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荧屏内外的波澜-《全球灾变:我在异界建立领地》

  蓝星,华夏。

  夜幕降临,但无数家庭却早早守候在电视机或屏幕前。距离《开拓者日记》上一期播出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民众们迫切地想知道华水领的近况,尤其是隐约流传出的“遭遇袭击”的消息,更让所有人的心都揪紧了。

  晚上八点整,熟悉的片头音乐响起,但这一次,演播室的背景不再是充满希望的建设画面,而是一张被标注了数个红色箭头和问号的华水领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主持人张磊和林薇的表情,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

  “各位观众,晚上好。欢迎收看《开拓者日记》特别节目,这次的主题是危机与反思。”张磊开门见山,低沉的声音瞬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

  林薇接话,语气带着沉痛:“相信很多观众已经通过非官方渠道了解到,我们远在异世界的华水领,在不久前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来自其他领主的武装袭击,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

  画面切换,播放了一段经过处理的、由华水领自身记录仪拍摄的片段——高速掠过的骑兵、在箭雨和重骑冲击下奋力结阵却最终被冲垮的士兵、惊慌撤退的民夫……虽然没有血腥特写,但那紧张、压抑和绝望的氛围,依旧透过屏幕深深刺痛了每一位观众。

  画外音(张磊):“这就是华水领刚刚经历的残酷现实。这不是游戏,这是关乎我们文明火种存亡的、真实的战争。”

  镜头回到演播室,张磊介绍道:“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国家‘火种计划’负责人之一,战略分析与评估局的周部长,来到我们的演播室。”

  镜头给到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沉稳、目光睿智的中年男子,他正是周部长。他向着镜头微微颔首,表情严肃。

  “周部长,首先请问,从专业的角度,您如何看待这次袭击事件?我们的开拓者团队,是否存在失误?”林薇提出了所有观众最关心的问题。

  周部长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苏源同志及其团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能够带领领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到当前规模,其成绩是主要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一点不容置疑。”

  他话锋一转:“但是,这次事件也确实暴露了我们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团队,包括苏源同志在内,大多成长于和平的现代环境,我们的思维模式,不自觉地被‘现代文明思维惯性’所束缚了。”

  张磊若有所思地点头:“您的意思是,我们的思考被‘现代思维’固定住了?”

  周部长详细分析道: “对,我们习惯于秩序、法律和相对明确的威胁来源。但在那个弱肉强食的位面,尤其是在系统沉默化、规则模糊的第二时代,‘掠夺’本身就是一种高效且常见的生存与发展方式。我们的团队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潜意识里更注重防御已知的威胁(如野兽、菌丝),却对来自同类、尤其是这种高机动性的掠夺式攻击,缺乏足够的警惕和预案。” “我们的士兵训练时间短,更侧重于纪律、阵型和对抗变异生物,对于如何应对冷兵器时代精锐骑兵的冲击、骚扰、以及这种‘打了就跑’的掠夺战术,无论是经验还是针对性训练都严重不足。” “此外,前期的顺利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家产生了‘安全区’的错觉,产生了懈怠心理。这些都是非常深刻且宝贵的教训。”

  周部长的分析一针见血,没有回避问题,让屏幕前的许多观众陷入了沉思。

  “那么,我们相关部门,是否对此有所预见呢?”张磊追问。

  周部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事实上,在我的团队一个月前提交的《0位面潜在风险预测报告》中,确实将‘遭遇其他领主掠夺性攻击’列为了中等概率、高危害性的风险之一。但是……”他叹了口气,“在众多风险中(如菌丝变异、大型兽潮、内部管理问题等),这一项在当时看来,并非最紧迫、最显眼的。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目前无法直接联系到苏源同志,无法将我们的分析和预警直接传递给他。这种信息上的单向隔绝,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无奈之一。”

  演播室的气氛有些沉重。

  林薇适时地引导话题,她的声音重新充满了力量:“尽管遭遇了挫折,但我们看到,华水领并没有被击垮。他们正在痛定思痛,积极总结教训,加强军备,完善防御。这正体现了我们华夏民族坚韧不拔、越挫越勇的精神!”

  张磊接过话头:“是的!前进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重要的是,我们能从每一次挫折中汲取力量,变得更加强大!周部长,您对华水领的未来,还有对我们现实世界的民众,有什么想说的吗?”

  周部长面向镜头,目光坚定:“我想对苏源同志和他的团队说,请记住这次的教训,但它不应成为负担,而应化为前进的动力。你们的身后,有整个祖国和十四亿同胞作为最坚强的后盾!我们也正在竭尽全力,希望能早日突破通讯壁垒。”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同时,我也要对所有观众说,华水领的遭遇告诉我们,文明的火种需要在风雨中磨砺才能更加璀璨!‘火种计划’需要更多的人才,尤其是古代军事史、冷兵器战术、防御工事设计、情报分析等领域的专家!你们的智慧,可能就是在关键时刻,保护我们文明延续的最强盾牌!”

  节目在激昂的音乐和“火种计划”的报名热线中结束,但引发的思考和讨论,却在无数华夏家庭中久久回荡。

  ……

  与此同时,与华夏接壤的牧蒙国。

  与华夏国内的沉痛与反思截然不同,这里的网络和街头,却弥漫着一种畸形的狂欢。

  尤其是在得知他们国家的领主巴特尔成功袭击了华夏领主的领地,并掠夺了大量物资后,这种情绪达到了高潮。

  “巴特尔!英雄!” “干得漂亮!让那些华夏人知道知道我们的厉害!” “我们牧蒙的骑兵,天下无敌!”

  各种新闻媒体和论坛上,充斥着诸如此类的狂热言论。一些极端分子甚至将巴特尔奉为民族复兴的象征。

  街头的小酒馆里,人们举杯畅饮,高声谈论着这次“伟大的胜利”,仿佛巴特尔在异世界的掠夺,洗刷了他们在现实中长期处于两大国夹缝中所积累的憋屈与不满。

  “以前我们不好说什么!现在好了!系统把我们都隔开了!华夏再厉害,还能隔着系统边界封锁来打我们不成?”

  “就是!我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巴特尔,继续抢!把华夏领地的资源都抢过来!”

  这种近乎癫狂的欢呼,背后是一种可悲的补偿心理。一个在历史上连自己文字和传承都近乎断绝、需要依靠他国文化支撑的民族,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认同感与“尊严”,此刻在一个无法被现实规则约束的异世界,通过这种野蛮的掠夺行为,得到了病态的满足。

  他们沉浸在这次微不足道的“胜利”中,高呼着巴特尔的名字,却选择性忽略了那个位面真正的危机——足以毁灭所有文明的菌丝瘟疫,以及他们自身领主那毫无底线的掠夺本性,可能带来的长远恶果。

  荧屏内外,两个国度,因为同一事件,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画面:一边是痛定思痛、凝聚力量、着眼未来;另一边则是沉溺于短暂的狂欢,发泄着积压的负面情绪。

  而风暴的中心——华水领与巴特尔的掠夺大军,各自的命运齿轮,仍在未知的轨道上,加速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