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中心医院院长被免职审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在全省医疗系统。
之前那些或明或暗抵制药品采购新规的声音,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各大医院的院长们仿佛集体得了健忘症,再也不提“系统故障”或“库存盘点”,纷纷以最高效率在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完成了首轮报量和中选药品的确认。
全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终于磕磕绊绊地进入了执行阶段。
两个月后,首轮集采结果初步统计出来。
李志斌拿着一份新鲜出炉的汇总报告,小跑着进了林杰的办公室。
“林主任!结果出来了!”他把报告放在林杰桌上,“首轮集采,涵盖抗生素、心血管、降压降糖等十五个大类,三百二十个品规,平均价格降幅……百分之三十一点二!”
林杰接过报告,看着那些关键数据。
一个个具体的药品名称后面,跟着触目惊心的降价比例:某些常用抗生素降价超过百分之五十,部分心血管药物降价接近百分之四十,就连一些进口原研药,在面临质优价廉的仿制药竞争时,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价格出现了明显松动。
“根据测算,仅这一轮集采,预计每年可为全省医保基金和患者节约药费支出……超过二十亿元!”李志斌的声音带着颤音。
二十亿!这不是纸面上的数字,这是真金白银,是压在无数患者家庭肩头的沉重负担,是濒临穿底的医保基金得以喘息的空间。
林杰放下报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了一些。
这段时间承受的所有压力、孤立和明枪暗箭,在这一刻,似乎都值得了。
“老百姓反应怎么样?”他问道,更关心实际的感受。
“反响很好!”王鑫不知什么时候也溜了进来,抢着说道,“我特意跑了几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药店,好多老病号都高兴坏了!有个老大爷说他常年吃的一种降压药,以前一个月要两百多,现在集采的仿制药效果一样,才八十块!他拉着我的手说了好几声谢谢,说是给你们政府点赞!”
林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才是他推动这一切的初衷和意义所在。
很快,本地的媒体也开始报道这次集采的成效。
《江东日报》在头版刊发了题为《药品集采落地,百姓用药负担显着减轻》的报道,详细列举了降价数据和患者受益案例。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也做了专题,采访了多位在社区医院开药的患者,镜头里老人们朴实的笑脸和由衷的感谢,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林杰的名字,再次频繁出现在报道中,这次是作为锐意改革、取得实效的正面典型。
委里的风向似乎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之前那些对他敬而远之的同事,在走廊里碰到时,会主动停下脚步,笑着打个招呼,说一句“林主任,这次集采搞得漂亮!”就连之前意见最大的钱强副主任,在一次党组会散会后,也破天荒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一句:“年轻人,有冲劲,干得不错。”
表面看来,形势一片大好。
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他个人也赢得了声望。
晚上,他加完班准备回宿舍,在委大院门口遇到了也刚下班的办公室主任钱向前。
“林主任,才走啊?”钱向前推着自行车,脸上挂着惯有的笑容。
“钱主任不也一样。”林杰点点头。
两人并肩走了一段,钱向前像是随口闲聊般说道:“林主任,这次集采成效显着,你可是立了大功。不过啊,我听到一些闲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钱主任请说。”林杰放慢了脚步。
“有些人啊,在下面嘀咕,说你这刀子下得太狠,一下子把价格砍掉三分之一,很多药企和代理商都快活不下去了。说你这是不给别人留活路,吃相有点……难看了。”钱向前说话时,眼睛看着前方的路,语气轻描淡写。
林杰笑了笑:“钱主任,价格虚高才是最大的不正常。我们挤掉的是流通环节不合理的‘水分’,打击的是靠带金销售生存的落后模式。真正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靠质量和效率竞争,怎么会活不下去?该淘汰的,就应该淘汰。”
钱向前呵呵一笑:“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你也知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有些人,明面上不敢说什么,背地里难免会有些想法。你还是……要多注意。”
这时,他们已经走到了岔路口。
钱向前骑上自行车,回头又说了一句:“对了,听说最近有几家受影响比较大的本地药企,联合去找了分管工业的副省长反映情况。当然,这只是听说,呵呵,听说……”
看着钱向前骑车远去的背影,林杰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
钱向前这番话,看似关心提醒,实则是在传递一种信号:反弹的力量正在聚集,而且已经开始寻求更高层面的干预。
几天后,林杰在翻阅一份内部简报时,注意到一条不太起眼的信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期组织召开了一场“全省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重点讨论了“当前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参会名单里,有几家正是此次集采中报价偏高未能中标的本地药企。
又过了一周,林杰接到高卫东的电话,让他去办公室一趟。
高卫东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材料,封面是省工信厅的红头。
“林杰,坐。”高卫东指了指材料,“工信厅那边转过来一份报告,反映我们这次药品集采,对部分本土医药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影响了企业发展信心和地方税收。你怎么看?”
