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洪荒254-《洪荒:开局云霄仙给我吹泡泡》

  鼎中传来吱呀作响的动静,不多时一根铁棍被抛了出来,落地时竟将石台砸出深坑。

  我们大吃一惊,这铁棍究竟有多重?

  江辰从鼎中爬出,指着铁棍说道:“定海神针。”

  “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这是定海神针?”林朔也愣住了,“孙悟空的金箍棒?”

  江辰摇头:“这是真品。”

  我们仔细端详,铁棍上并未刻着“如意金箍棒”,反而标着一格格的刻度。

  “对了!这就是量海尺!”小陈突然激动地掏出本泛黄笔记,翻找片刻后向我们展示,“传说大禹铸鼎时,有神人传授冶铁之术,铸造了九根铁棍用来测量水位。笔记里记载这些铁棍原本插在某座神殿中,不知为何会出现在青铜鼎里。”

  我忽然意识到,关于考古队员背叛的往事,在这本笔记里只字未提。在小陈的认知里,他的祖父依然在某个角落继续着考古事业。

  看着眼前的笔记,我竟分不清哪份记录才是真相。虽然更愿意相信笔记里的美好记载,但转念一想,或许正是有人不愿让小陈背负仇恨,才刻意隐瞒了当年的惨剧。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

  这一路走来,我并未发现任何尸骨,连一丝血迹也无。

  或许存在另一种可能——那个假船长确实是个变态杀人狂,但他杀害的并非考古队成员,而是出于某种原因对考古队怀恨在心,于是将过往误入“问鼎号”的无辜者当作考古队的人加以残害,以此泄愤。

  而真正的张朋考古队,至今下落不明。

  眼下,我们已无限接近传说中的海眼龙宫,与其在此猜测,不如亲自去揭开所有谜底。

  “我们现在能进最后一层了吗?”我问道。

  “快了。”尚青云说着,弯腰拾起那根铁棍。看得出他也有些疲惫,我们便上前搭了把手。

  五人合力,将定海神针抬至禹王殿后方那个巨大的海洞前。

  尚青云的力气实在令我佩服。

  他承担了铁棍的大部分重量,即便如此,搬完定海神针后,我的手臂还是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其他三人也差不多。

  走到禹王殿边缘时,我们才恍然大悟:之前看到的巨大漩涡不过是投影。

  真正的漩涡蓝洞,其实位于殿外深渊之底。

  它犹如深海中一只巨大的眼睛,凝视着无尽的黑暗。我总觉得那黑洞中随时会伸出一只巨手,将我们拖入深渊,永不复返。

  即便没有深海恐惧症,望着这深不见底的黑洞,我也几乎要被吓出病来。

  漩涡中不时传来海浪的咆哮,并涌出刺骨的寒风。

  我们下来时还是夏秋之交,衣衫单薄。

  此刻靠近漩涡蓝洞,却仿佛一步踏入了北极。

  望着那缓缓搅动沧浪的漩涡,我的双腿阵阵发软。

  尚青云将定海针插入禹王殿边缘的凹槽中,我大致明白了它的作用——

  那巨大漩涡中不时涌出海水,浪花时高时低,但一般不会漫过定海神针的基座。

  一旦水位没过基座,便预示将有洪灾;

  若超过定海神针的一半,则意味着海啸将至;

  倘若水位完全淹没神针……那就彻底完了。

  也就是说——

  “这个漩涡就是传说中的海眼?!”

  我的声音几乎被浪涛声吞没。

  尚青云点了点头。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我喊道。

  “要我说,龙宫肯定在海眼下面!!!”刘飒也跟着喊。

  “不是吧?!难道要我们跳下去?!”我简直不敢相信。

  就在这时,身旁一道影子突然坠了下去。

  我扭头一看,阿辉不见了!

  “小——救——”不知他坠下前喊了什么,大概是“救命”吧。

  我实在想不通,平时这么莽撞的应该是二胖才对啊?

  转头一看,二胖居然在脱裤子!

  “你、你干嘛?!”

  “还能干嘛?下去啊!你小弟都这么勇,我二胖能怂?”

  说完,他一个蛟龙入水,纵身跃下。

  “不对啊学弟,你那小弟平时不是挺稳重的吗?”刘飒说。

  “稳不稳重不知道,但他挺怕死的,按理说不会——”

  话音未落,有人猛地在我腰上踹了一脚!

  我站立不稳,直直摔下平台。

  心中暗叫不好——刚才我、刘飒和尚青云是并排站的,谁也不可能从背后推我们下去……

  下坠时,我竭力翻身向上望去。

  那一瞬,绝望如潮水般淹没了我——我们竟中了圈套!

  平台上,将我踢落深渊的,

  竟是林教授!

