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抬手,用指尖轻轻托起紫玉的下巴。女子眼波流转,带着几分表演后的羞怯与讨好。然而,就在灯火映照她容颜的刹那,李华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这张精心描画的脸庞,眉眼间竟依稀有着一位故人的影子,那位在他前世记忆里,曾以绝艳容貌闻名于世的女星。
他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她丰腴的身段,紫绫罗裙被撑得曲线起伏,更添几分熟悉感。一个念头电光石火般闪过脑海。他侧首,对着侍立一旁的栗嵩极轻微地使了个眼色。栗嵩瞬间心领神会,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目光在紫玉身上停留一瞬,便垂眸退后半步,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安排。
李华这才仿佛无事发生,从紫玉捧着的果盘里信手拈起一枚香果,咬了一口,汁水清甜。他对承奉张恂朗声道:“赏!”
“谢殿下恩赏!”台下的滚石风雷社众人顿时欢呼雀跃,班主宋铁更是激动得连连叩首。一直紧绷着神经的“朱元璋”也暗自长舒一口气。
此时,夜宴已近尾声,但庆典的高潮才刚来临。蜀王府的狂欢,向来是“与民同乐”。
只见成都东门城墙之外,早已架起高高的“焰火架”。随着一声令下,“葡萄架”、“葡萄满架”、“寿星捧桃”等各式精美的盒装焰火次第燃放,呼啸着窜入夜空,轰然绽开万千火树银花,将半个成都城映照得亮如白昼。王府女眷们得以登临府内重檐楼阁,凭栏远眺,笑语盈盈;而无数成都百姓则聚集于城外,仰头观瞧,欢呼雷动,共享世子殿下寿辰的喜庆。
府内的人工湖上,点点彩纸扎成的灯船随波荡漾,船头精巧的小木偶机关触动,竟能自动作揖,憨态可掬。直至子时,乐班奏起庄重而欢快的《万年欢》曲牌,宾客们在乐曲声中,怀着满心的惊叹与震撼,由宦官引导,井然有序地退出端礼门。
宴席散尽,宾客渐退,空气中的喧嚣余温尚未完全冷却。李华负手立于殿前,望着“滚石风雷社”众人收拾行装的身影,对身旁的栗嵩和护卫统领夏铖淡淡吩咐道:“去,将那个戴面具的‘朱元璋’,还有那个献果的紫玉,带到丹房来见我。”
命令一下,自有小太监快步前去传话。
厢院里,老班主宋铁正指挥众人搬运箱笼,听到世子殿下单独传唤紫玉和“朱元璋”,先是愣住,随即脸上迅速绽开难以抑制的狂喜!他一把拉过女儿紫玉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好女儿!造化!天大的造化来了!殿下定是看重了你,快去,好生回话,莫要失了礼数!”他仿佛已经看到泼天的富贵在向自己招手。周围其他班社的女子们,目光齐刷刷聚焦在紫玉身上,那眼神里混杂着难以置信的嫉妒与灼热的艳羡,几乎要将她点燃。
而被点名的两人,反应却是截然不同。
紫玉闻言,先是一怔,随即脸颊飞起红霞,眼中迸发出明亮的光彩,那是混合着紧张、虚荣与对命运转折的巨大期盼的兴奋。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鬓角和衣襟,力求以最完美的姿态面见贵人。
一旁的“朱元璋”却是心头一紧。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目标如此明确——同时召见她和紫玉。是福是祸?他面具下的眉头微蹙,担忧如潮水般涌来,但与此同时,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也随之升起。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对传话太监微微颔首:“草民遵命。”
前往丹房的路上,廊庑深深,灯火幽暗。紫玉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趁着引路太监稍前几步的间隙,悄悄凑近“朱元璋”,声音带着颤抖的喜悦,低语道:“朱老板,多谢您!若非您让我在压轴戏里露面,我……我怎会有今日的机缘!”
“朱元璋”闻言,看着紫玉那充满憧憬且酷似故人的侧脸,他不禁想到:紫玉的未来,或许真能因为自己改变,攀上高枝。那她自己呢?难道真要顶着“朱元璋”这个荒谬的名头,跟着一个杂耍班子,在这古代社会颠沛流离,终老一生吗?
