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功法择主-《清瑶踏仙途》

  藏真阁内,万籁俱寂中,只有千万卷书籍在无声吐纳,墨香与岁月,交织成一片静谧的海洋。

  林清瑶穿行在森然罗列的书架间。她凝神静气,仔细感知着那冥冥中的微弱牵引。

  “应当就是这里了。”

  很快,她的目光被一枚淡青色玉简牢牢锁住。

  《千丝引》。

  玉简通体剔透,流光宛转,其中所载的,正是将灵力化丝、讲究精细入微的操控法门——

  简直是为她眼下的困境量身打造的解方。

  她心下一喜,伸手便要去取。可就在指尖即将触到玉简的刹那,它竟轻轻一颤,灵巧地向后缩了半寸,恰好避开了她的触碰。

  林清瑶的手僵在半空,一时愕然。

  “几个意思?”

  她盯着那枚仿佛拥有自己意识的玉简,心头莫名涌上一股被玉简嫌弃的想法。

  “嫌弃我?”

  这点小挫折反而激起了她的斗志,她再次伸手,定要将这枚不听话的玉简拿下。

  然而这一次,真正的异变发生了!

  身侧书架上,一部纸质泛黄、毫不起眼的古旧书册竟无风自动,“哗啦”一声自行脱离书架,如同被一只无形之手稳稳托住,不偏不倚地悬浮在她与《千丝引》之间。

  《五灵问心诀》

  书册静静悬停,泛黄的书页间,仿佛有岁月的气息在无声流淌。

  书页无风自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它就这样固执地悬在那里,挡住了她取《千丝引》的路。

  林清瑶的手僵在半空,心头警铃大作。这藏真阁内的典籍虽各有灵性,但如此主动“择主”的情形,她闻所未闻。

  她向左走,它便飘向左;她向右绕,它便拦在右。她尝试加快脚步,那书册竟也提速,如同一个执拗的孩童,死死缠住了她。

  林清瑶停下脚步,看着这本据说流传甚广、被许多弟子视为“鸡肋”的基础心法,又看了看近在咫尺却对她“爱搭不理”的《千丝引》,心中天人交战。

  最终,她轻轻叹了口气,伸出指尖,拂过那泛黄封面上《五灵问心诀》的古字。

  “罢了罢了……”

  她像是说给这书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

  “你这般执着,倒与我这五灵根有几分相似。都是不招人待见,却又偏要证明自己的。”

  仿佛是听懂了她的话,那悬浮的《五灵问心诀》,如同找到了归宿般,轻巧而温顺地落入她摊开的掌心。

  触手微温,光华内敛,竟给人一种心满意足之感。

  “好吧。”

  她合拢手掌,将书册稳稳握住,唇边泛起一抹笑意。

  “就你了。”

  根本法一经选定,心头那份徘徊不定的迷雾仿佛瞬间被驱散。林清瑶的思路立刻变得清晰起来——

  林清瑶的目光在书架间流转,落在一枚水蓝色的玉简上。《春风化雨诀》五个字映入眼帘时,她仿佛听见了细雨润物的声音。

  这是一部温和的控水法诀。她凝神细读,眼前浮现出细雨滋润灵田的画面——若能修成此法,不仅能以水灵之力滋养灵植,待将来学习炼丹时,更能以柔和的水韵调和药性,让躁动的丹火归于平和。

  “倒是与我的性子相合。”

  她轻声自语。五灵根的资质虽让她修行缓慢,这春风化雨诀不追求凌厉攻势,正合她润物无声的修行路数。

  她伸手取下玉简,触手温润,仿佛握着一捧清泉,等修炼到大成,降雨不是问题。

  当她的目光掠过一枚月白色的玉简时,不由停驻。《凌波逍遥步》五个字飘逸出尘,仿佛随时会从简上游走而出。

  她凝神细观,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幅画面:月下清波,一道身影翩若惊鸿,在方寸之间辗转腾挪,任他攻势如潮,总能于间不容发之际从容避开。

