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番外2】襄王陆景凉的遗书回忆录?-《快穿:貌美天仙总被阴湿男鬼觊觎》

  宁康二十年的夏日,天朗气清。

  烈日当空,炽热的阳光照射大地,夏蝉在枝头吱吱鸣叫。

  当下正值早朝期间,大雍王朝群臣在激情四射地谈论着今日份朝中政事,殿内呜呜喳喳乱得不行。

  坐在龙椅上的中年帝王面色冷肃,宽大的手掌扶着额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地听着下方吵吵嚷嚷。

  “朽木不可雕也……”

  “啊呸!竖子不足为谋!”

  一名侍卫忽然跌跌撞撞地跑进大殿之中打破了朝臣的争执。

  “启禀陛下,天上出现了神幕。”

  本就被群臣吵得心烦的大雍平帝又听到侍卫传来的噩耗,直接大手一挥,带着文武百官外出查看情况。

  “诸位爱卿,随朕出殿一观吧。”

  (pS:平帝是文帝郁离的爹,大雍的第八位皇帝,在位24年,功绩平平,可贵之处在于自我认知清晰。)

  站在武官队列里的襄王陆远随大流地跟着朝中官员走到外面,抬头仰望着挂在半空中的巨大天幕。

  他搞不太懂这块天幕是什么东西。

  他探着头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博古通今的许太傅也不清楚。

  满朝文武无人识得空中天幕。

  犹如镜子般光滑的天幕高悬于天,不论你身处何方,只要在大雍地界内都可以抬头看到那块天幕。

  “此物究竟是从何而来?”

  “莫非当真是上天安排的神迹!”

  无论是帝王官吏,还是黎民百姓,他们都好奇地看着天幕。

  平帝挺直脊背,眯眼望向天空。

  正当他准备宣钦天监之时,钟鸣声骤然间传入大雍人耳中。

  “铛——”

  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地打了个激灵。

  他们眼睁睁看着固定不动的天幕上浮现出金灿灿的十一个大字。

  《襄王陆景凉的遗书回忆录》

  数日前奉皇命回京述职的现任襄王陆远在见到‘陆景凉’三个醒目的大字后当场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的娘嘞!这不是我儿子吗?’

  所以,他那个今年才十七岁的儿子以后继承他的爵位当上襄王了?

  这小子写的遗书还被天幕收集了!

  在郊外骑马打猎的少年版陆景凉见到天幕上的那行鎏金大字后僵了一下,差点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本世子写的遗书???”

  他现在才17岁,既没有入朝为官,也没有袭爵成为襄王。

  而且他也没有写遗书的怪癖。

  另外,他的遗书咋会跑到天幕上?

  风华正茂的陆景凉快速看看左右,发现陪自己外出打猎的好友也正在满眼惊讶地看着自己这边。

  “哈哈哈,你还写遗书呢?”

  “我倒是好奇你到底写了什么?”

  “陆世子袭爵后竟开始写遗书了,莫非是在朝为官压力忒大?”

  某位武官之子刚刚调笑完陆景凉,就看到天幕上的惊世之言。

  [本王陆景凉,一个可怜的娃。]

  [我身为大雍王朝第九代皇帝陛下最忠诚的大将军,一生征战无数,最终不幸成为文帝的殉葬品。]

  [呜呜呜,我真的知道错了。]

  [已老实,求放过!]

  天幕上的文字以诡异的形式钻进众人的大脑,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黔首乞丐都能看得懂天幕上的文字。

  他们在短短几行字下瞠目结舌。

  “妈呀!俺没看错吧?陆景凉那小子给下代皇帝殉葬了!”

  “不是?他到底干什么了?”

  “他不是说他是下代皇帝最忠诚的大将军,怎么还为皇帝殉葬了?难不成是皇帝舍不得抛下他?”

  嘴角抽搐的平帝暗戳戳地瞥向旁边被震惊得呆若木鸡的陆远。

  襄王的儿子到底做什么坏事了?

  他的继承者居然临死前还不忘让陆景凉为皇帝殉葬趟黄泉路!

  襄王陆远:“……???!!!”

  我的儿啊!你莫不是真的谋反了!

  难道是自家好大儿眼见那位文帝即将驾崩就迫不及待地造反,然后被文帝反手收拾送下地狱了?

