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取货与追加:竹筐里的新订单
周三下午的社区活动室,竹编新品都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五个花纹各异的杯垫叠在竹盘里,小太阳款的光芒透着灵气,格子款的纹路整整齐齐;三个竹编小发夹别在白色卡纸上,粉色花瓣、黄色花蕊衬得格外精致,旁边还放着两个赶完的多肉竹篮,篮沿编了圈小波浪,篮底垫着厚实的竹丝,就等订户来取。
刚过两点,门口就传来脚步声,是上次留纸条订多肉竹篮的阿姨。她一进门就笑着说:“我特意提前下班来的,就想早点把竹篮拿回去,家里的多肉都等着换‘新家’呢!”小虎赶紧把竹篮递过去,还教她怎么放多肉:“阿姨,您把多肉连花盆一起放进去就行,篮底竹丝密,不会漏土,要是想好看,再铺点苔藓在周围。”
阿姨接过竹篮,翻来覆去看了又看,手指摸着篮沿的小波浪:“比我想象中还精致!这小纹路编得真用心,我邻居上次看到我朋友的多肉竹篮,还问我在哪买的,我正想跟你说,能不能再帮我订三个,我给邻居带两个。”
“能!”小虎立刻拿出笔记本记下来,“三个多肉竹篮,您想要跟这个一样的波浪边,还是换别的花纹?”阿姨笑着说:“就跟这个一样的,好看又不复杂,下周来取行吗?”“没问题,下周同一时间,您来这儿拿就行。”
阿姨刚要付款,目光就落在了桌上的竹编杯垫上,她拿起小太阳款的杯垫,放在手里掂了掂:“这杯垫也好看啊!我家茶几上的塑料杯垫总滑,这竹编的肯定不滑,还能隔热吧?”晓晓赶紧点头:“对,竹篾厚实,隔热效果好,而且编得平整,杯子放上去特别稳,您要是喜欢,现在就能拿,三十块钱一个。”
“那我拿两个,一个小太阳的,一个格子的,刚好客厅和厨房各放一个。”阿姨说着,又看到了卡纸上的小发夹,“这发夹是给小朋友编的吧?我孙女下周过生日,能不能给我订两个,再编上她的名字‘乐乐’?”
晓晓立刻应下来,还把提前编好的名字书签样品递过去:“您放心,‘乐乐’两个字简单,我们明天就能编好,跟发夹一起,下周跟竹篮一块给您。”阿姨笑得眼睛都眯了:“太好啦!不用我跑两趟,省不少事,你们这手工活,做得又好又贴心。”
送走阿姨,孩子们刚坐下喝口水,文创店的李姐就打来了电话,声音里满是欢喜:“跟你们说个好消息!昨天我把你们编的杯垫和发夹样品放在店里,好多客人问,有个咖啡店老板想订二十个竹编杯垫,放在店里给客人用,还想在杯垫上编咖啡店的名字‘青咖’,你们能不能赶在下周一开始前做好?”
小虎一听,立刻凑到手机旁:“能!二十个杯垫,加上‘青咖’两个字,我们分分工,肯定能赶完!”晓晓也赶紧拿笔记录:“李姐,您让老板把‘青咖’两个字的字体发过来,我们照着练,保证编得工整。”
挂了电话,孩子们兴奋地围在桌前,你一言我一语地分工:“我负责编杯垫底,保证每个都是圆的!”“我编‘青’字,上次练过,我熟!”“我编花纹,咖啡店的杯垫,编简单点的格子纹就行,干净又好看!”
