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水,静静流淌过灵溪谷的每一寸土地。竹楼静室之内,刘丽丽并未如往常般打坐修炼,而是凝神立于一方玉案之前。案上铺陈着数样灵光氤氲之物,她目光沉静,心中思虑的,乃是母亲腹中那日渐成长的胎儿。虽已有安胎丹、灵液、聚灵安胎阵等多重保障,然修仙之路诡谲莫测,母亲体质又异于常俗,为求万全,她决意再添一重守护——炼制一枚独一无二的“安胎玉佩”。
此佩非同小可,非是凡间玉匠所能雕琢。其胚体须得选用她那随身洞天之内,蕴育于灵泉之畔、受极品灵脉滋养多年的“暖阳灵玉”。此玉性最温和,内蕴纯阳生机,却又不过于燥烈,正合孕中母体温养之需。更需将“安胎草”的固本之效、“静心花”的宁神之能,以秘法炼入其中。最为关键的,乃是于玉心处,以自身精血为引,镌刻下微缩的“聚灵安胎阵”,使此佩不仅能主动吸纳天地灵气滋养胎儿,更能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抵御外界灵力波动、阴邪煞气的侵扰,可谓集防护、滋养、安神于一体。
心念既定,她自身那玄妙空间之内,取出一物。那是一块约莫拳头大小,通体呈现柔和乳白色、质地细腻如脂、触手生温的玉石,正是那“暖阳灵玉”。玉石自然散发着淡淡的白色光晕,仿佛内部蕴藏着一轮微缩的暖日,光而不耀,温润人心。
炼制之首务,在于塑形。刘丽丽并未动用凡铁刻刀,而是运转体内那已达筑基后期的精纯冰系灵力,凝于右手食指与中指之尖。那冰蓝灵力此刻收敛了所有锋芒,变得极其柔韧与精准,如同最灵巧的无形刻刀。她屏息凝神,灵识高度集中,引导着指尖灵力,缓缓向那暖玉探去。
暖玉质地虽温润,却也相对柔软娇贵,雕琢过程容不得半分差池,力道稍重一分则恐崩裂,稍轻一分则难以成形,其间火候拿捏,堪称毫厘之争。刘丽丽心如止水,指尖灵光吞吐,在那暖玉之上或削或磨,或刻或划。玉屑纷飞如雪,却皆被她以灵力稳稳托住,未曾落地。她欲将此玉雕琢成一枚圆形玉佩,取“圆满无缺,周流不息”之意。玉佩边缘,她更以灵力细细勾勒出繁复而优雅的缠枝莲纹,寓意“连绵不断,清净生长”。而在玉佩中央,她特意留下了一片约莫铜钱大小的平整区域,光洁如镜,正是预留给那核心阵纹之地。
此一番雕琢,看似简单,实则极耗心神。刘丽丽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分心,足足耗费了一个时辰,额角已见微汗,方才大功告成。但见一枚直径约两寸、厚约三分的圆形玉佩静卧案上,玉质温润,白芒内蕴,边缘花纹繁复精美,中央区域光洁待书,已然初具神韵。
接下来,便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刻录阵纹。刘丽丽自储物袋中取出一支特制的“灵纹笔”。此笔笔杆乃是以百年清心竹所制,笔尖则是取自三阶灵兽“雪貂”颌下最柔韧的银毫,最能承载灵力与灵性之物。她并未使用寻常的灵墨,而是并指如刀,在自身左手腕脉处轻轻一划,逼出三滴殷红中带着淡淡金丝的“心头精血”,落入一个白玉浅碟之中。修士精血,蕴含其生命本源与神魂印记,以此刻阵,能使得阵法与佩戴者产生最紧密的联系,如臂使指,效果倍增。
她以灵纹笔饱蘸精血,凝神静气,将自身对“聚灵安胎阵”的玄奥理解,以及对母亲与胎儿的无尽祝福,尽数融入笔尖。笔落玉心,如锥画沙,一道道比发丝还要纤细、却蕴含着玄妙道韵的血色纹路,自笔尖流淌而出,在那平整的玉心区域缓缓蔓延、交织、勾连。
每一笔落下,刘丽丽都渡入一丝温和醇厚的本源灵力,务求阵纹与暖玉本体完美融合。这并非简单的绘制,而是以自身修为与神魂,在方寸之间构筑一座微型的守护堡垒。只见那血色阵纹渐渐成型,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却又和谐无比的图案,隐隐有灵光在纹路中流转。
当最后一笔完美收尾,首尾相连,形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刹那——
“嗡!”
玉佩轻轻一震,发出一声微不可闻却直抵灵魂的清鸣!整枚玉佩骤然爆发出一种柔和而明亮的淡粉色光晕,那光晕如同活物般流转不息,将静室映照得一片温馨祥和。与此同时,早已备在一旁、被研磨成灵粉的安胎草与静心花,受到这阵成之力的牵引,化作缕缕淡绿与浅蓝的灵气青烟,丝丝缕缕,如同百川归海,主动投向那玉佩,顺着那血色阵纹的轨迹,完美地融入其中!
