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林夜回老家,直面佛前忏悔父亲-《重生95,打造全球第一村》

  第二天一大早,林夜开着吴斗生这辆雷克萨斯前往宁县。

  他想顺便回老家看看。

  林夜一路驰骋,两个小时后。

  汽车稳稳停在那栋崭新的五层小楼前。

  林夜拔下车钥匙,引擎的轰鸣声戛然而止。

  “小夜?是小夜回来了不?”

  院门“吱呀”一声推开,吴秀兰系着围裙探出身,手上还沾着面粉。

  一瞧见林夜从车上下来,她脸上立马笑开了,那笑容实实在在,再不见往日的苦楚。

  “妈。”

  林夜笑着应声,快步走过去,

  “回来了。”

  “哎!好,好!”吴秀兰忙在围裙上搓搓手,上下打量儿子,

  “瞧着瘦了,大学里吃得不行?还是做生意太累人?”

  “没瘦,结实着呢。”林夜揽过母亲的肩往院里走。

  院子水泥地扫得干干净净,角落鸡舍里几只鸡咕咕低叫。

  “就你一个人?”林夜随口问,目光扫过静悄悄的堂屋门。

  要搁以前,听见车响,林森要么醉醺醺晃出来骂人,要么就阴着脸蹲门槛上抽烟。

  吴秀兰脸上笑容淡了点,声音也低了些:

  “说你爸啊……他去后山‘青龙寺’了。”

  “青龙寺?”

  林夜一愣。

  那是村后山一座小庙,香火一直不旺,以前也只有几个老太太会去拜拜。

  父亲怎么会去那儿?

  “唉,”

  吴秀兰叹口气,引林夜进屋,一边走一边说,

  “他出狱回来头俩月还算安生,就是成天闷着不吭声。后来不知咋的,跟村里几个老信徒去了趟青龙寺,回来就变了个人。”

  堂屋里窗明几净,只是角落多出个神龛,供了尊观音菩萨。

  吴秀兰给林夜倒了杯水,接着说:

  “烟戒了,酒更是半点不沾。话也越来越少,没事就窝屋里念经。人也勤快了,地里的活抢着干……”

  林夜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温热的杯壁。

  他脑海里闪过的,还是前世父亲被酒精泡得浮肿狰狞的脸。

  那样一个人,如今念经信佛?这转变未免太突然。

  “这是好事,妈。”林夜缓缓开口,试着消化这消息,

  “他能静下心,总比以前那样强。”

  “是,是好事。”

  吴秀兰连忙点头,眼神却透出些许忧虑,

  “家里是安生了,不吵不闹的,我心里刚开始也踏实。可就是……”

  她犹豫了下,小声说道,

  “我怕他信得太入迷。三天两头往庙里跑,一待大半天……还老给庙里捐香油钱。庙里师傅夸他有佛性、有缘份,可咱家这钱……虽说你如今能挣了,但也是辛苦钱不是?我就怕他被人哄了,把家底都搬去捐了……”

  吴秀兰节俭惯了,也穷怕了,有这担心再正常不过。

  她不怕丈夫信佛,怕的是这信仰背后是另一种“败家”。

  林夜看着母亲焦虑的神情,心里明白。

  父亲前科太差,任何不寻常的举动都足以让人不安。

  他放下杯子,轻轻拍拍母亲的手背。

  “妈,别担心。有信仰是好事。精神有寄托,心里才平静,这比什么都强。总好过以前出去赌、出去喝,对吧?”

  吴秀兰怔了怔,慢慢点头:“是这么个理……确实是。”

  “至于捐钱,”林夜笑了笑,

  “这样,以后每月您固定给他几百块零花钱。跟他说明白,家里支持他向善,但只能捐自己的零花。这样既全了他心意,也不会有压力。”

  吴秀兰眼睛一亮:

  “这法子好!每月有个定数,他心里有底,我也有数。还是我儿子脑子好用!”

  她脸上愁容终于舒展开。

  儿子如今是家里主心骨,他的话总能让她安心。

  林夜从车里拿出个装钱的袋子放到桌子上:

  “妈,这十万您拿着,随便用,不够再问我要。”

  “不用不用,家里钱还多着呢,你们做生意花销大……”

  “收着吧,妈,别推了。”

  “那我先存起来……”

  正说着,院里传来轻轻脚步声。

  吴秀兰赶忙收起钱袋子。

  林夜转头,看见林森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衣服,拎着个布袋子,低头慢慢走进来。

  他确实变了——原先那股绷着的、随时要爆的戾气没了,肩膀微垮,背有点驼,整个人罩着种近乎怯懦的平静。

  因为长期吃素,人清瘦了不少。

  最明显是那双眼睛,带着种提不起劲的漠然。

  抬眼看到林夜时愣了一下,又迅速垂下眼皮。

  “回来了。”吴秀兰先开口。

  “嗯。”林森低声应了句,嗓子有些哑,没了从前粗嘎。

  “小夜回来了……”吴秀兰又说。

  “哦……好,好。”

  林森飞快又瞟了眼林夜,嘴角努力想笑,却显得僵硬难看,他想离开,突然又转身。

  “吃饭没?”

  “还没,刚到家。”林夜平静回答,态度自然。

  “那……那你们聊,我去灶房看看。”

  林森像得了特赦,立刻低头从旁边绕开,掀帘钻进了厨房。

  全程避免与林夜有眼神接触。

  堂屋静下来。

  吴秀兰轻轻叹气,没再多说。

  父亲的转变比他预想的更彻底。

  这种近乎自我放逐的沉寂和怯懦,或许是他赎罪的方式,是他试图与过去的自己彻底割裂。

  现在,他将全部精神寄托于青灯古佛,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或许对母亲、对这个家,眼下的平静已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至于林森……他捐给庙里的这点香火钱,他愿意给。

  “每月几百块,若能买来这份家里的安宁,买来他内心片刻的平静,值得。”

  林夜在心里默想着。

  窗外,暮色渐浓,远山的轮廓模糊起来,隐约能听到从山那边飘来钟声,悠长而宁静。

  晚饭的气氛比林夜预想的要平静许多。

  吴秀兰做了几样家常菜:

  清炒小白菜,油汪汪的煎豆腐,一小碟咸菜,还有特意给林夜蒸的腊肠。

  没有荤腥,显然是迁就了林森如今的饮食习惯。

  饭桌上异常安静。

  林森吃得很快,但动作很轻,筷子几乎不碰碗壁,咀嚼无声。

  他始终低着头,视线只落在自己碗口方寸之地,仿佛桌上其他人和菜都不存在。

  偶尔吴秀兰给他夹一筷子菜,他会极快地、含糊地咕哝一声“唔”,算是回应。

  吴秀兰问林夜在大学里的情况,生意顺不顺利。

  林夜一一作答,语气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