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番外1】千古名将就该配盛世明君-《快穿:貌美天仙总被阴湿男鬼觊觎》

  【野史不一定保真,但一定够野】

  野史记载,文帝与谢大将军有情,先以龙纹玉佩和家传玉锁为定情信物,后于民间结为夫妻。

  一部分人认为这是胡言。

  [文帝何许人也?千古明君尔。岂会与朝臣互有情愫藕断丝连!]

  一部分人认为野史就是事实。

  [存在即合理,野史一定是真的!]

  然而,真相唯有谢氏族谱可鉴。

  雍朝皇室族谱未见文帝娶妻,正史亦不曾记载文帝立后纳妃,然而陈郡谢氏族谱上却记有三房嫡子谢临怀的结发妻子是文帝郁离。

  谢氏族人将族谱藏了一代又一代,于现代被家里某个熊孩子散播了出去,引得雍史进行修改订正。

  [文帝至死未娶,仅有嗣子。]

  这段历史记载被史学家改为文帝于承明三年六月底与时为镇国大将军的谢临怀在谢氏族人见证下完婚。

  [文帝娶夫谢临怀,共养嗣子。]

  言及谢临怀,现代人多是敬仰之。

  古往今来,如谢临怀这般勇猛彪悍的武将确实是少见得很。

  作为雍朝历史上闪耀着璀璨光芒的谢临怀是一位真正的战神。

  谢大将军之神勇,举世难寻!

  论武功、领兵打仗,少有人及他。

  不论正史还是野史,都重点着墨于这位犹如活阎王般的武将。

  谢临怀,陈郡谢氏人,生于书香门第却不喜诗文古籍,及冠后北上从军,算是谢氏族中的叛逆者。

  从军八载,死守着北疆未松。

  直至承明二年开始放开拳脚出战,这次以谢临怀为首的驻军没有拖后腿的朝廷,也没有破破烂烂的铠甲和兵器,更不会有军饷缺失的事。

  他们打了一场富裕的翻身仗。

  谢临怀凭借此战获封镇北将军,又于承明三年依靠覆灭匈奴、平定北疆的战功封镇国大将军。

  此后的他得遇明主,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是未逢敌手。

  承明四年,灭南蛮,谢临怀晋封为骠骑大将军、授爵定远侯。

  承明七年,谢临怀以灭周边列国的功劳晋封为定国公。

  不少文人墨客都赞颂过他的勇武。

  [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1]

  [剑光如电斩敌首,英气凌云震八方。]

  然而,骁勇善战的大雍战神·谢大将军亦有心尖上的软肋。

  他的软肋便是他的君主——郁离。

  这位战功赫赫的谢大将军甘愿为了所爱之人化作纯爱战神。

  凡文帝剑锋所指,谢临怀必取之。

  谢临怀既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将,亦是文帝郁离的毕生挚爱。

  史书工笔,他是他唯一的夫。

  即使《雍史本纪》等正史只将谢临怀和郁离之间的爱情归结于君臣情谊,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后世的吃瓜群众扒着正史记载文帝对谢临怀这般优待看重那般赏赐恩宠,只觉得自己是嗑到了真cp!

  盛世明君x千古名将,嗑死我了!

  咱就是说,战功显赫又桀骜不驯的大将军就该配英明神武的帝王!

  唯有明君才能容得下恣意武将。

  也唯有生性洒脱热忱、横冲直撞的英朗武将才能拿得下生来理性薄情、志在天下的当世明君。

  千年难遇的帝星x冉冉升起的将星,就是绝配顶配天仙配!!!

  作为后人磕到这对历史帝将cp实锤证据的是一幅人物画作。

  画中主角赫然是郁离和谢临怀。

  谢临怀压抑住自己的野性,以臣服的姿态跪在郁离面前,含情脉脉地盯着站在台阶上后退的郁离。

  跪的大将军看似在下位,实则满目柔情步步进攻;文帝看似在上位,实则眉目含情步步后退。

  啊啊啊!好一个顶级暧昧拉扯!

  论暧昧细糠,还是得看咱老祖宗!

  除了疯狂的cp粉,谢临怀和郁离的事业粉也认可了这对情侣。

  他们认为这对君臣是相互成就的。

  正因文帝有容人之量、知人善用,又稳坐后方变法增强国力,才能容得下谢临怀领兵开疆拓土。

  这才有了文帝统一天下的大局。

  正因谢临怀有将帅之才,立志保家卫国、驱除外敌,才能放心大胆地投入文帝手下任其驱策。

  这才有了谢临怀胜绩斐然的战绩。

  两个顶级强者惺惺相惜,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从而并肩前行开创盛世,他们是同行者也是爱人。

  志同道合,却又情投意合。

  事业粉们也为这对双强cp磕疯了。

  帝将双强cp就是最叼的!

  ******

  野史记载,文帝戮兄夺位。

  此事不仅在野史中,也在正史中。

  而文帝唯一惹人非议的事就是正史和野史都记载的弑兄夺位。

  但没有人觉得文帝做错了。

  即使戾太子等四子再出色,相较于文帝而言也是大为逊色。

  文帝缔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更以其强盛的国力和开阔的疆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底蕴和自信。

  而且雍朝在他手里实现了大一统,为后世王朝树立了榜样。

  雍朝之广,在历史上无出其右者。

  文帝打出了赫赫威名,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即便文帝弑兄夺位又如何?

  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只要文帝可以让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太平盛世,依旧可以名垂青史,被列为古往今来的千古明君。

  哪怕史书还记载了文帝患有疯症,但他们厌得是致使文帝染疾的戾太子,而不是缔造盛世的文帝。

  若非戾太子,文帝本该健康无缺。

  可本该无瑕的纯白美玉却因戾太子暗下毒手而染上瑕疵,试问读过史书的后人谁又能不惋惜呢!

  文帝绝世之姿,因其白玉染瑕。

  别说文帝功绩无数,便是文帝那般姿貌端华的美人也不该遭此大难,毕竟文帝是史书公认的美人。

  [美姿貌,仪表瑰杰。]

  [红绮如花,妖颜若玉。]

  人们总是偏爱美人多一些的,尤其是建立不朽功勋的明君。

  正因如此,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格外厚待这位命途多舛的千古明君,对文帝总是极尽溢美之词。

  [文帝,是更胜前人的英明君主。]

  [震古烁今,鲜有帝王及其者。]

  [自文帝时起,雍朝疆域广阔,引得四方臣服,天下莫有不从者。]

  [吾皇心系万民, 变法以安邦, 救民于水火, 实乃圣明之君。]

  [文帝英明神武, 承天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