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扬州-《红楼当家主母》

  一夜北风紧,早晨大家起床的时候就发现,那雪已经快到膝盖了。

  负责打扫的下人们,不用吩咐,便忙着铲雪扫路,待到尤本芳用过早膳,去花厅处理各项事务的时候,新起用的管事婆子们早就在等着了。

  “大奶奶早~”

  众人行礼,尤本芳摆摆手,示意都坐下,这才道:“这雪一时三刻大概还不会停,告诉卢管事,从今天起,一早一晚,各领一百斤糙米,往南城施粥去。”

  “是!”

  专管跟外院联系的婆子忙起身应了。

  “粥不能太薄,要插筷不倒,另外……,早晚再各领三斤盐,放进粥里。”

  京城一样有许多要饭的。

  冬日下雪天是他们最难熬的时候。

  在可以的情况下,尤本芳还是愿意助一把的,“陈大娘,针线房那边的冬装做好了吗?”

  “好了。”

  自从大奶奶吩咐,他们加班加点,做了六百套小孩子能穿的大小冬衣,并两百床棉被。

  “送到外院给蓉哥儿,他知道怎么做。”

  “是!”

  “要过年了,大家管好自己手头上的事。”尤本芳看着大家,“有什么缺少的,或者不对的,马上报来。”

  “大奶奶~”

  厨房的管事婆子吴大娘起身道:“园子那边,您说要每日给姑娘们供应羊乳……”

  为了去除羊奶里的膻味,他们厨房还研究了许久,成功后,大奶奶还赏了五吊钱给大家当奖励。

  是以厨房里,大家都干劲十足。

  昨儿陈大娘研究的新式面条,不仅大奶奶给了赏,就是姑娘们也都给了赏。

  吴大娘说起羊乳产量少,问京郊那边的庄子,能不能从每天轮换一头羊,改成两头羊。

  尤本芳同意了。

  如今用羊乳的多,不仅惜春她们有,蓉哥儿和她也有。

  就是西府贾母那里,她都命人送过几回了。

  府中的事,在好像聊天中,很快处理完。

  管事婆子们刚退出,贾蓉就来了。

  借着贾珍的死,尤本芳要求府中几个会武的老护卫,轮流每天教蓉哥儿半个时辰的武。

  当然,主子都学了,府里的其他人,但凡年轻一点的,一个都不能免。

  “母亲!”

  少年早早便喊人了,“雪大了,您看儿子能不能早点把彭先生接进来。”

  “自然!”

  尤本芳笑着点头,“正好,往善堂送的那批棉衣、棉被都弄好了,你可以请彭先生和你的小师侄一起,看看可有什么遗漏的。”

  “是!”

  蓉哥儿大喜的应下。

  相比于西府老太太往寺庙、道观点的那些长明灯,他也更喜欢继母这种做善事的方式方法。

  “母亲,有关史家还银之事,儿子已经命人去查了,听说,他们家一共还了六万八千两,还欠差不多四万两银子。”

  说到这里,蓉哥儿顿了一下下,“近来各方都在还银,一些人家甚至卖田卖地。”

  这时候买最便宜了。

  “这京郊的庄子难得,您看,我们是不是再买一个?”

  再买?

  宁国府在京郊有个将近百亩的小庄子,这是为了方便吃新鲜的蔬菜和鸡鸭鹅等物。

  相比于那些还银子还空了的人家来说,贾家的祖宗们其实更有眼光。

  只是……

  “如今大家都艰难,祭田是一早就决定的事,有点耳目的基本都知道,这也罢了。但是,你若再拿银子出来,买田置地,你说,朝中那些银根吃紧的大臣和王爷们会怎么看?”

  尤本芳看向少年,“太上皇和皇上又会怎么看?”

  这?

  大冷的天,蓉哥儿的后背冒汗了。

  “蓉哥儿,我们家的庄子少吗?”

  尤本芳也没要他回答,就接着道:“不说其他,只以黑山庄为例,你太祖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那庄子其他的且不说,现银基本都在万两左右。”

  这都是有账本可查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边的银子,从九千掉到八千,如今又渐渐落到了七千多。你觉得这是我们家的庄子变小的问题吗?”

