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游历山河还恩泽 广撒道种泽后人-《别叫我老祖,我只是个筑基修士》

  了却家族因果,向之礼心无挂碍,却并未立刻寻觅飞升之地。

  他深知,自身能达至今日境界,除却机缘努力,亦离不开灵界这片天地的养育与滋养。

  尤其是最终决战时,灵界本源赐予的三缕本源之气,更是助他稳固巅峰之境,此恩需还。

  如何还?非是简单留下几部功法庇护一隅,而是需福泽整个灵界,惠及万修,方能真正了结这番因果,令道心圆满无瑕。

  故而,他收敛起“东域守护”的赫赫威仪,化作一名普通的青袍老者,开始了漫长而随性的灵界游历。

  这一步,并非缩地成寸,而是实实在在地用双脚丈量山河,用心感受这片土地的呼吸。

  他首先去了极西之地的大漠荒原。

  此地灵气相对稀薄,环境恶劣,修士修行艰难,多以炼体为主。

  在一处风沙肆虐的绿洲坊市,他见到一群年轻体修,正为一部残缺的炼体功法争得面红耳赤,瓶颈难破。

  向之礼驻足旁观片刻,忽而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风沙与争吵:“气走‘足少阳胆经’,非是蛮冲,‘筋缩穴’当以柔劲缓缓透之,如大漠孤烟,直中带韧。”

  众体修一愣,回头见是一貌不惊人的老者,本欲呵斥,但下意识按照其言尝试运转气血,竟觉那困扰许久的关隘骤然松动!

  几人顿时大惊,知是遇到了高人,连忙恭敬请教。

  向之礼并未显露身份,只是就着那部残缺功法,将炼体术中关于淬炼筋骨、凝聚气血的诸多关窍,以最浅显直白的方式娓娓道来,更结合大漠环境,阐述了几种借助风沙砥砺肉身的巧妙法门。

  众体修听得如痴如醉,以往诸多谬误与不解豁然开朗。

  讲罢,不顾众人挽留,飘然而去,只在原地沙地上,留下几行更深奥的炼体诀要,以待有缘。

  随后,他北上至北境冰原。

  这里苦寒无比,修士多修炼冰系、水系功法,但传承往往不全,易生偏颇,导致经脉冻损。

  在一座冰晶洞府外,他见到一位白发老妪,正对着洞壁上一幅玄冰功法图苦苦思索,周身寒气紊乱,显然已走入岔路。

  向之礼悄然上前,指尖凝聚一丝温润心源之力,隔空点在其“关元穴”上,助其导正寒气,同时缓声道:“玄冰非死物,极寒之中,亦蕴一线生机。

  ‘至阴则阳生’,催动‘气海穴’时,当存此念,方不至自伤。”

  老妪浑身一震,紊乱寒气顿时归顺,困扰她百年的瓶颈竟瞬间突破!

  她激动回首,却只见风雪茫茫,哪还有人影?

  唯有那丝温润道韵与一句蕴含至理的话语萦绕心间,让她老泪纵横,对着风雪深深叩拜。

  他又东行至东海之滨,在散修聚集的群岛之间,化身一名老渔夫,于茶棚酒肆间,与低阶修士闲谈,听闻他们修行困惑,便随口点拨几句,往往一针见血,令人茅塞顿开。

  偶尔兴起,还会在海边沙滩上,以树枝刻画一些粗浅的聚灵、避水、御风的小禁制,引得不少散修如获至宝,争相摹拓。

  他踏遍南荒密林,指点妖族淬炼血脉之法;深入地下熔岩河,与地火精怪论火系神通变化;甚至悄然进入几处大型坊市的藏经阁,将自身对于化神期凝聚元神、炼虚期感悟法则的关键心得与凶险关隘,以神念悄然补全在某些相关典籍的空白处或夹缝中,等待后来者发现。

  数十年光阴,就在这看似漫无目的的游历中悄然流逝。

  他的足迹遍布灵界各个角落,留下了无数或深或浅的“道种”。

  有时是一句点播,有时是一段口诀,有时是一幅蕴含道韵的刻画,有时是悄然补全的功法……

  他从未留下姓名,也从未显露真容。

  受其恩惠者,只知是一位神秘的青袍老者,却不知其便是威震灵界的“礼祖”。

  这些道种或许短期内看不出效果,但假以时日,必能在灵界各处开花结果,福泽一代又一代的修士,提升整个灵界的修行底蕴。

  这一日,他来到一片寻常的山谷,谷中有一条灵溪潺潺流淌。

  他坐在溪边青石上,看着水中游鱼,感受着这片天地间愈发蓬勃的生机与更加活跃的天地法则,心中一片安然。

  他能感觉到,自身与灵界之间的那层因果之线,正在缓缓变淡、消散。

  并非斩断,而是偿还、圆满。

  “取之于界,还之于界。

  因果循环,道法自然。”他轻声自语,脸上露出通达的笑容。

  至此,灵界养育之恩已报,尘缘因果已了。

  游历已毕,恩泽已还。

  是时候,为那最后的飞升,做最后的准备了。

  他站起身,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那里,似乎有一扇无形的大门,正在静静等待着他的叩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