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就讲到这儿,下面大家自己整理一下笔记。”
讲台上老师的话音刚落,象征着解放的下课铃声便如同掐着秒表般骤然响起,精准得令人不适,仿佛整个世界的运转都遵循着一套严苛到毫秒的剧本。
林可——或者说,那个占据着这具名为“奈瑶”的年轻躯壳、饱经风霜的灵魂——几乎是立刻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动作迅猛得近乎失控,木质椅腿与水泥地面摩擦,发出了一声尖锐、拖长的哀鸣,瞬间撕裂了教室里刚刚松弛下来的氛围。
瞬间,几乎所有同学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齐刷刷地聚焦在她身上。那些目光里掺杂着毫不掩饰的好奇、纯粹的疑惑,或许还有一丝被打扰了例行公事后的、轻微的不满。这些视线像无数细小的针,扎在她陌生的皮肤上。
“奈瑶,你干嘛呀?吓我一跳!”旁边的女生李晓再次小声问道,眉头微蹙,脸上写满了对同伴突兀行为的不解。
林可没有回答,也无法回答。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声带拒绝服从一个陌生大脑的指挥。她只是僵硬地、几乎是凭借肌肉记忆扶起了椅子,然后像一只被无形之火灼烧的猫,低着头,肩胛骨紧绷,以一种近乎逃离灾难现场的姿态,快步冲出了教室后门。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探究的目光如同粘稠的蛛网,紧紧黏在她的背上,但她顾不上了。确认自身的处境,是比任何社交礼仪都更重要的事。
走廊里瞬间涌入的声浪几乎让她耳鸣。学生们的喧闹声、笑骂声、奔跑的脚步声混杂在一起,年轻的、充满活力的面孔像色彩斑斓的河流在她身边穿梭、碰撞。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那么生机勃勃,充满了世俗的烟火气,然而这种过于蓬勃的“正常”,却像一层完美的油彩,覆盖在未知的底板上,反而让她感到一种渗入骨髓的寒意。在这里,所谓的“正常”,本身就是最值得警惕的异常。
她需要确认,立刻确认!这具身体,这个身份!
凭着一种在无数次危机中锤炼出的、近乎野兽般的直觉,她拐进走廊尽头那间标识着裙装人形的女洗手间。里面空无一人,白炽灯冷硬的光线照亮了每一块反光的瓷砖,只有某个未拧紧的水龙头,发出规律而清晰的“滴答”声,在这封闭的空间里被放大,回荡,显得格外空旷、寂寥,甚至带着一丝审判般的意味。
她一步冲到最里面的洗手池前,冰凉的陶瓷边缘硌住了她的髋骨。她猛地抬起头,目光如同两柄利剑,直刺向墙上那面光洁却冰冷的镜子。
刹那间,时间仿佛被冻结,呼吸也随之停滞。
镜子里映出的,是一张完全、彻底、从任何细节上都找不出丝毫熟悉感的、陌生的脸。
大约十六七岁的年纪,皮肤是常年沐浴在阳光下形成的健康蜜色,光滑紧致,透着青春特有的、几乎能掐出水来的饱满光泽。五官清秀端正,甚至可以说得上漂亮——一双遗传自东方的杏眼因为极度的惊愕而睁得极大,黑色的瞳孔里清晰地倒映着顶灯的冷光,长长的睫毛如同受惊的蝶翼,微微颤动着;鼻梁挺翘,勾勒出利落的侧影;原本应该红润的嘴唇,却因内心巨大的紧张和恐惧而抿成了一条失血的苍白直线。浓密漆黑的头发被利落地扎成一个高高的马尾,几缕不听话的碎发垂落在白皙的颈侧和颊边,更为这张脸增添了几分这个年纪少女特有的、未经雕琢的灵动与稚气。
这是一个典型的、充满活力、似乎本该只为学业和朦胧心事烦恼的高中女生。
但,不是林可。
不是那个在七日循环的死亡煎熬中,眼神被磨砺得如同淬火钢刃般冰冷锐利的林可;不是那个穿越星海、目睹文明坟场、肩头承载着整个人类未来重担的林可;不是那个与杜恒相伴数十载,眼角早已被岁月和风霜刻下细密纹路、双手布满细微褶皱与淡斑的林可。
镜中的女孩,眼神里只有纯粹的、未被世事污染的惊惶,像一只骤然被抛入陌生丛林、失去了所有庇护的幼兽,脆弱而易碎。
