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雨后新芽与生态账本的首次更新-《重生之逆流职场》

  第一百一十一章 雨后新芽与生态账本的首次更新

  一场春雨在夜里悄悄落下,清晨的南坡地还裹着薄雾,朵朵就拉着“小观察员”们踩着泥水印子往田里跑——他们要去看三叶草有没有发芽。

  刚到田埂边,孩子们就惊呼起来。只见三七苗的行间里,冒出了星星点点的嫩绿芽尖,像撒在土里的碎翡翠。“发芽啦!我的三叶草发芽啦!”朵朵蹲在自己播种的区域,手指轻轻碰了碰刚顶出土的芽瓣,软乎乎的叶片还沾着水珠。其他孩子也围过来,有的数芽尖数量,有的用小尺子量芽高,忙得不亦乐乎。

  老周和技术员也早早来了,手里拿着记录本和放大镜。“这雨下得及时,发芽率看着不错。”技术员蹲下来,随机选了十个平方米的区域,数着里面的新芽:“一平方米有28株芽,发芽率超过90%,比预期还好。”老周赶紧把数据记下来,又用手拨开土壤看了看:“根系也扎得稳,羊粪肥起作用了。”

  小张背着平板电脑赶来时,孩子们已经把观察数据报得热火朝天。“我这片区有30棵芽,最高的有1厘米!”“我看到有芽瓣是两片的,像小爱心!”小张打开“生态账本”,把孩子们报的发芽率、芽高、叶片数量一一录入,还拍下新芽的特写照片贴在旁边。“这是账本第一次更新,得把这些细节都记清楚。”他还在“健康档案”里给每株三七苗关联了周边三叶草的生长数据,“以后客户扫码,不仅能看三七的情况,还能看到它‘邻居’三叶草的生长记录,更能体现咱们的生态种植。”

  技术员则拿出土壤检测仪,在播种区和非播种区各取了份土样:“你们看,种三叶草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旁边高了0.2%,虽然不多,但已经有效果了。等三叶草再长大点,改良土壤的作用会更明显。”孩子们赶紧把“土壤有机质提升0.2%”记在观察本上,朵朵还画了个向上的箭头,标注“生态效果已显现”。

  中午休息时,李建国把“生态账本”的更新内容发给了上海采购经理。没过多久就收到回复,对方连着发了三个点赞的表情:“发芽率这么高,生态数据还这么详细,看来咱们选对了合作模式。等三叶草再长段时间,我们想派技术团队来实地看看,顺便聊聊秋天鲜三七的收购细节。”

  李建国把消息读给大家听,孩子们瞬间欢呼起来。“太好了!到时候我要给他们讲三叶草怎么发芽的!”朵朵举着观察本,眼里满是自豪。老周笑着说:“这只是开始,等三叶草长到30厘米,咱们翻压当绿肥,到时候土壤肥力和三七品质还能再上一个台阶,账本里的‘生态成绩’会更好看。”

  夕阳把田里的新芽染成了金绿色,孩子们的观察本上又多了一页密密麻麻的记录。小张的“生态账本”里,第一次更新的数据闪着微光,像是给文山三七的品质保障,又添了一块扎实的基石。所有人都知道,这些破土而出的新芽,不仅在土里扎根生长,更在悄悄编织着文山三七走向生态种植、赢得市场认可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