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南疆诸事-《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

  南疆惨败,郡王被俘的消息,如同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在京城激起了千层浪。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贩夫走卒,文人墨客……

  无人不在唾沫横飞地议论这桩国朝百年来罕见的败绩。

  民情汹汹,士林清议更是尖锐如刀。

  将矛头毫不留情地指向那些平日趾高气扬、此刻却噤若寒蝉的旧勋集团。

  连带对朝廷的用人不明也充满了质疑与愤懑。

  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然而,与外界鼎沸的喧嚷相比。

  镇国公府却如同一口深潭,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潜流暗涌。

  秦易接下征南大将军印信的当日,并未举行盛大的誓师仪式,也没有在府中大摆宴席。

  他回到府中,直接进入了外书房,这里即将成为他南下前的临时帅帐。

  周仓,以及几位在龙禁卫及京营中深受秦易信任、被遴选出来即将随军南下的将领早已肃立等候。

  人人甲胄在身,面色凝然,眼神中却不见丝毫畏惧。

  唯有被点燃的战意与对主座上那位年轻国公绝对的、近乎盲目的信任。

  “情况比预想的更糟,”

  秦易没有废话,直接指向悬挂起来的巨幅南疆地图,上面已经被参谋人员标注了许多红蓝箭头和符号。

  “官军主力在葫芦谷几乎损失殆尽,残余部队溃散于山林,难以收拢。叛军气焰正盛,黑水、芒砀两部已联合周边七八个小部落,号称拥兵十万,实际能战之兵应在三万左右,据险而守,裹挟民众,声势不小。”

  他目光扫过众将:“我军兵力,核心是三千龙骧卫,另从京营抽调一万五千精锐,合计一万八千。陛下虽许我节制湖广、川贵兵马,但那些地方驻军战力参差,将领心思难测,初期不可过于倚重。故此,我等要以这一万八千人为核心,行霹雳手段。”

  “周仓!”

  “末将在!”

  周仓踏前一步,声如洪钟。

  “命你为前军都督,率两千龙骧卫为先锋,携半月粮草,轻装疾进,直插南疆门户‘镇南关’。首要任务,收拢溃兵,稳定关防,侦查敌情。若遇小股叛军挑衅,可伺机歼之,提振士气,但不得贸然深入险地。”

  “得令!”

  周仓眼中精光一闪,领命而去。

  秦易又连续下达数道命令,安排中军、后军调度,粮草辎重转运路线,以及与各地驻军的联络方式。

  他的指令清晰明确,对地理、敌情、我军的优势和劣势了若指掌,仿佛亲临其境。

  众将听得心服口服,纷纷领命,各自忙碌起来。

  将领们退下后,秦易又召见了负责情报的暗卫首领。

  “韩铮那边情况如何?”

  “回爷,韩将军已按计划,将我们的人进一步渗透到几个主要土司内部,尤其是与黑水部素有嫌隙的‘白溪’部。溃败的官军中,也有我们早年安插的底层军官,正在设法收拢残部,隐匿于山中,等待爷大军抵达。”

  “很好。”秦易点头。

  “传信给韩铮,在我大军抵达前,他的任务有三!”

  “一,不惜代价,查明被俘郡王的确切关押地点和守备情况;二,继续离间土司联盟,尤其是白溪部,可许以重利,让其按兵不动,甚至关键时刻反水;三,绘制更精确的叛军兵力分布、粮草囤积点地图。”

  “是!”

  处理完军务,已是深夜。

  秦易揉了揉眉心,脸上却不见多少疲惫。

  房玄龄英魂带来的精力加成与思维清晰度,让他能够高效处理这些繁杂事务。

  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平儿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参汤走进来。

  动作轻柔得像怕惊扰了什么。

  她将汤碗放在案几上,抬眸望着秦易,眼中满是藏不住的关切。

  “爷,夜深了,政务再紧,也得顾惜身子,歇息片刻吧。府里内外都好,几位妹妹也安顿妥帖了,爷无需挂心后方。”

  秦易接过参汤,入手温热,喝一口,暖流顺着喉咙滑入胃腹,驱散了秋夜的寒意与连日奔波的疲惫。

  他看向平儿,目光比方才对将领时温和许多。

  “我离京后,府中大小事务,便全托付给你了。外院有老管家辅佐,内院有你主持,我才能安心南下。与林府保持必要联系。还有……荣国府,”

  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平儿却敏锐捕捉到那细微的停顿。

  “也需留意,若遇紧急难处,可凭我留的令牌,调动周仓留下的那队暗卫,相机相助。””

  他特意提了荣国府,平儿立刻心领神会。

  爷关心的,恐怕主要还是那位三姑娘以及史老太君的安危。

  “爷放心,平儿晓得轻重。”她轻声应道。

  “只是……南疆险地,爷千万保重自身。刀剑无眼……”

  秦易放下汤碗,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疥癣之疾罢了,跳梁小丑,岂能阻我?平儿,守好家,待我凯旋。”

  平儿看着秦易挺拔如山岳的背影,心中那点担忧渐渐被一种坚定的信念取代。

  是的,她的爷,是战无不胜的。

  与此同时,荣国府内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南疆败绩的消息传来,贾赦、贾政等人如坐针毡。

  他们与旧勋集团牵连太深,此次兵败,难保不会受到牵连。

  贾母更是忧心忡忡,她年纪大了,经不起风波,只能日夜在佛前祈祷。

  探春协助李纨处理家务,面上镇定,心中却如惊涛骇浪。

  她比旁人更清楚朝局之险恶。

  南安郡王兵败被俘,旧勋势力必然受挫。

  而迅速站出来接手烂摊子的秦易,其权势和声望。

  无论此战胜负,都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京城的这个夜晚,无数人无眠。

  权力的棋局,随着秦易的南下,进入了更加激烈和关键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