林可下意识地抬起手,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轻轻抚摸向自己的脸颊。镜中的女孩也同步做出了完全一致的动作,分毫不差。指尖传来的触感是温热的、紧实而富有弹性的年轻肌肤,与她记忆中自己那双经历了漫长时光、布满细微皱纹和浅褐色老人斑的、骨节略显突出的手,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这不是她的脸,不是她的身体,甚至连这触碰的感知都透着一种隔阂的陌生。
一种强烈的、灵魂与躯壳强行剥离、错位嵌合的眩晕感如同海啸般袭来,胃部一阵翻搅。她不得不猛地伸出双手,死死抓住冰冷潮湿的洗手台边缘,陶瓷的寒意透过掌心直刺神经,才勉强支撑住几乎要顺着光滑瓷砖墙壁软倒下去的身体。
“奈……瑶……”她对着镜中那个眉眼精致的陌生人,无声地、艰难地翕动嘴唇,念出这个仿佛带有魔力的名字。一股荒谬绝伦、近乎黑色幽默的感觉,如同沼泽底部的气泡,咕嘟咕嘟地涌上心头,几乎要将她淹没。重生?意识转移?这完全超出了她所能理解和接受的任何科学范畴,即便是“先行者”那近乎神迹的科技遗产中,也未曾提及过如此诡异、如此直指存在根本的转移方式。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深深地、缓慢地吸了一口气,再吐出。空气中弥漫着廉价香皂和消毒水混合的、过于“干净”的气味,刺激着她此刻异常敏感的鼻腔。她是林可,是解开过无数复杂谜题的科学家,是面对过宇宙级威胁仍能奋起反击的战士。无谓的恐慌,从来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她开始以科学家的严谨,快速而细致地检查这具身体和随身物品。身上蓝白相间的校服是常见的运动服款式,材质普通,左胸位置用白色丝线清晰地绣着一个抽象的书本状校徽,以及下方两个稍小的字:奈瑶。她翻找校服上唯一的口袋,指尖只摸到一张被揉搓得有些柔软的、印着淡淡花纹的纸巾。
然后,她的目光落在了靠墙放置的一个双肩背包上。帆布材质,上面印着某个她不认识的、线条圆润的卡通动物图案,色彩鲜艳。她毫不犹豫地拿过来,打开顶部的金属扣袢。
里面是几本崭新的高中教材,书脊上的文字清晰可见:《高级中学化学(必修一)》、《物理》、《代数》。她迅速抽出最上面那本、也是她最熟悉的化学课本,带着一丝近乎虔诚的急切,翻到扉页。
姓名栏上,用一种略显青涩、但笔画认真的娟秀笔迹,写着两个字:
奈瑶。
看着这个独特的姓氏,林可的瞳孔骤然收缩,仿佛被无形的针尖刺了一下。
在她的全部认知和记忆库里,无论是她原本所属的世界,还是在“先行者”那浩如烟海、跨越星系的文明记录中,都从未出现过“奈”这个姓氏。它像是一个凭空出现的符号,一个本不该存在于任何已知语言学或社会学体系中的音节。
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差异或文化巧合。这更像是一个根本性的、规则层面的不同。就像这个世界的物理常数被某种力量微调过,连带着社会构成、文化演化的底层逻辑,也发生了不可知的畸变。
或者说,这就是……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设定好的、不容置疑的起名规则?
她“啪”地一声合上课本,那声响在寂静的洗手间里显得格外突兀。她再次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投向镜中那个陌生的、名为奈瑶的少女。最初的、属于这具身体本能的惊惶,正如同潮水般从那双年轻清澈的眼眸中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冰冷的、属于林可的、带着审视、分析与决绝的锐利光芒。
无论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幻境、陷阱还是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无论这场匪夷所思的变故背后隐藏着何种目的,她必须找到答案,必须解开这个将自己卷入其中的谜题。
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她必须立刻找到的人,是杜恒。
他还在这里吗?如果他也被卷入了这个诡异的世界,他会变成谁?他现在,又会是谁?
