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意外的收获-《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处理完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并亲眼看到医患双方在县卫健委主持下,开始了后续赔偿谈判,林杰心里却丝毫没有轻松的感觉。

  肺栓塞导致的死亡,虽然不是手术操作直接失误,但术前评估不足、术后观察疏忽,这些管理上的漏洞,同样值得深思。

  更重要的是,这家县医院展现出来的整体风貌,让他隐隐觉得,问题恐怕不止这一起医疗纠纷那么简单。

  “胡院长,刘主任,纠纷的处理暂时告一段落,家属情绪也基本稳定了。按照我们省医专家组的职责,接下来,我们想对贵院的医疗质量管理,特别是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流程,做一个简单的调研和评估,希望能帮你们找出薄弱环节,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林杰找到清源县人民医院的胡院长和县卫健委刘副主任,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

  胡院长脸上刚刚消退不久的愁容又浮现出来,搓着手,有些为难:“林主任,这……太麻烦你们了吧?你们省里专家日理万机,为了我们这点事已经耽搁这么久……”

  “不麻烦。”林杰打断他,目光平静却锐利,“这也是我们省医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责任。帮扶基层,提升整体医疗质量,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就从这次事件暴露的问题入手,最有针对性。”

  刘副主任在一旁赶紧打圆场:“胡院长,这是好事啊!林主任他们是顶级专家,平时请都请不来,现在主动帮我们查找问题,这是对我们县医院最大的帮助!必须配合,全力配合!”

  胡院长只好挤出笑容:“是是是,刘主任说得对,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林主任的工作。”

  调研工作随即展开。林杰让王鑫重点查看急诊和外科的流程,陈明负责检查病历质量和术后管理,刘倩核查药事管理,苏琳则侧重于护理制度和医嘱执行。他自己则带着那双洞察入微的眼睛,在各处巡视。

  县医院规模不大,一栋五层的主楼加上旁边的两层辅楼,就是全部家当。

  环境略显陈旧,卫生状况也只能说马马虎虎。

  林杰先去了药房。

  药房主任是个戴着厚厚眼镜的中年男人,姓邓,看到林杰进来,有些局促地站起来。

  “林主任……”

  “邓主任,不用紧张,我就是随便看看。”林杰语气随和,目光却已经扫过了药架。

  药品摆放还算整齐,但林杰注意到,几种常用的抗生素和心血管药物,库存量似乎偏大,而且批号混杂,看起来不像是有计划的规范采购。

  “邓主任,你们医院的药品采购,是多久进行一次?有固定的供应商吗?”林杰状似无意地问道。

  邓主任推了推眼镜,眼神有些闪烁:“这个……一般是按月采购,供应商……有好几家,都是通过正规招标的。”

  “哦?”林杰走到一个放着头孢类抗生素的药架前,随手拿起一盒,看了看生产批号和有效期,“这个批号的药,我记得市场上流通不多了,你们库存还挺充足。”

  邓主任额角微微见汗:“是,是吗?可能是之前采购得多……”

  林杰没再追问,又转到后面的药库。药库的管理明显混乱许多,地上随意堆放着一些拆零的纸箱,记录本上的出入库登记字迹潦草,有些地方甚至只有数量没有签名。

  “这些拆零的药品,是发给哪个科室的?怎么没有详细记录?”林杰指着地上那些箱子问道。

  “可能是……是急诊科临时领用的,还没来得及登记……”邓主任的声音越来越低。

  林杰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一沉。这种混乱的管理,极易造成药品流失和滥用。

  离开药房,林杰又去了设备科和后勤仓库。情况大同小异,耗材出入库记录不规范,一些高值耗材的领用单上,审批签字流于形式。

  中午,林杰团队在县医院的小会议室简单开了个碰头会。

  王鑫首先发言:“急诊流程问题很大,预检分诊形同虚设,抢救设备维护记录不全,值班医生对危重病情的识别和处置能力明显不足。”

  陈明补充道:“病历书写极其不规范,术前讨论流于形式,术后病程记录简单,像这次死亡病例,术后胸闷、背痛这么重要的症状,护理记录只有一句‘患者主诉不适’,没有具体描述,也没有处理措施和效果评价。”

  刘倩拿出几份她复印的医嘱单和处方:“药事管理是重灾区。抗生素滥用现象非常普遍,很多用药选择不合理,剂量、疗程随意。我还发现,有些价格较高的辅助用药,使用频率高得有些不正常。”

  苏琳的发现则更细致:“护理层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夜间值班护士力量薄弱,对医嘱的核对和执行存在明显漏洞。而且,我发现有几个护士,对某些特定药代的来访,表现得特别……熟悉。”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拼凑出清源县人民医院管理混乱的清晰图像。

  林杰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等大家都说完了,他才缓缓开口,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青年近卫军”成员。

  “大家说的这些,都指向同一个问题——这家医院的内控管理基本失效。而这背后,往往不仅仅是水平问题,更可能涉及到利益。”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药房的异常库存、混乱的记录;高值耗材的随意领用;不合理的大处方、高价药……这些现象,如果串联起来看,像不像一条若隐若现的利益输送链条?”

  王鑫反应很快:“林主任,您的意思是,有人利用管理漏洞,在药品和耗材上做手脚,牟取私利?”

