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直播水变油现场检验,他们在当众造假!-《重生95,打造全球第一村》

  两日后的下午,禾正制药厂成为了风暴的中心。

  巨大的车间被临时清空,布置成了充满科技感却又暗流涌动的直播现场。

  冰冷的钢铁支架、闪烁的信号灯、密集的线缆,与中央那套光怪陆离的玻璃装置形成鲜明对比,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味。

  华夏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的直播车如同钢铁巨兽般停驻在厂外,巨大的卫星天线直刺苍穹,将这里的每一丝波澜实时传递到亿万观众面前。

  数十台高清摄像机如同冰冷的眼睛,从各个刁钻角度对准了车间中央——寰宇公司的“水变油”核心反应器在聚光灯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观摩席上,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市委常委们正襟危坐,表情各异,空气仿佛凝固。

  黄斯年端坐中央,面色看似平静,但紧握的拳头指节发白,微微跳动的太阳穴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他心中并非没有疑虑,但此刻他已无路可退。

  黄家大厦将倾,这是他翻盘的最后赌注。

  赢了,或许能稳住根基,甚至窥见更高处;

  输了……他不敢深想。

  他只能将全部希望押在王洪成那看似“神奇”的把戏上,祈祷它能蒙混过关。

  卢江坐在他对面,神色冷峻如冰雕,眼神锐利如鹰隼,紧紧锁定着演示台,仿佛要将那装置看穿。

  他押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只为撕开这层虚伪的画皮。

  林夜作为丛生公司代表,坐在角落,面色平静如水,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闪烁着洞悉一切的锐利光芒。

  欧阳林则以复交大学专家助手的身份,低调地站在联合工作组专家队伍中,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警惕地扫视着寰宇装置的每一个铆钉、每一条管线。

  车间中央,王洪成和他的团队正做着最后的调试。

  汗水浸湿了他的后背,脸上那职业化的自信笑容显得僵硬而勉强,眼神深处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慌乱和恐惧。

  他知道,今天这场戏,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央视主持人手持话筒,站在镜头前,声音沉稳而有力:

  “各位观众,这里是华夏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现场直播!

  我们现在位于魔都市禾正制药厂!

  今天,我们将共同见证一项可能颠覆世界能源格局的技术——寰宇新能源科技公司的‘水基催化裂解制油技术’,即‘水变油’的现场演示与权威检验!

  该项目已获中科院李院士高度评价,但也引发巨大争议。

  魔都市委市政府组织联合工作组,全程监督,当场取样,当场检测!让科学和事实说话!”

  直播信号瞬间覆盖全国!无数双眼睛聚焦于此!

  王洪成强作镇定,在镜头前讲解流程。

  清澈的“自来水”注入反应釜,神秘的“催化剂”随之流入。

  启动反应!

  装置内开始升温,发出低沉的嗡鸣,气泡翻滚,烟雾升腾。

  几分钟后,在万众瞩目下,出口管道开始滴落液体,颜色由浅变深,最终汇聚成清澈的、散发着浓烈汽油味的淡黄色液体,汩汩流入收集瓶!

  “成功了!”

  王洪成对着镜头,笑容灿烂,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各位观众请看!这就是我们用水制造出来的汽油!”

  现场响起一片惊叹和热烈的掌声。

  黄斯年紧绷的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卢江眉头紧锁,眼神更加锐利。

  联合工作组组长江成示意技术监督局局长上前取样。

  央视镜头紧紧跟随,捕捉着每一个细节。

  主持人手持话筒,声音清晰地向全国观众介绍:

  “各位观众,演示环节已经完成。我们看到,在普通水中加入特定催化剂后,成功收集到了类似汽油的液体。

  现在进入样品检验环节。

  负责此次检验的是由魔都市政府组织的联合专家工作组,成员共十位,他们是:

  组长为技术监督局局长成杰明。

  副组长是市质检院院长宁可夏。

  检验专家分别为:

  复交大学化学院教授曾诚。

  市质检院高级工程师罗功成,他负责GC-MS分析。

  市质检院高级工程师王小辉,负责催化剂成分分析。

  国家级能源实验室研究员陈光军负责。

  化学工业协会资深专家刘于志负责红外光谱仪分析。

  魔都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林康为。

  化学工业协会技术顾问闵思成。

  化学工业协会技术顾问张为民。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率先对“汽油”样品进行初步分析。

  几分钟后,结果出来了,专家刘于志宣布:

  “报告!样品红外光谱特征峰与标准汽油样品高度吻合!”

  王洪成和黄斯年的笑容更加灿烂。

  主持人适时拿起话筒:

  “各位观众,初步检验结果已经出来!技术监督局的专家和专业仪器鉴定表明,样品与标准汽油高度吻合!

  这标志着‘水变油’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无限接近成功!

  现在,我们等待更精密的样品分析结果,这将提供更详尽的成分信息!”

  现场气氛更加热烈,许多观众起身鼓掌。

  更精密、更耗时的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启动。

  屏幕上开始滚动复杂的谱图,如同天书般难以解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车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仪器低沉的嗡鸣声。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最终判决。

  罗功成操作熟练。

  然而,站在不远处的曾诚教授,凭借顶级色谱专家的敏锐洞察力,捕捉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动作——在样品注入前,罗功成的手指似乎极其快速且隐蔽地调整了仪器面板上的某个参数!

  这个动作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若非曾诚经验丰富且全神贯注,绝对会忽略。

  几分钟后,罗功成宣布初步结果,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报告!初步分析显示,样品主要成分为C5-C12烃类混合物,辛烷值符合92#汽油标准!红外特征峰吻合!样品合格!”

  掌声再次响起,王洪成和黄斯年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紧接着,王小辉对注入的“催化剂”进行取样,使用便携式FTIR进行快速分析。

  曾诚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紧盯着王小辉的操作。

  他敏锐地发现,王小辉在制样时,似乎将催化剂样品进行了某种稀释,并且使用的溶剂或背景板在关键的红外波段存在异常吸收峰!

  这极有可能掩盖催化剂的真实成分!

  很快,王小辉宣布结果:

  “报告!催化剂样品FTIR分析显示,主要成分为一种特殊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及助剂,具有高效催化活性特征!样品成分符合寰宇公司技术说明!”

  现场气氛似乎完全倒向了寰宇公司一方。

  掌声更加热烈,几乎达到了顶点!

  黄斯年甚至带着一丝胜利者的姿态,挑衅地瞥了卢江一眼。

  然而,曾诚教授的脸色却愈发凝重。

  他紧盯着罗功成和王小辉,又扫了一眼那套光鲜亮丽的装置,心中的疑虑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他们在当众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