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药气弥漫,檀香也掩不住那股垂死的气息。
朱由检跪在天启帝榻前,握着皇兄枯瘦如柴的手,泪水涟涟。这不是伪装,看着这个年仅二十二岁便生命垂危的年轻人,他心中涌起真实的悲哀。无论历史上如何评价天启皇帝,此刻的他只是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一个未能尽享人生的兄长。
“皇兄…由检在此…”他声音哽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一个少年弟弟应有的悲痛与无助。
天启帝眼皮颤动,却终究没能睁开,只从干裂的唇间溢出一丝几不可闻的呻吟。旁边的御医轻轻摇头,示意信王陛下已无力回应。
魏忠贤站在不远处,鹰隼般的目光紧盯着朱由检的每个表情。朱由检能感受到那审视的视线,如同实质般刺在背上。他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加悲戚,甚至因过度悲伤而身体微晃,险些栽倒。
“王爷保重!”一旁侍立的王体假意上前搀扶。
朱由检借势起身,用袖口拭泪,声音微弱:“孤…孤心中悲痛,欲往偏殿稍歇…”
魏忠贤使了个眼色,两个小太监立即上前:“奴婢伺候王爷。”
朱由检心中明镜似的,这分明是监视。他故作顺从,由二人搀扶着走出寝殿。行至廊下,他忽然停步,似想起什么,转头轻声问道:“皇嫂可在宫中?孤当去问安。”
小太监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回道:“懿安皇后居于慈庆宫,只是…”
“只是什么?”朱由检眉头微蹙。
“厂公有令,非常时期,各宫娘娘不宜多见外客。”那小太监低声道,语气恭敬却坚定。
朱由检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恍然与委屈:“原是厂公之意…但孤与皇嫂问安,叙家人之情,应无不妥吧?”他故意将魏忠贤的指令轻轻拨开,既不直接对抗,又坚持己见。
两个太监一时语塞。信王毕竟是王爷,天启帝唯一的弟弟,将来极有可能继承大统,他们不敢过于强硬。
朱由检不等他们回应,已迈步向慈庆宫方向走去。两名太监只得紧随其后,一人悄悄使眼色,让同伴速去禀报魏忠贤。
慈庆宫与前朝后宫的喧嚣截然不同,这里宁静得仿佛时光停滞。朱由检步入宫门,只见庭院内菊花开得正盛,金灿灿一片,与宫中压抑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懿安皇后张嫣正坐在亭中,面前摆着一局残棋。见朱由检到来,她微微颔首,屏退了左右。
“由检见过皇嫂。”朱由检恭敬行礼。
张嫣抬手示意他起身,目光扫过他身后的两个太监,淡淡道:“你二人且到门外等候,本宫与信王有话要说。”
那语气平和却自带威严,两个太监不敢违抗,只得躬身退至宫门外。
待亭中只剩二人,张嫣才仔细打量朱由检,轻声道:“皇上情况如何?”
朱由检摇头,面色沉痛:“恐…恐不久矣。”
张嫣闭目片刻,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她伸手轻抚棋盘上的棋子,声音几不可闻:“宫中耳目众多,魏公公已掌控禁廷。昨日,乾清宫侍卫统领被换,新来的乃是田尔耕心腹。”
朱由检心中一震。田尔耕是魏忠贤的义子,掌管锦衣卫,心狠手辣。这一变动意味深远。
“皇嫂可知换了多少人?”他也压低声音,目光落在棋盘上,仿佛二人正在讨论棋局。
张嫣移动一枚“炮”棋,声音如蜻蜓点水:“不下二十人。西华门、东华门守卫也已更替。如今能自由出入的,唯有魏公公的手令。”
朱由检指尖微颤。这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魏忠贤显然已在为天启驾崩后的权力交接做准备,甚至可能有意阻挠他顺利继位。
“皇嫂宫中可还安全?”他关切地问。
张嫣嘴角掠过一丝苦笑:“慈庆宫尚好,他们还不至于明目张胆到本宫这里撒野。但…”她轻轻推过一枚“相”棋,“宫内多有忠义之士,苦无主心骨。”
朱由检会议。张嫣在暗示宫中有反对魏忠贤的力量,但需要有人牵头。
“皇嫂可知王承恩?”朱由检忽然问出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张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平静:“可是那个因顶撞客氏而被贬至惜薪司的小太监?”