  步伐轨迹暗合天道,每一个转身都带着说不尽的潇洒意趣。

  “好精妙的步法。”

  她不禁赞叹。这步法不仅将闪避之道发挥到极致,更难得的是那份融入步法精髓的逍遥意境——

  与其说是战斗步法,不如说是一门行走的艺术。

  她想起自己灵力操控尚不纯熟,在对敌时往往缺少应变之策。若能练成此步法,不仅多了一份保命的依仗,更能以飘逸的身法弥补进攻上的不足。

  玉简在她掌心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回应她的认可。她仿佛已经看见自己修成此术后,在竹林间踏叶而行,衣袂飘飘的逍遥姿态。

  《三火聚灵术》一部基础的控火术,凝神细读,她发现其中暗藏玄机。

  此法要求修行者同时凝聚三簇灵火,不仅要保持火焰不灭,更要精准控制每一簇的大小与温度。

  这看似简单的修炼,实则是对心神细致入微的锤炼。

  她仿佛看见自己静坐修炼的场景:三朵灵火在指尖跳跃,时而如豆,时而如莲,在方寸之间演绎着火焰的千变万化

  “欲驾驭丹火,先要读懂火焰的呼吸。”

  虽无法直接用于炼丹,但能助她熟悉火性,练习对火焰的精细控制,为将来驾驭丹火打下基础。

  当她的目光落在一部名为《天机九变》的暗金色典籍上时,心头莫名一动。

  这部锤炼神识的秘法散发着古老的气息,书页边缘已经微微卷曲,显然年代久远。她轻轻翻开第一页,只见开篇写道:

  “神化九变,机演天玄”。

  字迹苍劲有力,仿佛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

  九变......

  她低声念着这个名字,不禁想起自己修炼的《九转玲珑诀》。

  这两部功法的名字不仅都以为基,更在道韵上隐隐呼应,仿佛同出一源。

  她细细感受着典籍中流转的道韵,发现其中蕴含的神识运转之法,竟与《九转玲珑诀》中的某些关窍暗合。这种奇妙的共鸣让她倍感亲切,仿佛遇到了失散多年的故友。

  林清瑶抱着五部精挑细选的典籍,走向入口处那位如雕像般静坐的灰袍执事。老者缓缓抬眼,目光在她怀中的典籍上一一扫过,枯瘦的手指在登记玉册上轻轻一点。

  “新晋弟子可免费选取三部基础功法。”他的声音如同枯叶摩擦,“选好告知老夫。”

  林清瑶深吸一口气,将《五灵问心诀》《春风化雨诀》和《凌波逍遥步》三部玉简轻轻推上前去。

  这是她反复权衡后的选择——根本功法、辅助法诀与保命步法,正好构筑起修行之路的三大基石。

  执事微微颔首,登记在册,划去她的三次机会,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那部《三火聚灵术》上,这部基础控火术对她至关重要。

  “敢问执事,这部……”

  “五千灵石,一千宗门贡献点。”

  老者眼皮都未抬。

  林清瑶呼吸一滞。这个数字对她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她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灵石长着翅膀从眼前飞走。

  果然,炼丹之道入门艰难,连最基础的控火术都如此高不可攀。

  她又带着几分期待轻声问道:

  “那敢问执事,这部《天机九变》呢?”

  灰袍执事眼皮微抬,枯瘦的手指在玉册上轻轻一点,声音平淡无波:

  “两千贡献点,八千灵石。”

  这个数字如同惊雷般在她耳边炸响。

  两千贡献点,八千灵石——

  好吧,是她不配了。

  “多谢执事告知。”

  她轻声说道,将《天机九变》轻轻推回原处,动作间带着几分不舍,却又不得不放手。

  她最后看了一眼那两部可望不可即的功法,随即毅然转身,不再回头。

  再好的功法典籍,与我无缘,那就是废物。

  等到将来她修为精进、积蓄丰厚之时,说不定,还有更好的等她呢!

  走出藏真阁,外面阳光正好。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