刹那间,一股清淡怡人、闻之令人心神宁静、腹脐生暖的奇异药香,自玉佩上弥漫开来,经久不散。玉佩本身的光泽也变得更加内敛醇厚,握在手中,不仅能感受到暖玉本身的温润,更有一股勃勃生机与宁静祥和的力量在其中脉动。
刘丽丽看着手中这枚已然灵性自生、宝光内蕴的安胎玉佩,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持佩走出静室,来到母亲张文兰的房中。
“娘,”她轻声唤道,将玉佩递到母亲面前,“女儿为您炼制了一枚安胎玉佩,您戴上试试,或可让您更舒坦些。”
张文兰正倚在榻上小憩,闻言睁开眼,看到女儿手中那枚流光溢彩、散发着令人舒适气息的玉佩,眼中露出惊喜之色。她接过玉佩,入手之处,并非寻常玉石的冰凉,而是一股恰到好处的暖意,这股暖意仿佛能渗透肌肤,顺着经脉缓缓流入四肢百骸,尤其是小腹之处,那股因胎儿日渐成长而带来的些许坠胀与不适感,竟在这暖流流过之后,顷刻间减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安稳与舒适。
“这……这玉佩当真神奇!”张文兰又惊又喜,爱不释手地摩挲着玉佩,“戴着它,浑身都暖洋洋的,肚子里也安生多了,比吃那些安胎的丹药还要来得舒服!”她连忙小心地将玉佩系在脖颈上,贴身佩戴。
这时,奶奶王秀兰也闻讯走了进来,她如今踏入练气一层,感官敏锐了许多,一眼便看出那玉佩的不凡,尤其是其上流转的淡粉色灵光与那奇异的药香,让她感到通体舒泰。她连连点头,脸上满是欣慰与赞许:“丽丽这孩子,真是有心了!这般灵物,怕是修仙界也难寻第二件。有这玉佩护着,文兰和咱们刘家的孙儿,可就更是稳如泰山,万邪不侵了!”
刘丽丽笑着解释道:“奶奶,娘,此佩名为‘安胎灵佩’。它不仅能安胎宁神,抵御外邪,更能自行吸纳周遭天地灵气,反哺娘亲的身体,于娘亲平日修炼,亦有些许温养经脉、平和心境的益处。”
一家人围坐在张文兰榻前,目光都落在那枚散发着柔和光晕的玉佩上,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与浓浓的温情。灵溪谷这第一个即将诞生的新生命,凝聚了全家人的爱与守护,在这重重保障之下,必将平安降生,在这片世外仙府中,开启他(她)的人生道途。
此佩非同小可,非是凡间玉匠所能雕琢。其胚体须得选用她那随身洞天之内,蕴育于灵泉之畔、受极品灵脉滋养多年的“暖阳灵玉”。此玉性最温和,内蕴纯阳生机,却又不过于燥烈,正合孕中母体温养之需。更需将“安胎草”的固本之效、“静心花”的宁神之能,以秘法炼入其中。最为关键的,乃是于玉心处,以自身精血为引,镌刻下微缩的“聚灵安胎阵”,使此佩不仅能主动吸纳天地灵气滋养胎儿,更能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抵御外界灵力波动、阴邪煞气的侵扰,可谓集防护、滋养、安神于一体。
心念既定,她自身那玄妙空间之内,取出一物。那是一块约莫拳头大小,通体呈现柔和乳白色、质地细腻如脂、触手生温的玉石,正是那“暖阳灵玉”。玉石自然散发着淡淡的白色光晕,仿佛内部蕴藏着一轮微缩的暖日,光而不耀,温润人心。
炼制之首务,在于塑形。刘丽丽并未动用凡铁刻刀,而是运转体内那已达筑基后期的精纯冰系灵力,凝于右手食指与中指之尖。那冰蓝灵力此刻收敛了所有锋芒,变得极其柔韧与精准,如同最灵巧的无形刻刀。她屏息凝神,灵识高度集中,引导着指尖灵力,缓缓向那暖玉探去。
暖玉质地虽温润,却也相对柔软娇贵,雕琢过程容不得半分差池,力道稍重一分则恐崩裂,稍轻一分则难以成形,其间火候拿捏,堪称毫厘之争。刘丽丽心如止水,指尖灵光吞吐,在那暖玉之上或削或磨,或刻或划。玉屑纷飞如雪,却皆被她以灵力稳稳托住,未曾落地。她欲将此玉雕琢成一枚圆形玉佩,取“圆满无缺,周流不息”之意。玉佩边缘,她更以灵力细细勾勒出繁复而优雅的缠枝莲纹,寓意“连绵不断,清净生长”。而在玉佩中央,她特意留下了一片约莫铜钱大小的平整区域,光洁如镜,正是预留给那核心阵纹之地。
此一番雕琢,看似简单,实则极耗心神。刘丽丽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分心,足足耗费了一个时辰,额角已见微汗,方才大功告成。但见一枚直径约两寸、厚约三分的圆形玉佩静卧案上,玉质温润,白芒内蕴,边缘花纹繁复精美,中央区域光洁待书,已然初具神韵。
