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演武遇剑缘-《清瑶踏仙途》

  洛师叔讲解控火基础时,林清瑶听得格外专注。

  当她尝试调动灵力去感知符纸点燃的火焰时,熟悉的灼热感中竟透出一丝不同。

  在那精纯灵力的辅助下,她隐约捕捉到了火焰内部细微的跳动,如同有生命般轻轻呼吸。

  虽然她还施展不出像样的小火球术,灵力也支撑不了太久,但在李暄他们还在为火大火小手忙脚乱时,她已经能勉强维持符火稳定,让药鼎均匀受热近十息之久。

  对初学者来说,这已是难得的进步。连经过她身旁的洛师叔,也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

  李暄看着林清瑶手中那团温顺跃动的火焰,再对比自己面前又一次“噗”地熄灭的符火,忍不住抹了把被熏黑的脸,真心实意地感叹:

  “林师妹,照这进度,你很快就不用像我们这样天天烧灵石啦!”

  林清瑶抿唇一笑,心里也泛起几分欣喜。《太虚闻道经》对灵力本质的淬炼,果然在方方面面都开始展现成效。

  只是,这份在灵植与丹道上刚刚建立的从容,并未延续到身法修炼中。

  傍晚回到小院,当她再次尝试《凌波逍遥步》时,熟悉的挫败感又涌了上来。

  月光如水,她凝神静气,心中默念口诀:

  “意动身随,如柳絮随风……”

  脚下试探着踏出那道本该飘逸流畅的弧线。

  结果——

  “啪叽!”

  重心一个不稳,她再次与草地亲密接触。

  “不对不对,灵力该走这条经脉,辅以腰力……”

  她爬起来,拍拍身上的草屑,皱着眉反思。

  她再次尝试迈步,这回脚是伸出去了,可灵力却没跟上节奏。

  整个人动作僵硬,像个笨拙的木偶,非但没显出半分“逍遥”,反倒透出几分滑稽。

  《春风化雨诀》她几乎一学就通,还能灵活运用;《太虚闻道经》也契合她的心性,虽然进步不快,但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偏偏这《凌波逍遥步》,像是天生与她不对付,任凭她怎么苦练,总是掌握不了窍门,练来练去还是毫无章法。

  “唉……”

  林清瑶望着月光下自己那笨拙的身影,忍不住叹了口气。

  看来真是人无完人,她在灵植和丹道上的那点天赋,到底还是补不上身法上的“短板”。

  她忽然记起《太虚闻道经》开篇那句“于万丈红尘中炼心”。眼前这磕磕绊绊的步伐,不也正是修行的一部分吗?

  “勤能补拙,多练总会好的。”

  她轻声鼓励自己,又一次在院中迈开脚步。月光清清冷冷地照着她执着的身影,步伐虽然还带着生涩,眼神却比刚才更加明亮。

  她渐渐明白,修行路上本就有擅长的,也有不擅长的。春风化雨般的顺畅是收获,眼前这般跌跌撞撞,同样是成长必经的过程。

  只是,心态调整得再好,《凌波逍遥步》的修炼却始终难见起色。

  小院这方寸之地,也渐渐让她感到有些施展不开了。

  林清瑶干脆去了外门演武堂,那里的场地足够宽敞,正好能让她尽情练习步法。

  谁知她那一套走得歪歪扭扭的“独创”逍遥步身法,刚一施展就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演武堂里颇为热闹,弟子们或切磋较量,或独自苦修。

  林清瑶刚在角落练起她那套歪歪扭扭、时快时慢的步法,立刻引来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这位师妹练的什么身法?跟喝醉了酒似的……”

  “下盘不稳,灵力也散,莫非是她自创的招式?”

  “师妹,重心得沉住!你这么练,一推就倒啊!”