  陈明皱起眉头:“而且看样子,可能不是个别人行为,涉及面可能不小。”

  刘倩点头:“对,如果没有上面的人默许甚至参与,下面的人很难搞得这么明目张胆。”

  苏琳轻声补充,却一语中的:“那个胡院长,我看他神色一直不太对劲。尤其是林主任提出要调研时,他明显很抗拒。还有,我上午无意中听到两个小护士聊天,说药代的‘赞助’直接影响科室奖金……”

  林杰赞许地看了苏琳一眼,她的敏锐总是能抓住关键。

  “没错。”林杰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院子里那个显得有些心神不宁的胡院长正和一个穿着西装、夹着公文包的男人低声交谈。

  “你们看,那个和胡院长说话的人,像不像医药代表?”林杰朝楼下努了努嘴。

  几人凑到窗边望去。那个西装男虽然隔得远看不清面容,但那种刻意低调又带着点商业气息的做派,和他们平时在医院里见到的药代如出一辙。

  “看来,我们这次下来处理纠纷,是捅了个马蜂窝,顺便还发现了一个潜在的蚂蚁窝。”林杰语气冷峻,“这家二级医院,管理混乱至此,院长和药代关系暧昧,药品耗材采购和使用漏洞百出……这恐怕不仅仅是清源县一个地方的问题,很可能只是整个卫生系统腐败链条的一个缩影,一个最容易突破的薄弱环节。”

  王鑫有些兴奋:“林主任,那我们是不是顺着这条线查下去?说不定能摸到大鱼!”

  林杰转过身,表情严肃:“查,当然要查。但不能蛮干。我们是医疗专家,不是纪委,也不是审计。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纠纷的后续技术评估和帮扶改进建议。但是……”

  他话锋一转,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履行我们职责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一些管理上的重大漏洞和疑点,并按照程序,向有关部门反映,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陈明若有所思:“林主任,您是建议,我们明面上继续做质量评估和帮扶,暗地里收集固定证据?”

  “对。”林杰点头,“证据要扎实,链条要清晰。重点是药品和耗材的采购审批单、发票、入库出库记录、以及临床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刘倩,你心细,重点核对几种高价药和常用耗材的进销存数据,看看有没有异常流向或者价格虚高。苏琳,你利用医务科协调的身份,多和护理部、财务科的人聊聊,注意方式方法。”

  “明白!”刘倩和苏琳同时应道。

  “王鑫,陈明,你们继续从医疗流程上找问题,把管理漏洞和技术缺陷的关联性做扎实。这样我们形成的报告,才更有说服力。”林杰部署道。

  “那我们什么时候向上面汇报?”王鑫问道。

  林杰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急。现在掌握的还是些表面现象和零散线索。我们要等,等一个关键证据,或者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打蛇要打七寸,否则容易打草惊蛇。”

  他看向窗外,那个药代已经匆匆离开,胡院长则站在原地,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然后摸出手机,走到更偏僻的角落去打电话。

  林杰几乎可以确定,胡院长这个电话,多半是打给某些能给他提供指导的人。

  而这意味着,他们这支“青年近卫军”的意外介入,已经让某些藏在暗处的人感到不安了。

  “大家按计划行动,注意安全,也注意保密。”林杰收回目光,对团队成员吩咐道,“我有预感,这次清源之行,收获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大。这家小医院里,说不定真藏着能撕开整个卫生系统腐败链条的一个口子。”

  众人领命,分头行动。

  林杰独自留在会议室,拿出手机,调出刚才下意识拍下的那个药代和胡院长交谈的照片。画面模糊,但足够辨认。

  他沉思片刻,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周海峰院长洪亮的声音:“林杰,怎么样?下面的事情处理完了?”

  “院长,患者家属那边基本安抚住了,后续赔偿由当地卫健委和医院在处理。”林杰汇报到,“不过,在协助他们进行质量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清源县人民医院的管理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可能……涉及经济问题。”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周海峰的声音变得凝重:“有证据吗?”

  “正在收集,目前还有一些疑点和线索。但直觉告诉我,水深得很。”林杰如实说道。

  周海峰在电话那头啐了一口:“就知道下面没那么简单!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顺着这条线摸摸看。但需要院里支持,也需要……更专业的力量适时介入。”林杰谨慎地提出要求。

  周海峰毫不犹豫:“没问题!你尽管放手去查,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我说!老子早就想收拾这些蛀虫了!记住,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保护好自己和团队。有什么进展,随时向我汇报!”

  “明白,谢谢院长!”

  挂了电话,林杰心中稍定。有周海峰的支持,他的底气足了不少。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清源县略显陈旧的街景。

  原本只是来处理一起突发的医疗纠纷,没想到却意外地撞破了可能隐藏着更大黑幕的角落。

  这潭水,到底有多深?胡院长的背后,是否还站着更高级别的保护伞?

  那个匆匆离去的药代,又关联着哪家药企、哪条利益链?

  所有的疑问,都指向未知的黑暗。但林杰知道,既然撞上了,他就没有退缩的理由。

  这不仅是为了肃清医疗卫生队伍,更是为了无数像那个因肺栓塞去世的年轻人一样的普通患者。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缓缓写下了几个关键词:清源县医院、药品耗材、采购漏洞、利益输送、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