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扭转乾坤-《双星临世:天命凰妃》

  往日里还算清净的街巷,今日却被挤得水泄不通。

  百姓们举着褪色的布条,有的写着“求神医解惑”,

  有的画着简易的药草图案,踮着脚朝着府门内张望,喧闹声几乎要盖过远处鼓楼的钟声。

  汀兰院的梳妆台前,苏芷依正对着铜镜细细描眉,她特意选了一支浅褐色的眉笔,

  将眉峰画得柔和些,又在眼角轻扫了一层淡粉,

  让原本略显锐利的眼神多了几分楚楚可怜的脆弱感。

  “小姐,外面的人越来越多了,御史台的李大人、礼部的王侍郎,还有之前求过药的张夫人、刘夫人都到了,

  瑶光阁的人也传来消息,说安排的‘街坊’已经混在人群里,就等您出去了。”

  翠儿捧着一件月白色的素面襦裙走进来,声音带着几分抑制不住的紧张,

  指尖都在微微发抖,

  “只是……万一有人追问王三的下落,或者质疑古籍的来历,我们该怎么办?”

  苏芷依放下眉笔,对着铜镜里的自己扯出一抹冷笑,随即又快速换上担忧的神情:

  “怕什么?王夏早就死无对证,那本古籍是顾阁主亲自让人伪造的,纸页做旧的痕迹、墨迹的年代感,连太医院的老顽固都未必能辨出真假。

  至于追问,你忘了我们排练好的台词?只要我哭得够真,说得够惨,那些百姓只会同情我,哪里还会想到质疑?”

  她站起身,任由翠儿为自己系上襦裙的腰带,目光落在镜中那张“柔弱无辜”的脸上,心中早已盘算好每一步。

  今日这场戏,不仅要洗白自己,还要将沈昭阳的功劳分走一半,让所有人都知道,她苏芷依才是那个“迷途知返、拯救百姓”的功臣。

  走出汀兰院时,苏府前院已经站满了人。

  管家领着官员们坐在临时搭建的凉棚下,几位贵妇正拿着帕子小声议论,眼神时不时瞟向府门方向;

  凉棚外,百姓们挤得水泄不通,有的踮着脚往前凑,有的举着孩子让孩子看得更清楚,还有的对着府内高声呼喊:

  “苏姑娘,您快出来吧!我们相信您是好人!”

  苏芷依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表情,缓缓从月洞门后走出来。

  她没有像往常那样挺胸抬头,而是微微低着头,双手交握在身前,裙摆随着脚步轻轻晃动,看起来既紧张又无助。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有好奇,有质疑,也有几分期待。

  “苏姑娘,你可知罪?”

  御史台的李大人率先开口,他身着青色官服,表情严肃,目光锐利地盯着苏芷依,

  “近日有传言说,你配制的防疫汤中含有毒草,导致多人出现心悸、癫狂之症,此事是否属实?”

  李大人的话像一颗石子,瞬间在人群中激起涟漪。

  “什么?防疫汤是毒药?”

  “我娘前几天还喝了,不会有事吧?”

  议论声越来越大,原本对苏芷依抱有期待的百姓,脸上渐渐露出恐慌。

  苏芷依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蓄满泪水,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滚落,砸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她“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那本泛黄的《本草拾遗》,声音带着哭腔,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前院:

  “各位乡亲父老,各位大人,臣女有罪!臣女糊涂!

  竟被神医谷的奸人蒙蔽,差点害了大家的性命!今日臣女站在这里,就是要向所有人坦白,向所有被我连累的百姓谢罪!”

  她的举动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凉棚下的贵妇们互相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讶;

  百姓们的议论声也停了下来,纷纷看着跪在地上的苏芷依,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苏芷依抹了抹眼泪,声音哽咽,

  “当时神医谷的一个叫王夏的人找到我,说只要我按照他给的药方配制防疫汤,就能保我苏家上下平安。

  他还说,这药方是太医院的秘传,能快速缓解瘟疫症状,我一时糊涂,又担心家人安危,就信了他的鬼话。”

  她翻开《本草拾遗》,翻到记载“噬心草”的那一页,高高举起,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直到三天前,我在整理先师留下的医书时,偶然发现了这本古籍。

  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噬心草,性烈,短期振元气,长期蚀心脉,服之逾月,必癫狂’!

  我这才知道,王夏给我的药方里,竟掺了这种毒草!我当时吓得浑身发抖,连夜对照古籍,

  才找到能替代噬心草的‘清心兰’,配制出了真正安全的防疫药方!”

