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玉佩引路与世家发难-《汴京早餐合伙人》

  大赛的喧嚣如潮水般退去,留给临风阁的,除了两块沉甸甸的奖牌,便是那枚带着裂痕、透着无尽谜团的琴形玉佩。车师国女子那句“物归原主,小心影子”的警示,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赵琰与林小满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容师姐的信物,竟在西域人手中出现……”林小满摩挲着玉佩上冰凉的裂痕,眉头深锁,“这裂痕是新的,还是旧伤?‘物归原主’……是指还给容师姐,还是……认为这本该属于我们?‘影子’……是指一直纠缠不休的幽冥火,还是高党,或是……这玉佩真正的主人对其对手的称呼?”

  赵琰目光锐利如鹰,审视着玉佩每一个细节:“车师国与大月氏使者同时出现在大赛,绝非偶然。这女子冒险送还玉佩,是善意警告,还是另有所图?她口中的‘主人’又是谁?与容嬷嬷、与太后、甚至与那前朝秘藏有何关联?”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这玉佩,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条更凶险迷局的钥匙。”

  大赛的锋芒已露,他们再也无法完全隐匿于暗处。这枚玉佩的出现,更是将他们推向了一个更广阔的漩涡边缘。翠微谷虽安全,但固守一隅,只会被动挨打。必须主动出击,厘清线索,而这玉佩,或许就是突破口。

  “西域,必须去一趟。”赵琰决断道,“但非现在。眼下大赛余波未平,各方视线聚焦,此时西行,无异于自投罗网。我们需暂且蛰伏,消化大赛所得,同时……借势立威,稳固根基。”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依旧热闹的望湖镇,“大赛虽让我们崭露头角,但也树敌不少。高党、幽冥火残余,还有那些被抢了风头的本地势力,岂会甘休?尤其是那些盘踞地方、底蕴深厚的饮食世家,最重名声,我们这‘空降’的翠微谷拿了头彩,他们定然不服。”

  林小满瞬间明了:“你是说,会有人主动上门‘切磋’?”

  “不是切磋,是踢馆。”赵琰冷笑,“世家大族,最重脸面。我们得了官方认可的大奖,在他们看来,便是动了他们的奶酪,折了他们的威风。接下来,恐怕会有接连不断的‘挑战’上门,美其名曰‘交流’,实为打压。我们必须接下,而且要赢得漂亮!唯有如此,才能在江南站稳脚跟,让‘五味居’的理念真正扎根,也为日后西行积累名望和资源。”

  果然,不出赵琰所料。大赛结束仅三日,第一波挑战便如期而至。来者是江南百年厨艺世家“味珍楼”的少东家——苏玉衡。味珍楼以烹制河鲜、茶点闻名,世代为官家宴席承办,在江南饮食界地位尊崇。此次大赛,味珍楼亦有参赛,却只在“刀工精细”上得了个安慰性质的奖项,风头完全被名不见经传的“翠微谷”盖过。苏玉衡年轻气盛,携家族之势,递上拜帖,言明“仰慕翠微谷技艺,特来请教”,实则挑战意味十足。

  “味珍楼……苏家……”林小满沉吟。她深知,与这等地头蛇的较量,已非单纯厨艺高低,更是理念、气势、乃至背后势力的博弈。一味退让,只会被视为怯懦,理念无从传播;强硬对抗,则易结仇,于扎根不利。需以技服人,以德化人。

  “这一战,不仅要赢,还要赢得让他们无话可说,甚至……心服口服。”林小满对即将代表翠微谷出战的周平及众弟子道,“苏家擅长河鲜茶点,我们便在这两方面与他切磋。但记住,我们的目的非为争强斗狠,而是展示何为‘食之本味’,何为‘膳养身心’。”

  较量地点设在望湖镇公认的中立场所“品鲜阁”,由几位德高望重的乡绅耆老作证。消息传出,小镇再次轰动,围观者甚众。

  第一场,河鲜。苏玉衡亮出看家本领——“金鳞透玉脍”。取最新鲜的太湖白鱼,快刀切片,薄如蝉翼,透明如玉,佐以祖传秘制酱汁,摆盘如金鳞戏水,极尽刀工与摆盘之炫技,鲜香扑鼻,引得满堂喝彩。

