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夫妻夜话,秦常务的态度-《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同伟,你慢走啊,开车小心点!”

  “哎,我知道了,吴老师,您请回吧!”

  看着祁同伟开车离开了省委大院,吴慧芬才回到了家里。

  “育良,同伟过来干什么?不会是想进步了吧?”

  高育良说道:“不是,主要还是汇报那个孙连城的事情!”

  “孙连城?就是年初刚刚调回汉东没多久的那个省委常委?”

  “对,就是他!”

  吴慧芬好奇地问道:“这个孙连城怎么了?等等,你该不会是让同伟私自去调查一个省委常委吧?”

  高育良一脸黑线地说:“吴老师,我就那么不堪,连组织纪律都不懂了?”

  “那你刚才说……”

  高育良解释说:“同伟跟我说,他之前和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的副总队长吴维一起吃饭……这个人是同伟多年的老朋友了。可是你知道吗?这个吴维和孙连城竟然也是老相识了,而且他们之间的交情可以追溯到当年读警校的时候!”

  “什么?”吴慧芬小小地惊讶了一下,“这么说来,这个孙连城还能把手伸进省厅去了?”

  “应该是的!虽然只是个刑侦总队的副总队长,但也是享受副厅级待遇的干部。而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吴维可是咱们汉东有名的老侦查,得到过几次二等功,三等功都有十几次了吧?”

  吴慧芬又是震惊了一把:“竟然是个专业的人才,你以前怎么没有拉拢过来?”

  高育良说道:“这个吴维是专门搞技术的,好像对于升官兴趣不大,从来不给上级领导送礼,只是一门心思地查案。这种人拉拢过来没意义,只要是他的领导,谁都可以指挥得动!”

  “可是这个孙连城……”

  “不!吴老师,有些事情还不能这么快就肯定。万一他们只是认识,算不上什么要好的关系呢?”

  “唉,希望如此吧!不过育良啊,这个孙连城怎么不住省委大院?他在外面有好房子吗?”

  高育良感叹起来:“吴老师,这人和人之间差距确实挺大的。根据我的了解,这个孙连城家里有钱,非常有钱!”

  吴慧芬追问道:“多有钱?难不成还有几十亿?”

  “不止!”高育良摇了摇头,“根据省委备份的档案,孙连城的父母在港岛经商,主要面向海外,总资产大概在一两百亿左右。”

  “多少?”吴慧芬的眼睛都瞪大了。

  高育良用坚定地声音说道:“你没有听错,就是一两百亿!具体是多少不太清楚,可能只有上级的组织部门和纪委知道了。”

  吴慧芬啧啧赞叹起来:“怪不得他不住省委大院呢!对于别人来说,省委大院是身份的象征。可他一个排名老末的常委,住不住也就那个样了,还不如让自己舒服点呢!”

  “是啊,他父母和前妻都有房产在京州,而且还是建得比较早的别墅区。和省委大院的严肃氛围相比,他们住外面确实会更轻松一些。”

  “育良,你说要是哪天他进步了,比如升了常务副省长,那会不会住省委大院里来呢?”

  “呵呵,这个就难说了!”

  省委大院里住的人确实是级别很高,一般也是省委常委和副部级干部,放低一点也得是厅局级的实权干部吧?

  这里是权力的象征,是很多人梦寐以求都想住进来的地方。

  但也不是每个领导都如此!

  除了孙连城,李达康这个排名第九的常委也没有住,他主要是在京州市委大院,那里才是他的地盘。

  同样的,吕州市委书记刘双河平时也不住,他还需要回吕州主持工作呢!

  其他有条件的领导干部也可以去外面买房子住,那些才是属于自己的房子,省委大院里的房子只是让你住,又不可能真把产权给你了!

  孙连城都这么有钱了,家里还有不少房产在京州,人家肯定不会想住进省委大院,当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了!

  高育良能想到这一点,其他人也能想到!

  只是省委书记陈永良要卸任了,刘省长懒得管。

  纪委的田国富可没有那么莽撞,看到人家上级都查过了,就不敢随便同级监督了。

  对于这种太有钱的同僚,他们确实有些无奈。

  特别是孙连城以前都不在汉东工作,想要抓他的小辫子确实不容易。

  无缘无故的情况下,其他人也不好主动提出来。

  他们只能眼红他的家庭,却也做不了什么。

  高育良就是知道了这些情况,所以对于孙连城突然暴露出来的势力更加担忧了。

  省里的这些大佬都有自己的基本盘,小团伙是免不了的。

  可是孙连城刚刚调回汉东工作才几个月啊?

  现在就已经能看得出头角峥嵘,要是再给他一两年时间,到时候汉东上下就真的无法忽视这个排名最后的常委了!

  刘省长那边还看不到孙连城把手伸进了政法体系,但是在行政口这边,他已经知道孙连城暗中在发展势力了!

  他已经要退休了,自然不想管那么多。

  可为了秦常务以后能走得更好,其实他也有吩咐过,让秦常务尽可能支持孙连城的工作。

  不管是为了团结孙连城的这一票,还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都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在回到省里工作的几天后,刚刚开完一次小会议时,秦昱伟就留下了孙连城,说是要讨论工作。

  一开始秦昱伟确实是和孙连城讨论了省里的一些重大项目,包括某国企要在海边搞风力发电、海水养殖,某个城市要行办大工程、搞大建设,某地又要开建大型交通项目等等。

  这些都是省里的重大项目工程,要么会指定某个副省长去协调,要么就是秦常务在负责。

  秦昱伟之所以要和孙连城沟通,就是因为孙连城分管国资,这些项目有很多都需要国资参与进来。

  孙连城除了对一些细节表示了怀疑,对于这些整体的项目并没有反对,都表示会让国资部门和国企配合省里的工作。

  谈好了工作的事情,秦昱伟的话题忽然就转移到其他方面去了。

  “连城同志,你最近在汉东各地调研工作,有什么地方需要省里帮忙解决的吗?”

  孙连城惊诧于他怎么忽然提起这个,但也没有问出来,只是含糊着说了一句。

  “在汉东的工作确实有点挑战,毕竟担负的责任也更重了。总体而言,小问题有不少,大问题暂时还看不到,我这边也不急,慢慢来吧!”

  秦昱伟就比较赞赏他这个态度了!

  省里的很多工作都是要在条条上做功夫,协调的工作很多。

  要是太急了,很多工作反而不好做。

  “连城同志,你有这个想法就很好了!汉东的局势比较复杂,我们的工作就需要更多的耐心。要是有什么难题了,也可以找省长和我们其他同志,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嘛!”

  孙连城心下呵呵哒,脸上只能表演出一副感激的样子。

  “那可多谢省长和昱伟同志了!说起来我这里确实遇到了一些难题,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呢!”

  秦昱伟忍不住心里腹诽,不会吧,我就随口一说,你当真了啊?

  但还是不得不关心地问道:“是吗?连城同志你是在哪个企业里遇到难题了?”

  孙连城说道:“还能是哪里?就是京州中福集团!人家是央企,不归我们省里直管。可是问题真的存在,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秦昱伟的脸色也凝重起来了,问道:“连城同志,你仔细说说,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首先是一些安全生产的问题,我发现他们的一些工作可能没有到位。我已经提点了几句,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做好。”

  “哦,那回头我让安监部门去督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