  “灵力要含而不露,意在步先,你这完全使反了劲……”

  ……

  四周的议论和“指点”不断钻进耳朵,林清瑶只觉得脸上发烫,活像只被众人围观的猴子。

  她原本还想听听建议,可这些七嘴八舌的说法各不相同,反倒让她越听越糊涂,脚步也越发混乱。

  “不能再待下去了。”

  她在心里嘀咕着。

  再这样练下去,别说步法毫无进展,就连心态都要被这些声音搅乱了。

  既然来了演武堂,总不能空手而归。林清瑶忽然想起《功法基础》课上明心师叔说过,剑为百兵之君,练剑能帮助熟悉灵力运转,磨炼心志。

  她虽然没学过剑法,但最基础的刺、劈、撩、挂总该能练。

  从储物袋中取出掌门所赐的“青峰剑”,沉甸甸的分量和冰凉的剑柄让她精神一振。

  她找了个无人的木桩,回想《九转玲珑诀》上的基础剑招,深吸一口气,运转灵力,生涩地向前刺出一剑。

  “嗤——”

  剑尖软绵绵地从木桩表面擦过,连道痕迹都没留下。反倒是她自己用力过猛,手腕被震得发麻,身子也跟着晃了晃。

  果然,隔行如隔山。

  她定了定神,重新摆好姿势。这次她刻意将更多灵力灌注到手臂,猛地向前刺出!

  谁知剑身轨迹一偏,整个人也因收不住势头,跟着剑踉跄前冲,模样颇为狼狈。

  就在她稳住身形,望着木桩上那道几乎看不见的浅痕暗自沮丧时,一道清冷的嗓音忽然从身侧传来:

  “腰腹松散,肩臂僵硬,灵力虚浮。”

  林清瑶循声转头,只见不远处廊柱旁倚着一位玄衣少年,不知已静立多久。

  他身姿挺拔如孤松,墨发高束,眉眼锐利如刀锋。玄色劲装勾勒出利落的线条,周身散发着凛冽寒意,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几分。

  最慑人的是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此刻正带着审视的意味,落在她握剑的手上。

  被他一语道破症结,林清瑶脸颊微热,却心知对方句句属实。她正要开口请教,少年却已迈步朝她走来。

  他并未伸手接剑,而是并指如剑,隔空在她后腰某处穴位轻轻一点。

  林清瑶只觉后腰上一股微弱的暖流顺着经脉往上窜,原本发僵的腰腹竟瞬间有了支撑感。

  “想象着背后抵着根青石柱,肩往下沉,腰往回收,胯要扎得稳。”

  少年继续指导着,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却字字清晰。

  “灵力从丹田提起来,顺着脊背往下走,过腰腹时别散,一直顺到手腕,再借着剑送出去。”

  他的指点与之前那些嘈杂的声音截然不同,简洁、精准,直指核心。

  林清瑶福至心灵,立刻照做。

  她依言调整姿态,后背绷得笔直,像真抵着根柱子,将丹田内那缕精纯平和的灵力缓缓往上提,循着脊背,过腰腹,凝而不散,一点点顺到手腕。

  按照少年的提示,她五指扣紧剑柄,掌心却特意留了空隙。

  剑尖对准木桩上那个几乎看不见的浅坑,腰腹骤然发力,将那股凝聚的力道猛地往前一送。

  “嗡——”

  一声低沉而清晰的轻响传来。

  这一次,剑尖不再是滑开或弹开,而是带着一股穿透性的力道,稳稳地扎进了木桩的纹理之中,入木近寸!

  虽然依旧浅薄,但这与她之前徒劳无功的劈刺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林清瑶看着那没入木桩的剑尖,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她缓缓收剑,感受着方才那股力由地起、经腰腹、达于剑尖的完整发力过程,心中豁然开朗。

  她转过身,对着那玄衣少年,郑重地行了一礼:

  “多谢师兄指点!”

  少年神色依旧淡漠,只是微微颔首。

  “楚劫沧。”

  他报上姓名,没有半分多余的情绪,仿佛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楚劫沧?

  林清瑶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随即想起,这不就是柳梦瑶整日挂在嘴边,夸得“剑若惊鸿,貌胜谪仙”的那位藏剑峰天才?

  不都传言他难得一见吗?

  眼下真人可就站在面前,林清瑶心里暗想,这要是柳梦瑶知道,还不得后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