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急着说话,反而笑了笑,语气平静:“傻柱,我工资高是我凭本事挣的,贾家赔我钱是因为贾婶造谣,该我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至于贾家现在的困难,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顿了顿,又看向易中海:“一大爷,我家里是三口人,可两个妹妹还小,要上学,要补营养,以后还得攒钱给她们找工作、嫁人,哪有闲钱接济别人?再说了,贾家困难,根源在贾东旭哥自己。跟着您学了这么多年技术,还是一级工,要是他肯好好学,工资涨上去了,还用得着跟大家要钱吗?”
这话像一记耳光,狠狠打在贾东旭和易中海脸上。
贾东旭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不敢说话。
易中海也有些尴尬,张了张嘴,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陈大力说的是实话,贾东旭技术没学好,确实不能怪别人。
贾张氏见陈大力不仅不捐,还敢揭贾家的短,顿时急了:
“陈大力!
你这叫什么话?
东旭没学好技术,还不是因为老易藏私?
你少在这挑拨离间!
今天你不捐钱,就别想出这个院!”
她说着,就要冲上去拉陈大力,却被贾东旭死死拉住。
陈大力眼神一冷,语气也沉了下来:
“贾张氏,我敬你是长辈,才跟你好好说话。
你要是想耍无赖,我可不客气。
当初你造谣我,我没跟你计较。
现在你还想逼我捐钱,你觉得可能吗?”
他身上的气势一下子压了过来,贾张氏被他看得心里发怵,竟真的不敢再上前。
院里的人也没想到陈大力这么硬气,顿时没人敢再附和。
闫阜贵在一旁小声嘀咕:“说得对,凭什么逼人家捐钱?自己家的事自己解决。”
刘海中也皱了皱眉。
他虽然爱面子,却也觉得贾张氏做得太过分。
贾张氏见陈大力要走,像抓着救命稻草似的,死死拽住他的衣角,指甲都快嵌进布料里:
“你不能走!
陈大力!
要不是你要那100块赔偿金,我家能这么难吗?
你不捐钱,今天就别想出这个院!”
她撒泼打滚的劲儿又上来了,声音尖利,引得全院人都围了过来。
陈大力皱着眉,用力扯回衣角,语气冷得像冰:“贾张氏,我再说最后一遍。那100块是你造谣的赔偿,天经地义。至于捐钱,我之前就说了,不可能。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他转头看向易中海,眼神带着几分审视:“一大爷,您是院里的一大爷,管不管这事?要是您不管,今天这局面,可就不是几句话能结束的了。”
易中海被陈大力的眼神看得心里一突,却还是硬着头皮开口:“大力,你别这么犟。贾家现在确实难,你多少也有点责任,捐点怎么了?你一个月130块,也不缺那十块八块的。”
在他看来,陈大力年轻,又是后辈,稍微施压就能让他松口。
毕竟满院人都看着,陈大力总不能真的跟全院人为敌。
“十块八块不叫钱?”
陈大力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要是捐给真正困难、懂得感恩的人家,别说十块八块,就是二十块,我眼睛都不眨。可捐给贾家?休想!”
他扫过满院人,语气里带着几分嘲讽:
“这年头谁家不难?
我刚带着两个妹妹过活的时候。
爹妈刚走,我又受伤,连棒子面都吃不上,怎么没见院里人伸把手?
