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后,人马座悬臂内侧边缘。
“探知者号”脱离曲速航行的瞬间,舰体内回荡着一种奇特的、如同宇宙深处叹息般的嗡鸣,那是时空结构从极端扭曲状态恢复常态时产生的微弱震颤,沿着舰体龙骨传递而来。主屏幕上,扭曲的光流如同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心悸的、毫无生气的死寂。
没有预想中璀璨壮丽的星云,没有炽热燃烧的年轻恒星,甚至没有一片流浪的小行星带应有的零星碎屑和冰尘。只有一片近乎绝对的虚无的黑暗,像一块厚重无比、吸饱了所有光线的古老天鹅绒,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位舰桥成员的视网膜上,带来一种生理性的窒息感。
他们的目标星系——代号“涅盘”——像一个被遗忘在时间尽头、彻底冷却熄灭的巨大灰烬堆,冰冷而死寂。
“抵达目标坐标点。常规空间引擎启动,稳定系统运行正常。”伊莎贝拉·陈博士的声音在过于安静的舰桥里显得异常清晰,甚至因为周遭极致的空无而带上了一丝不自觉的敬畏,或者说,源自生命本能对虚无的恐惧。
林可下意识地握紧了指挥席的扶手,指环冰冷而坚硬的触感透过手套传来,让她保持着一丝镇定。她的目光快速扫过主屏幕侧方如同瀑布般急速刷新的环境数据:环境温度无限逼近绝对零度、背景辐射异常稀薄且频谱呈现出无法解析的古怪模式、引力场读数微弱到几乎无法探测,甚至时空曲率也平坦得令人不安……这是一个在现有宇宙学模型下理论上几乎不可能存在的、近乎“空无”的空域,仿佛宇宙在此留下了一片未完成的空白。
“放大扫描区域A7,聚焦引力源中心。”沃森舰长的指令简洁有力,打破了这令人压抑的沉寂,声音中没有丝毫动摇,只有全神贯注的冷静。
屏幕中心的图像急剧放大、增强算法全力运行。在一片浓墨重彩的黑暗背景中,一颗星球的残骸缓缓浮现出它的轮廓。
与其说那是一颗行星,不如说是一颗被无法想象的巨力彻底碾碎后又被随意抛弃的、巨大无比的焦黑颅骨。它的表面看不到任何地质活动的迹象,没有山脉起伏,没有早已冻结的海洋遗迹,只有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破碎的黑暗。巨大的裂隙如同丑陋的、早已凝固的伤疤,纵横交错地横贯整个星体,仿佛它曾在遥远的过去被某种无法想象的力量从内部粗暴地撕裂、掏空。
“涅盘星…”杜恒低声念出资料库中给予这个坐标的代号,声音里听不出太多情绪,但紧抿的嘴唇透露着他的严肃。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移动,调取着探测器传回的更详细初步分析数据。“地表成分分析…结果异常。检测到大规模高密度未知合金残留迹象,微观结构呈现高度有序晶体化特征,但…彻底衰败了,能量特征完全消散。像是某种超巨型建筑结构的残骸,其尺度远超我们的任何想象,甚至可能包裹了整个星核。”
伊莎贝拉·陈博士眉头紧锁,她的目光聚焦在一组不断跳动的频谱数据上:“这里的宇宙背景微波辐射读数…非常奇特。呈现出某种…非自然的、残留的衰变特征谱线,与我之前在地球远古地质层中发现的某些异常同位素痕迹…有微弱的、但绝不可能偶然吻合的匹配度。”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绝对静水的小石子,在林可的心中漾开层层涟漪。地球遥远而神秘的过去,与这片遥远得令人绝望的、死寂的星域,竟然产生了某种跨越亿万光年和无尽时光的诡异联系,这背后隐藏的秘密让她不寒而栗。
“舰长!检测到另一个能量信号!非自然源!”特遣队长韩冰少校的声音突然传来,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紧张,“方位Theta-9,距离0.3天文单位…”
屏幕一角立刻切换出放大后的光学与能量合成图像。星N生物科技的母舰——“收割者号”——如同一只巨大的、狰狞的金属水母,悄无声息地悬浮在黑暗的背景中。它通体呈现出吸光的黝黑,舰体结构扭曲而极度不对称,布满了尖刺状的突起和众多用途可疑的炮口阵列,与其说是一艘科考船,不如说是一艘为纯粹武装掠夺而打造的战舰。此刻,它庞大的舰身正精准地对着“涅盘星”最大的那片破碎区域,舰首下方伸出数条巨大而灵活的探针状结构,其顶端正散发着不祥的、脉动着的幽紫色光芒,显然正在对行星残骸进行着极高强度、极高精度的深度扫描与挖掘。
“保持安全距离,启动全部被动传感器阵列,同步记录它的所有扫描频段和数据模式,一丝一毫都不要遗漏。”沃森舰长立刻下达一连串指令,声音冷峻如铁,“所有防御系统提升至二级警戒,能量护盾电容充能,随时准备瞬时激活。杜研究员,林顾问,针对当前情况,你们需要什么支持?”
