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登基大典-《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吉日择定。

  便在三日之后。

  这三日间。

  汴梁城仿佛一张拉满的弓。

  所有的力量都被调动起来。

  为那场关乎国本。

  关乎新朝气象的典礼紧张筹备。

  宫城之内。

  张诚与王朴几乎是不眠不休。

  协调礼部。

  以及所有能调动的文官吏员。

  拟定仪程。

  安排器物。

  教导礼仪。

  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

  务求尽善尽美。

  他们深知。

  这场大典不仅仅是形式。

  更是向天下人展示新朝格局与实力的窗口。

  皇城之外。

  石墩亲自督率精锐士卒。

  与韩通、张永德麾下的禁军配合。

  将汴梁主要街道。

  尤其是通往皇城的御道。

  把守得铁桶一般。

  五步一岗。

  十步一哨。

  肃杀之气弥漫。

  杜绝任何可能出现的混乱。

  钱贵的巡察司则像一张无形的大网。

  撒向了汴梁的每一个角落。

  明察暗访。

  搜捕可能存在的铁鸦军余孽或意图不轨之徒。

  确保大典期间绝无任何差池。

  数名形迹可疑。

  被怀疑与铁鸦军有牵连的商贾、落魄文人被秘密带走。

  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而陈稳本人。

  这三日反倒显得最为“清闲”。

  他需要保持精力。

  熟悉那繁复无比的典礼流程。

  并在礼官的指导下。

  练习那些他从未做过的动作和仪态。

  身着那沉重而华丽的衮服。

  头戴垂着十二旒玉藻的冠冕。

  每一步。

  每一揖。

  都蕴含着古老的礼法与威严。

  他站在殿中。

  任由内侍为他整理袍袖。

  目光却透过窗棂。

  望向远方。

  他能感觉到。

  体内的势运气旋。

  随着典礼的临近。

  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缓缓旋转。

  积蓄着力量。

  那是一种与整个国家。

  与万千生民隐隐相连的玄妙感觉。

  终于。

  大典之日到来。

  天色未明。

  汴梁城却已苏醒。

  净街的鼓声擂响。

  一队队甲胄鲜明的士兵开出营房。

  肃立于街道两侧。

  文武百官早已身着崭新的朝服。

  聚集在皇城门外。

  按照品级序列。

  静静等候。

  他们的脸上。

  带着肃穆。

  也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

  洒在巍峨的宫阙之上时。

  庄严的礼乐声从皇城内响起。

  钟磬齐鸣。

  韶乐悠悠。

  沉重的宫门缓缓洞开。

  百官在引礼官的引导下。

  迈着庄重的步伐。

  依次入宫。

  穿过层层宫门。

  抵达举行大典的承天门外广场。

  广场之上。

  旌旗猎猎。

  仪仗森严。

  身材高大。

  盔明甲亮的殿前卫士持戟而立。

  如同雕塑。

  陈稳身着十二章纹衮服。

  头戴天子冠冕。

  在近侍簇拥下。

  乘舆而来。

  于承天门楼上设好的香案前站定。

  “跪……”

  赞礼官拖长了声音。

  广场上。

  所有官员。

  所有卫士。

  齐刷刷跪伏在地。

  黑压压一片。

  鸦雀无声。

  陈稳焚香。

  跪拜。

  诵读告天祝文。

  他的声音通过特殊选拔的嗓音洪亮的官员层层传下。

  清晰地回荡在广场上空。

  宣告着大陈的建立。

  宣告着定鼎改元。

  宣告着承受天命。

  抚育万民。

  随后。

  是祭祀太庙。

  追封先祖。

  虽然陈稳出身微寒。

  所谓的先祖追封更多是象征意义。

  但这一步。

  不可或缺。

  是确立法统渊源的重要一环。

  最后。

  才是最为核心的环节——御奉天殿。

  接受百官朝贺。

  当陈稳一步步走上那高高的汉白玉台阶。

  走向那象征着九五至尊的奉天殿宝座时。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

  周身的气运仿佛与脚下的土地。

  与这座城池。

  与这片天空彻底连接在了一起。

  一种浩瀚、磅礴的力量。

  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涌入他的身体。

  冲刷着他的四肢百骸。

  拓展着他的精神识海。

  他稳稳地坐在了那宽大的龙椅之上。

  俯视下方。

  殿内殿外。

  文武百官。

  各国使节。

  观礼耆老。

  如同潮水般跪倒。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层层叠叠。

  冲击着殿宇的梁柱。

  “吾皇万岁。

  万岁。

  万万岁!”

  声浪滚滚。

  直上云霄。

  在这一刻。

  陈稳心中没有太多的激动与狂喜。

  反而是一种极致的平静与清明。

  仿佛他本该坐在这里。

  仿佛这一切的努力与挣扎。

  都是为了走向这个位置。

  去履行那个“终结乱世。

  开创太平”的承诺。

  他抬起手。

  虚扶一下。

  “众卿平身。”

  声音透过冠冕的玉藻传出。

  带着一种天然的威严。

  “谢陛下!”

  百官起身。

  垂手肃立。

  接下来便是冗长而必要的仪式。

  颁布即位诏书。

  大赦天下。

  宣布新政纲领。

  册封功臣。

  张诚、王朴、石墩、钱贵、王茹、韩通、张永德等核心文武。

  皆得到了应有的封赏与职位。

  一套以陈稳元从为核心。

  融合了部分有能力且愿意归顺的后周旧臣的新朝班底。

  初步搭建起来。

  整个典礼过程庄严肃穆。

  流畅无比。

  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当典礼终于接近尾声。

  陈稳在百官恭送的目光中。

  起身离开奉天殿时。

  他清晰地感觉到。

  体内那原本在66%的成长进度条。

  猛地向前跳动了一大截。

  稳稳地停在了67%的位置。

  势运气旋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感觉。

  而是仿佛化为了实质。

  在他周身缓缓流淌。

  与这皇宫。

  与这汴梁。

  与这新生的陈朝国运紧密相连。

  他能“看到”那气旋的颜色更加深邃。

  范围更加广阔。

  其中蕴含的力量。

  也愈发磅礴。

  他回到崇政殿偏殿。

  屏退了左右。

  独自站在殿中。

  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与那清晰可见的进度条。

  67%。

  这意味着他向着下一个阶段。

  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虽然距离64倍的突破尚且遥远。

  但每一点进步。

  都让他感觉距离掌控自己与这个王朝的命运更近了一步。

  “陛下。”

  殿外传来钱贵压低的声音。

  “进来。”

  钱贵快步走入。

  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大典期间。

  巡察司在城西一处废弃的宅院中。

  发现了一些痕迹。”

  他递上一小块不起眼的、带着冰冷寒气的蓝色晶体碎屑。

  “是幽能晶矿的残留。

  现场有打斗和匆忙撤离的迹象。”

  “他们……似乎在大典期间。

  试图靠近皇城。

  但不知为何。

  又放弃了。”

  陈稳接过那碎屑。

  指尖传来一丝诡异的寒意。

  他目光微冷。

  “看来。”

  他缓缓说道。

  “有些人。

  即便是在朕登基的这一天。

  也不愿意让朕安宁。”

  “继续查。”

  “朕倒要看看。

  他们还能在这汴梁城中。

  躲藏多久。”

  登基大典的辉煌与喧嚣已然过去。

  但陈稳知道。

  隐藏在阴影下的战斗。

  从未停止。

  甚至。

  可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