接下来,便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刻录阵纹。刘丽丽自储物袋中取出一支特制的“灵纹笔”。此笔笔杆乃是以百年清心竹所制,笔尖则是取自三阶灵兽“雪貂”颌下最柔韧的银毫,最能承载灵力与灵性之物。她并未使用寻常的灵墨,而是并指如刀,在自身左手腕脉处轻轻一划,逼出三滴殷红中带着淡淡金丝的“心头精血”,落入一个白玉浅碟之中。修士精血,蕴含其生命本源与神魂印记,以此刻阵,能使得阵法与佩戴者产生最紧密的联系,如臂使指,效果倍增。
她以灵纹笔饱蘸精血,凝神静气,将自身对“聚灵安胎阵”的玄奥理解,以及对母亲与胎儿的无尽祝福,尽数融入笔尖。笔落玉心,如锥画沙,一道道比发丝还要纤细、却蕴含着玄妙道韵的血色纹路,自笔尖流淌而出,在那平整的玉心区域缓缓蔓延、交织、勾连。
每一笔落下,刘丽丽都渡入一丝温和醇厚的本源灵力,务求阵纹与暖玉本体完美融合。这并非简单的绘制,而是以自身修为与神魂,在方寸之间构筑一座微型的守护堡垒。只见那血色阵纹渐渐成型,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却又和谐无比的图案,隐隐有灵光在纹路中流转。
当最后一笔完美收尾,首尾相连,形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刹那——
“嗡!”
玉佩轻轻一震,发出一声微不可闻却直抵灵魂的清鸣!整枚玉佩骤然爆发出一种柔和而明亮的淡粉色光晕,那光晕如同活物般流转不息,将静室映照得一片温馨祥和。与此同时,早已备在一旁、被研磨成灵粉的安胎草与静心花,受到这阵成之力的牵引,化作缕缕淡绿与浅蓝的灵气青烟,丝丝缕缕,如同百川归海,主动投向那玉佩,顺着那血色阵纹的轨迹,完美地融入其中!
刹那间,一股清淡怡人、闻之令人心神宁静、腹脐生暖的奇异药香,自玉佩上弥漫开来,经久不散。玉佩本身的光泽也变得更加内敛醇厚,握在手中,不仅能感受到暖玉本身的温润,更有一股勃勃生机与宁静祥和的力量在其中脉动。
刘丽丽看着手中这枚已然灵性自生、宝光内蕴的安胎玉佩,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持佩走出静室,来到母亲张文兰的房中。
“娘,”她轻声唤道,将玉佩递到母亲面前,“女儿为您炼制了一枚安胎玉佩,您戴上试试,或可让您更舒坦些。”
张文兰正倚在榻上小憩,闻言睁开眼,看到女儿手中那枚流光溢彩、散发着令人舒适气息的玉佩,眼中露出惊喜之色。她接过玉佩,入手之处,并非寻常玉石的冰凉,而是一股恰到好处的暖意,这股暖意仿佛能渗透肌肤,顺着经脉缓缓流入四肢百骸,尤其是小腹之处,那股因胎儿日渐成长而带来的些许坠胀与不适感,竟在这暖流流过之后,顷刻间减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安稳与舒适。
“这……这玉佩当真神奇!”张文兰又惊又喜,爱不释手地摩挲着玉佩,“戴着它,浑身都暖洋洋的,肚子里也安生多了,比吃那些安胎的丹药还要来得舒服!”她连忙小心地将玉佩系在脖颈上,贴身佩戴。
这时,奶奶王秀兰也闻讯走了进来,她如今踏入练气一层,感官敏锐了许多,一眼便看出那玉佩的不凡,尤其是其上流转的淡粉色灵光与那奇异的药香,让她感到通体舒泰。她连连点头,脸上满是欣慰与赞许:“丽丽这孩子,真是有心了!这般灵物,怕是修仙界也难寻第二件。有这玉佩护着,文兰和咱们刘家的孙儿,可就更是稳如泰山,万邪不侵了!”
刘丽丽笑着解释道:“奶奶,娘,此佩名为‘安胎灵佩’。它不仅能安胎宁神,抵御外邪,更能自行吸纳周遭天地灵气,反哺娘亲的身体,于娘亲平日修炼,亦有些许温养经脉、平和心境的益处。”
一家人围坐在张文兰榻前,目光都落在那枚散发着柔和光晕的玉佩上,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与浓浓的温情。灵溪谷这第一个即将诞生的新生命,凝聚了全家人的爱与守护,在这重重保障之下,必将平安降生,在这片世外仙府中,开启他(她)的人生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