杜恒的目光没有离开“收割者号”那令人极度不安的影像,语速加快:“我们需要它们扫描数据的副本,舰长。他们的扫描频率选择和能量聚焦点,本身就是极其宝贵的情报,能逆向告诉我们星N到底知道什么,他们又究竟在寻找什么具体目标。”
林可立刻补充道,她的视线则牢牢锁定着那颗死寂的“涅盘星”,仿佛想用目光穿透那无尽的黑暗:“同时,请求立刻启动我们自己的深层共鸣扫描系统。频率调到…与我指环内部以及我体内残留的‘先行者’印记同频。如果这里真的有‘先行者’留下的、不同于常规物质的特殊构造体或信息痕迹,或许只有用这种基于‘X物质’稳定态共振原理的技术才能探测到,常规和星N的粗暴扫描都会错过。”
“两项申请均批准执行。”沃森舰长毫不犹豫地点头,“技术部门,全力配合杜研究员和林顾问,优先分配算力。武器官,保持对敌舰的战术锁定,但记住,除非对方首先表现出明确的敌对开火意图,否则绝对禁止任何挑衅行为,我们不能给他们任何冲突的借口。”
“探知者号”如同一个沉默而警惕的潜行者,在宇宙黑暗的天然掩蔽下,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自身姿态和能量签名。一股无形的、基于稳定化MOF晶体共振原理的特殊扫描波束,悄无声息地从舰腹传感器阵列射出,投向那颗巨大的死亡星球,与“收割者号”那粗暴而显眼的紫色扫描光束在物理上交织在一起,却在不同的能量维度上运行,互不干扰,仿佛来自两个完全不相干的维度的探触。
舰桥内再次陷入高度紧张的寂静,只有各类仪器设备全力运行的轻微嗡鸣和冰冷数据流刷新的嘶嘶声。两颗人类(或者说,代表着人类不同命运选择的两派)的尖端造物,如同围绕着一具远古巨兽庞大尸骸盘旋的秃鹫,在这片无尽的黑暗虚空中,开始了第一轮无声的、却可能决定未来的较量。
而在那颗名为“涅盘”的死亡星球深处,在那片被漫长时间长河所遗忘的、接近绝对零度的死寂之下,似乎有什么东西,对这两股几乎同时到来的、性质迥异的外来探寻能量,产生了极其微弱、几乎无法从背景噪音中分辨的…但确实存在的共鸣脉动。
“探知者号”脱离曲速航行的瞬间,舰体内回荡着一种奇特的、如同宇宙深处叹息般的嗡鸣,那是时空结构从极端扭曲状态恢复常态时产生的微弱震颤,沿着舰体龙骨传递而来。主屏幕上,扭曲的光流如同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心悸的、毫无生气的死寂。
没有预想中璀璨壮丽的星云,没有炽热燃烧的年轻恒星,甚至没有一片流浪的小行星带应有的零星碎屑和冰尘。只有一片近乎绝对的虚无的黑暗,像一块厚重无比、吸饱了所有光线的古老天鹅绒,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位舰桥成员的视网膜上,带来一种生理性的窒息感。
他们的目标星系——代号“涅盘”——像一个被遗忘在时间尽头、彻底冷却熄灭的巨大灰烬堆,冰冷而死寂。
“抵达目标坐标点。常规空间引擎启动,稳定系统运行正常。”伊莎贝拉·陈博士的声音在过于安静的舰桥里显得异常清晰,甚至因为周遭极致的空无而带上了一丝不自觉的敬畏,或者说,源自生命本能对虚无的恐惧。
林可下意识地握紧了指挥席的扶手,指环冰冷而坚硬的触感透过手套传来,让她保持着一丝镇定。她的目光快速扫过主屏幕侧方如同瀑布般急速刷新的环境数据:环境温度无限逼近绝对零度、背景辐射异常稀薄且频谱呈现出无法解析的古怪模式、引力场读数微弱到几乎无法探测,甚至时空曲率也平坦得令人不安……这是一个在现有宇宙学模型下理论上几乎不可能存在的、近乎“空无”的空域,仿佛宇宙在此留下了一片未完成的空白。
“放大扫描区域A7,聚焦引力源中心。”沃森舰长的指令简洁有力,打破了这令人压抑的沉寂,声音中没有丝毫动摇,只有全神贯注的冷静。
屏幕中心的图像急剧放大、增强算法全力运行。在一片浓墨重彩的黑暗背景中,一颗星球的残骸缓缓浮现出它的轮廓。
与其说那是一颗行星,不如说是一颗被无法想象的巨力彻底碾碎后又被随意抛弃的、巨大无比的焦黑颅骨。它的表面看不到任何地质活动的迹象,没有山脉起伏,没有早已冻结的海洋遗迹,只有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破碎的黑暗。巨大的裂隙如同丑陋的、早已凝固的伤疤,纵横交错地横贯整个星体,仿佛它曾在遥远的过去被某种无法想象的力量从内部粗暴地撕裂、掏空。