  *

  [本王回首往事,可谓是战功赫赫。]

  [本王二十四岁以底层小卒的身份随军北伐灭匈奴,二十五岁以骁卫将军的身份率兵南征灭南蛮,二十八岁领军覆灭余下的周边国家。]

  [此生作战无数,屡战屡胜。]

  [但本王却不是文帝心里最喜欢的大将军,那个眼神不好的小皇帝只喜欢谢临怀这个狗东西。]

  [谢临怀干嘛都对,我干嘛都错。]

  [谢临怀永远都比本王官位更高,比本王兵权更多,比本王站位更前,真是好想撕了谢临怀那张脸。]

  [贱人就是矫情!]

  满朝文武包括陆景凉的亲爹在内,都对好似吃了柠檬一样说话酸溜溜的陆景凉表示看不懂且大为震撼。

  虽然咱们在朝为官,是要争圣宠。

  但你小子这副拈酸吃醋的样子怎么跟后宅争宠的女人一样!

  另外,谢临怀是谁?哪家子弟?老夫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

  入朝为官已有四年的谢允礼和尚未辞官归家养老的谢家主默默地扒着自家子弟却没找到对应的人。

  他们谢家多是文臣,无有武将。

  想必这位谢临怀应该是别家子弟,或者是寒门出身的将领。

  (pS:没有郁离存在的平行时空,也就不会有殷渊的转世身,这个世界特指追随郁离而来的谢临怀。)

  齐太尉全程关注的是前半段话。

  他上前几步,表情难掩激动,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些战绩。

  “北伐灭匈奴,南征灭南蛮,接着又覆灭其余周边国家……”

  “这岂非说明我大雍一统天下了!”

  他快步走到陆远眼前,急声问道:“敢问王爷,令郎今岁几何?”

  陆景凉二十八岁之时天下一统。

  那个时候距离现在还有多远,在他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见到?

  陆远沉声道:“犬子今年十七。”

  他也在根据天幕呈现出来的陆景凉年岁来计算天下归一的时间。

  28-17=11,也就是说还有十一年。

  他如果以后没有战死沙场,应该能看到大雍统一的盛景。

  平帝同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但他好奇的是下任皇帝是谁?陆景凉提到的文帝是太子吗?

  亦或者是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

  不少朝臣也开始思考这位统一天下的文帝陛下是哪位皇子。

  雍容典雅、彬彬有礼的太子?

  深受陛下宠爱的二皇子郁牧?

  得到陛下看重的三皇子郁淖?

  心机深沉、阴鸷狠辣的四皇子?

  默默无闻、籍籍无名的五皇子?

  他们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太子继位为下任皇帝的可能性更高。

  毕竟太子是元后嫡出的长子!

  而且太子多年以来名声很好,朝中不少官员都支持太子。

  再加上当今陛下又属意于太子。

  他们怎么看怎么觉得文帝是太子,可天幕却否认了这个答案。

  [唉,不说谢临怀这个晦气到家又总压我一头的政敌了!]

  [说说文帝,他可真是好生狠心。]

  [本王追随他三十余载,又辅佐他的嗣子处理朝政延续盛世,他竟然狠得下心让本王给他殉葬啊!]

  [满朝文武就本王一人得此殊荣!]

  [郁离,求您收了神通吧!]

  天幕之下的所有人呆愣愣地注视着陆景凉提到的那个名字。

  郁离?文帝居然是五皇子!

  五皇子生母早逝,且母族不显,又向来不得陛下看重,常年蜗居宫中从不交往群臣又怎能夺嫡成功?

  未来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

  *

  [算了,殉葬就殉葬吧!]

  [反正本王的政敌也跟我一样下场,只不过谢临怀是自愿殉葬,不像本王被文帝扒拉出来下旨殉葬。]

  [可黄泉路上有文帝和谢临怀作伴,本王大概也不孤单了。]

  [谁让本王年轻时又狂又飘呢!]

  [但本王真的已经改了,早就是忠心耿耿的大雍臣子了,这次指定是谢临怀这个净会告状的小人向文帝进谗言才让文帝拉本王垫背的!]

  [不过本王活到七十二,也够本了。]

  众多年迈的老臣看得拳头硬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七十二岁,你小子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吗?

  我们都不一定能活到六十岁!

  作为陆景凉亲爹的陆远都有点感慨自家儿子的漫长寿命了。

  历代襄王就没一个活到七十岁的!

  偏偏他儿子好命,活到了七十二,这还是要给文帝殉葬呢!

  不然,他儿子怕是还能活得更久!

  “……”平帝及四位皇子有点羡慕陆景凉的长寿基因。

  这小子是怎么活那么多年的?

  当皇帝的活过五十者都不多,更不用说陆景凉的七十高龄了!

  (羡慕嫉妒恨.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