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四年,本王率军南征。]
[当然,本王最讨厌的谢临怀也在,我的顶头上司就是谢临怀。]
[阴魂不散的家伙,烦死了!]
[我懒得搭理那个狗东西,把注意力全部放到战场上。]
[这场战争打得比北伐容易多了。]
[文帝新政改革实行得很顺利,高产改良粮种也普及全国,因此南征的军饷和士兵待遇非常优厚,工部研制的火铳和火炮也用于战场。]
[这场战争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
[自此以后,大雍南北再无祸乱。]
[两场大战打出了大雍的风骨,成为周边列国眼中的天朝上国。]
满朝文武瞬间从文帝的绯闻中回到南征的政治格局上,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幕上的清晰字迹。
继匈奴之后,南蛮也被灭了。
文帝把大雍南北之祸彻底平定了!
平帝猛的看向工部官员,眼里透露出来极为明显的七个字。
——爱卿,朕也想要啊!
以工部尚书为首的工部官员露出了迷茫无助的尴尬笑容。
——陛下,微臣不会啊!
平帝转头看向五皇子,期待着火铳和火炮两种新式武器。
“儿啊,你要不去工部待一阵子?”
五皇子沉默了一瞬,沉重地点头,“儿臣会尽力一试的。”
如意安静地站在五皇子身后,双眸在天幕和五皇子之间游离,如同护犊子的雌鹰般护着五皇子。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jpg)
*
[承明四年底,大军班师回朝。]
[我又又升官了!这一次从骁卫将军升到了正二品辅国大将军!]
[但谢临怀却再次压我一头,直接从镇国大将军升为骠骑大将军,简直就是专门来跟我作对的!]
[谁能来管管这个狗东西!]
[我真好奇陈郡谢氏这等书香门第怎能养出谢临怀这种混蛋!不仅破天荒地弃文从武,还敢爬龙床,被文帝训了一次又一次也不见改。]
[可偏偏他就入了文帝的眼。]
[本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谢临怀不尊为臣之道。]
[文帝是一个伟大的开拓者。]
[大雍王朝因文帝而璀璨煊赫,开启亘古未有的熙和盛世。]
[谢临怀这狗贼干得忒不得体了。]
满朝文武和平帝非常认可陆景凉的犀利点评,觉得谢临怀确实枉负君恩,干的事太不道德了!
禁军统领和御前侍卫同时回宫。
“启禀陛下,臣查遍谢氏族人,从未有过名唤谢临怀的武将。”
平帝骤然回神,“没有此人?”
被御医用银针扎醒的谢家主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开口道:“回陛下,微臣族中确实没有叫谢临怀的人。”
谢允礼附和道:“家父所言非虚!”
平帝被炸的手麻脚颤心狂跳,像是被天雷击中似的愣在原地。
“陈郡谢氏没有叫谢临怀的武将?”
“莫非是老天开眼主动把这个大逆不道的贼子收走了!?”
“上苍保佑,这可真是太好了!”
(大喜过望.jpg)
谢家主等陈郡谢氏族人松了口气,感激老天爷没再刺激他们。
在场官员:“……”
好一出年度大戏!太精彩了!
(Npc吃瓜群众围观中.jpg)
*
[承明五年,文帝率众南巡。]
[喜提升官的本王也去了,一路上领略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本王听说这是文帝第一次离京。]
[从小长在皇宫的文帝不论是登基前还是登基后都常驻京都,总揽全局,如今南巡倒是可以借此机会休息一番,但他依旧不忘监察地方。]
[啧,文帝果然是个勤政的皇帝。]
[本王跟在文帝身边,也像其他随行官员那样被使唤的团团转。]
[好在文帝不是天天不间歇的干。]
[文帝也会外出游玩,只是文帝身边总是跟着谢临怀那家伙。]
[本王有次随行护卫,见文帝驻足在街边看木偶戏表演,明明是寻常曲目,但他却看得津津有味。]
[那时的我才意识到文帝从未见过对百姓而言稀松平常的傀儡戏,闲暇时也从未真的放松玩过。]
[文帝让百姓过上了幸福日子,可他自己却被困在皇宫半生。]
[不知为何,我有点难过(t_t)]
天幕之下的所有人沉默以对,视线却悄悄地瞟向五皇子。
未来的五皇子确实勤政爱民!
五皇子仰视着天幕,从陆景凉字里行间展现出来的文帝形象勾勒着在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
病弱却不懦弱,且知人善用……
狠戾却不狠毒,又志向远大……
也许文帝本该成为翩翩君子,奈何命途多舛又患有疯症眼疾,性情多变,却仍有一颗爱民之心。
君之所愿,即是万民之福。
*
[我们南巡行至临安城,文帝与群臣共游西湖游览风景。]
[本王混迹在群臣之中。]
[然而,谢临怀这个王八蛋竟然混账到把文帝拐到了小舟上!]
[我们只能瞪俩眼珠子看着。]
[我们又成了你们y里的一环。]
众多大臣转头望向互相搀扶着站在一起的谢允礼等谢家人。
瞧瞧你们陈郡谢氏养的儿郎!
