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海域的死寂被远远抛在身后,萧玦驾驭着残存的力量,循着“寂灭之锋”那微弱的星光指引,穿越重重迷雾与混乱的时空褶皱。怀中玉玺内那搏动的光点,如同暗夜中的灯塔,支撑着他近乎枯竭的意志与身体。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晦暗的视野尽头,终于出现了一片熟悉的海岸线轮廓,以及更远处那巍峨连绵的城郭——大雍,他阔别已久的故土,他与薇薇誓死守护的江山!
然而,近乡情怯之外,更有一股凝重的气氛扑面而来。沿海的渔村码头上,不见往日繁忙,反而多了许多巡逻的、面带肃杀之气的官兵。天空中,偶尔有隶属不同势力的信鸽与鹞鹰疾驰而过,划破沉闷的空气。
“寂灭之锋”的星光指引到了此处,已微弱至几乎消散,最终彻底隐没,仿佛完成了某种使命,剑身恢复古朴,只是那龙口吞珠的浮雕深处,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灵韵。
萧玦收敛气息,在远离官道的一处僻静海湾登陆。他须发依旧霜白,面容因连番大战与心力交瘁而显得沧桑,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在踏上故土的那一刻,已重新燃起了属于摄政王的锐利与沉静。
他需要尽快了解京城现状!薇薇沉睡的灵胎需要最安全的环境和最充沛的资源滋养,他必须立刻掌控局面!
稍作易容,萧玦如同鬼魅般潜入附近城镇。无需刻意打听,茶馆酒肆间,百姓们压抑而兴奋的议论声,已足够他拼凑出大致轮廓。
“听说了吗?太庙金龙睁眼,祥瑞降世都一个多月了!”
“可不是!金光冲霄那晚,我家娃都吓哭了!”
“可陛下和摄政王迟迟未归,朝中几位王爷和国公爷,最近走动得可频繁了……”
“嘘!慎言!不要脑袋了?”
太庙金龙睁眼?祥瑞?
萧玦心中一动,立刻联想到离京前玉玺的哀鸣与异动,以及……怀中这枚正与太庙隐隐共鸣的玉玺!难道这异象,与薇薇的灵胎有关?
他不动声色,继续探听。
“唉,要说也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女帝陛下与摄政王同时失踪这么久,难免有人起了心思……”
“我听说,以端王、肃国公为首,已经三次联名上书内阁,请求暂立监国了!”
“监国?立谁?太上皇年幼,宗室里……怕是要乱啊!”
端王?肃国公?萧玦眼底寒光一闪。这两个,一个是先帝堂弟,素来以贤王自居,却暗中结交党羽;另一个是世袭罔替的老牌勋贵,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他们跳出来,绝不意外。
看来,他离开的这段时间,某些潜藏的牛鬼蛇神,终于按捺不住了。
必须立刻回京!
---
是夜,一道隐秘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苍鹰,悄无声息地越过京城高大的城墙,避开一队队明显加强了巡逻的禁军,直奔皇城核心——紫宸殿。
殿内,烛火通明。以内阁首辅杨文渊为首的几位重臣,正聚在一起,人人面带忧色,对着堆积如山的奏章低声商议。萧玦与萧薇不在,朝政重担几乎全压在他们身上,尤其是近来宗室勋贵频频施压,更让他们心力交瘁。
忽然,殿门被无声推开。
众人警觉抬头,待看清来人那熟悉的、尽管沧桑却依旧挺拔的身影,以及那刺目的霜发时,皆是大惊失色,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狂喜!
“王……王爷?!”
“摄政王!您……您回来了?!”
“陛下呢?陛下可安好?”
萧玦目光扫过这些忠心耿耿的老臣,微微颔首,声音带着一丝久违的沙哑与不容置疑的威严:“本王回来了。陛下……暂无性命之忧,但需静养,短期内无法理政。”
他简单一语带过萧薇的情况,目光锐利地看向杨文渊:“杨阁老,将本王离京后,尤其是太庙异象以来,朝中所有动向,巨细靡遗,报与我知。”
杨文渊强压下激动,连忙将端王、肃国公等人如何借祥瑞造势,如何串联朝臣,如何步步紧逼要求立监国,乃至最近开始隐隐质疑女帝与摄政王是否能安然归来等行径,快速禀明。
“端王昨日甚至暗示,若陛下与王爷……他便当仁不让,以宗室长辈身份,暂摄国政,以安民心。”杨文渊忧心忡忡地补充道。
“以安民心?”萧玦冷笑一声,那笑声中的寒意让殿内温度都仿佛降了几分,“怕是恨不得本王与陛下永远回不来才好。”
他略一沉吟,立刻下达一连串命令:
“即刻起,封锁本王归来之消息。”
“密令京畿大营、禁军各部,一级戒备,没有本王与内阁联合手谕,一兵一卒不得擅动。”
“令暗卫严密监控端王府、肃国公府及其党羽府邸,若有异动,先斩后奏!”