朱由检点头。王承恩是历史上崇祯皇帝最忠诚的太监,最终陪他一起自缢于煤山。朱由检早已通过方正化暗中观察此人多时,知其虽地位卑微,却正直可靠。
“惜薪司管各宫柴炭供应,出入方便。”朱由检若有所指地说。
张嫣是何等聪慧之人,立即明白其中含义。惜薪司负责宫中燃料供应,每日往来各宫,是最不引人注意却又能够畅通无阻的差事。
“本宫明日便觉宫中寒冷,需添炭火。”张嫣淡淡道,已然应允协助联系王承恩。
朱由检心中稍安,又道:“皇嫂可知英国公近日可好?”
张嫣目光微凝,明白朱由检是在问勋贵集团的态度。英国公张维贤是勋贵之首,他的立场至关重要。
“英国公夫人前日入宫问安,提及国公爷近来足疾复发,闭门谢客。”张嫣边说边移动一枚“马”棋,“但听说府上常有名医往来。”
朱由检心领神会。英国公称病不出是避祸之举,但仍在暗中活动(名医往来实为密客),这说明勋贵集团对魏忠贤专权不满,正在观望时机。
亭外秋风拂过,菊香淡淡。两个看似闲谈的人,却在棋局间完成了重要情报的交流。
朱由检忽然抬高声音,让远处的太监也能听见:“皇嫂这菊花开得真好,孤宫中也有几盆,却不及此间茂盛。”
张嫣会意,也扬声应道:“信王若
朱由检跪在天启帝榻前,握着皇兄枯瘦如柴的手,泪水涟涟。这不是伪装,看着这个年仅二十二岁便生命垂危的年轻人,他心中涌起真实的悲哀。无论历史上如何评价天启皇帝,此刻的他只是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一个未能尽享人生的兄长。
“皇兄…由检在此…”他声音哽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一个少年弟弟应有的悲痛与无助。
天启帝眼皮颤动,却终究没能睁开,只从干裂的唇间溢出一丝几不可闻的呻吟。旁边的御医轻轻摇头,示意信王陛下已无力回应。
魏忠贤站在不远处,鹰隼般的目光紧盯着朱由检的每个表情。朱由检能感受到那审视的视线,如同实质般刺在背上。他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加悲戚,甚至因过度悲伤而身体微晃,险些栽倒。
“王爷保重!”一旁侍立的王体假意上前搀扶。
朱由检借势起身,用袖口拭泪,声音微弱:“孤…孤心中悲痛,欲往偏殿稍歇…”
魏忠贤使了个眼色,两个小太监立即上前:“奴婢伺候王爷。”
朱由检心中明镜似的,这分明是监视。他故作顺从,由二人搀扶着走出寝殿。行至廊下,他忽然停步,似想起什么,转头轻声问道:“皇嫂可在宫中?孤当去问安。”
小太监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回道:“懿安皇后居于慈庆宫,只是…”
“只是什么?”朱由检眉头微蹙。
“厂公有令,非常时期,各宫娘娘不宜多见外客。”那小太监低声道,语气恭敬却坚定。
朱由检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恍然与委屈:“原是厂公之意…但孤与皇嫂问安,叙家人之情,应无不妥吧?”他故意将魏忠贤的指令轻轻拨开,既不直接对抗,又坚持己见。
两个太监一时语塞。信王毕竟是王爷,天启帝唯一的弟弟,将来极有可能继承大统,他们不敢过于强硬。
朱由检不等他们回应,已迈步向慈庆宫方向走去。两名太监只得紧随其后,一人悄悄使眼色,让同伴速去禀报魏忠贤。
慈庆宫与前朝后宫的喧嚣截然不同,这里宁静得仿佛时光停滞。朱由检步入宫门,只见庭院内菊花开得正盛,金灿灿一片,与宫中压抑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懿安皇后张嫣正坐在亭中,面前摆着一局残棋。见朱由检到来,她微微颔首,屏退了左右。
“由检见过皇嫂。”朱由检恭敬行礼。
张嫣抬手示意他起身,目光扫过他身后的两个太监,淡淡道:“你二人且到门外等候,本宫与信王有话要说。”
那语气平和却自带威严,两个太监不敢违抗,只得躬身退至宫门外。
待亭中只剩二人,张嫣才仔细打量朱由检,轻声道:“皇上情况如何?”
