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戴隐的杀机!我伪造历史,与鬼神博弈!-《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夜。

  侍从室的办公室里,只有一盏台灯亮着。

  吴融坐在书桌后,一动不动。

  【警告:戴隐对你的关注度正在急剧提升。】

  【情报分析与预警模块检测到:军统南京站,已将你的办公室列为‘甲级潜在监控目标’。】

  【虽然目前未采取实际行动,但你的每一次对外联系,都可能被记录。】

  系统界面上闪烁的红色字体,映在他的瞳孔里。

  戴隐。

  那个军统的最高主宰,终于将他那双无处不在的眼睛,真正地聚焦到了自己身上。

  演习的胜利,将他从幕后推到了台前。

  “小诸葛”的虚名,是荣耀,也是一道催命符。

  吴融很清楚,自己的履历太干净了。干净得像一张白纸。对于戴隐这种人来说,白纸,比写满了字的纸更可疑。

  因为他可以在上面,画出任何他想画的东西。

  ……

  同一时间,鸡鹅巷,军统总部。

  一间密不透风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戴隐站在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前,手里夹着一支雪茄,却没有抽。

  他的鼻炎又犯了,不时发出沉重的呼吸声。

  刘坤垂手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出。

  “‘蜂群’战术。”

  戴隐终于开口,他转过身,用雪茄指了指地图上的南京。

  “俞济那帮陆军大学出来的高材生,把这份战报翻来覆去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天才之作。”

  “可我闻到的,不是天才的味道。”

  戴隐将雪茄按熄在烟灰缸里,溅起一片灰屑。

  “是血的味道。是雪地里啃着冻土豆,被狼追着跑的味道。这种战术,不是在沙盘上能推演出来的,是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刘坤低着头:“处座的意思是?”

  “去查。”

  戴隐坐回宽大的皮椅里,整个人陷进阴影中。

  “查他在东北的那两年。我要知道,他从黄埔毕业,到进入侍从室之前,每一天,每一分钟,到底在做什么。”

  刘坤的身体僵了一下。

  东北,那是日本人的地盘,是关东军的天下。在那里进行调查,无异于虎口拔牙。

  “处座,吴副官的档案我们核查过,他在东北期间,是我方派在奉天的执行潜伏任务的成员,有据可查……”

  “有据可查?”

  戴隐打断了他,发出一声冷哼。

  “我听东北站的人说,那几年,白山黑水之间,有过一个‘鬼影’的传说。一支神秘的抗日小队,来无影去无踪,专门猎杀关东军的巡逻队和探子。领头的人,外号‘白面书生’。”

  刘坤的额头渗出了汗。

  “你的意思是……那个‘白面书生’,就是吴融?”

  “我需要证据。”

  戴隐的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动用我们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包括那些和日本人有联系的线人。我不在乎手段,我只要结果。”

  “我要知道,吴融这把刀,刀尖到底是对着谁。”

  刘坤的心沉了下去。

  动用与日本人有联系的线人,这是军统内部的禁忌。

  处座为了查清吴融,已经不惜一切代价。

  “是。”

  ……

  吴融的办公室里,系统界面的红光再次闪烁。

  【情报分析与预警模块已截获戴隐指令。】

  【戴隐已启动三条独立调查线,目标:你的东北履历。】

  【第一调查组:军统南京站行动科,负责核查官方档案与公开信息。】

  【第二调查组:军统天津站,负责联络黑道与江湖势力,搜集民间传闻。】

  【第三调查组:戴隐直属密探,已接到指令,将通过天津的日本特务关系,调查关东军内部关于‘鬼影’的档案。】

  吴融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第三条线。

  戴隐果然是个疯子。

  他竟然不惜动用与日本人的秘密渠道,来调查一个自己人。

  这是他穿越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

  一旦被戴隐发现东北那两年的履历是空白,他所有的伪装都会被瞬间撕碎。

  叛徒、间谍、布尔什维克……无数顶帽子会扣下来,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不能等。

  绝不能让戴隐来定义自己的过去。

  他必须抢在戴隐之前,给自己伪造一个天衣无缝的过去!