  周平在林小满暗中指点下,却反其道而行之,做了一道看似朴拙的“春水炖湖鲜”。选用当地常见的鲫鱼、河虾、蚌肉,配以春笋、野菜,只用盐、姜、少许花雕,用陶罐文火慢炖而成。汤色清冽,不见繁复调料,最大程度保留食材原味。上桌时,揭开罐盖,一股自然清新的鲜香弥漫开来,不霸道,却绵长。周平向众人解释:“河鲜之妙,在其本真。过度调味,反掩天趣。此汤重在火候,使食材滋味融合,汤清味醇,暖胃暖心,合乎春季养生之道。”

  品尝之下,苏玉衡的鱼脍固然鲜美刺激,但酱料味略夺鱼鲜;而周平的炖汤,入口清甜,回味悠长,更显食材本质之美,尤其适合当下春日微寒的时令。几位作证的老人微微颔首。

  第二场,茶点。苏玉衡使出苏家绝活——“百果玲珑酥”。点心制成各种水果形状,内馅以数十种果仁蜜饯混合,酥皮层层叠叠,入口即化,甜香满口,技艺堪称精湛。

  周平则端上了林小满亲传、并经阿卯以其超常味觉反复调试改良的“五行养生糕”。糕点仅五色,对应五行:绿色(绿豆、绿茶,清火)、红色(红枣、枸杞,补血)、黄色(小米、南瓜,健脾)、白色(山药、茯苓,润肺)、黑色(黑芝麻、黑豆,补肾)。外形朴拙,不尚雕琢,甜度适中,每一色皆有其养生侧重。周平道:“茶点非只为口腹之欲,亦可调和身心。此糕五味平和,不腻不燥,顺应四时五行之理,佐茶最佳。”

  相比之下,苏玉衡的玲珑酥虽精巧甜腻,但多食易生腻烦;而五行糕口感丰富自然,食后舒坦,更显饮食养生之智慧。高下已判。

  苏玉衡脸色由最初的傲然,变为惊愕,再到沉默。他尝了一口五行糕,久久不语。他自幼浸淫厨艺,深知对方并非靠奇技淫巧取胜,而是对食材本性、时令养生、味道平衡的理解,达到了一个他未曾触及的境界。那种融入日常、服务健康的理念,比他家世代追求极致口味与形式的传承,似乎更贴近饮食的本源。

  “是在下……坐井观天了。”苏玉衡最终长叹一声,对周平拱手,语气复杂,“翠微谷理念,苏某受教。今日之败,心服口服。” 他虽未完全折服,但傲气已挫,敬意已生。

  首战告捷,翠微谷名声更盛。然而,树大招风,真正的挑战接踵而至。数日后,一个更具分量的拜帖送至临风阁——江东最大的盐商、亦掌控着数条漕运线路的巨贾“ 漕帮大佬沈万金 ”,欲设宴款待赵先生与林夫人,并请“指点”其家厨技艺。

  沈万金!此人不仅富可敌国,与江南官场关系盘根错节,其麾下漕帮势力庞大,控制着南北食材运输的命脉。他的“宴请”,绝非苏玉衡式的技艺切磋可比,更关乎利益、地盘、乃至生死。这已不是简单的“踢馆”,而是地头蛇的正式敲打与试探!

  “宴无好宴。”赵琰捏着那张烫金拜帖,眼神冰冷,“沈万金此举,一为试探我们虚实,二为打压我们势头,三则……或许也与高党或幽冥火有所勾连。此关若过,江南可立足;若过不去,恐有灭顶之灾。”

  林小满握住他的手,目光坚定:“是危机,亦是契机。正好让这些盘踞一方的势力看看,何为真正的‘食之道’。”

  然而,就在他们精心筹备应对沈万金的“鸿门宴”时,石坚从外面带回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有人在暗中高价收购大赛时翠微谷展示过的“并蒂同心糕”的残渣,甚至是装过糕点的盘子! 收购者行事隐秘,但线索隐隐指向……漕帮的势力!

  沈万金对“并蒂同心糕”产生了兴趣?是因为大赛上的表现,还是……他或其背后之人,也如高党一般,在追寻前朝宫廷的点心秘方?这顿“鸿门宴”的凶险程度,陡然升级!

  与此同时,阿卯在帮忙整理药材时,偶然发现,那枚琴形玉佩在特定的烛光角度下照射,玉佩内部的细微纹理,似乎能隐约投射出一些 扭曲的、类似西域文字的阴影!这发现让赵琰和林小满心中巨震!这玉佩,果然内藏玄机!

  沈万金的宴请迫在眉睫,玉佩之谜又现端倪,暗处的收购者意图不明……重重迷雾之中,翠微谷的航船,正驶向一片更加暗流汹涌、杀机四伏的水域。而下一场较量,将不再局限于灶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