朱由检摇头,面色沉痛:“恐…恐不久矣。”
张嫣闭目片刻,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她伸手轻抚棋盘上的棋子,声音几不可闻:“宫中耳目众多,魏公公已掌控禁廷。昨日,乾清宫侍卫统领被换,新来的乃是田尔耕心腹。”
朱由检心中一震。田尔耕是魏忠贤的义子,掌管锦衣卫,心狠手辣。这一变动意味深远。
“皇嫂可知换了多少人?”他也压低声音,目光落在棋盘上,仿佛二人正在讨论棋局。
张嫣移动一枚“炮”棋,声音如蜻蜓点水:“不下二十人。西华门、东华门守卫也已更替。如今能自由出入的,唯有魏公公的手令。”
朱由检指尖微颤。这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魏忠贤显然已在为天启驾崩后的权力交接做准备,甚至可能有意阻挠他顺利继位。
“皇嫂宫中可还安全?”他关切地问。
张嫣嘴角掠过一丝苦笑:“慈庆宫尚好,他们还不至于明目张胆到本宫这里撒野。但…”她轻轻推过一枚“相”棋,“宫内多有忠义之士,苦无主心骨。”
朱由检会议。张嫣在暗示宫中有反对魏忠贤的力量,但需要有人牵头。
“皇嫂可知王承恩?”朱由检忽然问出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张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平静:“可是那个因顶撞客氏而被贬至惜薪司的小太监?”
朱由检点头。王承恩是历史上崇祯皇帝最忠诚的太监,最终陪他一起自缢于煤山。朱由检早已通过方正化暗中观察此人多时,知其虽地位卑微,却正直可靠。
“惜薪司管各宫柴炭供应,出入方便。”朱由检若有所指地说。
张嫣是何等聪慧之人,立即明白其中含义。惜薪司负责宫中燃料供应,每日往来各宫,是最不引人注意却又能够畅通无阻的差事。
“本宫明日便觉宫中寒冷,需添炭火。”张嫣淡淡道,已然应允协助联系王承恩。
朱由检心中稍安,又道:“皇嫂可知英国公近日可好?”
张嫣目光微凝,明白朱由检是在问勋贵集团的态度。英国公张维贤是勋贵之首,他的立场至关重要。
“英国公夫人前日入宫问安,提及国公爷近来足疾复发,闭门谢客。”张嫣边说边移动一枚“马”棋,“但听说府上常有名医往来。”
朱由检心领神会。英国公称病不出是避祸之举,但仍在暗中活动(名医往来实为密客),这说明勋贵集团对魏忠贤专权不满,正在观望时机。
亭外秋风拂过,菊香淡淡。两个看似闲谈的人,却在棋局间完成了重要情报的交流。
朱由检忽然抬高声音,让远处的太监也能听见:“皇嫂这菊花开得真好,孤宫中也有几盆,却不及此间茂盛。”
张嫣会意,也扬声应道:“信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