  自然不是。

  是下面的奴才开始贪了,而且越贪越多。

  “儿子……知道了。”

  蓉哥儿有些明白继母的意思了,“儿子错了。”

  “有些东西,过犹不及。”

  子孙没本事,置再多也没用。

  自己不败,也有外人盯和下人偷。

  尤本芳叹了一口气道:“我们家现在需要的是稳,尤其如今还是二龙在朝时。”

  自古皇权之争,哪个不是血淋淋的?

  汉武帝因为他的太子逼宫,先杀了帮太子的,再杀了拦太子的,然后又杀按兵不动,两不相帮的,跟疯了一样。

  明太祖因为太子没了,为防孙子镇不住一帮骄兵悍将,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贾家……没一个有本事的。

  安安稳稳在家啃老,不惹事,不闹事,皇帝为了好名声,轻易也不会动贾家。

  “是!”

  蓉哥儿诚恳受教,“儿子有欠考虑,多谢母亲提点。”

  “不,你小小年纪就能想到在田贱时,帮家里置办产业,在我看来就很不错了。”

  尤本芳朝他露了个鼓励的微笑,“只是事情没有考虑周全罢了,在你这个年纪,如果事事考虑周全,那还要我这个作娘的做什么?”

  “母亲自然是用来孝敬的。”

  蓉哥儿也笑了。

  父亲对他从没什么好脸色,更别提鼓励了。

  自母亲和祖母去后,继母是唯一一个鼓励他,对他好,却又不计回报的人。

  “我现在还年轻着呢。”

  哪里就用十几岁的孩子孝敬?

  尤本芳笑着摆手,“时间不早了,赶紧去办你的正事吧!”

  天冷,她可以带块鹿肉去园子,带着小姑子们一起烤着吃,顺便听听她们上学的情况。

  “是!儿子告退!”

  蓉哥儿笑着退下,马上带人去找他的老师。

  尤本芳也迅速往园子里去。

  姑娘们跟着老太太,早起惯了,今天就算要睡懒觉,这一会也差不多了。

  路上的积雪,一直有人在打扫,一路走来,尤本芳的棉靴干干净净。

  不过还没到靠近的育风阁,就听到了好些笑闹声。

  尤本芳转过一个弯,便看到好些雪团子在天上飞。

  好嘛,她们居然打起了雪仗。

  嘶~

  这要是生病了,不是给她作祸吗?

  “让陈大娘熬些姜汤来。”

  说着,尤本芳团吧团吧两个雪团子,赶上前去,瞅准就要胜出的探春一边,就把手上的雪团子‘咻咻’的扔过去。

  “啊啊,有人偷袭!”

  “哈哈,还她。”

  有丫环被打着了,回头就还了回去。

  一时之间,这边的雪团子飞的更厉害了。

  黛玉到底身子弱些,除了最开始扔了几个,后来被人在脑袋上敲了一个后,就忙退了下来。

  她站的远,看得清,大家常常打着打着,误伤友军,忘了敌我。

  她们在场中一边打,一边笑,她在外面看着也挺可乐的。

  如今又有人加入……

  黛玉一眼看到,那是尤大嫂子的时候,探春那边已经有好些个雪团往她那里砸了。

  哎呀呀!

  黛玉觉得大嫂子要倒霉了,却没想,迎春和惜春又迅速反攻过来。

  “哈哈哈,不玩了不玩了,你们一齐打我一个。”

  探春笑倒在雪地里,脸蛋都是红扑扑的。

  “大嫂子,你不能也欺负我,要不我们一起把二姐姐和四妹妹按下,要不,我们三一起把你按下。”

  “要合军,也是我跟嫂子合军。”

  惜春跳出来,“嫂子,我们一起把二姐姐和三姐姐打趴下吧!”

  “……你们打了多久了?”

  一个个的,也就是脖子系的紧,要不然肯定会有雪落到里面去。

  尤本芳虽然也愿意多玩一会,但她们哪一个万一生病了,可不是玩的。

  “哎呀,”她把惜春帽兜里的雪拍出来,“不能再玩了,再玩老太太就要过来,揭我的皮了。”

  “嫂子,我不冷~”

  惜春撒娇。

  她是真的不冷。

  “不信你摸摸我的手,好热乎呢。”

  她忙的都冒汗了。

  “……这个雪容易落到衣服里面去。”

  尤本芳给她们想其他的法子,“你们看,林妹妹不敢过来玩。”她在林黛玉也过来的时候,笑着道:“要不我们换一个。”

  “换什么?堆雪人吗?”