“明日大朝,本王……要亲自会会这些‘忠臣’!”
“是!”众臣精神大振,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立刻领命而去。
殿内重归寂静。
萧玦走到窗边,望向太庙的方向。怀中玉玺的搏动,与那个方向的共鸣似乎更强了一丝。他轻轻抚摸着胸口,低声道:“薇薇,你看,我们才离开多久,魑魅魍魉就都跳出来了。不过没关系,我会把他们……都清理干净。等你醒来,看到的,必是一个海晏河清的大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翌日,宣政殿大朝。
文武百官依序而入,不少人脸上带着或明或暗的揣测与期待。端王与肃国公站在队列前列,气定神闲,偶尔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然而,当那抹玄色身影,顶着满头霜发,面容冷峻,一步步踏上丹陛,在那空置已久的摄政王位傲然转身时,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
所有窃窃私语戛然而止,无数道目光,充满了震惊、骇然、以及难以言喻的恐惧,齐刷刷地聚焦在那人身上!
端王脸上的从容瞬间僵住,肃国公更是瞳孔猛缩,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他……他怎么回来了?!不是说他早已葬身南洋了吗?!
萧玦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缓缓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端王与肃国公身上,唇角勾起一抹毫无温度的弧度。
“本王不在这些时日,听闻朝中诸位,忧心国事,甚是操劳。”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千钧重压,“尤其是端王叔、肃国公,为‘国’‘民’请命,欲立监国,真是……辛苦了。”
端王脸色一阵青白,强自镇定,干笑一声:“摄政王言重了,本王与肃国公亦是心系社稷,毕竟陛下与您久无音讯,国本动摇,人心惶惶啊……”
“哦?”萧玦挑眉,打断了他,“陛下与本王的行踪,何时需要向尔等一一禀报了?”
他一步踏前,周身那历经血火淬炼、更融合了寂灭之锋一丝意境的恐怖威压轰然散开,如同无形的山岳,狠狠压向端王与肃国公!
“还是说,你们已经认定,陛下与本王……回不来了?”
“噗通!”
肃国公修为稍弱,竟承受不住这股威压,直接双膝一软,瘫跪在地!端王也是脸色煞白,汗出如浆,身形摇摇欲坠,连话都说不出来!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无一人敢出声!
萧玦冷冷地看着他们,如同看着两只蝼蚁。
“监国之事,休要再提。陛下安好,只是需要静养。在此期间,朝政由本王与内阁共决,若有不服者……”
他顿了顿,目光如冰刃般刮过每一个人的脸。
“——杀、无、赦!”
三个字,带着凛冽的杀意与不容置疑的权威,彻底奠定了朝局!
退朝后,萧玦无视那些或敬畏或恐惧的目光,径直走向太庙。他怀中的玉玺,此刻搏动得愈发有力,与太庙深处那金龙雕像的共鸣,几乎清晰可闻。
他有种强烈的预感,太庙的秘密,或许关系着薇薇灵胎复苏的关键!
当他踏入太庙主殿,屏退左右,独自站在那尊睁开了丝丝龙目的金龙雕像前时,怀中玉玺自主悬浮而起,散发出柔和的金白光辉!
而那金龙雕像的龙目之中,也投射出一道凝练的金光,与玉玺光辉交融!
下一刻,萧玦的意识,仿佛被拉入了一个奇异的金色空间!
空间内,无数金色的光流如同血脉般交织流淌,汇聚向中心一点——那里,一枚刻着“瑞贤”二字的温润玉佩,正静静悬浮,而玉佩上方,一个极其微小的、由金光构成的婴儿虚影,正蜷缩着,安然沉睡。那虚影的眉眼,依稀有着萧薇的影子!
这是……太庙积聚的国运龙气,在以某种方式,滋养薇薇的灵胎?!
就在萧玦心中狂震,试图更靠近观察时——
“报——!!!”
一声急促惊慌的呼喊,强行将他的意识拉回了现实!
一名暗卫踉跄冲入太庙,脸色惨白如纸:
“王爷!不好了!宗人府秘报,端王……端王他昨夜回府后,召集死士,并且……并且暗中联络了北境狄戎残部,意图……意图里应外合,逼宫作乱!时间就定在……今夜子时!”
萧玦眼中寒光爆射!
果然狗急跳墙了!
他看了一眼那与玉玺共鸣的金龙雕像,又感受了一下怀中灵胎平稳的搏动。
很好。
正好,用这些叛臣贼子的血,来庆祝本王的归来,也作为……唤醒你的第一份祭礼!
