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惊才绝艳白月光x暴戾乖张帝王29-《快穿:貌美天仙总被阴湿男鬼觊觎》

  【第四位燕国七子是燕国谏官张谏的继承者,也就是在昭仁女帝掌权期间就任燕国右相的张若宜。】

  【张若宜生于天隆二十六年,是张谏唯一的孩子,父亲死后跟随母亲生活,在景泰元年成为清欢公主伴读,受其父荫庇得到慕容殊的佑护。】

  【在慕容殊故去后,时年十八的张若宜没有留在鄞都嫁人生子当某夫人,而是走出鄞都四处游学。

  她亲自踏过燕国境内的秀丽江山,也亲眼见过燕国百姓的生活境况,沿途写下多本游记和诗篇。】

  【景泰十五年,清欢公主被燕武帝册立为燕国皇太女,张若宜收到公主书信决意重回鄞都辅佐对方。】

  【张若宜从文书女官做起,直到昭仁女帝继位第二年才做到当朝右相,辅佐昭仁女帝延续盛世之治。

  她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实权女相,也是文采斐然的燕国知名才女,留下很多流传后世的优秀诗作。】

  【张若宜一生未婚,五十而卒,独将毕生所学献于昭仁女帝,也是极力推动女官制度形成的人。

  她以身先士卒的精神为以后的女子谋得一条更为宽阔的官场之路,让女子有了与男子竞争的机会。

  她大大地提高了古代女子的地位,使后世的杰出女子有了以自己名字站在历史舞台的权利,而不是以某某妻子或某某母亲的附庸身份。】

  【而张若宜的种种行为与她的成长经历和父母长辈的教导脱不开干系,也与她的游学息息相关。

  她亲身经历过女子处世的困难,也在外见过女子依附男子而活的不幸,在掌权后更愿意为她们撑起一把伞,开辟一条女子从政的道路。】

  天幕中的弹幕不停刷着存在感。

  [张相就是妥妥的事业大女主,不愧是上过慕容丞相课的人。]

  [我们女孩子永远记得张相的功劳,这可是第一位凭借自己的本事身居高位又不忘为女子撑伞的女子。]

  [千载以后,唯有功业长存。]

  [见过疾苦的张相在登上权力之巅后亦不忘入朝为官的初心,致力于拯救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张若宜和张谏都愿为自己的理想开创历史先河的勇士。]

  [一样的执着,一样的不服输!]

  [正好应了那句‘难怪有故人之姿,原来是故人之子。’]

  [你们有没有发现慕容殊虽死但留给燕国很多可用之才?]

  [不止慕容攸和张若宜,还有很多燕国官员都受过丞相栽培,可惜有不少人都亡于景泰大乱杀。]

  [……咦,好像还真是啊!]

  [慕容丞相可谓是用心良苦,留下的人才也是真的多啊!]

  [可不咋滴,景泰大乱杀死了那么多人才都没有动摇燕国根基,由此可见景泰年间的人才之多。]

  [那些人才也是真的靠谱。]

  [就算燕武帝后期发癫,燕国百姓也依旧生活得安居乐业。]

  [他们都在很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慕容丞相的人格魅力太大了,死了也能带动燕国朝堂的运转。]

  [啊啊啊!我的老天奶呐,大燕顶级白月光的杀伤力谁懂啊!]

  天隆三十年的张若宜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天幕说着自己的未来。

  在她身边分别站着张谏及其夫人。

  婚后仅有一女的夫妻两人扭头看向乖乖坐在小板凳上的闺女。

  “吾儿好样的,比你祖父还强!”

  最先开口的人是张谏,他揉着女儿两边扎着的小揪揪,发自内心地为宝贝女儿的功绩感到自豪。

  张夫人唇畔含笑,“若宜真棒。”

  被父母夸奖的张若宜托着小下巴,歪头注视着自己的父母。

  “爹娘,我会继续努力的!”

  燕桓王和太子姜承胤想到张若宜的年纪并没有贸然召见对方。

  等她稍大点,再招入朝堂为官。

  景泰十年的张若宜本欲离家远游,却因天幕而延迟行程,看到如今竟然在天幕中看到了自己。

  “我将会辅佐清欢公主吗?”

  “有史以来第一位实权女相……”

  这就是她的未来,一生都在为延续盛世和女官制度而忙碌。

  她喜欢这样充实而有趣的未来。

  ***

  【第五位燕国七子是燕国武将叶悬舟的继承者,也就是历经两朝统领宫廷侍卫的郎中令叶靖洲。】

  【叶靖洲是叶悬舟的嫡亲弟弟,出身于武将世家,父亲是燕国卫尉,在父兄战死后继任郎中令。

  他是慕容丞相一手提拔的武将。】

  【景泰年间,叶靖洲一直都负责守卫燕王宫、保护燕武帝,延续父兄的遗志,始终都忠于姜氏皇室。】

  【叶靖洲撑起了整个叶氏门楣,没有辜负满门忠烈的名声。】

  【如果说张若宜是开辟新路的利剑,那么叶靖洲就是燕国的基石,默默无闻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嘿嘿,我记得有专家评价叶靖洲是武将世家难得的君子。]

  [确定是君子,不是老干部?]

  [哈哈哈,我记得叶靖洲年纪轻轻就是鼎鼎有名的小古板了。]

  [对,他爹都没叶靖洲来得板正!]

  [叶老爹总共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主张变法革新属于激进派,二儿子沉稳求进属于保守派。]

  [激进派哥哥和保守派弟弟,Nb!]

  天隆三十年的叶靖洲被父亲和大哥围在中间上看下看,仔细端详,看得他面无表情地目视前方。

  叶悬舟戳着如石化般的弟弟脑袋,“就你这个木头性子,也不知道以后是怎么受到丞相重用的。”

  他弟弟虽不是书呆子,却是武痴。

  就这种古板木讷的小木头人,慕容丞相到底是如何调教的。

  叶靖洲捋顺头发,慢吞吞地说道:“我的武功很好,而且忠君报国,丞相和陛下自然会重用于我。”

  叶父、叶悬舟:“……”

  对方说的确实有点道理,这小子的武学天赋是叶家这代最高的,而且认定一件事就会坚定地做下去。

  燕桓王当即召见叶靖洲,派人考校过后对其委以官职。

  又一个优秀人才成功到手√

  景泰十年的郎中令叶靖洲面色平稳地听着天幕女子对他的评价,手掌依旧紧紧握着腰间的刀柄。

  如此看来,他应该没有辜负父兄的盛名、慕容丞相的提拔和陛下的重用,这般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