谢允礼脸色苍白,“……”
陈郡谢氏的清流名声算是败光了。
(名声在外,有好有坏.jpg)
(以前是好人,现在是变态.jpg)
五皇子默然轻叹,“……”
想必文帝真的特别中意谢临怀吧!
怕是文帝一朝的官员都猜得出这对君臣之间的暧昧关系。
但那些官员却没有横加干涉。
文帝应该私下做了不少事,要不然谢临怀不想以死谢罪都难!
如此偏爱,真是少见得很呐~
一二三四皇子:五弟倒是痴情。
谢临怀应该是陪了文帝一世,直至最后为文帝殉葬而亡。
或许说是殉情而亡更合适。
平帝十分庆幸自己这里没谢临怀,否则他的皇位又要被他小儿子传给那群不是他血脉的宗室子。
(喜大普奔.jpg)
*
[承明七年,周边列国尽灭。]
[凡日月所照,皆为大雍国土。]
[扫平南北,一统天下,与民休息,文帝创下了足以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也正应了文帝那句话。]
[“雍朝要么亡于吾手,要么在吾手里洗去尘埃焕发生机。”]
[显而易见,文帝做到了后者。]
[史书记载文帝在位三十五年,在此期间国富民强,五谷丰登,海晏河清,此之谓熙和盛世也。]
[文帝之辉,足以光耀千古。]
满朝文武看得热泪盈眶,两眼放光地看着一行行金色字体。
“好啊!实在是太好了!!”
“一统天下,天佑我大雍啊!”
“文帝之举功在千秋,万古流芳!”
他们扭着脖子看向少年版五皇子,眼里的光比太阳还要亮。
“五皇子殿下,臣愿受您驱使。”
“殿下,您千万跟我们不要客气!”
“臣等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惟愿有生之年得见如斯盛景,如此才不算是枉活了这一生啊!”
五皇子温和一笑,“好说好说。”
依旧披着白莲花皮的少年表面笑得柔软无害实则心思难测。
一二三四皇子:“……”
啊呸!我以前真是瞎了眼了!错把黑莲花当成白莲花!
平帝欣慰地捋着胡须,“如此甚好,吾儿当为大帝之姿。”
他以前只顾着前四个儿子,忽视了良美人给他生的小儿子,但现在他可以把小儿子拎出来好好教。
他的小儿子必可开创不世伟业!
满宫后妃眨巴眨巴眼,“!!!”
她们要赶紧去抢人,趁着五皇子还没被竞争对手抢走先下手。
母妃的好大儿,等着母妃啊!
[当然,本王最讨厌的谢临怀也在,我的顶头上司就是谢临怀。]
[阴魂不散的家伙,烦死了!]
[我懒得搭理那个狗东西,把注意力全部放到战场上。]
[这场战争打得比北伐容易多了。]
[文帝新政改革实行得很顺利,高产改良粮种也普及全国,因此南征的军饷和士兵待遇非常优厚,工部研制的火铳和火炮也用于战场。]
[这场战争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
[自此以后,大雍南北再无祸乱。]
[两场大战打出了大雍的风骨,成为周边列国眼中的天朝上国。]
满朝文武瞬间从文帝的绯闻中回到南征的政治格局上,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幕上的清晰字迹。
继匈奴之后,南蛮也被灭了。
文帝把大雍南北之祸彻底平定了!
平帝猛的看向工部官员,眼里透露出来极为明显的七个字。
——爱卿,朕也想要啊!
以工部尚书为首的工部官员露出了迷茫无助的尴尬笑容。
——陛下,微臣不会啊!
平帝转头看向五皇子,期待着火铳和火炮两种新式武器。
“儿啊,你要不去工部待一阵子?”
五皇子沉默了一瞬,沉重地点头,“儿臣会尽力一试的。”
如意安静地站在五皇子身后,双眸在天幕和五皇子之间游离,如同护犊子的雌鹰般护着五皇子。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jpg)
*
[承明四年底,大军班师回朝。]
[我又又升官了!这一次从骁卫将军升到了正二品辅国大将军!]
[但谢临怀却再次压我一头,直接从镇国大将军升为骠骑大将军,简直就是专门来跟我作对的!]
[谁能来管管这个狗东西!]
[我真好奇陈郡谢氏这等书香门第怎能养出谢临怀这种混蛋!不仅破天荒地弃文从武,还敢爬龙床,被文帝训了一次又一次也不见改。]
[可偏偏他就入了文帝的眼。]
[本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谢临怀不尊为臣之道。]
[文帝是一个伟大的开拓者。]
[大雍王朝因文帝而璀璨煊赫,开启亘古未有的熙和盛世。]
[谢临怀这狗贼干得忒不得体了。]
满朝文武和平帝非常认可陆景凉的犀利点评,觉得谢临怀确实枉负君恩,干的事太不道德了!
禁军统领和御前侍卫同时回宫。
“启禀陛下,臣查遍谢氏族人,从未有过名唤谢临怀的武将。”
平帝骤然回神,“没有此人?”
