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卫东思考良久,缓缓抬起头说:
“好了,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意见也都表达了。首先,我要再次肯定林杰同志和联合行动组的工作。这次行动,打掉了基层骗保的窝点,震慑了违法犯罪,维护了医保基金的安全,成绩是主要的,方向是正确的!”
他先给事情定了性,肯定了林杰的功劳,这是稳住局面的基础。
“至于后续对杨文斌同志的问题……”高卫东话锋平稳过渡,听不出偏袒,“建国同志和其他几位同志的担心,也有道理。涉及到我们系统内的干部,慎重是必要的,程序正义必须遵守。”
“但是,”高卫东看向林杰,眼神里带着一丝告诫,“林杰同志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态度,同样值得肯定!医保基金是高压线,任何人触碰,都必须付出代价!这一点,我们委党组的态度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
他巧妙地将林杰的个人坚持,上升到了“党组态度”。
“那么,这个事情如何处理,才能既打击犯罪,又维护稳定,符合程序呢?”高卫东抛出了问题,随即给出了自己的方案,这就是他平衡艺术的体现。
“我的意见是,鉴于杨文斌同志是县管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属地原则,此案由榆林县纪委监委牵头,依法依规进行立案审查调查!我们省卫健委,特别是联合行动组,要将目前已掌握的所有涉及杨文斌问题的线索和证据,完整、及时地移交给榆林县方面,并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这个决定,看似采纳了刘建国“由地方处理”的建议,但实际上,明确了“立案审查调查”,并且要求“完整移交证据”,并没有给杨文斌留下太多操作空间。
只是将调查的主体,从省里直接主导,变成了县级层面执行。
这既给了刘建国台阶下,避免了省委层面直接碰撞,也在程序上没有否定林杰的诉求。
“同时,”高卫东看向林杰:“林杰同志在这次基层卫生调研和打击骗保行动中,发现了我们监管层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我建议,由林杰同志牵头,基层卫生处、医政医管处、规划信息处配合,尽快研究制定一份《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管细则》,重点围绕医保基金使用、药品器械管理、医疗服务行为等方面,拿出切实可行、能落地的硬措施,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巩固行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手段。
一方面,他承认了林杰发现问题的价值,并赋予他制定监管细则的重任,这等于将基层卫生监管的一部分话语权和未来改革方向交给了林杰,是对他能力的进一步认可和“补偿”。
另一方面,也将林杰的注意力从“查办具体案件”引导到“建立长效机制”上,某种程度上是让他从与刘建国的直接冲突前线暂时撤离,缓和矛盾。
一手压下了对杨文斌的省直接调查,另一手抬起了林杰在制度建设方面的职责。
典型的各打五十大板,又都给了甜枣。
刘建国沉默着,对这个结果,他不能说完全满意,但高卫东毕竟没有支持林杰那“一查到底”的激进方案,保留了杨文斌在县级层面处理的“缓冲地带”,这已经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他微微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林杰也沉默了。
他心里清楚,案件移交县里,变数会增多,杨文斌能否得到公正处理,需要打一个问号。
高卫东这是在用平衡术化解眼前的僵局,而非彻底支持他的原则。
但他也明白,在官场,这已经是高卫东能在当前形势下为他争取到的最大空间,并且给了他一个更重要的平台——制定监管细则。
如果能把这个细则做好,其长远影响可能比查办一个杨文斌更大。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高卫东环视一圈。
其他党组成员纷纷摇头或表示同意。
“好,那就这么定了。”高卫东一锤定音,“散会。”
众人起身离开。
刘建国第一个走出会议室,没有看林杰一眼。
林杰走在最后,心情复杂。
高卫东叫住了他:“林杰。”
林杰停步转身:“高书记。”
高卫东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平和却意味深长:“监管细则的事情,要抓紧。把你在下面看到的、想到的,都融进去。要务实,管用。”
“我明白,高书记。”林杰点头。
“嗯,去吧。”高卫东挥挥手。
林杰走出会议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场风波,看似暂时平息了。他坚持了原则,但也感受到了权力的边界和平衡术的厉害。
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杨文斌的问题被正式摆上了台面,只是换了个战场。
而他也获得了一个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的机会。
但核心问题并未解决。
杨文斌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更大利益链,是否会因为调查主体的变更而逃脱惩罚?