那时候怎么没人说‘互相帮衬’?”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里,院里瞬间陷入死寂。
不少人都低下了头,不敢看陈大力的眼睛。
他们想起几个月前的陈家,确实惨。
陈大力带着两个面黄肌瘦的妹妹,住在漏风的小屋里,陈大力受伤昏迷时。
院里不仅没人帮忙,还有人偷偷议论,说要把陈家姐弟送到福利院,好霸占他们家的房子。
闫阜贵搓着手,眼神躲闪。
他当时就跟刘海中嘀咕过,说陈家没人了,房子空着也是浪费。
刘海中也别过脸,假装看墙角的蜘蛛网。
他当时还想找街道办的人“说说情”,把房子划给自己儿子住。
傻柱张了张嘴,想说自己当时给过陈家两个馒头,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那两个馒头还是秦淮茹让他送的,而且比起陈家当时的困难,这点东西根本不值一提。
易中海的脸也白了。
他当时也为贾家谋划过房子,甚至心里还觉得,把陈家姐弟送走,能“稳定”院里的秩序。
他怎么也没想到,陈大力居然会当众把这事说出来,而且记得这么清楚。
陈大力看着众人的反应,心里冷笑。
这些人,平时说着“四合院是大家庭”,真到需要帮忙的时候,一个个比谁都精。
现在贾家有难,倒想起“互相帮衬”了,不过是想把他当冤大头罢了。
“怎么没人说话了?”
陈大力的声音带着几分穿透力。
“当初我家快饿死的时候,没人管。
现在贾家要捐钱,倒都来逼我了?
凭什么?
就因为我现在工资高?
就因为我好欺负?”
贾张氏被他问得哑口无言,却还是不死心:
“那不一样!
你现在日子好过了,帮衬一下怎么了?
我们贾家以前也帮过别人!”
“帮过谁?帮过你自己吧!”
陈大力毫不留情地戳穿她。
“你家东旭跟着一大爷学技术,占了多少便宜?
你平时跟院里人借粮借醋,什么时候还过?
现在倒好意思跟我要捐款?”
这话彻底点燃了院里的议论声。
有人小声附和:“是啊,贾婶平时就爱占小便宜,借东西总不还。”
还有人说:“当初陈家是真难,咱们确实没帮过。”
陈大力的目光落在易中海身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一大爷!
您作为院里的一大爷,不会忘了吧?
院里组织捐款,得经过街道办同意才行。
更何况,贾家根本没到要捐款的地步。
贾东旭有工资,贾婶手里还有养老金,她只是舍不得花自己的钱,想让街坊邻居替她兜底罢了。”
他顿了顿,又看向易中海:“一大爷,我家里是三口人,可两个妹妹还小,要上学,要补营养,以后还得攒钱给她们找工作、嫁人,哪有闲钱接济别人?再说了,贾家困难,根源在贾东旭哥自己。跟着您学了这么多年技术,还是一级工,要是他肯好好学,工资涨上去了,还用得着跟大家要钱吗?”
这话像一记耳光,狠狠打在贾东旭和易中海脸上。
贾东旭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不敢说话。
易中海也有些尴尬,张了张嘴,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陈大力说的是实话,贾东旭技术没学好,确实不能怪别人。
贾张氏见陈大力不仅不捐,还敢揭贾家的短,顿时急了:
“陈大力!
你这叫什么话?
东旭没学好技术,还不是因为老易藏私?
你少在这挑拨离间!
今天你不捐钱,就别想出这个院!”
她说着,就要冲上去拉陈大力,却被贾东旭死死拉住。
陈大力眼神一冷,语气也沉了下来:
“贾张氏,我敬你是长辈,才跟你好好说话。
你要是想耍无赖,我可不客气。
当初你造谣我,我没跟你计较。
现在你还想逼我捐钱,你觉得可能吗?”
他身上的气势一下子压了过来,贾张氏被他看得心里发怵,竟真的不敢再上前。
院里的人也没想到陈大力这么硬气,顿时没人敢再附和。
闫阜贵在一旁小声嘀咕:“说得对,凭什么逼人家捐钱?自己家的事自己解决。”
刘海中也皱了皱眉。
他虽然爱面子,却也觉得贾张氏做得太过分。
贾张氏见陈大力要走,像抓着救命稻草似的,死死拽住他的衣角,指甲都快嵌进布料里:
“你不能走!
陈大力!
要不是你要那100块赔偿金,我家能这么难吗?