老陈看着孩子们干劲十足的样子,笑着把新泡好的竹篾搬过来:“那咱们就赶紧开工,先把‘青咖’两个字练熟,再批量编杯垫,争取早点做完,不耽误咖啡店用。”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满桌的竹篾和新样品上,笔记本上的订单记录又多了几行——三个多肉竹篮、两个带名字的发夹、二十个咖啡店定制杯垫。孩子们握着竹篾,指尖翻飞间,不仅是在编织物件,更是在编织一个个带着期待的小约定,那些藏在竹篾里的成就感,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
周三下午的社区活动室,竹编新品都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五个花纹各异的杯垫叠在竹盘里,小太阳款的光芒透着灵气,格子款的纹路整整齐齐;三个竹编小发夹别在白色卡纸上,粉色花瓣、黄色花蕊衬得格外精致,旁边还放着两个赶完的多肉竹篮,篮沿编了圈小波浪,篮底垫着厚实的竹丝,就等订户来取。
刚过两点,门口就传来脚步声,是上次留纸条订多肉竹篮的阿姨。她一进门就笑着说:“我特意提前下班来的,就想早点把竹篮拿回去,家里的多肉都等着换‘新家’呢!”小虎赶紧把竹篮递过去,还教她怎么放多肉:“阿姨,您把多肉连花盆一起放进去就行,篮底竹丝密,不会漏土,要是想好看,再铺点苔藓在周围。”
阿姨接过竹篮,翻来覆去看了又看,手指摸着篮沿的小波浪:“比我想象中还精致!这小纹路编得真用心,我邻居上次看到我朋友的多肉竹篮,还问我在哪买的,我正想跟你说,能不能再帮我订三个,我给邻居带两个。”
“能!”小虎立刻拿出笔记本记下来,“三个多肉竹篮,您想要跟这个一样的波浪边,还是换别的花纹?”阿姨笑着说:“就跟这个一样的,好看又不复杂,下周来取行吗?”“没问题,下周同一时间,您来这儿拿就行。”
阿姨刚要付款,目光就落在了桌上的竹编杯垫上,她拿起小太阳款的杯垫,放在手里掂了掂:“这杯垫也好看啊!我家茶几上的塑料杯垫总滑,这竹编的肯定不滑,还能隔热吧?”晓晓赶紧点头:“对,竹篾厚实,隔热效果好,而且编得平整,杯子放上去特别稳,您要是喜欢,现在就能拿,三十块钱一个。”
“那我拿两个,一个小太阳的,一个格子的,刚好客厅和厨房各放一个。”阿姨说着,又看到了卡纸上的小发夹,“这发夹是给小朋友编的吧?我孙女下周过生日,能不能给我订两个,再编上她的名字‘乐乐’?”
晓晓立刻应下来,还把提前编好的名字书签样品递过去:“您放心,‘乐乐’两个字简单,我们明天就能编好,跟发夹一起,下周跟竹篮一块给您。”阿姨笑得眼睛都眯了:“太好啦!不用我跑两趟,省不少事,你们这手工活,做得又好又贴心。”
送走阿姨,孩子们刚坐下喝口水,文创店的李姐就打来了电话,声音里满是欢喜:“跟你们说个好消息!昨天我把你们编的杯垫和发夹样品放在店里,好多客人问,有个咖啡店老板想订二十个竹编杯垫,放在店里给客人用,还想在杯垫上编咖啡店的名字‘青咖’,你们能不能赶在下周一开始前做好?”
小虎一听,立刻凑到手机旁:“能!二十个杯垫,加上‘青咖’两个字,我们分分工,肯定能赶完!”晓晓也赶紧拿笔记录:“李姐,您让老板把‘青咖’两个字的字体发过来,我们照着练,保证编得工整。”
挂了电话,孩子们兴奋地围在桌前,你一言我一语地分工:“我负责编杯垫底,保证每个都是圆的!”“我编‘青’字,上次练过,我熟!”“我编花纹,咖啡店的杯垫,编简单点的格子纹就行,干净又好看!”
老陈看着孩子们干劲十足的样子,笑着把新泡好的竹篾搬过来:“那咱们就赶紧开工,先把‘青咖’两个字练熟,再批量编杯垫,争取早点做完,不耽误咖啡店用。”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满桌的竹篾和新样品上,笔记本上的订单记录又多了几行——三个多肉竹篮、两个带名字的发夹、二十个咖啡店定制杯垫。孩子们握着竹篾,指尖翻飞间,不仅是在编织物件,更是在编织一个个带着期待的小约定,那些藏在竹篾里的成就感,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