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紧急征召-《上交时空门,我带华夏开发异世界》

  时间九点十分。

  凌峰和刘局再次乘坐黑色车队,一路畅通无阻地返回国安总部。

  在保卫等级极高的房间休息。

  按照李华部长所讲,他的安危、身体健康都必须时刻注意。

  好好睡一觉,明天上午参加一个高机密会议。

  入会人员全都是今晚从全国各地紧急接来的各权威专家和教授。

  以及军方还有各保密单位都会参加。

  汇集全国最精英的队伍,制定对时空门背后世界的开发计划。

  夜色渐深。

  忙碌一天的人们慢慢进入睡梦中。

  城市里的喧嚣散尽,归于寂静。

  但此刻整个华国如同一台无比精密的机器,于无声中全力运转。

  华清大学北苑。

  这里是众多华清教授和教师居住区。

  门口长条形的护栏完全封闭,保安室内的保安昏昏欲睡。

  四周静夜无声。

  “沙沙沙!”

  就在这时,两辆军绿色军车,从远处快速驶来。

  停在护栏面前。

  一名身姿挺拔的年轻军官飞快下车。

  肩章两扛一星,少校军衔!

  他“砰砰”敲击保安室玻璃。

  异响骤起,正在打瞌睡的保安顿时一个激灵。

  正想牢骚几句,就看见门外站着好一位身着军装的军人,正严肃地看着他。

  再往后看,更是看到两辆如猛兽一样的军车。

  车牌挂着红字开头的【军】字。

  作为华清的保安,各项资格和能力自然有严格要求。

  他曾参加过市里武装部的民命训练,平常也是位军事发烧友,经常混迹各军事论坛。

  但丝毫看不出这是哪支部队。

  保安不敢再瞧,连忙站起身,按下控制按钮打开移动护栏。

  至于他们的目的,来历?

  以及来访登记?

  这是什么东西,保安表示统统不清楚,选择性忘记。

  一看这阵仗就知道事不小,他可不会不识趣地阻拦、盘问。

  见护栏打开,少校立刻返回军车。

  两辆军车开动,驶入北苑,按照确定地住址飞快驶去。

  14号独栋小洋楼。

  快到午夜,一层书房仍旧亮着灯。

  满头银发的陈知渊教授,戴着老花镜,伏案计算。

  桌面、地上,都是写满各种数学符号的稿纸。

  “知渊,时间不早了,该休息了。”老伴刘丽华端着一碗绿豆汤走进书房。

  “都60多岁的人了,不要总熬夜,注意身体啊。”

  陈知渊放下笔,叹气道;“唉,就因为60多岁了,日子过一天少一天,才要抓紧时间诶。”

  “谁让我的研究就是空间和天体物理学;

  除了进行理论计算外,现实最先进的实验器材也不能验证空间尺度的物理假说。”

  如今理论物理界早就研究到宇宙、多元宇宙、弦理论等宏大尺度上。

  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假说和猜想。

  受限于现在的科技水平,根本没有任何验证的机会和手段。

  陈知渊教授作为国内理论空间物理的权威,研究的课题正是与空间扰动有关。

  寄希望于通过精密的数学计算和物理模型,获得检验到空间力量的方程式。

  他今年68了,很快就要进入古稀之年。

  大脑只会越来越迟钝,精力也会一步步衰退。

  如果不抓紧时间。恐怕临死那一刻都不能成功达成这小小的空间梦想。

  刘丽华放下绿豆汤,将一件薄衫搭在他肩头;

  “夜深了,不要着凉。”

  她看了眼桌面上密密麻麻的稿纸,心中叹气,知道劝不动自己这个老伴。

  “记得把绿豆汤喝了,累了就早点睡,不要硬熬;

  明天早上小王会回来看你,可别起不来,让人看笑话。”

  “知道了。”

  陈知渊应和一声,囫囵吞枣地吃完绿豆汤,提醒道:

  “你身体一直不好,早点去睡,不用担心我。”

  说完继续埋头计算。

  刘丽华点点头,拿起空碗。

  还没走出书房,就听到“咚咚”地敲门声传来。

  “嗯?”

  陈知渊抬头:“这么晚了,谁会来?”

  他连忙起身;“丽华,我去开门。”

  随即放下搭在肩头的衣物,走出书房。

  咔嚓!

  门把手转动,陈知渊打开房门。

  一脸疑惑地看着一身军装的少校。

  “同志,你这是?”

  都这么晚了,怎么还会有军人找上门来。

  “陈教授您好。”少校很正式地敬了个军礼:

  “我谨代表国家,现特向您发出征召令,邀请您去西山基地。”

  “征召令?”陈知渊愣在原地。

  这三个字陌生又熟悉。

  那段艰苦岁月,他的好友、前辈曾被征召过。

  隐姓埋名,参加一项项高度机密的国家工程计划。

  他曾经羡慕过,也想加入其中。

  但自己所学的空间物理学,实在是太不接地气。

  既不能研究武器,也不能落地为国家解决一项项急需攻关的问题。

  好似永远都飘在天上,永远都只能在纸面上计算、猜测,无法实用。

  陈知渊忐忑道:“这位同志,你确定没有弄错?

  我只是一个只会搞理论空间研究的,恐怕对国家帮不上忙。”

  总不能让他去搞空间吧......这又怎么可能。

  他很想加入其中,但又非常无力;

  正因为他是搞这方面的,才深切知道这东西落地有多遥不可及。

  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耽误国家大事,那就真是罪过了。

  “陈知渊教授,我们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少校递过一张盖着鲜艳红印的征召文件:

  “您看,上面的征召姓名、年龄,研究方向等,都确定是陈教授您。”

  “没有任何错漏。”

  “是......的确是.....”陈知渊颤抖地手接过文件,仔仔细细地看过每一行字。

  上面所列的信息,清晰地表明征召对象就是他。

  他终于放下心来,眼中浮现泪光。

  同样的征召令,他终于等到这一天。

  自己这一生所学,终于能发挥真正的用处,能有帮到国家的一天。

  当初好友年轻而去,年老而回。

  半年前,浑身病痛的躺在病床上,明明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但眼里有着他看不懂的光彩。

  “知渊,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消失的这几十年。

  看到国家因为我研究的东西而前进一小步,哪怕只是一小步!

  我都热血沸腾,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我终于踏上了和先辈们一样的道路,不负这一身所学,不负这一生信仰;

  由此作为我的墓志铭,此生无憾,这辈子总算没白来。”

  陈知渊想起好友临终前的亢奋,用力地抓住自己的手。

  热情饱满地述说自己最真挚的情感,丝毫看不到对将死的恐惧。

  其精神和信仰,早已超脱死亡。

  那一刻,陈知渊心痛好友的将死,又羡慕他的经历。

  对于他们这些知识分子来说。

  一生最高的成就不是金钱、物质等财富。

  而是依靠这身学识达成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是超越生死的精神追求。

  好友达到了,而他却没有。

  本以为此生都不可能有,没想到现在却迎来等待一生的机会。

  陈知渊珍而重之的收起文件,郑重道:

  “同志,我接受征召!”

  身后,老伴刘丽华默默看着他,支持他的决定。

  只是眼泪却难以控制地流过脸颊。

  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又或者......

  刘丽华不敢去想最坏的结果,檫干眼泪转身帮老伴收拾衣物。

  这一刻,寂静的夜晚。

  相同的一幕,在全国各地同步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