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杨立仁布下天罗地网!我笑纳大礼,截胡黄埔精英!-《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杨立青的离去,并未让吴融有丝毫松懈。

  南京,党务调查科。

  办公室的空气沉闷压抑。

  吴融的意识沉入系统光幕,代表杨立青的光点,正在长江的蓝线上缓慢西移。

  目标,武汉。

  精神能量一栏,那刺眼的【5/200】像一根钢针,扎在大脑深处。

  每一次试图进行深度分析,太阳穴都会传来一阵搏动的剧痛。

  这是精神力严重透支的警告。

  他强行关闭系统,揉了揉眉心,试图缓解眼前的阵阵发黑。

  “咚、咚。”

  敲门声响起,不等他回应,门便被推开。

  进来的人不是文书,而是行动组组长,钱峰。

  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挂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冷淡。

  “吴股长,真是清闲。”

  钱峰将文件“啪”地一声放在吴融桌上,力道不轻不重,却透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我们行动组在上海流血流汗,你们情报股倒是能在南京安坐高楼。”

  吴融眼皮都没抬,声音平稳:“行动依赖情报,情报指导行动。

  钱组长,这个道理不用我教你。

  有事?”

  他的平静,让钱峰准备好的一肚子话堵在了喉咙里。

  钱峰指了指那份文件:“上海站送来的清党行动后续报告,关于一些‘思想动摇’的青年军官,杨处长点名让你也看看。”

  他特意加重了“思想动摇”和“也看看”几个字,意味深长。

  吴融心中一凛。

  他知道,这是试探。

  党务调查科内部,没人是傻子。

  他这个黄埔精英,又是杨立仁亲自点将,风头正劲,自然有人眼红。

  钱峰就是其中一个。

  “有劳。”

  吴融伸手去拿文件,就在指尖触碰到纸张的瞬间,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

  他的手指不易察觉地顿了一下。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钱峰敏锐地捕捉到了。

  “吴股长脸色不太好,是为党国之事操劳过度了?”

  钱峰的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比不上钱组长身先士卒。”

  吴融将文件抽过来,没有立刻翻开,而是靠在椅背上,闭上眼养神,用行动宣告了谈话的结束。

  钱峰自讨了个没趣,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办公室重归寂静。

  吴融睁开眼,眼神里没有半分松懈。

  他拿起文件,扉页上一个熟悉的名字,让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杨立青。

  报告记录了他擅自离队,与瞿恩等人关系匪浅。

  而在报告末尾,一行刚劲有力的批注,如同利剑出鞘。

  “需重点关注。”

  是杨立仁的笔迹。

  吴融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黄埔军校的操场。

  “吴融,你说,我们将来能缔造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一个没有压迫,人人都能吃饱饭的中国。”

  “对!

  就为这个,我杨立青这条命,值了!”

  昔日的豪言壮语,还回响在耳边。

  而现在,兄弟殊途。

  他救了他,却也亲手将他推上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就在这时,桌上的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

  吴融看了一眼号码,是杨立仁办公室的专线。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情绪和身体的不适,接起电话。

  “处座。”

  “报告收到了?”

  电话那头,传来杨立仁一贯听不出喜怒的声音。

  “刚收到。”

  “关于立青的事,你怎么看?”

  来了。

  这不是询问,是考校。

  吴融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每一个字都必须经过精密的计算。

  “立青……他只是一时糊涂,被赤色思想蒙蔽了双眼。

  他本性不坏,对党国,对领袖,还是忠诚的。”

  他选择了最稳妥的回答,为兄弟开脱,却又不过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忠诚?”

  杨立仁的声音陡然转冷,“吴融,你要记住。

  在党国大业面前,没有兄弟,只有同志和敌人。

  任何对革命不彻底的同情,就是对革命的背叛!”

  “妇人之仁,只会误国!”

  冰冷的话语,透过听筒,直刺吴融的耳膜。

  “是,学生受教。”

  吴融低声回应,姿态放得极低。

  “这份名单上的人,不止一个杨立青。”

  杨立仁的声音缓和了一些,但内容却更加残酷,“他们都是黄埔的精英,党国未来的栋梁。

  但脑子里长了反骨,就是国家的蛀虫!

  必须一根根剔除干净!”

  “你的情报股,接下来有一个任务。”

  杨立仁的语气不容置疑,“把这份名单上所有人的社会关系、过往言论、日常动向,全部给我查清楚。

  我要知道,他们当中,哪些是迷途知返的羊,哪些是披着羊皮的狼。”

  “明白!”

  吴融沉声应道。

  挂断电话,吴融靠在椅背上,后心渗出一层冷汗。

  杨立仁的偏执和冷酷,远超他的想象。

  但……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那份名单上。

  蛀虫?

  狼?

  吴融的嘴角,逸出一丝无人察觉的冷意。

  杨立仁亲手送来了一份大礼!

  这份由党务调查科精心筛选、由杨立仁亲自圈定的“黑名单”,现在,成了他的“招募名单”!

  他将对杨立青的担忧,强制性地压到心底最深处。

  现在不是感伤的时候。

  他的手指,在纸张上缓缓划过。

  一个个被边缘化的名字,一个个被打压的灵魂,在他眼前铺展开来。

  “张远,黄埔四期,北伐先锋团连长,因质疑清党扩大化,被批‘言行过激’,现调任后勤处。”

  “孙毅,黄埔四期,炮兵营技术骨干,曾与左倾教官走近,被批‘立场不稳’,晋升通道关闭。”

  “赵铁柱,黄埔三期,肉搏战高手,因替被捕工人说过话,被记大过一次,发配城防部队。”

  这些人,心中有火,有对这个腐朽政权的失望,更有报国无门的愤懑。

  他们就是最好的种子!

  吴融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全新的,没有任何标记的黑色笔记本。

  他翻开第一页,拿起钢笔,写下了第一个名字。

  张远。

  他没有停下。

  他拿起另一份空白的电报纸,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密码,迅速写下一行指令。

  “‘蜂鸟’,启动。

  目标,南京卫戍司令部后勤处,张远。

  观察,勿接触。”

  做完这一切,他将电报稿折好,放进一个信封,没有封口。

  他走到门口,对外面的勤务兵吩咐道:“把这个,送到机要室,加急发出。”

  这是他安插在外围的一个联络点,一个公开的、不会引起任何人怀疑的渠道。

  看着勤务兵远去的背影,吴融回到座位上。

  他看着笔记本上的“张远”二字,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谍影部队的又一名悍将。

  杨立仁的天罗地网,现在,成了他收割人才的猎场。

  而他,就是那个最高明的猎人。