制定监管细则的过程,又会遇到怎样的阻力?
“好了,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意见也都表达了。首先,我要再次肯定林杰同志和联合行动组的工作。这次行动,打掉了基层骗保的窝点,震慑了违法犯罪,维护了医保基金的安全,成绩是主要的,方向是正确的!”
他先给事情定了性,肯定了林杰的功劳,这是稳住局面的基础。
“至于后续对杨文斌同志的问题……”高卫东话锋平稳过渡,听不出偏袒,“建国同志和其他几位同志的担心,也有道理。涉及到我们系统内的干部,慎重是必要的,程序正义必须遵守。”
“但是,”高卫东看向林杰,眼神里带着一丝告诫,“林杰同志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态度,同样值得肯定!医保基金是高压线,任何人触碰,都必须付出代价!这一点,我们委党组的态度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
他巧妙地将林杰的个人坚持,上升到了“党组态度”。
“那么,这个事情如何处理,才能既打击犯罪,又维护稳定,符合程序呢?”高卫东抛出了问题,随即给出了自己的方案,这就是他平衡艺术的体现。
“我的意见是,鉴于杨文斌同志是县管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属地原则,此案由榆林县纪委监委牵头,依法依规进行立案审查调查!我们省卫健委,特别是联合行动组,要将目前已掌握的所有涉及杨文斌问题的线索和证据,完整、及时地移交给榆林县方面,并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这个决定,看似采纳了刘建国“由地方处理”的建议,但实际上,明确了“立案审查调查”,并且要求“完整移交证据”,并没有给杨文斌留下太多操作空间。
只是将调查的主体,从省里直接主导,变成了县级层面执行。
这既给了刘建国台阶下,避免了省委层面直接碰撞,也在程序上没有否定林杰的诉求。
“同时,”高卫东看向林杰:“林杰同志在这次基层卫生调研和打击骗保行动中,发现了我们监管层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我建议,由林杰同志牵头,基层卫生处、医政医管处、规划信息处配合,尽快研究制定一份《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管细则》,重点围绕医保基金使用、药品器械管理、医疗服务行为等方面,拿出切实可行、能落地的硬措施,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巩固行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手段。
一方面,他承认了林杰发现问题的价值,并赋予他制定监管细则的重任,这等于将基层卫生监管的一部分话语权和未来改革方向交给了林杰,是对他能力的进一步认可和“补偿”。
另一方面,也将林杰的注意力从“查办具体案件”引导到“建立长效机制”上,某种程度上是让他从与刘建国的直接冲突前线暂时撤离,缓和矛盾。
一手压下了对杨文斌的省直接调查,另一手抬起了林杰在制度建设方面的职责。
典型的各打五十大板,又都给了甜枣。
刘建国沉默着,对这个结果,他不能说完全满意,但高卫东毕竟没有支持林杰那“一查到底”的激进方案,保留了杨文斌在县级层面处理的“缓冲地带”,这已经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他微微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林杰也沉默了。
他心里清楚,案件移交县里,变数会增多,杨文斌能否得到公正处理,需要打一个问号。
高卫东这是在用平衡术化解眼前的僵局,而非彻底支持他的原则。
但他也明白,在官场,这已经是高卫东能在当前形势下为他争取到的最大空间,并且给了他一个更重要的平台——制定监管细则。
如果能把这个细则做好,其长远影响可能比查办一个杨文斌更大。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高卫东环视一圈。
其他党组成员纷纷摇头或表示同意。
“好,那就这么定了。”高卫东一锤定音,“散会。”
众人起身离开。
刘建国第一个走出会议室,没有看林杰一眼。
林杰走在最后,心情复杂。
高卫东叫住了他:“林杰。”
林杰停步转身:“高书记。”
高卫东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平和却意味深长:“监管细则的事情,要抓紧。把你在下面看到的、想到的,都融进去。要务实,管用。”
“我明白,高书记。”林杰点头。
“嗯,去吧。”高卫东挥挥手。
林杰走出会议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场风波,看似暂时平息了。他坚持了原则,但也感受到了权力的边界和平衡术的厉害。
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杨文斌的问题被正式摆上了台面,只是换了个战场。
而他也获得了一个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的机会。
但核心问题并未解决。
杨文斌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更大利益链,是否会因为调查主体的变更而逃脱惩罚?
制定监管细则的过程,又会遇到怎样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