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懂规矩-《四合院之开局从扛大包开始》

  齐玉兰也很满意杨大林的做法,连忙在一旁插嘴说:“我看行,大林子借两块,剩下十块,美云你拿回去家用,你有这份心意,我们都领了,真的,就这么办。”

  说着齐玉兰把剩下的十块钱塞到张美云的手里。

  张美云想挣脱开齐玉兰的手也挣不开。

  杨大林连忙又讲:“嫂子,就这样就行了,我一会找易大爷和刘大爷借,他们有钱,挣的多。

  放心吧,真要凑不够,我在找你借成不?”

  张美云挣脱不开齐玉兰的手,齐妍华也帮着齐玉兰按着她的胳膊。

  只好作罢:“好,听你的大林子。”

  终于不撕吧了,杨大林才松口气。

  这两块钱,拿着比齐德胜的五百块钱沉重多了。

  杨大林从奖品里拿出两斤小米,递给她:“嫂子,你帮我,我帮你,这是我今天的奖品,里面是两斤小米。

  你拿回去给两个孩子熬点小米粥。

  等以后饥荒过去了再说。”

  张美云连忙站起来,不想收,昨天刚被送了一袋子干货海鲜,咋能又收人家的东西。

  齐婶子见杨大林拿出来了,家里也不缺这点东西了。

  就硬塞给她:“行了,美云,大林子说的对,你帮他,他帮你,孩子身体重要,等过了饥荒再说,现在不把孩子身体养好,以后可有的罪受。

  等以后小成,小才长大了,让他多还点。

  这总行了吧,拿着,别撕吧了,一会再来人听见。”

  张美云本来只想给人家送钱的,结果拿着两斤小米,拿着没借出去的十块钱回去了。

  她知道一会肯定还有人来,也没多待,只好先走了。

  回去要给两个儿子说,要记好这份恩情。

  以后孩子长大了,让孩子们好好孝顺他大林叔。

  说起报答恩情,老五家有个真事。

  爷爷那一辈有个亲戚,那几年地里的树皮都吃没了,爷爷去走亲戚,那家亲戚已经饿晕了几个在地里了。

  那家亲戚深秋在地里找秋收以后地里藏的没有被收走的地瓜吃。

  爷爷见状,连忙回家拿了两篮子干地瓜干。

  那家亲戚被救活了,虽然老人们相继去世了,但是那家亲戚到老五这一辈已经是很远的亲戚了,那家人现在年年还来拜年送礼。

  毕竟是救了他们一家人。

  救命之恩,他们一直没有忘记。

  有时候小老百姓更能记的这些恩情。

  他们心中有情,有意,比一些有学问的人更强。

  另外一个真事,老五还有个同学,高中同学,高二那年,这个同学父亲意外去世。

  这个同学有个哥哥当时在读大学,有个妹妹当时在读初中。

  作者老五知道了这个同学的事的时候,他当时已经考虑辍学挣钱供哥哥和妹妹了。

  然后老五连着请了这个同学一个月饭,还给他捐了一点钱,钱不多,还开导他,还带着他去亲戚家吃好吃的。

  (06年当时老五一个月生活费一百五块,钱不够花,在学校附近饭店赊账。

  亲戚是老五的亲大爷,父亲的大哥,每周老五都去他家吃点好的,大爷会给做红烧肉,当时老五一个人最多一顿吃过九个半二两的馒头。)

  结果自从人家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之后,再也没有收到过人家一条信息,一个电话。

  电话那时候大家经常换号,联系不到也罢了,企鹅号还是有的。

  话题扯远了,大家回头看。

  张美云刚走,傻柱就来了。

  傻柱和何雨水一起来的,杨大林让齐晓宁把家里的麻花拿出来给何雨水吃点。

  傻柱也得了一块,又一把塞进嘴里,然后他从怀里掏出二百块钱递给杨大林。

  说:“大林子,你先拿着,哥还有,不着急用,真着急用的时候,再说。”

  杨大林把他拉到自己房间悄悄给他说:“柱子哥,你这心意我领了,钱你先拿着,一会先别走,易中海和刘海中来了,看看他们借给我多少。

  不够我在从你这借,一会他们来了,你就说我找你借了一百。

  这两家有钱,易中海一个月八九十,就两个人花,可比你有钱多了。

  刘海中虽然有三个孩子,但是他家老大也上班了,也有钱。

  说不准闫老抠也会来,你看着吧,真凑不够在从你这借,这几个人的钱不借白不借。

  你的留着,别人问你,你就说借给我了一百。”

  傻柱听杨大林这意思,要算计几个大爷啊。

  连忙答应:“行,就按你说的办。”

  这不傻柱坐在杨大林家喝水,一直没走。

  易中海来了,易中海见傻柱在杨大林家,一直东扯西扯的不进入正题。

  杨大林见状,给傻柱说了一声:“柱子哥,你要不先回去休息,多谢你借的一百块钱了,回头我尽快还你哈。”

  然后在傻柱不理解的情况下,把他推搡着出了门。

  然后小声说:“你先走,回头给你说。”

  傻柱才回过神来,大声招呼了一句:“婶子,我先走了,雨水走了,明天再来玩。”

  杨大林觉着自己这回有意思,自己借钱,大家上赶子来送,自己都不用出屋。

  真爽,这都是自己为的好人缘啊。

  易中海见杨大林回来了,又扫了一眼齐妍华姐妹和还有马三。

  杨大林知道,这老小子,借个钱屁事真多。

  本来就是试试他们,看看他们会不会借。

  既然人家主动上门借钱给自己,那就满足他的心愿吧。

  杨大林又让马三先回家,让齐妍华姐妹回屋休息去。

  这回只剩下齐玉兰和杨大林两个人。

  易中海这才从怀里掏出一把钱,递给杨大林说:“大林子,大爷我挣的多不假,但是呢,你一大妈身体不太好,常年要吃药,多了也拿不出,给你凑了三百,你不着急还,拖个一年两年的没事,你看可以不?”

  杨大林连忙抓着易中海的手,上下摇晃感激的说:“哎呀,易大爷,你可帮了我大忙了,我给你写欠条,两年还清,你看是要分期还还是后年一把还清?”

  易中海听到杨大林这么讲究,又写欠条又要说好还钱的规矩,心里还是放心了点。

  连忙摇头道:“那不用,欠条不用写,你才当驾驶员学徒工,月月还账压力太大了,你后面一把还清就行。”

  杨大林连忙抢过话说:“那不成,规矩不能破,欠条要写,还钱时间也要写清楚,咱杨大林年龄小不假,但是要懂规矩。

  易大爷等一下,我去拿纸笔哈。”

  杨大林转身回到自己房间,拿了纸笔过来。

  正儿八经的给易中海写了一张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