  一个能完美解释他所有能力来源,并且让戴隐相信的过去。

  吴融闭上眼,意识沉入系统深处。

  系统界面上,那三条调查线如同三把架在他脖子上的刀。

  第一条,军统南京站,查的是档案。

  这是“面子”。

  第二条,军统天津站,查的是江湖。

  这是“里子”。

  而第三条,戴隐直属密探,通过日本渠道,查的是关东军的“骨头”。

  这条线,是要他的命。

  他很清楚,自己在东北的那两年,对于这个时空而言,是一片彻底的空白。

  任何深入的调查,都会指向一个结论:查无此人。

  当戴隐拿到这份“查无此人”的报告时,自己的下场只有一个。

  秘密逮捕,酷刑审讯,然后像一条狗一样被处理掉。

  他不能等。

  戴隐想要一个故事,一个能解释他“小诸葛”能力的来历,一个能让他安心的故事。

  那吴融便给他一个。

  不,不是编。

  是“创造”一段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吴融闭上眼,意识潜入系统最深处。

  “系统,我需要伪造一段历史。”

  【此操作超出【身份伪造】模块权限。】

  “我需要将‘蜂群战术’的来源,合理化。我需要在东北的那两年履历中,植入一段真实可查的抗日经历。”

  【正在进行逻辑推演……】

  【方案生成:开启‘叙事级’伪造任务——【传说植入】。】

  【任务目标:将宿主‘吴融’,与东北民间流传的抗日游击队‘鬼影’及其领袖‘白面书生’进行身份绑定。】

  【任务详解:此任务需在三个层面同时进行伪造。】

  【层面一:档案伪造。在日军关东军情报部数据库中,植入一份关于‘鬼影’的残缺调查报告。】

  【层面二:记忆污染。在天津黑道相关人员的记忆中,植入关于‘白面书生’的模糊传闻。】

  【层面三:现实干预。制造一件指向性‘物证’,引导军统调查员发现。】

  【警告:此任务复杂度为‘帝王级’,将消耗巨量精神能量,并存在不可控风险。】

  【一旦伪造过程中被敌方反向追踪,宿主身份将立刻暴露。】

  吴融看着那血红色的警告,心脏的跳动变得沉重。

  “执行,需要多少精神能量?”

  【经计算,完成三层伪造,需要精神能量:点。】

  【宿主当前精神能量:点。】

  【能量严重不足,任务无法启动。】

  吴融的后心冒出一层冷汗。

  果然,与天博弈,代价高昂。

  他不能放弃。

  既然无法全面伪造,那就只能选择最关键的一环,进行一次极限豪赌。

  哪一环最关键?

  不是江湖传闻,也不是什么物证。

  而是戴隐最想看,也最相信的东西——来自敌人的档案。

  “系统,调整方案。”

  “放弃二、三层面。”

  “集中所有能量,执行第一层面。”

  “任务目标:在关东军司令部情报二课的绝密档案库中,植入一份‘已销毁’级别的加密文件。”

  “文件名:‘关于幽灵作战单位「鬼影」的清剿失败报告’。”

  “文件内容:记录‘鬼影’小队在1933年至1934年间,于通化、临江一带的作战记录。”

  “重点描述其领袖,代号‘白面书生’,战术风格诡异,擅长伏击、骚扰与斩首。”

  “报告需注明,此人身份不明,但根据零星情报,推测为前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学员,因‘九一八’事变滞留东北。”

  “最关键一点:报告中,绝对不能出现任何与‘抗联’、‘布尔什维克’有关的字眼。”

  “要将‘鬼影’定义为一支纯粹的、由激进爱国者组成的民间复仇团体。”

  吴融的每一个指令,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

  这不仅是在伪造历史,更是在给戴隐画一张像。

  一张他想看到的,一个孤胆英雄、民族主义者的画像。

  【方案重新演算中……】

  【任务:‘根源性档案植入’。】

  【复杂度:极高。】

  【消耗精神能量:点。】

  【风险提示:有15%的几率被日方情报系统防火墙侦测到,引发连锁警报。】

  【是否执行?】

  吴融的眼前,那15%的风险率,如同一个旋转的血色轮盘。

  赌输了,万劫不复。

  “执行。”

  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瞬间,一股庞大的吸力从他脑海深处爆发。

  吴融的身体猛地一颤,脸色煞白,整个人瘫倒在椅子上,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感到自己的精神力被瞬间抽干,只剩下一点微弱的火星。

  【精神能量消耗点。】

  【当前剩余精神能量:700点。】

  【【传说植入】任务已启动,预计36小时内完成。】

  成了。

  吴融扶着桌子,挣扎着站起来,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

  冰冷的夜风灌进来,让他混乱的头脑清醒了些。

  档案已经开始“创造”。

  但现在,它只是一份躺在敌人数据库里的死物。

  他需要一根引线,把戴隐的猎犬,引到那份档案前。

  吴融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军委会总务科。

  “接侍从室林泽辰副官。”

  片刻后,电话那头传来林泽辰恭敬的声音。

  “吴副官,您找我?”

