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归途终章-《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寒冷、饥饿、噪音、黑暗、孤独……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如同潮水般一波波冲击着她。

  她的意识开始模糊,各种混乱的念头和幻觉开始出现。

  她仿佛看到了沃尔特·肖冷笑着的脸,听到克莱恩冰冷的威胁,看到哈里森在机场那不甘的眼神……

  他们想让她崩溃,想让她屈服,想证明她这个【东方魔法大脑】不过如此!

  最终还是会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在他们制造的绝对力量面前瓦解。

  不!绝不!

  一个声音在她心底呐喊。

  她想起离开波士顿前,艾利克斯塞给她的那包丑饼干,想起伊桑.斯通那纯粹专注的眼神,想起日内瓦街头王参赞坚定的身影……

  更重要的是,她想起姐姐,想起陈知行、周炽、李泽川……

  想起北平秋日高爽的天空,想起未名湖畔的垂柳。

  她不能倒在这里!

  她必须回家!

  求生的本能和强大的意志力让她开始对抗。

  她在黑暗中摸索,用指甲在墙壁上刻下划痕来计算时间。

  她强迫自己在脑海中构建复杂的数学模型,从欧拉公式到黎曼猜想,从薛定谔方程到杨-米尔斯理论……

  她用尽所有学过的知识,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精神防线。

  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理,都像是黑暗中的一颗星辰,微弱,却坚定地亮着。

  她回忆姐姐信里的每一个字,回忆与那三个男人相处的点点滴滴,用这些温暖的记忆作为对抗黑暗和寒冷的精神之火。

  然而,身体的承受力是有极限的!

  缺水、饥饿、寒冷、睡眠剥夺……她的体力在飞速消耗,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涣散。

  她知道,再这样硬扛下去,可能真的会精神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必须改变策略!

  一个念头在她几乎被耗尽的脑海中闪过:

  他们想看到什么?

  他们想看到一个崩溃的苏想,这样才能证明他们的手段有效,才能满足他们扭曲的控制欲,或许……也才能让他们放松警惕,认为她已不再构成。

  那么,就给他们想看的!

  她开始不再抵抗那些噪音和温度变化,而是让自己显得更加脆弱。

  她发出断断续续的啜泣,虽然更多是因为生理上的极度不适;

  在噪音响起时表现出惊恐的颤抖,在寒冷中蜷缩得更紧,仿佛意识已经模糊;

  她故意打翻了水杯,身体微微颤抖,眼神开始变得涣散;

  她对着空无一物的墙壁喃喃自语,用中文颠三倒四地重复着一些破碎的词语:“数据……不对……模型错了……回家……我想回家……”

  她在表演!

  她将自己伪装成了一个在长期压力和感官剥夺下,精神濒临崩溃的可怜学者。

  这表演,建立在真实的痛苦和极度的意志力之上,真假难辨。

  不知道又了多久,就在她感觉自己真的快要撑不住,意识即将彻底沉入黑暗时,房门突然被打开了!

  刺眼的光线涌入,让她瞬间失明。

  几个模糊的人影站在门口。

  一个声音似乎是克莱恩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说道:

  看来差不多了。

  记录:目标人物经长时间盘查,出现显着精神应激反应,认知功能疑似受损。

  已无继续审查价值。

  另一个人带着瑞士口音,似乎有些犹豫:

  是否需要医疗援助?

  不必了。

  克莱恩冷冷道,按照流程,她可以离开了。希望她还能……记得怎么上飞机。

  苏想维持着那副茫然、惊恐、脆弱的样子,被两个工作人员几乎是架着,带离了那个黑暗的房间。

  她低着头,长发遮住了脸,也遮住了她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冰冷的光芒。

  她被带到了登机口,王文涛参赞和中方工作人员早已焦急等待。

  看到她这副模样,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周炽更是瞬间红了眼眶就要冲上来。

  苏想借着扑进姐姐苏念怀里的动作,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耳语,气若游丝却清晰地说:姐……我装的……回家……

  苏念紧紧抱住妹妹,泪水滑落,瞬间明白了一切。

  飞机舱门在身后缓缓关闭,苏想瘫在座椅上,仿佛真的已经耗尽了所有力气。

  然而,当飞机冲上云霄,舷窗外是广阔的蓝天时,她微微睁开眼,看着下方逐渐远去的瑞士土地,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结束了……

  她的额头抵在冰凉的舷窗上,感受着那一点真实的触感,眼眶微微发热,却流不出眼泪。

  明明过去……她是最爱哭的。

  飞机平稳地飞行在万米高空,目的地——北京。

  漫长的飞行时间,苏想大部分时间都在沉睡,她双眼紧闭,仿佛依旧沉浸在巨大的精神创伤中。

  周炽和李泽川守在她旁边,寸步不离,眼神里充满了担忧和压抑的愤怒。

  陈知行则坐在稍远的位置,面色沉静,但紧抿的嘴唇和镜片后锐利的目光,显示他内心的不平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飞机的起落架终于接触北京首都机场的跑道,发出那声沉重的摩擦声时,苏想一直紧绷的神经,才真正松弛了一丝。

  她,回家了!

  通过特殊通道,她见到了前来迎接的、她魂牵梦萦的人们。

  除了姐姐和陈知行三人,还有几位来自有关部门和科工委的领导,他们的眼神中带着关切、赞赏,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

  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一切都低调而高效。

  苏想被迅速送往一处保密性很好的疗养院进行休整和初步的身体检查。

  检查结果不容乐观:

  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极度疲劳,并有轻微的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

  美方那七天非人的折磨,在她身上留下了真实的痕迹,尽管最核心的精神未被摧毁。

  在疗养院安静的环境里,在亲人和朋友的陪伴下,苏想的身心开始慢慢恢复。

  她向陈知行等人详细讲述了在美国,尤其是在【普罗米修斯】和AFRL的经历,以及那些通过论文传递出去的关键技术思路。

  陈知行认真地记录着,周炽听得咬牙切齿,李泽川则眼神闪烁,不知道在盘算如何对方。

  她带回来的,不仅仅是满身的疲惫和在美国获得的荣誉与伤痕,

  更有存储在脑海里,足以改变祖国某些领域格局的前沿知识与技术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