  说着,她从袖中取出一张写满字迹的宣纸,双手递给李大人,语气诚恳到了极点:

  “这就是改良后的药方,臣女愿意将它公之于众,分文不取,免费提供给所有百姓。

  之前喝过防疫汤的乡亲,只要按此方服用三日,就能缓解噬心草的毒性。

  臣女知道,再多的道歉也弥补不了之前的过错,

  但求各位大人、乡亲能给臣女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我用医术弥补我的罪孽!”

  人群中,几个穿着粗布衣、看似普通百姓的人突然高声喊道:

  “苏姑娘也是被胁迫的!她能及时醒悟,还献出药方,已经很不容易了!”

  “是啊!谁还没犯过错呢?只要能治好我们,我们就原谅她!”

  “苏姑娘是好人,都是那个王夏的错!”

  这几声呼喊像是信号,瞬间点燃了百姓们的情绪。

  尤其是那些之前喝过防疫汤、此刻正担心自己身体的人,更是纷纷附和:

  “我们相信苏姑娘!”

  “只要能解毒,我们不怪你!”

  “快把药方给我们吧,我娘还在家等着呢!”

  凉棚下的张夫人也站起身,走到苏芷依身边,伸手将她扶起,对着众人说道:

  “各位乡亲有所不知,苏姑娘这些日子一直很自责,日夜都在研究解毒的方法,连饭都顾不上吃。

  她一个弱女子,被瑶光阁胁迫,也是身不由己,我们应该给她一个机会。”

  刘夫人也连忙附和:

  “是啊!之前我家老爷喝了防疫汤,确实有些心慌,

  苏姑娘知道后,立刻送来了缓解的草药,还反复叮嘱注意事项,可见她是真心想弥补过错。”

  李大人接过苏芷依递来的药方,仔细看了看,又递给身边随行的太医。

  太医展开药方,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药材。

  清心兰、茯苓、百合、甘草,与沈昭阳几日前提交给太医院的改良药方核心成分几乎一致,只是部分药材的剂量略有调整。

  他皱了皱眉,抬头看向苏芷依,眼中满是疑惑:

  “苏姑娘,你这药方……与昭阳公主的改良药方颇为相似,不知你是如何想到的?”

  苏芷依心中一紧,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悔恨”的表情,语气带着几分恭敬:

  “回太医的话,臣女也是在古籍中看到清心兰的配伍方法,才配制出此方。

  想必公主殿下也是博览医书,才与臣女想到了一处,这正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到“共同发现”上,既没有否认药方的相似性,又暗示自己并非抄袭,反而显得坦荡。

  太医还想再问,却被李大人用眼神制止了。

  李大人看着眼前情绪激动的百姓,又看了看手中的药方,心中明白,此刻不是纠结药方来源的时候。

  百姓们最关心的是能否解毒,只要药方有效,是谁先发现的,反而没那么重要。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众人说道:

  “既然苏姑娘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且献出了解毒药方,本官认为,应当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后续太医院会根据此方,大规模熬制药剂,免费发放给百姓,确保大家的安全。”

  李大人的话一说完,人群中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百姓们围着苏芷依,有的向她道谢,有的询问服药的注意事项,还有的甚至要给她磕头,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苏芷依站在人群中央,脸上挂着“感激”的笑容,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第一步,成功了。

  翠儿适时地递上一杯温水,苏芷依接过,小口喝了几口,对着众人再次深深鞠躬:

  “多谢各位乡亲、各位大人的谅解。

  臣女在此发誓,今后定会潜心研究医术,

  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绝不再受奸人蒙蔽,用余生来弥补今日的过错!”

  夕阳的余晖洒在苏芷依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光。

  她站在人前,眼眶微红,泪珠还挂在睫毛上,那副“悔恨交加、迷途知返”的模样,让不少百姓都心生同情。

  有人甚至开始私下议论,说沈昭阳不过是运气好,真正厉害的还是苏芷依,能在短时间内发现错误并改正,还献出药方,实在难得。

  苏芷依听着这些议论,心中越发得意。

  她知道,自己已经成功扭转了舆论,重新获得了部分百姓的信任。

  接下来,她只需再“做些实事”,比如亲自去隔离营送药,或者为达官显贵诊治,就能彻底洗白自己,

  甚至超越沈昭阳,成为京城百姓心中真正的“救世神医”。

  人群渐渐散去,官员和贵妇们也陆续离开,苏芷依在翠儿的搀扶下,缓缓走回汀兰院。

  关上房门的瞬间,她脸上的“柔弱”和“悔恨”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野心和算计。

  她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皇宫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沈昭阳,你以为你赢了吗?这京城的舞台,终究还是我的。”

  窗外的风越来越大,卷起地上的落叶,像是在为这场精心策划的“醒悟”,奏响虚伪的赞歌。

  而远在城外隔离营的沈昭阳,还不知道自己辛苦改良的药方,竟成了苏芷依洗白自己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