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九百年后的世界-《带货大唐:开局请李世民嗦泡面》

  “先生!”

  苏家兄弟二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同时惊呼出声。

  眼前之人,笑容依旧,风姿如昨,不是他们心心念念的那位周先生还是何人?

  周仪呵呵笑着,将切好的两块菠萝递到他们面前:“快尝尝,刚切好的。”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强烈的激动。

  二人连忙起身,整理衣袍,朝着周仪便是深深一揖:

  “苏轼!苏辙!

  拜见先生!”

  周仪上前托住二人,笑容依旧:“快别这样,你二位岁数加起来都一百多岁了,按理说,该是我给你们行礼才是。”

  苏辙眼眶瞬间就红了,声音哽咽:

  “先生!在您面前,我兄弟二人永远是晚辈!

  六十年……快六十年了!自眉州初见,您的容貌是一点也没变……”

  他望着周仪那张年轻的面庞,再想到自己与兄长鬓边的华发,心中感慨万千。

  苏轼同样老泪纵横,嘴唇翕动着,千言万语堵在胸口,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周仪搀着两位老人重新坐回石凳上,将菠萝又往前推了推:

  “快尝尝吧,刚刚隔老远就听到你们念叨这味道,看看还是不是当年那个味儿。”

  兄弟俩的目光落在那菠萝上,又互看了一眼,这才用颤抖的手各自拿起一块。

  随着那果肉入口,

  熟悉的味道在舌尖炸开,瞬间将二人记忆拉回到了数十年前的眉州老宅。

  两人几乎是同时笑了起来,然而笑着笑着,眼角的泪水却是止不住地滑落。

  “一模一样……一模一样!

  记得三岁之时,先生初到苏宅,那还是我第一次见先生……当时先生给的那块糖,就是这个味道……”

  苏轼一边用袖子擦拭眼角,一边语无伦次地说着,沉浸在遥远的回忆里。

  也不知是感叹菠萝的滋味,还是那些已逝去的亲友。

  苏辙吃得急了些,汁水溢了满嘴,却笑得像个孩子:

  “还有当时,娘给咱们穿的那几件新奇衣裳,上面印着古怪图案……

  我问娘那衣服从何而来,娘只说衣服是仙人赐的,让我们莫要多问。

  那时,还以为娘是哄我们玩笑……一眨眼,恍如隔世啊!”

  周仪也不多言,就那样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如一位探望老友的故人。

  他手中不停,仔细地将剩下的菠萝一块块切好。

  一个菠萝很快便被二人分食殆尽,

  腹中的满足让两位老人渐渐平复了心绪,目光重新聚焦在周仪身上,充满了敬畏。

  苏轼用依旧带着些许颤抖的声音开口:

  “先生,自徐州一别,已近二十载!我等方才还在说,不知此生是否还有缘得见仙颜,甚至猜想您或许隐于南洋仙岛……”

  苏辙连忙接过话头:“正是!大哥方才还猜测先生或是南洋海外之人。

  先生,我等猜得可对?这菠萝盛产南洋,而此间您又恰在雷州现身……”

  周仪闻言却摇了摇头:“非也。先前在眉州时,我便与苏公说过,周某来自渝州。

  怎么,二位还以为是虚言不成?”

  兄弟二人再次对视,眼中皆是困惑。

  苏轼斟酌着开口:“先生恕罪,先前……先前我兄弟二人在中枢时,也曾私下让户部查阅过渝州籍册,

  可……可从未寻得先生半点信息啊。”

  周仪放下小刀,目光扫过二人,再次说道:“周某说的渝州,自然不假。

  但,并非二位所知的这个渝州,而是……九百年之后的渝州。”

  “九……九百年之后!?”

  苏轼和苏辙同时喃喃念出这个数字,脸上被强烈的震撼所笼罩。

  他们都是聪明人,尤其亲身经历过周仪展示的种种神异手段。

  此刻听到“九百年后”这几个字,脑海中飞速闪过无数画面,

  先前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怪不得他能提前预知苏轼的“文魁”地位,

  怪不得,他能知晓万里之外的法兰西亡国之景……

  “人力……竟真能做到行走于时间之长河?”

  苏辙喃喃自语,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彻底重塑。

  这已非简单的缩地成寸,而是涉及到了时间的本质,远超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苏轼相对更快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他深吸一口气,追问道:

  “先生既能穿梭时空,那……那九百年之后,我华夏大地,我汉家苗裔,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可……可还有这赵宋?百姓可还安乐?”

  作为一位心怀天下的士大夫,他本能地关心着族群的未来。

  苏辙也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当即附和:

  “是啊先生!可否……可否再用当年您在文德殿展示过的那个光幕仙术,

  让我等,也看看九百年后的世界是何模样?”

  兄弟二人的眼中,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与探究。

  周仪站起身来,掸了掸衣袖:“光幕有何看头?不过是隔岸观火罢了。

  周某今日来,本就是打算带你们亲自去那后世走上一遭的!”

  “走……走一遭后世!?”

  兄弟二人彻底呆住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亲自前往九百年后?这简直比听到周仪来自未来更令人难以置信!

  然而,周仪却不等他们细想,只见他抬手随意挥出。

  刹那间,周围的景象发生了变化,

  亭子、火炉、大海……所有的一切都如同水波般消散,

  强烈的失重感瞬间将苏轼和苏辙包裹,让他们仿佛坠入了无底深渊。

  这种诡异的体验仅仅持续了片刻。

  待二人重新感受到脚踏实地的触感时,这才猛然间发现,身下的石凳早已消失无踪。

  此刻,他们几人正坐在堆成山一般高的菠萝上,

  而周围熟悉的景色也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飞速向后掠过的景物。

  身下,不断传来一阵阵有节奏的“腾腾腾”轰鸣与震动,伴随着明显的颠簸感。

  苏辙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吓得脸色发白,双手死死抓住身旁的护栏,已说不出话来。

  苏轼愣了一秒后,却率先反应了过来:

  “这……这是徐州那个卡车!

  先生……我们,我们这是已经到了九百年后?此间何处!?”

  周仪笑道:

  “这是九百年后的岭南,坐稳了二位!我们很快就要到了!”

  “到……到哪里?”

  “徐文,菠萝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