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番外2】襄王陆景凉的遗书回忆录?-《快穿:貌美天仙总被阴湿男鬼觊觎》

  观看天幕的文武百官分成了两波,一波人期待着文帝的出现,期盼着大雍统一四方的美好未来。

  另一拨人不愿放弃旧主,期盼自己选择的皇子可以登基。

  两波人开始叽里呱啦地争执。

  “太子殿下是大雍储君,以后自然可以带领大雍一统天下。”

  “放你娘的屁!少在那儿胡说!”

  “你没看到五皇子的功绩吗?匈奴和南蛮都是五皇子在位期间灭的,跟你嘴里的太子毫无关系。”

  “刘大人,我们该尊重历史。”

  平帝听得无比心烦,怒声道:“再吵朕就将尔等统统关入天牢!”

  文武百官闻言顿时安静如鸡。

  不吵就不吵,他们改用眼神厮杀!

  ‘自古以来,立嫡立长,太子就应该成为我们雍朝的皇帝。’

  ‘五皇子才是天命之主,合该废太子改立五皇子为储,如文帝那般带领大雍走向大一统的盛世未来。’

  因为天幕提及到文帝的赫赫功勋,导致不少武将和贤臣对五皇子的忠心于无形中悄然地滋生而出。

  他们将会是最稳固的五皇子党!

  平帝朗声道:“来人,即刻去未央宫把五皇子带到朕面前。”

  “朕倒要好生瞧瞧让陆景凉钦佩又惋惜的五皇子是何品性。”

  一队御前侍卫领命而去,留下相顾无言的平帝和满朝文武。

  他们都想看看五皇子何许人也。

  *

  天幕上的字仍在稳稳地向下滚动,透露出陆景凉更多的记录。

  [本王这辈子没服过谁,文帝陛下是本王唯一佩服的人。]

  [若本王是他,必然做不到那么好。]

  [一个生母早逝、父亲忽视的皇子却可以杀出重围登基为帝,凭借自身才能肃清沉疴开创熙和盛世。]

  [此之谓大才也,堪称举世无双。]

  [文帝既拥有顶尖的个人能力,又有着足够包容的宽广胸怀。]

  [他挽救了本该如同昨日黄花自此凋零飘散的大雍,用一次次战役打出了大雍王朝的不屈傲骨。]

  [以文治天下,却武德充沛。]

  [文帝一朝将后代的战争都打完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又将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混乱王朝治理成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最后把一个国泰民安的大雍帝国交到他的嗣子手里,完成了他对大雍的历史使命。]

  [他撑起了岌岌可危的大雍江山。]

  [终其一朝,没有贪官污吏、宦官和外戚专权,没有错杀一个忠臣,让百姓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得此明君,实乃天下万民之福。]

  [本王确实不如他,甘愿向其臣服。惟愿大雍江山永固,国祚绵长,勿要辜负吾等先辈之辛苦。]

  满朝文武和帝王皇子各怀鬼胎地看陆景凉数着文帝的功绩。

  他们板着脸,面色复杂多变。

  没有人知道他们内心正在进行多么火热而又剧烈的厮杀。

  (认下文帝or固执己见.jpg)

  *

  [要说本王是何时转变想法的,大概是从承明二年的宫宴上。]

  [那是文帝真正掌权的第一年,也是大雍几十年来第一次战胜匈奴。]

  [可当时的我只能看着北疆将士于宫宴受封,我最讨厌的政敌谢临怀恰于此时被文帝封为镇北将军。]

  [文帝为所有北疆将士设宴庆贺。]

  [那时的我对文帝是不服气的,甚至暗搓搓地想着推翻大雍。]

  [想当年,本王也是着名的反骨仔。]

  [毕竟平帝死前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大雍王朝一直在走下坡路,又有平帝的四皇子趁机把持朝政。]

  [摄政王当政的一年半,内忧外患,皇权大不如前,地方豪强林立,匈奴和南蛮屡屡入侵大雍。]

  [我爹也被派到了西南边境。]

  [可我却被困在京都,而北疆又屡屡传来匈奴进犯边城的噩耗,都让人生出一种取而代之的想法。]

  天幕下的襄王陆远身形剧烈颤动,差点两眼一翻当场昏过去。

  逆子!你要害死你亲爹吗?!

  (心急如焚.jpg)

  平帝冷哼一声,“胆大包天!”

  一二三四皇子面色铁青地瞟向正直刚毅的陆景凉他爹。

  “这就是襄王养的好儿子!!!”

  在场大臣:“!!!”

  刺激!真他爹的刺激!

  呦~陆景凉竟然还想过造反呐!

  (今天的瓜又大又圆.jpg)

  (瓜田下左顾右盼的猹.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