  “泽辰,帮我一个私人的忙。”

  吴融的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

  “我早年在东北,丢失了一样家传的东西,一块刻着‘融’字的银质怀表。”

  “我记得最后一次见到它,好像是在奉天城的北大营旧址附近。”

  电话那头的林泽辰愣了一下,但立刻应承下来。

  “没问题吴副官,我马上联系东北那边的关系,让他们帮您找找。”

  “不过那边现在是日本人的地盘……”

  “尽力而为就行。”

  吴融打断他,“找不到也无妨,就是一点念想。”

  挂断电话,吴融靠在椅背上。

  他知道,林泽辰为了讨好自己,一定会把这件事当成天大的事来办。

  而一个侍从室的红人,在曾经的北大营附近找东西,这个消息,不出十二个小时,就会摆在军统和日本特高课的案头上。

  这根引线,他已经点燃了。

  三天后。

  军事委员会的走廊里。

  吴融抱着一沓文件,迎面撞见了戴隐的心腹,刘坤。

  刘坤立刻站住,脸上堆起笑容。

  “吴副官,您这是去给委座送报告?”

  “刘科长。”

  吴融点头致意,没有多说的意思。

  刘坤却像是闲聊一般,跟在他身边。

  “听说吴副官最近在找东西?”

  “东北那地方,天寒地冻的,可不好找啊。”

  来了。

  吴融的脚步顿了一下,侧过头看了他一眼。

  “一点私事,不值一提。”

  “我也就是随口一问。”

  刘坤笑呵呵地说,“当年我在山海关驻防,算是领教过东北的冬天了。”

  “那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一不小心耳朵就冻掉了。”

  吴融的目光,像是飘向了很远的地方。

  他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耳垂,指尖的触感温热,那里什么都没有。

  “是啊。”

  他的声音很轻,“习惯了,就好了。”

  说完,他不再停留,抱着文件,径直走向委员长的办公室。

  刘坤站在原地,看着吴融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

  他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眼神变得若有所思。

  鸡鹅巷,军统总部。

  戴隐的办公室里,依旧是那股沉闷的烟味。

  他正在用小刀,细细地修剪着一盆君子兰的枯叶。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刘坤走了进来,脚步很轻。

  “处座。”

  戴隐没有抬头,只是问道:“有结果了?”

  “东北那边的三条线,都有了反馈。”

  刘坤的声音压得很低。

  “第一条线,他的官方档案天衣无缝,和我们之前查到的一样,是在奉天潜伏的普通情报员。”

  戴隐手上的动作没停。

  “第二条线呢?

  天津的江湖。”

  “有点意思。”

  刘坤从怀里掏出一本记录,“我们的人在码头和烟馆里撒了钱,听到一些传闻。

  都说三四年前,白山黑水间确实有个叫‘白面书生’的狠角色,带着一帮不要命的兄弟,专打日本人的运输队和哨所。

  但没人见过他的真面目,传得神乎其神。”

  戴隐终于停下了手里的刀。

  他抬起头,那双狭长的眼睛里,看不出任何情绪。

  “第三条线。”

  刘坤深吸一口气。

  “我们通过那位日本顾问,买通了关东军情报二课的一个档案员。

  他冒着风险,从‘待销毁’的服务器残骸里,给我们拷贝了一份东西。”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用牛皮纸袋密封的文件,双手递了过去。

  “原件是加密的,我们找了最好的译电员,花了两天两夜才破译出一部分。”

  戴隐接过文件袋,没有立刻打开,只是用手指摩挲着封口。

  “说。”

  “是一份日军的内部报告。

  关于一个他们命名为‘鬼影’的神秘武装。

  报告里提到,这个‘鬼影’的指挥官,战术素养极高,推测……是黄埔毕业生。

  处座,属下还注意到,吴副官今天在走廊上,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就像那里曾经受过冻伤一样。”

  戴隐的指节,在牛皮纸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声响。

  许久,他撕开了封口,抽出里面的文件。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

  “呵,”

  戴隐忽然发出一声不明意味的轻笑,将文件丢在桌上。

  “原来是条在雪地里刨食的独狼。

  这样的人,只要喂饱了,就是最好用的一把刀。”

  他拿起电话。

  “给我接侍从室,吴融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