你不捐钱,今天就别想出这个院!”
她撒泼打滚的劲儿又上来了,声音尖利,引得全院人都围了过来。
陈大力皱着眉,用力扯回衣角,语气冷得像冰:“贾张氏,我再说最后一遍。那100块是你造谣的赔偿,天经地义。至于捐钱,我之前就说了,不可能。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他转头看向易中海,眼神带着几分审视:“一大爷,您是院里的一大爷,管不管这事?要是您不管,今天这局面,可就不是几句话能结束的了。”
易中海被陈大力的眼神看得心里一突,却还是硬着头皮开口:“大力,你别这么犟。贾家现在确实难,你多少也有点责任,捐点怎么了?你一个月130块,也不缺那十块八块的。”
在他看来,陈大力年轻,又是后辈,稍微施压就能让他松口。
毕竟满院人都看着,陈大力总不能真的跟全院人为敌。
“十块八块不叫钱?”
陈大力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要是捐给真正困难、懂得感恩的人家,别说十块八块,就是二十块,我眼睛都不眨。可捐给贾家?休想!”
他扫过满院人,语气里带着几分嘲讽:
“这年头谁家不难?
我刚带着两个妹妹过活的时候。
爹妈刚走,我又受伤,连棒子面都吃不上,怎么没见院里人伸把手?
那时候怎么没人说‘互相帮衬’?”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里,院里瞬间陷入死寂。
不少人都低下了头,不敢看陈大力的眼睛。
他们想起几个月前的陈家,确实惨。
陈大力带着两个面黄肌瘦的妹妹,住在漏风的小屋里,陈大力受伤昏迷时。
院里不仅没人帮忙,还有人偷偷议论,说要把陈家姐弟送到福利院,好霸占他们家的房子。
闫阜贵搓着手,眼神躲闪。
他当时就跟刘海中嘀咕过,说陈家没人了,房子空着也是浪费。
刘海中也别过脸,假装看墙角的蜘蛛网。
他当时还想找街道办的人“说说情”,把房子划给自己儿子住。
傻柱张了张嘴,想说自己当时给过陈家两个馒头,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那两个馒头还是秦淮茹让他送的,而且比起陈家当时的困难,这点东西根本不值一提。
易中海的脸也白了。
他当时也为贾家谋划过房子,甚至心里还觉得,把陈家姐弟送走,能“稳定”院里的秩序。
他怎么也没想到,陈大力居然会当众把这事说出来,而且记得这么清楚。
陈大力看着众人的反应,心里冷笑。
这些人,平时说着“四合院是大家庭”,真到需要帮忙的时候,一个个比谁都精。
现在贾家有难,倒想起“互相帮衬”了,不过是想把他当冤大头罢了。
“怎么没人说话了?”
陈大力的声音带着几分穿透力。
“当初我家快饿死的时候,没人管。
现在贾家要捐钱,倒都来逼我了?
凭什么?
就因为我现在工资高?
就因为我好欺负?”
贾张氏被他问得哑口无言,却还是不死心:
“那不一样!
你现在日子好过了,帮衬一下怎么了?
我们贾家以前也帮过别人!”
“帮过谁?帮过你自己吧!”
陈大力毫不留情地戳穿她。
“你家东旭跟着一大爷学技术,占了多少便宜?
你平时跟院里人借粮借醋,什么时候还过?
现在倒好意思跟我要捐款?”
这话彻底点燃了院里的议论声。
有人小声附和:“是啊,贾婶平时就爱占小便宜,借东西总不还。”
还有人说:“当初陈家是真难,咱们确实没帮过。”
陈大力的目光落在易中海身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一大爷!
您作为院里的一大爷,不会忘了吧?
院里组织捐款,得经过街道办同意才行。
更何况,贾家根本没到要捐款的地步。
贾东旭有工资,贾婶手里还有养老金,她只是舍不得花自己的钱,想让街坊邻居替她兜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