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工具箱里的沉默与台灯下的熟稔
克林蹲在总开关旁,手里捏着林默递来的测电笔,笔尖刚碰到电线,就听见 “滋” 的一声,火花溅起半寸高。他条件反射地缩回手,指尖却没被烫到 —— 多年战斗练出的反应速度,比电流还快半拍。
“小心点。”18 号的声音从沙发那边传来,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在昏暗的客厅里格外清晰。
克林梗着脖子应了声 “知道了”,手里的动作却下意识慢了半分,测电笔再次落下时,角度比刚才稳了许多。台灯的光晕刚好照到他紧绷的侧脸,光头上沾着的灰尘在光线下看得分明,像撒了把细沙。
林默靠在玄关柜上,看着那道蹲在阴影里的背影。克林的动作算不上熟练,拧螺丝时偶尔会歪了角度,但每一次调整都透着股执拗,像当年在武道大会上,哪怕被打得站不稳,也非要撑到最后一秒。
“这里的线烧断了。” 克林举着测电笔转身,语气里带着点找到症结的得意,“得换根新的,工具箱里有备用线吗?”
林默从工具箱底层翻出一卷电线,扔了过去。克林伸手接住,指尖刚碰到线皮,就听见 18 号说:“留十公分长,别剪短了,接头处要多绕两圈。”
“知道知道。” 克林嘴上应着,剪线时却刻意多留了五公分 —— 这是他们的老规矩,18 号说 “留十公分”,他总会多备出富余量,就像当年准备战斗物资时,她要三颗仙豆,他总会偷偷塞五颗在她兜里。
18 号坐在沙发上没动,只是目光跟着克林的动作移动,偶尔出声提醒:“剥线钳别用太大力,伤了铜芯容易短路。”“螺丝拧三圈就够,太紧会滑丝。” 她的声音平静得像在报战斗坐标,却比任何叮嘱都更管用,克林听得格外认真,连呼吸都放轻了。
林默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那卷电线像根无形的线,一头攥在克林手里,另一头系在 18 号的声音里。他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往总开关那边照了照,光线刚好打在接头处,没晃到克林的眼 —— 这是他作为旁观者,最恰当的距离。
“搞定!” 克林拍了拍手,猛地推上总闸,客厅的灯 “啪” 地亮了,暖黄的光线瞬间填满房间,把刚才的昏暗赶得一干二净。他回头看向 18 号,眼睛亮晶晶的,像在等夸奖。
18 号抬眼看了看亮着的顶灯,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抹布,淡淡说了句:“还行。” 嘴角却几不可见地弯了弯,快得像灯光闪烁的错觉。
克林立刻咧开嘴傻笑,刚想说什么,就被突然亮起的灯光晃得眯了眯眼 —— 他这才发现,刚才被风暴掀乱的客厅,不知何时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碎玻璃扫干净了,散落在地上的书摞成了整齐的一叠,连翻倒的垃圾桶都被扶正,套上了新的垃圾袋。
“你收拾的?” 克林看向 18 好,语气里带着点惊讶。
“总不能踩在垃圾堆里修电路。”18 号站起身,把抹布扔进洗手池,水流声在突然亮堂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晚风吹进来,带着点潮湿的泥土味,吹散了最后一点灰尘。
林默看着那扇敞开的窗户,想起刚才昏暗里的台灯,突然觉得灯光亮起来的瞬间,反而让某些东西变得模糊了。比如克林修电路时,18 用指尖无意识摩挲抹布边缘的小动作;比如两人凑在台灯下时,肩膀几乎相贴的距离;比如黑暗里那些没说出口的话,反而比亮灯下的对话更有分量。
“对了。”18 号突然转身,目光落在书房方向,“能量检测仪还开着吗?”
“设了自动记录,三天后会生成潮汐预测报告。” 林默回答。
克林立刻接话:“到时候能准确找到裂缝吗?我可不想再被乱流卷一次,上次差点把早饭吐出来。”
18 号白了他一眼:“是你自己非要在穿越前吃三大碗米饭。”
“那不是怕饿吗!” 克林梗着脖子反驳,却在看到 18 号眼里的笑意时,声音不自觉地软了下去,“再说了,吐出来总比饿肚子强……”
他们自然地拌着嘴,从修电路说到穿越前的早饭,那些琐碎的、带着烟火气的对话,在亮堂的灯光下流淌,像条不会干涸的小溪。林默靠在门框上,看着他们,突然明白,所谓默契,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就是这些在黑暗里能听懂彼此呼吸,在亮灯下能接住对方每一句废话的瞬间。
厨房里传来冰箱运行的低鸣声,是电路恢复后重新启动的声音。克林走到冰箱前,拉开门看了看,回头喊:“18 号,里面有牛奶,还是你爱喝的低脂款。”
18 号走过去,从冰箱里拿出牛奶,指尖碰到瓶身时顿了顿 —— 是冰的,温度刚好,像克林总记得她喝牛奶从不加冰的习惯。
林默看着他们的背影,没说话。工具箱还敞在茶几上,电线的铜芯在灯光下闪着微光,像在悄悄记录着这场从昏暗到明亮,却始终没断过的熟稔。他知道,接下来的三天,或许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琐碎事,但有一点不会变 —— 这两个来自龙珠世界的人,会带着他们刻在骨子里的默契,把这段意外的停留,过得像在家一样自然。
克林蹲在总开关旁,手里捏着林默递来的测电笔,笔尖刚碰到电线,就听见 “滋” 的一声,火花溅起半寸高。他条件反射地缩回手,指尖却没被烫到 —— 多年战斗练出的反应速度,比电流还快半拍。
“小心点。”18 号的声音从沙发那边传来,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在昏暗的客厅里格外清晰。
克林梗着脖子应了声 “知道了”,手里的动作却下意识慢了半分,测电笔再次落下时,角度比刚才稳了许多。台灯的光晕刚好照到他紧绷的侧脸,光头上沾着的灰尘在光线下看得分明,像撒了把细沙。
林默靠在玄关柜上,看着那道蹲在阴影里的背影。克林的动作算不上熟练,拧螺丝时偶尔会歪了角度,但每一次调整都透着股执拗,像当年在武道大会上,哪怕被打得站不稳,也非要撑到最后一秒。
“这里的线烧断了。” 克林举着测电笔转身,语气里带着点找到症结的得意,“得换根新的,工具箱里有备用线吗?”