林杰拿起报告快速浏览了一遍。
报告写得很有水平,通篇没有直接反对集采,而是强调要“保护本土企业”、“兼顾产业发展”,建议对“部分确有困难的本地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过渡期保护”。
“高书记,集采的目的是为了挤掉药价虚高水分,减轻群众负担,这是基本原则,不能动摇。”林杰放下报告,语气坚定,“至于个别企业受到影响,我认为是市场优胜劣汰的正常现象。我们应该鼓励企业把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上,而不是总想着靠政策保护维持高利润。”
高卫东沉吟了一下,说道:“原则当然要坚持。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考虑到各方面的平衡。特别是涉及到地方经济和就业的问题,比较敏感。后续的集采,在规则设计上,可以更精细化一些,既要降价,也要给真正有潜力的本土企业留出发展空间。”
从高卫东办公室出来,林杰明白,来自更高层面的压力和更复杂的博弈,已经开始了。
工信厅的报告只是一个开始,那些利益受损者,绝不会甘心失败。
首轮集采的成功,只是吹响了改革的号角。
那些被触动的利益集团,正在暗处等待着反扑的时机。
之前那些或明或暗抵制药品采购新规的声音,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各大医院的院长们仿佛集体得了健忘症,再也不提“系统故障”或“库存盘点”,纷纷以最高效率在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完成了首轮报量和中选药品的确认。
全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终于磕磕绊绊地进入了执行阶段。
两个月后,首轮集采结果初步统计出来。
李志斌拿着一份新鲜出炉的汇总报告,小跑着进了林杰的办公室。
“林主任!结果出来了!”他把报告放在林杰桌上,“首轮集采,涵盖抗生素、心血管、降压降糖等十五个大类,三百二十个品规,平均价格降幅……百分之三十一点二!”
林杰接过报告,看着那些关键数据。
一个个具体的药品名称后面,跟着触目惊心的降价比例:某些常用抗生素降价超过百分之五十,部分心血管药物降价接近百分之四十,就连一些进口原研药,在面临质优价廉的仿制药竞争时,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价格出现了明显松动。
“根据测算,仅这一轮集采,预计每年可为全省医保基金和患者节约药费支出……超过二十亿元!”李志斌的声音带着颤音。
二十亿!这不是纸面上的数字,这是真金白银,是压在无数患者家庭肩头的沉重负担,是濒临穿底的医保基金得以喘息的空间。
林杰放下报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了一些。
这段时间承受的所有压力、孤立和明枪暗箭,在这一刻,似乎都值得了。
“老百姓反应怎么样?”他问道,更关心实际的感受。
“反响很好!”王鑫不知什么时候也溜了进来,抢着说道,“我特意跑了几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药店,好多老病号都高兴坏了!有个老大爷说他常年吃的一种降压药,以前一个月要两百多,现在集采的仿制药效果一样,才八十块!他拉着我的手说了好几声谢谢,说是给你们政府点赞!”