  黛玉道:“可是我们一早已经堆了两个。”

  “不是堆雪人噢~”

  尤本芳笑指美琅馆后面的缓坡,“我们去滑雪。”

  滑雪?

  众人不知道怎么滑。

  半晌后,几个能坐人的小滑板便被抬了来。

  铺上厚垫子,惜春第一个坐上去,她‘啊啊’大笑着从上面滑下来,被逼着喝了半碗姜汤后,又急急的上去,

  没一会,就连黛玉都玩得小脸红扑扑的。

  最后大家还嫌这边的坡短了些,往园子中间的听风亭去,那里往北有一段稍长的缓坡。

  尤本芳很可惜,自己年纪大了,不好跟小姑娘们争,要不然,她高低得多坐上几回。

  ……

  扬州,巡盐御史府。

  林如海拿向女儿写来的信。

  这信是贾家走军中关系,刚刚送到的。

  “父亲大人尊前,女儿万福,叩请金安……”

  林如海一路看下去,这才知道,女儿住到了东府他和夫人曾经定情的邀月苑,他看到女儿说,住在邀月苑,就好像他们就在她身边,睡得特别好时,心里真是难受极了。

  谁想骨肉分离?

  如果可以,他们如何不想陪在女儿身边?

  可是行吗?

  江南盐税,事关国本,他不坐这个位子便罢了,既然坐了,自然要把该弄的,全都弄好。

  再说了,因为这个位子,夫人和幼子……

  想到没了的两个人,林如海的心中又是一阵钝痛。

  细细密密的,疼的他都忍不住按了按。

  他看女儿写邀月苑的好,写东府的尤氏、蓉哥儿和姐姐、妹妹们。

  看着看着,林如海的眼中,就又染上了一点笑意。

  他已经无意再娶,这身子也大不如前,府中的姬妾这么多年都没生养,再生养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这是没法子的事。

  林家子嗣一向艰难。

  是以岳母一提接女儿进京,他就同意了。

  进了京,有岳母教养,将来女儿在婚事上,也不至于被人挑刺。

  再说了,那边都是女儿的至亲,舅舅、舅妈、表哥表姐表妹……

  这要是在家里,哪有这般热闹?

  林如海在字里行间,感受女儿的快乐时,看着看着,又感觉某些不对。

  女儿之前是住岳母的碧纱橱吧?

  他又忙翻出女儿之前写来的信。

  这里,女儿也给他写了岳母所居之荣庆堂,

  迎春三人住后罩房,宝玉跟着老太太住暖阁,他女儿住碧纱橱……

  嘶~

  真是不能对比,这一对比,他就在之前的信上,感受到了女儿的小心翼翼。

  “忠叔~”

  “老爷~~~”

  老管家林忠也眼巴巴的瞅着姑娘的来信呢。

  “你前儿说,贾家还了国库欠银?”

  “是!”

  林忠忙点头,“因为是第一个主动还库银的,太上皇和皇上都给了赏,不仅二舅老爷官升半级,就是宁国府那边降等的爵位,都又提回了三品。”

  这是老爷的岳家,姑娘又住到了那边,他关心着呢。

  “你是不是说,他们家的银子是抄两府曾经的管家——赖家所得?”

  “不止是赖家。”

  刚知道的时候,林忠也很吃惊,“那府里的大小管事,好些都跟赖家合谋了。”

  “……乱的很啊!”

  林如海见多了贪官的嘴脸。

  贾家的下人如此之贪……,哪怕有岳母看顾,女儿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太好。

  “可不是!”

  林忠点头,“荣国府这边,如今管家的是二舅老爷和二舅太太。”

  二舅老爷常和他们老爷有信件往来。

  以前感觉挺好的呀,没想到……

  “先抄赖家的是宁国府那边的蓉小爷。”

  说到贾蓉,他也不能不帮他们老爷可惜那边的大舅老爷贾敬。

  若是那位敬老爷还在朝堂,老爷的日子想来,也会好过些。

  “珍大爷新逝,为防意外,他拉了大舅老爷一起帮忙看着抄家,听说抄出了那些人贪污的账本,大舅老爷越看越不对,怀疑他们那边也是如此……”

  这个八卦太大,他刚听到的时候,都久久不能回神。

  可惜,前天跟老爷分享的时候,喝醉酒的老爷居然听睡了。

  现在又问……

  林忠巴拉巴拉,把他知道的,再次跟林如海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