被御医用银针扎醒的谢家主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开口道:“回陛下,微臣族中确实没有叫谢临怀的人。”
谢允礼附和道:“家父所言非虚!”
平帝被炸的手麻脚颤心狂跳,像是被天雷击中似的愣在原地。
“陈郡谢氏没有叫谢临怀的武将?”
“莫非是老天开眼主动把这个大逆不道的贼子收走了!?”
“上苍保佑,这可真是太好了!”
(大喜过望.jpg)
谢家主等陈郡谢氏族人松了口气,感激老天爷没再刺激他们。
在场官员:“……”
好一出年度大戏!太精彩了!
(Npc吃瓜群众围观中.jpg)
*
[承明五年,文帝率众南巡。]
[喜提升官的本王也去了,一路上领略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本王听说这是文帝第一次离京。]
[从小长在皇宫的文帝不论是登基前还是登基后都常驻京都,总揽全局,如今南巡倒是可以借此机会休息一番,但他依旧不忘监察地方。]
[啧,文帝果然是个勤政的皇帝。]
[本王跟在文帝身边,也像其他随行官员那样被使唤的团团转。]
[好在文帝不是天天不间歇的干。]
[文帝也会外出游玩,只是文帝身边总是跟着谢临怀那家伙。]
[本王有次随行护卫,见文帝驻足在街边看木偶戏表演,明明是寻常曲目,但他却看得津津有味。]
[那时的我才意识到文帝从未见过对百姓而言稀松平常的傀儡戏,闲暇时也从未真的放松玩过。]
[文帝让百姓过上了幸福日子,可他自己却被困在皇宫半生。]
[不知为何,我有点难过(t_t)]
天幕之下的所有人沉默以对,视线却悄悄地瞟向五皇子。
未来的五皇子确实勤政爱民!
五皇子仰视着天幕,从陆景凉字里行间展现出来的文帝形象勾勒着在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
病弱却不懦弱,且知人善用……
狠戾却不狠毒,又志向远大……
也许文帝本该成为翩翩君子,奈何命途多舛又患有疯症眼疾,性情多变,却仍有一颗爱民之心。
君之所愿,即是万民之福。
*
[我们南巡行至临安城,文帝与群臣共游西湖游览风景。]
[本王混迹在群臣之中。]
[然而,谢临怀这个王八蛋竟然混账到把文帝拐到了小舟上!]
[我们只能瞪俩眼珠子看着。]
[我们又成了你们y里的一环。]
众多大臣转头望向互相搀扶着站在一起的谢允礼等谢家人。
瞧瞧你们陈郡谢氏养的儿郎!
谢允礼脸色苍白,“……”
陈郡谢氏的清流名声算是败光了。
(名声在外,有好有坏.jpg)
(以前是好人,现在是变态.jpg)
五皇子默然轻叹,“……”
想必文帝真的特别中意谢临怀吧!
怕是文帝一朝的官员都猜得出这对君臣之间的暧昧关系。
但那些官员却没有横加干涉。
文帝应该私下做了不少事,要不然谢临怀不想以死谢罪都难!
如此偏爱,真是少见得很呐~
一二三四皇子:五弟倒是痴情。
谢临怀应该是陪了文帝一世,直至最后为文帝殉葬而亡。
或许说是殉情而亡更合适。
平帝十分庆幸自己这里没谢临怀,否则他的皇位又要被他小儿子传给那群不是他血脉的宗室子。
(喜大普奔.jpg)
*
[承明七年,周边列国尽灭。]
[凡日月所照,皆为大雍国土。]
[扫平南北,一统天下,与民休息,文帝创下了足以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也正应了文帝那句话。]
[“雍朝要么亡于吾手,要么在吾手里洗去尘埃焕发生机。”]
[显而易见,文帝做到了后者。]
[史书记载文帝在位三十五年,在此期间国富民强,五谷丰登,海晏河清,此之谓熙和盛世也。]
[文帝之辉,足以光耀千古。]
满朝文武看得热泪盈眶,两眼放光地看着一行行金色字体。
“好啊!实在是太好了!!”
“一统天下,天佑我大雍啊!”
“文帝之举功在千秋,万古流芳!”
他们扭着脖子看向少年版五皇子,眼里的光比太阳还要亮。
“五皇子殿下,臣愿受您驱使。”
“殿下,您千万跟我们不要客气!”
“臣等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惟愿有生之年得见如斯盛景,如此才不算是枉活了这一生啊!”
五皇子温和一笑,“好说好说。”
依旧披着白莲花皮的少年表面笑得柔软无害实则心思难测。
一二三四皇子:“……”
啊呸!我以前真是瞎了眼了!错把黑莲花当成白莲花!
平帝欣慰地捋着胡须,“如此甚好,吾儿当为大帝之姿。”
他以前只顾着前四个儿子,忽视了良美人给他生的小儿子,但现在他可以把小儿子拎出来好好教。
他的小儿子必可开创不世伟业!
满宫后妃眨巴眨巴眼,“!!!”
她们要赶紧去抢人,趁着五皇子还没被竞争对手抢走先下手。
母妃的好大儿,等着母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