林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才是他推动这一切的初衷和意义所在。
很快,本地的媒体也开始报道这次集采的成效。
《江东日报》在头版刊发了题为《药品集采落地,百姓用药负担显着减轻》的报道,详细列举了降价数据和患者受益案例。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也做了专题,采访了多位在社区医院开药的患者,镜头里老人们朴实的笑脸和由衷的感谢,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林杰的名字,再次频繁出现在报道中,这次是作为锐意改革、取得实效的正面典型。
委里的风向似乎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之前那些对他敬而远之的同事,在走廊里碰到时,会主动停下脚步,笑着打个招呼,说一句“林主任,这次集采搞得漂亮!”就连之前意见最大的钱强副主任,在一次党组会散会后,也破天荒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一句:“年轻人,有冲劲,干得不错。”
表面看来,形势一片大好。
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他个人也赢得了声望。
晚上,他加完班准备回宿舍,在委大院门口遇到了也刚下班的办公室主任钱向前。
“林主任,才走啊?”钱向前推着自行车,脸上挂着惯有的笑容。
“钱主任不也一样。”林杰点点头。
两人并肩走了一段,钱向前像是随口闲聊般说道:“林主任,这次集采成效显着,你可是立了大功。不过啊,我听到一些闲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钱主任请说。”林杰放慢了脚步。
“有些人啊,在下面嘀咕,说你这刀子下得太狠,一下子把价格砍掉三分之一,很多药企和代理商都快活不下去了。说你这是不给别人留活路,吃相有点……难看了。”钱向前说话时,眼睛看着前方的路,语气轻描淡写。
林杰笑了笑:“钱主任,价格虚高才是最大的不正常。我们挤掉的是流通环节不合理的‘水分’,打击的是靠带金销售生存的落后模式。真正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靠质量和效率竞争,怎么会活不下去?该淘汰的,就应该淘汰。”
钱向前呵呵一笑:“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你也知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有些人,明面上不敢说什么,背地里难免会有些想法。你还是……要多注意。”
这时,他们已经走到了岔路口。
钱向前骑上自行车,回头又说了一句:“对了,听说最近有几家受影响比较大的本地药企,联合去找了分管工业的副省长反映情况。当然,这只是听说,呵呵,听说……”
看着钱向前骑车远去的背影,林杰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
钱向前这番话,看似关心提醒,实则是在传递一种信号:反弹的力量正在聚集,而且已经开始寻求更高层面的干预。
几天后,林杰在翻阅一份内部简报时,注意到一条不太起眼的信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期组织召开了一场“全省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重点讨论了“当前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参会名单里,有几家正是此次集采中报价偏高未能中标的本地药企。
又过了一周,林杰接到高卫东的电话,让他去办公室一趟。
高卫东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材料,封面是省工信厅的红头。
“林杰,坐。”高卫东指了指材料,“工信厅那边转过来一份报告,反映我们这次药品集采,对部分本土医药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影响了企业发展信心和地方税收。你怎么看?”
林杰拿起报告快速浏览了一遍。
报告写得很有水平,通篇没有直接反对集采,而是强调要“保护本土企业”、“兼顾产业发展”,建议对“部分确有困难的本地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过渡期保护”。
“高书记,集采的目的是为了挤掉药价虚高水分,减轻群众负担,这是基本原则,不能动摇。”林杰放下报告,语气坚定,“至于个别企业受到影响,我认为是市场优胜劣汰的正常现象。我们应该鼓励企业把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上,而不是总想着靠政策保护维持高利润。”
高卫东沉吟了一下,说道:“原则当然要坚持。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考虑到各方面的平衡。特别是涉及到地方经济和就业的问题,比较敏感。后续的集采,在规则设计上,可以更精细化一些,既要降价,也要给真正有潜力的本土企业留出发展空间。”
从高卫东办公室出来,林杰明白,来自更高层面的压力和更复杂的博弈,已经开始了。
工信厅的报告只是一个开始,那些利益受损者,绝不会甘心失败。
首轮集采的成功,只是吹响了改革的号角。
那些被触动的利益集团,正在暗处等待着反扑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