万千思绪,最终只化作面具后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和一句听不出情绪的平淡回应:“不用客气。是你的运道到了。”
小太监碎步进入丹房,低声禀报:“殿下,人已带到,正在门外候着。”
正悠然坐在蒲团上的李华。李华眼皮都未抬,只轻轻摆了摆手,吩咐道:“让那紫玉在外稍候。先带‘朱元璋’进来。”
命令传出,门外的紫玉脸上期待的笑容瞬间僵住,眼中闪过一丝错愕与不安。为何殿下先见的不是自己,反而是那个神秘的班社台柱?
“朱元璋”听到传唤,心中那根弦绷得更紧。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迈步走向那扇仿佛能吞噬光线的房门。就在她即将踏入的瞬间,内侍栗嵩却伸手拦住了她,声音尖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面见殿下,岂容藏头露尾?面具摘了。”
话音未落,栗嵩已出手如电,径直将她脸上那副傩戏面具揭了下去!一张清秀却带着明显紧张神色的年轻面庞暴露在灯光下,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下意识地想抬手遮挡,却已被栗嵩不客气地推入了丹房之内。
房内烛火摇曳,药香与檀香混合的气息氤氲不散。李华这才缓缓抬起眼,目光如冷电般射向她,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意,开门见山:
“‘朱元璋’?呵,是真名吗?胡诌的吧?”
“朱元璋”强自镇定地垂下眼帘,避开那锐利的目光,用刻意压低的嗓音回道:“回……回殿下,草民……草民自幼孤苦,名号不过是个老和尚随意起的,只为……只为讨口饭吃。”
“哦?随意起的?”李华站起身,缓步踱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地审视着她,“那你这一手‘点水成冰’、‘剑箱遁形’的戏法,又是从何处学来?我可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方术’。” 他刻意在“方术”二字上加重了语气,目光紧紧锁住她的每一丝细微表情。
“朱元璋”感到无形的压力如山般袭来,背脊发凉,只能硬着头皮编造:“是……是草民偶遇一游方异人所授,皆是些……些障眼法,入不得殿下法眼。”
“异人?”李华轻笑一声,笑声里充满了不信。他忽然俯身凑近,几乎贴到她的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快速而清晰地吐出几个古怪的音节:“你还不如叫王莽,更适合你!”
“朱元璋”浑身猛地一颤,瞳孔骤然收缩!
“王莽……王莽……” 这个名字在她脑中轰然炸开,如同惊雷贯耳!这不是简单的人名,这是只有知晓那段“穿越者”戏谑历史的同乡才能瞬间领悟的、比任何暗号都更精准的“灵魂拷问”!
刹那间,所有的伪装、警惕、不安都在这一刻土崩瓦解。积压了不知多久的孤独、恐惧、彷徨,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她的心理防线。她再也支撑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毫无征兆地汹涌而出。那不是啜泣,而是近乎失控的、混合着巨大震惊与狂喜的宣泄。她抬起头,任由泪水在脸上纵横,用一种难以置信、又仿佛找到了救赎般的眼神,死死地盯住李华。
李华看到她如此剧烈的反应,看到她眼中那无法伪装的、属于同一个世界的震惊与激动,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脸上的玩味和审视瞬间化为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找到同类的狂喜,也有感同身受的酸楚。他下意识地伸出手,紧紧抓住了她的胳膊,力道之大,仿佛怕眼前之人是幻觉会消失一般。他自己的眼眶也微微发热,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你……你真的是……”
无需再多言。在这四目相对、泪眼婆娑的瞬间,两个漂泊于时空之外的孤独灵魂,终于找到了彼此。
良久,激荡的情绪才稍稍平复。两人有些尴尬又无比自然地松开了手。李华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落到对方脸上,却越看越觉得别扭。这清秀是清秀,但眉宇间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违和感。
“朱元璋”察觉到他的目光,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自己脸上还有最后一道伪装。她破涕为笑,带着几分恶作剧得逞般的狡黠,伸手抓住那两撇标志性的假胡子,轻轻一扯。
“刺啦。”
胡子应声脱落。她随手又将束得紧紧的发髻揉散,让如云青丝披泻下来,尽管仍穿着那身宽大的男式布袍,但属于女子的柔美轮廓与气质瞬间凸显无疑。
她迎着李华瞬间瞪大的双眼,用恢复了清亮、不再刻意伪装的女儿声说道:“正式认识一下,我,王丽欣,二十一世纪来的倒霉蛋。刚才……吓到你了吧?”
