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三代先天神魔2-《洪荒守护者可爱祖巫十三巫祖2》

  只听“嗖”的一声,红云如同闪电一般迅速降落在三清身旁,恰好形成了一人一个方向的局面。嘿,如果有麻将的话,刚好可以凑成一桌呢!

  红云毫不拘束,自来熟地向三清发出了论道的邀请。三清见状,心想反正不能在外人面前丢了面子,而且这个自来熟的家伙也是个大罗金仙,与他论道一番倒也无妨,只要不亏本就好。嘿,这可真是太巧了!

  于是,在昆仑山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四人局悄然展开。这四人,皆是当时洪荒世界中的翘楚,他们相聚于此,只为探讨那至高无上的道。

  嗯,没错,他们要讲道。这讲道可不简单,不仅需要对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还需要有足够的口才和表达能力,才能将那深奥的道理阐释清楚。

  就在这四人局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加入了进来——西王母。她的到来,无疑为这场论道增添了更多的变数和看点。

  彼时,鸿钧尚未在紫霄宫讲道,洪荒世界中万道并行,神魔并起,正是英雄辈出、各显神通的时代。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里,谁能真正领悟到道的真谛,谁就能成为站在巅峰的强者。

  嘿,不好意思,刚刚有点串台了。言归正传,这论道的内容,大体上是关于法则的见解,以及对更高层次的混元金仙的探讨。其实,三清对于混元之道并非一无所知,尤其是通天,他此时已经是大罗金仙大圆满的修士了,距离那传说中的混元金仙也仅有一步之遥。

  在这五人组中,通天的实力无疑是最强的。他不仅自身修为高深,还修习了一种名为世界法的法门,能够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被他命名为上清天。

  从三清的外貌上,其实也不难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异。太清老子,一脸皱纹,宛如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玉清元始,面容刚毅,恰似正值壮年的中年人;而通天,则是面如冠玉,风度翩翩,犹如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三人,就如同老中青三代,虽然年龄不同,但却是亲兄弟,这种奇妙的组合,也为这场论道增添了几分趣味。

  既然是讲道,自然要有个先后顺序。一般来说,都是由发起人先讲,然后其他人依次发言。在这场论道中,发起人自然是最先开口的,之后便是玉清元始迫不及待地抢着第二个讲。而第三个发言的,则是半道加入的西王母。接下来,便是太上,最后才轮到通天。

  让人感到费解的是,玉清所讲述的竟然是炼器法则,太清讲述的则是阴阳之道,而西王母所讲的却是少阴之法,至于红云,他所讲的竟然是善之法则。然而,当三清聆听红云讲述他的道法时,他们的神情都显得有些不自然,甚至有些别扭。

  三清心中暗自思忖,总觉得这家伙的道似乎有些偏差,简直就是好坏不分啊!他如此强行镇压因果,难道真的以为自己是谁吗?这种做法无疑是走偏了道路啊!尽管如此,三清也只能在一旁轻轻地敲击,暗示红云可能走错了路。毕竟,他们该做的都已经做了,至于红云是否能够领悟,那就不得而知了。

  再看红云,他一脸茫然的样子,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否真的听懂了。或许他只是在装模作样,又或许他根本就没有理解其中的深意。不过,这与三清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毕竟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特别亲近。

  而西王母由于某种原因,并没有听到红云的讲道。不过,这对她来说也并无所谓,因为老子所讲的道对她而言颇具启发意义。

  终于轮到通天讲道了,他的心中有些茫然,不知道该讲述什么样的内容。毕竟,这可是他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讲道,而且听众还都是一些实力强大的存在。

  通天心里暗自琢磨着,要不要讲述一下开辟法则呢?毕竟这可是他的核心底牌之一,但是转念一想,如果将这个秘密轻易示人,那岂不是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那么,讲剑道或者阵法怎么样呢?通天心中暗自思考着,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这两个领域他都有着深厚的造诣。

  就在通天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突然注意到了昆仑山下的紫雾缭绕,大道符文沉浮不定。这一幕让通天心中一动,他想到了一个绝佳的讲道主题——《世界法》,林哥准许的。

  通天端坐于他所在的一侧,素手轻扬,缓缓开口,然而他所讲述的内容却是前所未闻的。太清和玉清两人在听到通天的讲道时,起初都有些愕然,他们显然没有想到通天会选择这样一个主题。

  然而,当通天讲到“天仙篇”中“以天地为炉,阴阳为炭”的炼己之法时,太清和玉清两人都不禁心神一震。这种独特的炼己之法,让他们对修炼之道有了全新的认识。

  随着通天的讲述,他逐渐深入到“金仙篇”,开始解析法则本源。这一部分的内容更是让太清、玉清、西王母、红云等人都面露痴迷之色,他们完全沉浸在了通天所讲述的世界法之中。

  原本预定百年的讲道其他人每个人讲十年,剩下的60年讨论得失,竟在他指尖星图轮转间悄然流逝。当“大罗篇”中“万象归道,一界自成”的妙诣出口,整个昆仑山下都回荡着法则共鸣之音。太上捋须的手停在半空,元始早已忘了时辰,其他二人亦面露凝重。

  日升月落不知几度,通天仍是侃侃而谈,从微尘世界讲到诸天星斗,将《世界法》的脉络逐层剖开。太清、玉清、西王母、红云初闻时如饮甘露,再听时如醍醐灌顶,待到“大罗篇”展开,太清、玉清、西王母、红云皆屏息凝神,生怕漏过一字。直到最后一缕道韵融入虚空,通天睁开眼时,才发现时间早已超过10年,而原本该持续的讨论的时间都用去了,三清只能邀请红云和西王母去洞府继续论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