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猎物入网!吴融:用17%的胜率,撬动地狱之门!-《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李强回到圣彼得堡钟表行的地下室时,川岛正雄那张交织着绝望和疯狂的脸,还在他脑中挥之不去。

  他将那份薄薄的、却重若千钧的清单副本,放在了桌上。

  煤油灯的火苗跳动,映出清单上那些触目惊心的字眼。

  “川岛正雄的儿子活下来了。”

  李强的声音沙哑,他把经过快速说了一遍。

  最后,他看向吴融,说出了那个致命的交换条件。

  “他要我们,帮他换掉一批从新义州运来的‘特殊物资’。”

  “用假的,换掉真的。”

  陈默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椅子腿和水泥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

  “不行!”

  他声音都在发颤,“吴兄,这太疯狂了!

  这不是搞情报,这是去抢劫关东军!

  还不是普通的军火!”

  他指着地图上那条红色的运输路线。

  “川岛说护送兵力至少一个排!

  全副武装!

  我们加起来才几个人?

  一旦失手,我们全都会死!”

  李强没有看他,只是盯着桌上那份清单。

  “但这是我们把手伸进731心脏的唯一机会。”

  他的声音不大,每个字却很重。

  “只要成功,川岛这条线就能源源不断地给我们提供核心情报。

  里面关着多少同胞,他们在做什么实验,我们都能知道。”

  “这个险,值得冒!”

  “用我们的命去冒吗?!”

  陈默的拳头攥紧了,“这是自杀!”

  吴融没有参与争论。

  他一直站在地图前,一动不动。

  此刻,他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情绪激动的陈默,和意志坚定的李强。

  他走到两人中间,拿起那份清单。

  “陈默说得对,这很疯狂。”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李强身上。

  “李强也说得对,这个险必须冒。”

  吴融走到地图前,伸出手,用指尖在那片标注为“平房”的区域上重重一点。

  “地狱的门已经打开了,我们不能只在门口看着。”

  他收回手,转身面对两人。

  “‘偷天换日’计划,启动!”

  话音落下的瞬间,吴融的脑海里,一道冰冷的机械音响起。

  【检测到高风险、高复杂度战术行动需求……】

  【【情报分析与预警】模块,升级为【战术行动推演沙盘】。】

  下一秒,吴融眼前的世界变了。

  地下室的墙壁、地图、桌椅全部消失。

  他的意识被拉入一个三维空间。

  脚下,是哈尔滨郊区无比精细的立体地形图,一列代表日军运输车队的红色光点正在移动。

  车队周围,是一个个代表护卫士兵的蓝色光点,他们的视野被具象化为扇形的淡蓝色光幕。

  【方案一:正面拦截。

  结果:行动人员阵亡,失败。】

  【方案二:设置路障,伏击。

  结果:行动人员被包围,失败。】

  ……

  一次次推演,一次次失败。

  吴融的意识在沙盘中飞速运转,寻找着那个唯一的破绽。

  终于,他的目光锁定在距离平房基地五公里处,一个名为“三棵树”的铁路道口。

  【调取南满铁路夜间货运班次表……】

  【锁定:特-734次货运列车,将于行动当晚23点17分通过‘三棵树’道口。

  届时,道口将封闭。】

  【列车通过时间:320秒。】

  吴融的眼睛亮了。

  就是这里!

  他立刻构建新的行动方案,让代表李强的卡车在道口前精准地“抛锚”,挡住日军车队。

  而巨大的火车轰鸣和震动,将成为最好的掩护。

  【推演开始……】

  【……撬开后车厢……搬运,替换,撤离……】

  【推演完毕。】

  【成功率:17%。】

  【结论:唯一可行方案。】

  吴融的意识退出了沙盘。

  他睁开眼,眼中已经有了一套精确到秒的行动方案。

  “川岛传来情报,”吴融的声音恢复了冷静,“这次的物资,是8箱德国蔡司公司生产的‘暗视野显微镜镜头组’和配套的‘石英玻璃培养皿’。

  他们进行活体细菌观察的关键设备。”