李华看着眼前这张洗去伪装后清丽中带着几分倔强的脸,愣了片刻,随即摇头失笑,长长吐出一口气:“你好,我叫李华。”
丹房内的气氛,从最初的紧张对峙,彻底转变为一种微妙而激动的重逢氛围。属于他们的对话,终于可以抛开伪装,真正开始了。
他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她丰腴的身段,紫绫罗裙被撑得曲线起伏,更添几分熟悉感。一个念头电光石火般闪过脑海。他侧首,对着侍立一旁的栗嵩极轻微地使了个眼色。栗嵩瞬间心领神会,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目光在紫玉身上停留一瞬,便垂眸退后半步,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安排。
李华这才仿佛无事发生,从紫玉捧着的果盘里信手拈起一枚香果,咬了一口,汁水清甜。他对承奉张恂朗声道:“赏!”
“谢殿下恩赏!”台下的滚石风雷社众人顿时欢呼雀跃,班主宋铁更是激动得连连叩首。一直紧绷着神经的“朱元璋”也暗自长舒一口气。
此时,夜宴已近尾声,但庆典的高潮才刚来临。蜀王府的狂欢,向来是“与民同乐”。
只见成都东门城墙之外,早已架起高高的“焰火架”。随着一声令下,“葡萄架”、“葡萄满架”、“寿星捧桃”等各式精美的盒装焰火次第燃放,呼啸着窜入夜空,轰然绽开万千火树银花,将半个成都城映照得亮如白昼。王府女眷们得以登临府内重檐楼阁,凭栏远眺,笑语盈盈;而无数成都百姓则聚集于城外,仰头观瞧,欢呼雷动,共享世子殿下寿辰的喜庆。
府内的人工湖上,点点彩纸扎成的灯船随波荡漾,船头精巧的小木偶机关触动,竟能自动作揖,憨态可掬。直至子时,乐班奏起庄重而欢快的《万年欢》曲牌,宾客们在乐曲声中,怀着满心的惊叹与震撼,由宦官引导,井然有序地退出端礼门。
宴席散尽,宾客渐退,空气中的喧嚣余温尚未完全冷却。李华负手立于殿前,望着“滚石风雷社”众人收拾行装的身影,对身旁的栗嵩和护卫统领夏铖淡淡吩咐道:“去,将那个戴面具的‘朱元璋’,还有那个献果的紫玉,带到丹房来见我。”
命令一下,自有小太监快步前去传话。
厢院里,老班主宋铁正指挥众人搬运箱笼,听到世子殿下单独传唤紫玉和“朱元璋”,先是愣住,随即脸上迅速绽开难以抑制的狂喜!他一把拉过女儿紫玉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好女儿!造化!天大的造化来了!殿下定是看重了你,快去,好生回话,莫要失了礼数!”他仿佛已经看到泼天的富贵在向自己招手。周围其他班社的女子们,目光齐刷刷聚焦在紫玉身上,那眼神里混杂着难以置信的嫉妒与灼热的艳羡,几乎要将她点燃。
而被点名的两人,反应却是截然不同。
紫玉闻言,先是一怔,随即脸颊飞起红霞,眼中迸发出明亮的光彩,那是混合着紧张、虚荣与对命运转折的巨大期盼的兴奋。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鬓角和衣襟,力求以最完美的姿态面见贵人。
一旁的“朱元璋”却是心头一紧。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目标如此明确——同时召见她和紫玉。是福是祸?他面具下的眉头微蹙,担忧如潮水般涌来,但与此同时,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也随之升起。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对传话太监微微颔首:“草民遵命。”
前往丹房的路上,廊庑深深,灯火幽暗。紫玉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趁着引路太监稍前几步的间隙,悄悄凑近“朱元璋”,声音带着颤抖的喜悦,低语道:“朱老板,多谢您!若非您让我在压轴戏里露面,我……我怎会有今日的机缘!”
“朱元璋”闻言,看着紫玉那充满憧憬且酷似故人的侧脸,他不禁想到:紫玉的未来,或许真能因为自己改变,攀上高枝。那她自己呢?难道真要顶着“朱元璋”这个荒谬的名头,跟着一个杂耍班子,在这古代社会颠沛流离,终老一生吗?
万千思绪,最终只化作面具后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和一句听不出情绪的平淡回应:“不用客气。是你的运道到了。”
小太监碎步进入丹房,低声禀报:“殿下,人已带到,正在门外候着。”
正悠然坐在蒲团上的李华。李华眼皮都未抬,只轻轻摆了摆手,吩咐道:“让那紫玉在外稍候。先带‘朱元璋’进来。”
命令传出,门外的紫玉脸上期待的笑容瞬间僵住,眼中闪过一丝错愕与不安。为何殿下先见的不是自己,反而是那个神秘的班社台柱?