他转身,大步走出太庙,玄色王袍在风中猎猎作响,杀气凛冽如严冬。
“传令!按计划行事!今夜,本王要这京城,再换新天!”
(未完待续)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晦暗的视野尽头,终于出现了一片熟悉的海岸线轮廓,以及更远处那巍峨连绵的城郭——大雍,他阔别已久的故土,他与薇薇誓死守护的江山!
然而,近乡情怯之外,更有一股凝重的气氛扑面而来。沿海的渔村码头上,不见往日繁忙,反而多了许多巡逻的、面带肃杀之气的官兵。天空中,偶尔有隶属不同势力的信鸽与鹞鹰疾驰而过,划破沉闷的空气。
“寂灭之锋”的星光指引到了此处,已微弱至几乎消散,最终彻底隐没,仿佛完成了某种使命,剑身恢复古朴,只是那龙口吞珠的浮雕深处,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灵韵。
萧玦收敛气息,在远离官道的一处僻静海湾登陆。他须发依旧霜白,面容因连番大战与心力交瘁而显得沧桑,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在踏上故土的那一刻,已重新燃起了属于摄政王的锐利与沉静。
他需要尽快了解京城现状!薇薇沉睡的灵胎需要最安全的环境和最充沛的资源滋养,他必须立刻掌控局面!
稍作易容,萧玦如同鬼魅般潜入附近城镇。无需刻意打听,茶馆酒肆间,百姓们压抑而兴奋的议论声,已足够他拼凑出大致轮廓。
“听说了吗?太庙金龙睁眼,祥瑞降世都一个多月了!”
“可不是!金光冲霄那晚,我家娃都吓哭了!”
“可陛下和摄政王迟迟未归,朝中几位王爷和国公爷,最近走动得可频繁了……”
“嘘!慎言!不要脑袋了?”
太庙金龙睁眼?祥瑞?
萧玦心中一动,立刻联想到离京前玉玺的哀鸣与异动,以及……怀中这枚正与太庙隐隐共鸣的玉玺!难道这异象,与薇薇的灵胎有关?
他不动声色,继续探听。
“唉,要说也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女帝陛下与摄政王同时失踪这么久,难免有人起了心思……”
“我听说,以端王、肃国公为首,已经三次联名上书内阁,请求暂立监国了!”
“监国?立谁?太上皇年幼,宗室里……怕是要乱啊!”
端王?肃国公?萧玦眼底寒光一闪。这两个,一个是先帝堂弟,素来以贤王自居,却暗中结交党羽;另一个是世袭罔替的老牌勋贵,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他们跳出来,绝不意外。
看来,他离开的这段时间,某些潜藏的牛鬼蛇神,终于按捺不住了。
必须立刻回京!
---
是夜,一道隐秘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苍鹰,悄无声息地越过京城高大的城墙,避开一队队明显加强了巡逻的禁军,直奔皇城核心——紫宸殿。
殿内,烛火通明。以内阁首辅杨文渊为首的几位重臣,正聚在一起,人人面带忧色,对着堆积如山的奏章低声商议。萧玦与萧薇不在,朝政重担几乎全压在他们身上,尤其是近来宗室勋贵频频施压,更让他们心力交瘁。
忽然,殿门被无声推开。
众人警觉抬头,待看清来人那熟悉的、尽管沧桑却依旧挺拔的身影,以及那刺目的霜发时,皆是大惊失色,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狂喜!
“王……王爷?!”
“摄政王!您……您回来了?!”
“陛下呢?陛下可安好?”
萧玦目光扫过这些忠心耿耿的老臣,微微颔首,声音带着一丝久违的沙哑与不容置疑的威严:“本王回来了。陛下……暂无性命之忧,但需静养,短期内无法理政。”
他简单一语带过萧薇的情况,目光锐利地看向杨文渊:“杨阁老,将本王离京后,尤其是太庙异象以来,朝中所有动向,巨细靡遗,报与我知。”
杨文渊强压下激动,连忙将端王、肃国公等人如何借祥瑞造势,如何串联朝臣,如何步步紧逼要求立监国,乃至最近开始隐隐质疑女帝与摄政王是否能安然归来等行径,快速禀明。
“端王昨日甚至暗示,若陛下与王爷……他便当仁不让,以宗室长辈身份,暂摄国政,以安民心。”杨文渊忧心忡忡地补充道。
“以安民心?”萧玦冷笑一声,那笑声中的寒意让殿内温度都仿佛降了几分,“怕是恨不得本王与陛下永远回不来才好。”
他略一沉吟,立刻下达一连串命令:
“即刻起,封锁本王归来之消息。”
“密令京畿大营、禁军各部,一级戒备,没有本王与内阁联合手谕,一兵一卒不得擅动。”
“令暗卫严密监控端王府、肃国公府及其党羽府邸,若有异动,先斩后奏!”