  他转身,从一个铁柜里,拿出一叠图纸,和几块铅锭、玻璃,放在陈默面前。

  那图纸上,是镜头组和培养皿无比复杂精细的结构图,甚至还有蔡司公司包装箱上,那个独特的火漆铅封的三维模型。

  这些,都是他刚刚从系统资料库里调出来的。

  “‘工匠’,”吴融看着陈默,“我需要你用这些,在48小时内,做出8箱一模一样的赝品。”

  “包括那个火漆铅封。”

  陈默看着那复杂的图纸,刚才的恐惧和激动不见了。

  他死死盯着那份来自川岛正雄的清单副本,清单上“活体固定手术台”几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视网膜上。

  他的手指抚过冰冷的玻璃,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吴兄,我刚刚在害怕。”

  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但现在,我只剩下恨。”

  他抬起头,那股属于技术天才的狂热和一股新生出的狠厉交织在他眼中。

  “别说48小时,给我36个小时就够了!

  我保证,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蔡司的德国人来了也分不出真假!”

  陈默把自己关进了角落的工作间。

  地下室里,很快响起了锉刀打磨金属的沙沙声,和微型喷灯喷出蓝色火焰的呼呼声。

  吴融则铺开地图,开始布置计划。

  “李强,你去联系一个人。”

  吴融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代号‘山猫’,我之前用系统筛查过哈尔滨的地下势力,这个人可用。

  他是前东北军的排长,手下有几个过命的兄弟,日本人杀了他的爹娘,这笔血债,他一直想还。”

  “告诉他,我们要烧日本人的纺织厂,断他们的军备补给。

  事成之后,东西归他们,我们一分不要。

  他会动心的。”

  “这是第一步,‘惊鸟’。

  行动当晚23点,让‘山猫’带人,在运输路线前方十公里的日清纺织厂放火,越大越好。

  把城里的宪兵队主力,都给我引过去。”

  “明白。”

  李强记下地址。

  吴融的手指,移到了“三棵树”道口。

  “第二步,‘换巢’。”

  “李强,你驾驶一辆装满木材的重卡,23点15分,必须精准地在道口‘抛锚’。”

  “我,带领另一组人,带着赝品,埋伏在道口旁的树林里。”

  “记住,我们只有300秒。”

  “第三步,‘归林’。”

  “换货完成,我带人立刻撤离。

  你‘修好’卡车,若无其事地开走。

  所有痕迹,天亮前必须抹去。”

  三步连环,环环相扣。

  ……

  两天后。

  行动当夜。

  哈尔滨郊外,“三棵树”铁路道口。

  寒风卷着雪沫子,抽打在人的脸上。

  乌云遮蔽了月亮,天地间一片漆黑。

  吴融穿着一身白色的伪装布,趴在雪地里,身体与积雪融为一体。

  他身边,是“山猫”找来的五个敢死队员。

  他们是失业的工人,也是被打散的东北军老兵,此刻呼吸凝重,手里紧紧握着撬棍和短刀。

  一枚微型耳机里,传来陈默压低的声音。

  “吴兄,日清纺织厂火光冲天,三支宪兵巡逻队正赶往现场。”

  “李强已就位。”

  “川岛正雄发来信号:车队已出发,一切按计划进行。”

  一切准备就绪。

  风声中,传来了卡车引擎的轰鸣。

  远处的公路上,两个摇晃的光点由远及近,穿透黑暗。

  那是日军运输卡车的头灯。

  再过三分钟,它将驶入这个为它精心准备的坟墓。

  吴融拿起冰冷的望远镜,镜片中,日军卡车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他甚至能看到,驾驶室里,一个日军士兵正叼着烟,红色的火星在一片黑暗中明灭。

  吴融放下望远镜。

  他对着领口的微型对讲机,用不带一丝感情的、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的声音,下达了命令。

  “各单位注意,猎物入网。”

  “‘偷天换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