林默从工具箱底层翻出一卷电线,扔了过去。克林伸手接住,指尖刚碰到线皮,就听见 18 号说:“留十公分长,别剪短了,接头处要多绕两圈。”
“知道知道。” 克林嘴上应着,剪线时却刻意多留了五公分 —— 这是他们的老规矩,18 号说 “留十公分”,他总会多备出富余量,就像当年准备战斗物资时,她要三颗仙豆,他总会偷偷塞五颗在她兜里。
18 号坐在沙发上没动,只是目光跟着克林的动作移动,偶尔出声提醒:“剥线钳别用太大力,伤了铜芯容易短路。”“螺丝拧三圈就够,太紧会滑丝。” 她的声音平静得像在报战斗坐标,却比任何叮嘱都更管用,克林听得格外认真,连呼吸都放轻了。
林默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那卷电线像根无形的线,一头攥在克林手里,另一头系在 18 号的声音里。他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往总开关那边照了照,光线刚好打在接头处,没晃到克林的眼 —— 这是他作为旁观者,最恰当的距离。
“搞定!” 克林拍了拍手,猛地推上总闸,客厅的灯 “啪” 地亮了,暖黄的光线瞬间填满房间,把刚才的昏暗赶得一干二净。他回头看向 18 号,眼睛亮晶晶的,像在等夸奖。
18 号抬眼看了看亮着的顶灯,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抹布,淡淡说了句:“还行。” 嘴角却几不可见地弯了弯,快得像灯光闪烁的错觉。
克林立刻咧开嘴傻笑,刚想说什么,就被突然亮起的灯光晃得眯了眯眼 —— 他这才发现,刚才被风暴掀乱的客厅,不知何时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碎玻璃扫干净了,散落在地上的书摞成了整齐的一叠,连翻倒的垃圾桶都被扶正,套上了新的垃圾袋。
“你收拾的?” 克林看向 18 好,语气里带着点惊讶。
“总不能踩在垃圾堆里修电路。”18 号站起身,把抹布扔进洗手池,水流声在突然亮堂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晚风吹进来,带着点潮湿的泥土味,吹散了最后一点灰尘。
林默看着那扇敞开的窗户,想起刚才昏暗里的台灯,突然觉得灯光亮起来的瞬间,反而让某些东西变得模糊了。比如克林修电路时,18 用指尖无意识摩挲抹布边缘的小动作;比如两人凑在台灯下时,肩膀几乎相贴的距离;比如黑暗里那些没说出口的话,反而比亮灯下的对话更有分量。
“对了。”18 号突然转身,目光落在书房方向,“能量检测仪还开着吗?”
“设了自动记录,三天后会生成潮汐预测报告。” 林默回答。
克林立刻接话:“到时候能准确找到裂缝吗?我可不想再被乱流卷一次,上次差点把早饭吐出来。”
18 号白了他一眼:“是你自己非要在穿越前吃三大碗米饭。”
“那不是怕饿吗!” 克林梗着脖子反驳,却在看到 18 号眼里的笑意时,声音不自觉地软了下去,“再说了,吐出来总比饿肚子强……”
他们自然地拌着嘴,从修电路说到穿越前的早饭,那些琐碎的、带着烟火气的对话,在亮堂的灯光下流淌,像条不会干涸的小溪。林默靠在门框上,看着他们,突然明白,所谓默契,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就是这些在黑暗里能听懂彼此呼吸,在亮灯下能接住对方每一句废话的瞬间。
厨房里传来冰箱运行的低鸣声,是电路恢复后重新启动的声音。克林走到冰箱前,拉开门看了看,回头喊:“18 号,里面有牛奶,还是你爱喝的低脂款。”
18 号走过去,从冰箱里拿出牛奶,指尖碰到瓶身时顿了顿 —— 是冰的,温度刚好,像克林总记得她喝牛奶从不加冰的习惯。
林默看着他们的背影,没说话。工具箱还敞在茶几上,电线的铜芯在灯光下闪着微光,像在悄悄记录着这场从昏暗到明亮,却始终没断过的熟稔。他知道,接下来的三天,或许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琐碎事,但有一点不会变 —— 这两个来自龙珠世界的人,会带着他们刻在骨子里的默契,把这段意外的停留,过得像在家一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