,妈再教你怎么用粮票买粮食。”
沈浩急得直蹬腿,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怎么就跟母亲说不明白呢?要是今天不能让母亲意识到粮票的价值,明天她说不定就忘了去粮店,那全国粮票的机会就彻底没了!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开门的声音,紧接着是沈建国的脚步声 —— 他每天早上都要提前半小时去厂里,说是要检查机器,其实是想多干点活,争取能多拿点奖金。
“秀莲,我上班去了!” 沈建国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今天厂里要赶工,可能得晚点回来,你晚上不用等我吃饭。”
李秀莲赶紧起身走到门口,帮沈建国理了理工装外套的领子。沈建国的工装外套上沾着不少机油,袖口磨得发亮,领口还有个小破洞,是上次操作机床时被钩子勾的。“路上慢点,骑自行车注意看路,” 李秀莲叮嘱道,“厂里要是再让你加班,你就跟领导说家里有事,别总熬着,身体要紧。”
“知道了,你放心吧。” 沈建国点点头,目光落在屋里的沈浩身上,脚步不由自主地往里走。他弯腰摸了摸沈浩的脸蛋,手指上带着机油的淡味,还有常年握机床手柄磨出的老茧,触感有点粗糙,却很温暖。“咱儿子今天精神不错,等爸晚上回来,给你带块糖吃,厂里食堂旁边的小卖部新进了橘子味的。”
沈浩看着父亲年轻的脸,心里一酸。前世父亲工伤后,脸上就很少有这样轻松的笑容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的焦虑和愧疚。他伸出小手,抓住父亲的衣角,又指了指炕上的蓝布包 —— 他想让父亲也知道粮票的事,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容易想明白。
可沈建国只是笑了笑,以为儿子是想玩布包:“咱儿子还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