讲台上老师的话音刚落,象征着解放的下课铃声便如同掐着秒表般骤然响起,精准得令人不适,仿佛整个世界的运转都遵循着一套严苛到毫秒的剧本。
林可——或者说,那个占据着这具名为“奈瑶”的年轻躯壳、饱经风霜的灵魂——几乎是立刻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动作迅猛得近乎失控,木质椅腿与水泥地面摩擦,发出了一声尖锐、拖长的哀鸣,瞬间撕裂了教室里刚刚松弛下来的氛围。
瞬间,几乎所有同学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齐刷刷地聚焦在她身上。那些目光里掺杂着毫不掩饰的好奇、纯粹的疑惑,或许还有一丝被打扰了例行公事后的、轻微的不满。这些视线像无数细小的针,扎在她陌生的皮肤上。
“奈瑶,你干嘛呀?吓我一跳!”旁边的女生李晓再次小声问道,眉头微蹙,脸上写满了对同伴突兀行为的不解。
林可没有回答,也无法回答。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声带拒绝服从一个陌生大脑的指挥。她只是僵硬地、几乎是凭借肌肉记忆扶起了椅子,然后像一只被无形之火灼烧的猫,低着头,肩胛骨紧绷,以一种近乎逃离灾难现场的姿态,快步冲出了教室后门。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探究的目光如同粘稠的蛛网,紧紧黏在她的背上,但她顾不上了。确认自身的处境,是比任何社交礼仪都更重要的事。
走廊里瞬间涌入的声浪几乎让她耳鸣。学生们的喧闹声、笑骂声、奔跑的脚步声混杂在一起,年轻的、充满活力的面孔像色彩斑斓的河流在她身边穿梭、碰撞。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那么生机勃勃,充满了世俗的烟火气,然而这种过于蓬勃的“正常”,却像一层完美的油彩,覆盖在未知的底板上,反而让她感到一种渗入骨髓的寒意。在这里,所谓的“正常”,本身就是最值得警惕的异常。
她需要确认,立刻确认!这具身体,这个身份!
凭着一种在无数次危机中锤炼出的、近乎野兽般的直觉,她拐进走廊尽头那间标识着裙装人形的女洗手间。里面空无一人,白炽灯冷硬的光线照亮了每一块反光的瓷砖,只有某个未拧紧的水龙头,发出规律而清晰的“滴答”声,在这封闭的空间里被放大,回荡,显得格外空旷、寂寥,甚至带着一丝审判般的意味。
她一步冲到最里面的洗手池前,冰凉的陶瓷边缘硌住了她的髋骨。她猛地抬起头,目光如同两柄利剑,直刺向墙上那面光洁却冰冷的镜子。
刹那间,时间仿佛被冻结,呼吸也随之停滞。
镜子里映出的,是一张完全、彻底、从任何细节上都找不出丝毫熟悉感的、陌生的脸。
大约十六七岁的年纪,皮肤是常年沐浴在阳光下形成的健康蜜色,光滑紧致,透着青春特有的、几乎能掐出水来的饱满光泽。五官清秀端正,甚至可以说得上漂亮——一双遗传自东方的杏眼因为极度的惊愕而睁得极大,黑色的瞳孔里清晰地倒映着顶灯的冷光,长长的睫毛如同受惊的蝶翼,微微颤动着;鼻梁挺翘,勾勒出利落的侧影;原本应该红润的嘴唇,却因内心巨大的紧张和恐惧而抿成了一条失血的苍白直线。浓密漆黑的头发被利落地扎成一个高高的马尾,几缕不听话的碎发垂落在白皙的颈侧和颊边,更为这张脸增添了几分这个年纪少女特有的、未经雕琢的灵动与稚气。
这是一个典型的、充满活力、似乎本该只为学业和朦胧心事烦恼的高中女生。
但,不是林可。
不是那个在七日循环的死亡煎熬中,眼神被磨砺得如同淬火钢刃般冰冷锐利的林可;不是那个穿越星海、目睹文明坟场、肩头承载着整个人类未来重担的林可;不是那个与杜恒相伴数十载,眼角早已被岁月和风霜刻下细密纹路、双手布满细微褶皱与淡斑的林可。
镜中的女孩,眼神里只有纯粹的、未被世事污染的惊惶,像一只骤然被抛入陌生丛林、失去了所有庇护的幼兽,脆弱而易碎。
林可下意识地抬起手,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轻轻抚摸向自己的脸颊。镜中的女孩也同步做出了完全一致的动作,分毫不差。指尖传来的触感是温热的、紧实而富有弹性的年轻肌肤,与她记忆中自己那双经历了漫长时光、布满细微皱纹和浅褐色老人斑的、骨节略显突出的手,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这不是她的脸,不是她的身体,甚至连这触碰的感知都透着一种隔阂的陌生。