  第38章 深潭龙窟

  刺骨的寒意裹挟全身。

  我不停向下坠落,脑海中反复闪现林教授最后那抹冰冷的笑意。

  随后,我坠入汹涌的漩涡,眼前最后的光景是瀑布般奔涌的水流。

  急流灌入耳鼻,我无法呼吸,听不见其他声响,只有不绝的水声轰鸣。

  人水刹那,黑暗如日食般吞噬所有光线。

  疲惫与湿冷交织,

  我几乎想就此沉睡。

  然而所有不适,却在水中传来一声惊雷般的牛鸣后骤然停止。

  那声音似牛叫,又在水中回荡,化作如鲸歌般苍凉孤寂的哀鸣。

  我缓缓下沉,逐渐能看到微光,水的浮力也消失了,我落在坚实的地面上。

  站起身眯眼望去,四周毫无水迹。

  这里宛如深埋地底的巨大洞窟,

  眼前并非想象中雕栏玉砌、金光璀璨的龙宫,

  只有一个巨大如口的山洞,

  洞口漆黑如墨。

  略感安慰的是,这次没再遭遇鬼打墙,我很顺利找到了小光和磊子。

  一见我,小光就扑上来紧抱着放声大哭。

  磊子在旁抱怨:“还以为你自愿跳的,怎么回事?差点把我们都害死在这儿!”

  “不怪小光,是林教授。他从背后偷袭,我和小光都是被他推下来的。”我连忙解释。

  “啊?那另外两人呢?”

  “还在上——”

  “别慌,我们也下来了。”话音未落,刘扬与陈默也已落地。

  “什么?连你们也被推下来了?!”磊子大惊。

  “怎么可能,我们是担心你们才跟下来的。陈道长那身手,谁能推他?只有他推别人的份!对吧,道长?”

  陈默未作回应。

  刘扬轻咳两声,说道:“林教授果然不简单。虽然不知他有何企图,但我们仍有优势。阵书在我们手中,尽快破阵,让他什么也得不到!”

  刘扬学长真是性情分明,之前还称林教授,转眼便改叫“那老头”了。

  陈默一挥手,领着我们走进巨大洞窟。

  一人洞口,心跳不由加速。

  四下漆黑,令我倍感不安。若真突然冒出一条巨龙,恐怕真要吓破胆。

  但走了许久,并未见到任何异样。

  火光映亮洞穴,内部的生态景象令我们震惊。

  这里俨然一座天然化石博物馆,洞壁布满枯死的鱼群化石,唯一的生机来自深海微生物与水藻。

  “我有个疑问,为何海眼会在长江之下?”我问道。

  陈默看向刘扬。

  陈默立刻明白了我的疑惑,主动解释道:“海眼自古就在这里,要说外来者,其实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才是后来者。

  虽然目前地质学上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许多学者推测,在遥远的古代,地球的陆地曾因某种剧变而发生大规模漂移。

  有人认为,《山海经》真正的成书年代远早于我们想象,其中记载的地理风貌其实是陆地巨变之前的样子。因此现代人拿着《山海经》对照今天的地图,自然对不上号。

  举个例子,如今我们有东海、南海、西太平洋,可你听说过‘北海’吗?

  纵观华夏历史版图,从未触及北冰洋,我们北面只有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但为什么那么多古籍里都提到‘北海’?

  “不是有说法认为北海就是贝加尔湖吗?”

  “你信吗?我国江河湖泊那么多,古人连洞庭湖和云梦泽都能分清,难道会误把贝加尔湖认作海吗?

  所以贝加尔湖是北海的说法只是一家之言。更多人相信,古代华夏边境确实存在一片‘北海’,后来或因环境剧变消失了,或被冰雪覆盖了。”

  听完陈默这番话,我竟觉得颇有道理。

  “关于海眼的传说历来不少。长江这个只是小海眼,听说京城玉泉山下也有一处。

  民间戏曲《高亮赶水》听过吗?

  传说这里原是一片苦海,名叫幽州,后来燕王朱棣建都于此,降服了作恶的孽龙,把它镇在海眼里。虽然元代时这里已是京城,传说未必可信,但玉泉山确实有些玄乎。

  不过现在看来,所谓海眼,未必是所有海水的源头,更像是永不消退的巨大漩涡。”

  “咳,扯远了。总之我们现在说的海眼,可能是远古海洋中一直存在的大漩涡。高中地理都学过,现在的陆地本是海底山脉经年挤压形成的。

  所以陆地下藏着海眼,并不奇怪。

  你更该好奇的是,万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地球地貌天翻地覆。”

  “所以,到底是什么灾难?”

  陈默眨眨眼:“你一定听过共工怒触不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