“明日大朝,本王……要亲自会会这些‘忠臣’!”
“是!”众臣精神大振,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立刻领命而去。
殿内重归寂静。
萧玦走到窗边,望向太庙的方向。怀中玉玺的搏动,与那个方向的共鸣似乎更强了一丝。他轻轻抚摸着胸口,低声道:“薇薇,你看,我们才离开多久,魑魅魍魉就都跳出来了。不过没关系,我会把他们……都清理干净。等你醒来,看到的,必是一个海晏河清的大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翌日,宣政殿大朝。
文武百官依序而入,不少人脸上带着或明或暗的揣测与期待。端王与肃国公站在队列前列,气定神闲,偶尔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然而,当那抹玄色身影,顶着满头霜发,面容冷峻,一步步踏上丹陛,在那空置已久的摄政王位傲然转身时,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
所有窃窃私语戛然而止,无数道目光,充满了震惊、骇然、以及难以言喻的恐惧,齐刷刷地聚焦在那人身上!
端王脸上的从容瞬间僵住,肃国公更是瞳孔猛缩,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他……他怎么回来了?!不是说他早已葬身南洋了吗?!
萧玦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缓缓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端王与肃国公身上,唇角勾起一抹毫无温度的弧度。
“本王不在这些时日,听闻朝中诸位,忧心国事,甚是操劳。”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千钧重压,“尤其是端王叔、肃国公,为‘国’‘民’请命,欲立监国,真是……辛苦了。”
端王脸色一阵青白,强自镇定,干笑一声:“摄政王言重了,本王与肃国公亦是心系社稷,毕竟陛下与您久无音讯,国本动摇,人心惶惶啊……”
“哦?”萧玦挑眉,打断了他,“陛下与本王的行踪,何时需要向尔等一一禀报了?”
他一步踏前,周身那历经血火淬炼、更融合了寂灭之锋一丝意境的恐怖威压轰然散开,如同无形的山岳,狠狠压向端王与肃国公!
“还是说,你们已经认定,陛下与本王……回不来了?”
“噗通!”
肃国公修为稍弱,竟承受不住这股威压,直接双膝一软,瘫跪在地!端王也是脸色煞白,汗出如浆,身形摇摇欲坠,连话都说不出来!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无一人敢出声!
萧玦冷冷地看着他们,如同看着两只蝼蚁。
“监国之事,休要再提。陛下安好,只是需要静养。在此期间,朝政由本王与内阁共决,若有不服者……”
他顿了顿,目光如冰刃般刮过每一个人的脸。
“——杀、无、赦!”
三个字,带着凛冽的杀意与不容置疑的权威,彻底奠定了朝局!
退朝后,萧玦无视那些或敬畏或恐惧的目光,径直走向太庙。他怀中的玉玺,此刻搏动得愈发有力,与太庙深处那金龙雕像的共鸣,几乎清晰可闻。
他有种强烈的预感,太庙的秘密,或许关系着薇薇灵胎复苏的关键!
当他踏入太庙主殿,屏退左右,独自站在那尊睁开了丝丝龙目的金龙雕像前时,怀中玉玺自主悬浮而起,散发出柔和的金白光辉!
而那金龙雕像的龙目之中,也投射出一道凝练的金光,与玉玺光辉交融!
下一刻,萧玦的意识,仿佛被拉入了一个奇异的金色空间!
空间内,无数金色的光流如同血脉般交织流淌,汇聚向中心一点——那里,一枚刻着“瑞贤”二字的温润玉佩,正静静悬浮,而玉佩上方,一个极其微小的、由金光构成的婴儿虚影,正蜷缩着,安然沉睡。那虚影的眉眼,依稀有着萧薇的影子!
这是……太庙积聚的国运龙气,在以某种方式,滋养薇薇的灵胎?!
就在萧玦心中狂震,试图更靠近观察时——
“报——!!!”
一声急促惊慌的呼喊,强行将他的意识拉回了现实!
一名暗卫踉跄冲入太庙,脸色惨白如纸:
“王爷!不好了!宗人府秘报,端王……端王他昨夜回府后,召集死士,并且……并且暗中联络了北境狄戎残部,意图……意图里应外合,逼宫作乱!时间就定在……今夜子时!”
萧玦眼中寒光爆射!
果然狗急跳墙了!
他看了一眼那与玉玺共鸣的金龙雕像,又感受了一下怀中灵胎平稳的搏动。
很好。
正好,用这些叛臣贼子的血,来庆祝本王的归来,也作为……唤醒你的第一份祭礼!
他转身,大步走出太庙,玄色王袍在风中猎猎作响,杀气凛冽如严冬。
“传令!按计划行事!今夜,本王要这京城,再换新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