一种强烈的、灵魂与躯壳强行剥离、错位嵌合的眩晕感如同海啸般袭来,胃部一阵翻搅。她不得不猛地伸出双手,死死抓住冰冷潮湿的洗手台边缘,陶瓷的寒意透过掌心直刺神经,才勉强支撑住几乎要顺着光滑瓷砖墙壁软倒下去的身体。
“奈……瑶……”她对着镜中那个眉眼精致的陌生人,无声地、艰难地翕动嘴唇,念出这个仿佛带有魔力的名字。一股荒谬绝伦、近乎黑色幽默的感觉,如同沼泽底部的气泡,咕嘟咕嘟地涌上心头,几乎要将她淹没。重生?意识转移?这完全超出了她所能理解和接受的任何科学范畴,即便是“先行者”那近乎神迹的科技遗产中,也未曾提及过如此诡异、如此直指存在根本的转移方式。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深深地、缓慢地吸了一口气,再吐出。空气中弥漫着廉价香皂和消毒水混合的、过于“干净”的气味,刺激着她此刻异常敏感的鼻腔。她是林可,是解开过无数复杂谜题的科学家,是面对过宇宙级威胁仍能奋起反击的战士。无谓的恐慌,从来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她开始以科学家的严谨,快速而细致地检查这具身体和随身物品。身上蓝白相间的校服是常见的运动服款式,材质普通,左胸位置用白色丝线清晰地绣着一个抽象的书本状校徽,以及下方两个稍小的字:奈瑶。她翻找校服上唯一的口袋,指尖只摸到一张被揉搓得有些柔软的、印着淡淡花纹的纸巾。
然后,她的目光落在了靠墙放置的一个双肩背包上。帆布材质,上面印着某个她不认识的、线条圆润的卡通动物图案,色彩鲜艳。她毫不犹豫地拿过来,打开顶部的金属扣袢。
里面是几本崭新的高中教材,书脊上的文字清晰可见:《高级中学化学(必修一)》、《物理》、《代数》。她迅速抽出最上面那本、也是她最熟悉的化学课本,带着一丝近乎虔诚的急切,翻到扉页。
姓名栏上,用一种略显青涩、但笔画认真的娟秀笔迹,写着两个字:
奈瑶。
看着这个独特的姓氏,林可的瞳孔骤然收缩,仿佛被无形的针尖刺了一下。
在她的全部认知和记忆库里,无论是她原本所属的世界,还是在“先行者”那浩如烟海、跨越星系的文明记录中,都从未出现过“奈”这个姓氏。它像是一个凭空出现的符号,一个本不该存在于任何已知语言学或社会学体系中的音节。
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差异或文化巧合。这更像是一个根本性的、规则层面的不同。就像这个世界的物理常数被某种力量微调过,连带着社会构成、文化演化的底层逻辑,也发生了不可知的畸变。
或者说,这就是……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设定好的、不容置疑的起名规则?
她“啪”地一声合上课本,那声响在寂静的洗手间里显得格外突兀。她再次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投向镜中那个陌生的、名为奈瑶的少女。最初的、属于这具身体本能的惊惶,正如同潮水般从那双年轻清澈的眼眸中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冰冷的、属于林可的、带着审视、分析与决绝的锐利光芒。
无论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幻境、陷阱还是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无论这场匪夷所思的变故背后隐藏着何种目的,她必须找到答案,必须解开这个将自己卷入其中的谜题。
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她必须立刻找到的人,是杜恒。
他还在这里吗?如果他也被卷入了这个诡异的世界,他会变成谁?他现在,又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