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组织部谈话-《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省委组织部那间小会议室,林杰不是第一次来。

  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远,亲自坐在主位,干部监督室主任和一名负责记录的年轻干部分坐两侧。

  没有寒暄,张远副部长直接切入主题。

  “林杰同志,组织上收到大量关于你的举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他示意了一下,监督室主任将两份薄薄的、但内容显然经过高度提炼的材料推到林杰面前。

  一份关于工作作风,一份关于生活作风。

  “第一,反映你在省医独断专行,搞一言堂,排除异己,任人唯亲。列举了你主持工作后调整的七名中层干部,称这些同志都是业务骨干,只因与你意见不合或不肯迎合你的‘激进改革’就被清洗。这里还有一份据称是省医部分中层干部的联名信复印件,表达了对你的不满。”

  林杰目光扫过那份联名信的模糊影印件,上面十几个签名潦草难辨。

  “第二,”张远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林杰,“反映你与院长助理苏琳同志关系不当,存在生活作风问题,并利用职权搞权色交易。附有一些照片作为佐证。”

  几张放大的彩色照片被推到林杰面前。

  机场并肩、小区楼下、餐厅包间……角度刁钻,刻意捕捉那些看似亲密的瞬间。

  尤其是餐厅那张,他放在苏琳椅背上的手,被镜头无限放大,充满了暗示性。

  空气仿佛凝固了。记录员的笔尖停在纸上。

  林杰拿起那几张照片,仔细看了看,然后轻轻放下。他抬起头回复:

  “张部长,首先,我感谢组织给我这个说明情况的机会。对于这些指控,我的态度只有八个字:纯属诬蔑,恶意中伤!”

  “关于工作作风问题,”林杰条理清晰地开始回应,“我主持省医工作期间,所有人事调整均基于审计结果、工作表现和岗位需要,经过院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有完整的会议记录和考核材料可供查证。被调整的干部中,确有部分存在管理不力、与供应商界限不清等问题。如果坚持原则、堵塞漏洞就是‘排除异己’,那我无话可说。”

  “至于这份所谓的联名信,”林杰用手指点了点那影印件,“我恳请组织立即进行笔迹鉴定,并逐一找名单上的干部核实。我可以断言,这上面的签名,绝大部分是伪造的,或者是在当事人不知情、被误导的情况下签下的。这是有人想绑架民意,制造舆论压力。”

  监督室主任低头记录着,笔尖沙沙作响。

  “那么,生活作风问题呢?这些照片,你怎么解释?”张远副部长身体微微前倾,施加着无形的压力,“尤其是这张餐厅的,动作似乎超出了普通上下级的界限。”

  林杰脸上没有任何慌乱,他微微笑了一下回复,

  “张部长,苏琳同志是我的未婚妻。我们正在以结婚为前提进行交往。只是因为近期工作繁忙,加上处于我‘主持工作’的敏感时期,暂时没有对外公开,打算等我正式任命下来后再行宣布。没想到,这倒成了别人攻击我的武器。”

  他抛出了这个关键信息。

  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应对,也是事实。

  在天台那晚之后,他和苏琳的关系已经确定,只是遵从周海峰老院长的提醒,暂时低调处理。

  “未婚妻?”张远副部长显然有些意外,这个情况显然不在举报材料之内。

  他和监督室主任交换了一个眼神。

  “是的。”林杰肯定地回答,“组织可以调查核实。我和苏琳同志都是单身,自由恋爱,符合社会公序良俗和党纪国法。我不知道,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吃顿饭,有什么问题?至于这些照片的拍摄角度和意图,我相信以组织的智慧,不难看出其用心。”

  他巧妙地将问题引向了拍摄者的动机。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张远副部长的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似乎在权衡。

  林杰知道,仅仅辩解是不够的,必须反击,必须让组织明白这背后的本质。

  “张部长,各位领导,”林杰的声音提高了一些,“我认为,这次针对我的集中举报,根本原因不在于我林杰个人有什么问题,而是我推行的一系列改革,触动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

  “药品耗材‘零加成’,断了多少靠药品提成发财的人的路?联合带量采购,又让多少靠中间环节牟利的代理商和皮包公司损失惨重?我查处的设备采购黑洞、高值耗材管理混乱,牵涉到多少人的灰色收入?”

  “他们害怕了!他们不愿意失去盘踞在医疗卫生系统这块大蛋糕上的特权!所以,他们疯狂反扑!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罗织罪名,污蔑构陷,企图把我搞臭、搞倒,让省医的改革夭折,让医改的成果付诸东流!”

  “他们以为,扳倒了我林杰,就能回到过去那个可以肆意蚕食国家资产、加重患者负担的时代!我在这里,可以向组织立下军令状,我林杰在省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审计,经得起调查!我个人的经济问题,生活作风问题,组织尽可以一查到底!”

  “但是,”他话锋一转,“也请组织明察,这股隐藏在背后的势力,这股为了私利不惜破坏改革、诬陷干部的力量,才是真正危害党和国家事业、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毒瘤!如果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寒的不仅仅是我林杰一个人的心,更是所有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干部的心!”

  记录员忘了动笔,监督室主任眉头紧锁。

  张远副部长深深地看着林杰,目光复杂。

  他见过太多在谈话时或惊慌失措、或喊冤叫屈、或赌咒发誓的干部,但像林杰这样,不仅沉着自辩,还能迅速将问题拔高到改革与反斗争层面的,不多。

  这个年轻人,确实不简单。

  他的解释逻辑清晰,反击直指要害,尤其是“未婚妻”这一点,几乎瞬间瓦解了最具杀伤力的生活作风指控。

  但是,官场讲究的是平衡和证据。

  林杰的指控虽然听起来震撼,但同样需要证据支持。

  良久,张远副部长缓缓开口,语气依旧严肃,但之前的凝重感似乎减轻了一丝:

  “林杰同志,你的解释和反映的情况,组织上会认真核实。

  你所说的与苏琳同志的关系,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对于你提到的利益集团反扑问题,组织也会高度关注。”

  他顿了顿,强调道:“你要相信组织,不会冤枉一个好干部,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在公示期结束、组织做出正式结论前,希望你保持冷静,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受外界干扰,更不要私下发表不当言论。”

  “是,张部长。我完全相信组织,也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林杰站起身,恭敬地回答。

  第一关算是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