“朱元璋”听到传唤,心中那根弦绷得更紧。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迈步走向那扇仿佛能吞噬光线的房门。就在她即将踏入的瞬间,内侍栗嵩却伸手拦住了她,声音尖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面见殿下,岂容藏头露尾?面具摘了。”
话音未落,栗嵩已出手如电,径直将她脸上那副傩戏面具揭了下去!一张清秀却带着明显紧张神色的年轻面庞暴露在灯光下,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下意识地想抬手遮挡,却已被栗嵩不客气地推入了丹房之内。
房内烛火摇曳,药香与檀香混合的气息氤氲不散。李华这才缓缓抬起眼,目光如冷电般射向她,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意,开门见山:
“‘朱元璋’?呵,是真名吗?胡诌的吧?”
“朱元璋”强自镇定地垂下眼帘,避开那锐利的目光,用刻意压低的嗓音回道:“回……回殿下,草民……草民自幼孤苦,名号不过是个老和尚随意起的,只为……只为讨口饭吃。”
“哦?随意起的?”李华站起身,缓步踱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地审视着她,“那你这一手‘点水成冰’、‘剑箱遁形’的戏法,又是从何处学来?我可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方术’。” 他刻意在“方术”二字上加重了语气,目光紧紧锁住她的每一丝细微表情。
“朱元璋”感到无形的压力如山般袭来,背脊发凉,只能硬着头皮编造:“是……是草民偶遇一游方异人所授,皆是些……些障眼法,入不得殿下法眼。”
“异人?”李华轻笑一声,笑声里充满了不信。他忽然俯身凑近,几乎贴到她的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快速而清晰地吐出几个古怪的音节:“你还不如叫王莽,更适合你!”
“朱元璋”浑身猛地一颤,瞳孔骤然收缩!
“王莽……王莽……” 这个名字在她脑中轰然炸开,如同惊雷贯耳!这不是简单的人名,这是只有知晓那段“穿越者”戏谑历史的同乡才能瞬间领悟的、比任何暗号都更精准的“灵魂拷问”!
刹那间,所有的伪装、警惕、不安都在这一刻土崩瓦解。积压了不知多久的孤独、恐惧、彷徨,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她的心理防线。她再也支撑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毫无征兆地汹涌而出。那不是啜泣,而是近乎失控的、混合着巨大震惊与狂喜的宣泄。她抬起头,任由泪水在脸上纵横,用一种难以置信、又仿佛找到了救赎般的眼神,死死地盯住李华。
李华看到她如此剧烈的反应,看到她眼中那无法伪装的、属于同一个世界的震惊与激动,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脸上的玩味和审视瞬间化为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找到同类的狂喜,也有感同身受的酸楚。他下意识地伸出手,紧紧抓住了她的胳膊,力道之大,仿佛怕眼前之人是幻觉会消失一般。他自己的眼眶也微微发热,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你……你真的是……”
无需再多言。在这四目相对、泪眼婆娑的瞬间,两个漂泊于时空之外的孤独灵魂,终于找到了彼此。
良久,激荡的情绪才稍稍平复。两人有些尴尬又无比自然地松开了手。李华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落到对方脸上,却越看越觉得别扭。这清秀是清秀,但眉宇间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违和感。
“朱元璋”察觉到他的目光,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自己脸上还有最后一道伪装。她破涕为笑,带着几分恶作剧得逞般的狡黠,伸手抓住那两撇标志性的假胡子,轻轻一扯。
“刺啦。”
胡子应声脱落。她随手又将束得紧紧的发髻揉散,让如云青丝披泻下来,尽管仍穿着那身宽大的男式布袍,但属于女子的柔美轮廓与气质瞬间凸显无疑。
她迎着李华瞬间瞪大的双眼,用恢复了清亮、不再刻意伪装的女儿声说道:“正式认识一下,我,王丽欣,二十一世纪来的倒霉蛋。刚才……吓到你了吧?”
李华看着眼前这张洗去伪装后清丽中带着几分倔强的脸,愣了片刻,随即摇头失笑,长长吐出一口气:“你好,我叫李华。”
丹房内的气氛,从最初的紧张对峙,彻底转变为一种微妙而激动的重逢氛围。属于他们的对话,终于可以抛开伪装,真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