“涅盘星…”杜恒低声念出资料库中给予这个坐标的代号,声音里听不出太多情绪,但紧抿的嘴唇透露着他的严肃。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移动,调取着探测器传回的更详细初步分析数据。“地表成分分析…结果异常。检测到大规模高密度未知合金残留迹象,微观结构呈现高度有序晶体化特征,但…彻底衰败了,能量特征完全消散。像是某种超巨型建筑结构的残骸,其尺度远超我们的任何想象,甚至可能包裹了整个星核。”
伊莎贝拉·陈博士眉头紧锁,她的目光聚焦在一组不断跳动的频谱数据上:“这里的宇宙背景微波辐射读数…非常奇特。呈现出某种…非自然的、残留的衰变特征谱线,与我之前在地球远古地质层中发现的某些异常同位素痕迹…有微弱的、但绝不可能偶然吻合的匹配度。”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绝对静水的小石子,在林可的心中漾开层层涟漪。地球遥远而神秘的过去,与这片遥远得令人绝望的、死寂的星域,竟然产生了某种跨越亿万光年和无尽时光的诡异联系,这背后隐藏的秘密让她不寒而栗。
“舰长!检测到另一个能量信号!非自然源!”特遣队长韩冰少校的声音突然传来,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紧张,“方位Theta-9,距离0.3天文单位…”
屏幕一角立刻切换出放大后的光学与能量合成图像。星N生物科技的母舰——“收割者号”——如同一只巨大的、狰狞的金属水母,悄无声息地悬浮在黑暗的背景中。它通体呈现出吸光的黝黑,舰体结构扭曲而极度不对称,布满了尖刺状的突起和众多用途可疑的炮口阵列,与其说是一艘科考船,不如说是一艘为纯粹武装掠夺而打造的战舰。此刻,它庞大的舰身正精准地对着“涅盘星”最大的那片破碎区域,舰首下方伸出数条巨大而灵活的探针状结构,其顶端正散发着不祥的、脉动着的幽紫色光芒,显然正在对行星残骸进行着极高强度、极高精度的深度扫描与挖掘。
“保持安全距离,启动全部被动传感器阵列,同步记录它的所有扫描频段和数据模式,一丝一毫都不要遗漏。”沃森舰长立刻下达一连串指令,声音冷峻如铁,“所有防御系统提升至二级警戒,能量护盾电容充能,随时准备瞬时激活。杜研究员,林顾问,针对当前情况,你们需要什么支持?”
杜恒的目光没有离开“收割者号”那令人极度不安的影像,语速加快:“我们需要它们扫描数据的副本,舰长。他们的扫描频率选择和能量聚焦点,本身就是极其宝贵的情报,能逆向告诉我们星N到底知道什么,他们又究竟在寻找什么具体目标。”
林可立刻补充道,她的视线则牢牢锁定着那颗死寂的“涅盘星”,仿佛想用目光穿透那无尽的黑暗:“同时,请求立刻启动我们自己的深层共鸣扫描系统。频率调到…与我指环内部以及我体内残留的‘先行者’印记同频。如果这里真的有‘先行者’留下的、不同于常规物质的特殊构造体或信息痕迹,或许只有用这种基于‘X物质’稳定态共振原理的技术才能探测到,常规和星N的粗暴扫描都会错过。”
“两项申请均批准执行。”沃森舰长毫不犹豫地点头,“技术部门,全力配合杜研究员和林顾问,优先分配算力。武器官,保持对敌舰的战术锁定,但记住,除非对方首先表现出明确的敌对开火意图,否则绝对禁止任何挑衅行为,我们不能给他们任何冲突的借口。”
“探知者号”如同一个沉默而警惕的潜行者,在宇宙黑暗的天然掩蔽下,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自身姿态和能量签名。一股无形的、基于稳定化MOF晶体共振原理的特殊扫描波束,悄无声息地从舰腹传感器阵列射出,投向那颗巨大的死亡星球,与“收割者号”那粗暴而显眼的紫色扫描光束在物理上交织在一起,却在不同的能量维度上运行,互不干扰,仿佛来自两个完全不相干的维度的探触。
舰桥内再次陷入高度紧张的寂静,只有各类仪器设备全力运行的轻微嗡鸣和冰冷数据流刷新的嘶嘶声。两颗人类(或者说,代表着人类不同命运选择的两派)的尖端造物,如同围绕着一具远古巨兽庞大尸骸盘旋的秃鹫,在这片无尽的黑暗虚空中,开始了第一轮无声的、却可能决定未来的较量。
而在那颗名为“涅盘”的死亡星球深处,在那片被漫长时间长河所遗忘的、接近绝对零度的死寂之下,似乎有什么东西,对这两股几乎同时到来的、性质迥异的外来探寻能量,产生了极其微弱、几乎无法从背景噪音中分辨的…但确实存在的共鸣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